《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回交育种

第六章回交育种
第六章 回交育种

一、概念两个品种杂交后,子一代与其亲本之一再进行杂交,称为回交A× BF× BBC1BC1 × BBC......采用一次或多次回交的育种方法,称为回交育种
一、概念 两个品种杂交后,子一代与其亲本之 一再进行杂交,称为回交。 A× B F1 × B BC1 , BC1 × B BC2. 采用一次或多次回交的育种方法 ,称为 回交育种

二、表示方法[(AXB) XA] XA...... ;A3 x B ;A3/B
二、表示方法 [(A X B) X A] X A.; A3 X B; A X 3 / B

明确两对概念>轮回亲本(recurrentparent)与非轮回亲本(non-recurrentparent)用于多次回交的亲本称轮回亲本(亲本A);只在第一次杂交时应用的亲本称非轮回亲(亲本B)。[(A X B) X A] X A
明确两对概念 ➢轮回亲本(recurrent parent)与 非轮回亲本(non-recurrent parent) 用于多次回交的亲本称轮回亲本(亲本 A);只在第一次杂交时应用的亲本称 非轮回亲(亲本B)。 [(A X B) X A] X A

>受体亲本(receptor)与供体亲本(donor有利性状(目标性状)的接受者,称受体亲本(亲本A);目标性状的提供者,称供体亲本(亲本B)。[(A X B) X A] X A
➢受体亲本(receptor)与供体亲本(donor) 有利性状(目标性状)的接受者,称受 体亲本(亲本A);目标性状的提供者,称 供体亲本(亲本B) 。 [(A X B) X A] X A

轮回亲本与受体亲本非轮回亲本与供体亲本
◆轮回亲本与受体亲本 ◆非轮回亲本与供体亲本

第一节回交育种的意义及遗传效应
第一节 回交育种的意义及遗传效应

一、回交育种的意义回交育种法速度快,在改良作物品种个别缺点时是一种快速有效方法
一、回交育种的意义 回交育种法速度快,在改良作物品种个 别缺点时是一种快速有效方法

二、回交的遗传效应·在回交杂合基因群体中,杂合基因型逐渐减少,纯合基因型相应地增加,纯合基因型变化的频率是(11/2)n(n为杂种的杂合基因对数,r为回交的次数),其中纯合基因型仅为轮回亲本的基因型。一对基因自交和回交群体内aa型个体的比率(%)28167345世代数5025.037.543.7549.2246.8848.4449.61AaxAa7550.087.53.7596.8899.2210098.44Aaxaa
二、回交的遗传效应 • 在回交杂合基因群体中,杂合基因型逐渐减少,纯 合基因型相应地增加,纯合基因型变化的频率是(1- 1/2r ) n (n为杂种的杂合基因对数, r为回交的次数), 其中纯合基因型仅为轮回亲本的基因型。 一对基因自交和回交群体内aa型个体的比率(%) 世代数 1 2 3 4 5 6 7 8 Aa×A a 25.0 37.5 43.75 46.88 48.44 49.22 49.61 50 Aa×a a 50.0 75 87.5 3.75 96.88 98.44 99.22 100

二、回交的遗传效应·就一种纯合基因型来说,回交比自交达到某种纯合基因型个体的频率快F自交和回交后代群体内某种纯合基因型(轮回亲本基因型)出现的频率7235614基因对n数(n)1/41/11/641/251/1021/409Fi ×F11/1638(1/4)n666441/Fi×纯1/41/81/161/641/321/128(1/2)n2合亲本
二、回交的遗传效应 • 就一种纯合基因型来说,回交比自交达到 某种纯合基因型个体的频率快。 F1自交和回交后代群体内某种纯合基因型 (轮回亲本基因型)出现的频率 基因对 数(n) 1 2 3 4 5 6 7 n F1 ×F1 1/4 1/1 6 1/64 1/25 6 1/102 4 1/409 6 1/1638 4 (1/4)n F1 ×纯 合亲本 1/ 2 1/4 1/8 1/16 1/32 1/64 1/128 (1/2)n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绪论.ppt
- 《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杂交育种 第一节 杂交育种的意义 第二节 杂交亲本的选配 第三节 杂交技术与杂交方式.ppt
- 《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引种和选择育种.ppt
- 《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种质资源 第二节 作物起源中心学说.ppt
- 《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育种目标.ppt
- 《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作物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ppt
- 《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种质资源 第一节 种质资源工作的重要性.ppt
- 《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八章 远缘杂交育种.doc
- 《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七章 诱变育种(种科专业).doc
- 《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四章 引种与选择育种.doc
- 《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五章 杂交育种.doc
- 《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六章 回交育种.doc
- 《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七章 诱变育种.doc
- 《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一章 作物繁殖方式与品种类型.doc
- 《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绪论.doc
- 《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三章 育种目标.doc
- 《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二章 种质资源.doc
- 《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大纲(作物育种学教学大纲,中英文).doc
- 《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大纲(植物育种原理教学大纲,中英文).doc
- 《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养分的吸收.ppt
- 《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杂交育种 第四节 杂种后代的选择.ppt
- 《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诱变育种 Mutation Breeding.ppt
- 《种子生产学》课程教学大纲(Seed Production).pdf
- 《种子生产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绪论.ppt
- 《种子生产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新品种审定登记(1/2).ppt
- 《种子生产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新品种审定登记(2/2).ppt
- 《种子生产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种子生产原理(1/2)第一节 栽培品种的分类与类型 第二节栽培品种的特性与防杂保纯一、栽培品种的特性.ppt
- 《种子生产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种子生产原理(2/2)第三节 植物的繁殖方式与种子生产技术.ppt
- 《种子生产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花授粉农作物种子生产技术(小麦种子生产技术).ppt
- 《种子生产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水稻种子生产技术.ppt
- 《种子生产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水稻杂交种生产技术.ppt
- 《种子生产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异花授粉农作物的种子生产(玉米种子生产技术).ppt
- 《种子生产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玉米杂交种生产技术.ppt
- 《种子生产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玉米授粉过程.ppt
- 《种子生产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水稻的一生.doc
- 《农业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pdf
- 《农业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共八章).pdf
- 《农业信息技术》课程授课教案(石河子大学:蒋桂英).pdf
- 《农业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五章 地理信息系统.pdf
- 《农业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六章 决策支持系统.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