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GIS分析实习大纲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Analysis

石河子大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理学院地理系GIS实验室Geographical Information课程名称GIS 分析英文名称SystemsAnalysis5418 5课程总学时实验总学时开设实验项目数自编自编本大纲属实验教材或指导书1.本科2.专科3.研究生4.进修生5.其它实验者类别1.独立开设2.非独立开设课程类型考核方式实际操作资源环境专业及地理科学专业本科学生面向专业开出实验项目名称序号学时实验类型实验项目名称1综合性实验4学时缓冲区分析2叠加分析4 学时综合性实验3网络分析综合性实验2 学时4三维分析4学时验证性实验5水文分析4 学时验证性实验-
1 石河子大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理学院 地理 系 GIS 实验室 课程名称 GIS 分析 英文名称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Analysis 课程总学时 54 实验总学时 18 开设实验项目数 5 本大纲属 自编 实验教材或指导书 自编 实验者类别 1.本科 2.专科 3.研究生 4.进修生 5.其它 课程类型 1.独立开设 2.非独立开设 考核方式 实际操作 面向专业 资源环境专业及地理科学专业本科学生 开出实验项目名称 序 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类型 学时 1 缓冲区分析 综合性实验 4 学时 2 叠加分析 综合性实验 4 学时 3 网络分析 综合性实验 2 学时 4 三维分析 验证性实验 4 学时 5 水文分析 验证性实验 4 学时

1.缓冲区分析实验2010一2011学年第一学期学时实验类型开出时间综合性实验4第11周现有每组人数1计划每组人数1实验目的:加深对缓冲区分析基本原理、方法的认识,熟练掌握ARCVIEW缓冲区分析的技术方法,掌握利用缓冲区分析方法解决地学空间分析问题的能力。实验内容:1.原理验证实验:点、线、面数据的缓冲区分析2、应用实验:天祝藏族自治县修建公路的路线选择(1)道路层、区级行政中心层和主要景点的缓冲区(2)显示耕地范围(3)确定需要建铁路的区域(4)连接距离最近的道路和景点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1.先做好书面的设计方案,再按步骤上机操作。2.每节课要及时保存设计结果,以便下次修改和继续设计。主要仪器设备数量序号主要设备名称规格型号金额购置日期1P419台计算机23.21套Arcview软件31 台工程扫描仪41台投影仪52
2 1. 缓冲区分析 实验 实验类型 综合性实验 学时 4 开出时间 2010—2011 学年第一学期 第 11 周 计划每组人数 1 现有每组人数 1 实验目的: 加深对缓冲区分析基本原理、方法的认识,熟练掌握 ARCVIEW 缓冲区分析的技术方 法,掌握利用缓冲区分析方法解决地学空间分析问题的能力。 实验内容: 1. 原理验证实验:点、线、面数据的缓冲区分析 2、应用实验:天祝藏族自治县修建公路的路线选择 (1)道路层、区级行政中心层和主要景点的缓冲区 (2)显示耕地范围 (3)确定需要建铁路的区域 (4)连接距离最近的道路和景点 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1.先做好书面的设计方案,再按步骤上机操作。 2.每节课要及时保存设计结果,以便下次修改和继续设计。 主要仪器设备 序号 主要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金额 购置日期 1 计算机 P4 19 台 2 Arcview 软件 3.2 1 套 3 工程扫描仪 1 台 4 投影仪 1 台 5

2.叠加分析实验2010一2011学年第一学期实验类型学时综合性实验4开出时间第12周1计划每组人数1现有每组人数实验目的:加深对叠合分析基本原理、方法的认识,熟练掌握ARCVIEW叠合分析的技术方法,掌握利用叠合分析方法解决地学空间分析问题的能力实验内容:1.基于栅格数据的复合分析:原理验证,应用分析2.基于矢量数据的叠置分析:原理验证Dissolve融合分析、Merge合并分析、Clip裁剪分析、Intersect相交分析、Union合并分析3.天祝藏族自治县土地利用类型一一植被关系分析:应用分析(1)天祝藏族自治县政区图、土地利用类型图、植被类型分布图的数字化(2)属性数据的录入(3)土地利用类型图、植被类型分布图的叠加分析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1.先做好书面的设计方案,再按步骤上机操作。2.每节课要及时保存设计结果,以便下次修改和继续设计主要仪器设备数量金额购置日期序号主要设备名称规格型号1P4计算机40台23.21套Arcview软件31 台工程扫描仪1 台4投影仪3
3 2. 叠加分析实验 实验类型 综合性实验 学时 4 开出时间 2010—2011 学年第一学期 第 12 周 计划每组人数 1 现有每组人数 1 实验目的: 加深对叠合分析基本原理、方法的认识,熟练掌握 ARCVIEW 叠合分析的技术方法, 掌握利用叠合分析方法解决地学空间分析问题的能力。 实验内容: 1.基于栅格数据的复合分析:原理验证,应用分析 2.基于矢量数据的叠置分析:原理验证 Dissolve 融合分析、Merge 合并分析、Clip 裁剪分析、Intersect 相交分析、Union 合并分析 3.天祝藏族自治县土地利用类型——植被关系分析:应用分析 (1)天祝藏族自治县政区图、土地利用类型图、植被类型分布图的数字化 (2)属性数据的录入 (3)土地利用类型图、植被类型分布图的叠加分析 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1.先做好书面的设计方案,再按步骤上机操作。 2.每节课要及时保存设计结果,以便下次修改和继续设计。 主要仪器设备 序号 主要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金额 购置日期 1 计算机 P4 40 台 2 Arcview 软件 3.2 1 套 3 工程扫描仪 1 台 4 投影仪 1 台

3.网络分析实验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学时实验类型2开出时间综合性实验第13周计划每组人数现有每组人数11实验目的:加深对网络分析基本原理、方法的认识,熟练掌握ARCVIEW网络分析的技术方法,掌握利用网络分析方法解决地学空间分析问题的能力。实验内容:1、Arcview网络分析模块的装入2、寻找最佳路径:应用分析小李想找一本很少见的书,为他设计最佳寻找路线,该路线应是寻找时的最短路线,并选择最有效率的行进顺序。4.确定最近设施:应用分析发生交通事故,寻找最近的医院。创建服务区域5、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1.先做好书面的设计方案,再按步骤上机操作。2.每节课要及时保存设计结果,以便下次修改和继续设计,主要仪器设备数量序号主要设备名称金额购置日期规格型号1P4计算机19 台23.21套Arcview软件31 台工程扫描仪41 台投影仪4
4 3. 网络分析 实验 实验类型 综合性实验 学时 2 开出时间 2010—2011 学年第一学期 第 13 周 计划每组人数 1 现有每组人数 1 实验目的: 加深对网络分析基本原理、方法的认识,熟练掌握 ARCVIEW 网络分析的技术方法, 掌握利用网络分析方法解决地学空间分析问题的能力。 实验内容: 1、 Arcview 网络分析模块的装入 2、 寻找最佳路径:应用分析 小李想找一本很少见的书,为他设计最佳寻找路线,该路线应是寻找时的最短路线,并选 择最有效率的行进顺序。 4、 确定最近设施:应用分析 发生交通事故,寻找最近的医院。 5、 创建服务区域 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1.先做好书面的设计方案,再按步骤上机操作。 2.每节课要及时保存设计结果,以便下次修改和继续设计。 主要仪器设备 序号 主要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金额 购置日期 1 计算机 P4 19 台 2 Arcview 软件 3.2 1 套 3 工程扫描仪 1 台 4 投影仪 1 台

4.三维分析实验2010一2011学年第一学期学时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开出时间4第13、14周1计划每组人数1现有每组人数实验目的:1.加深对DEM建立过程的原理、方法的认识:2.熟练掌握ARCVIEW中建立DEM、TIN的技术方法。3.结合实际、掌握应用DEM解决地学空间分析问题的能力。实验内容:DEM及TIN的建立1、(1)由采样点数据建立表面(2)由点、线数据生成TIN转为GRID(3)TIN的显示2、DEM的应用(1)地形指标的提取坡度Slope、坡向Aspect、平面曲率、剖面曲率、地形剖面图的制作、测量面积和体积(2)提取等高线(3)地形表面的阴影图Hillshade(4)可视性分析:通视性分析(5)水文分析:洼地填充、水流方向计算、流水累积量、水流长度计算、流域分析(6)三维透视观察3、创建三维场景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1.先做好书面的设计方案,再按步骤上机操作。2.每节课要及时保存设计结果,以便下次修改和继续设计。主要仪器设备数量序号主要设备名称规格型号金额购置日期1P419 台计算机3.221套Arcview软件31 台工程扫描仪1台4投影仪J
5 4. 三维分析 实验 实验类型 验证性实验 学时 4 开出时间 2010—2011 学年第一学期 第 13、14 周 计划每组人数 1 现有每组人数 1 实验目的: 1.加深对 DEM 建立过程的原理、方法的认识; 2.熟练掌握 ARCVIEW 中建立 DEM、TIN 的技术方法。 3.结合实际、掌握应用 DEM 解决地学空间分析问题的能力。 实验内容: 1、 DEM 及 TIN 的建立 (1) 由采样点数据建立表面 (2) 由点、线数据生成 TIN 转为 GRID (3) TIN 的显示 2、 DEM 的应用 (1)地形指标的提取 坡度 Slope、坡向 Aspect、平面曲率、剖面曲率、地形剖面图的制作、测量面积和体积 (2)提取等高线 (3)地形表面的阴影图 Hillshade (4)可视性分析:通视性分析 (5)水文分析:洼地填充、水流方向计算、流水累积量、水流长度计算、流域分析 (6)三维透视观察 3、 创建三维场景 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1.先做好书面的设计方案,再按步骤上机操作。 2.每节课要及时保存设计结果,以便下次修改和继续设计。 主要仪器设备 序号 主要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金额 购置日期 1 计算机 P4 19 台 2 Arcview 软件 3.2 1 套 3 工程扫描仪 1 台 4 投影仪 1 台

6.水文分析实验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学时2开出时间第14、15周1计划每组人数1现有每组人数实验目的:1、加深对水文分析建立过程的原理、方法的认识;2、熟练掌握ARCVIEW中水文分析的技术方法:3、结合实际、掌握应用水文分析解决地学空间问题的能力。实验内容:1.洼地填充2.水流方向FlowDirection计算3.流水累积量4.水流长度计算5.流域分析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1.先做好书面的设计方案,再按步骤上机操作。2.每节课要及时保存设计结果,以便下次修改和继续设计。主要仪器设备数量序号主要设备名称规格型号金额购置日期1P4计算机19台23.21套Arcview软件31 台工程扫描仪41 台投影仪6
6 6. 水文分析 实验 实验类型 验证性实验 学时 2 开出时间 2010—2011 学年第一学期 第 14、15 周 计划每组人数 1 现有每组人数 1 实验目的: 1、加深对水文分析建立过程的原理、方法的认识; 2、熟练掌握 ARCVIEW 中水文分析的技术方法; 3、结合实际、掌握应用水文分析解决地学空间问题的能力。 实验内容: 1. 洼地填充 2. 水流方向 Flow Direction 计算 3. 流水累积量 4. 水流长度计算 5. 流域分析 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1.先做好书面的设计方案,再按步骤上机操作。 2.每节课要及时保存设计结果,以便下次修改和继续设计。 主要仪器设备 序号 主要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金额 购置日期 1 计算机 P4 19 台 2 Arcview 软件 3.2 1 套 3 工程扫描仪 1 台 4 投影仪 1 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GIS设计与应用实习大纲.doc
-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作业习题集(无答案).doc
-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讲稿)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共八章).doc
-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授课教案01.doc
-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授课教案02.doc
-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授课教案03.doc
-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授课教案07.doc
-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授课教案05.doc
-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授课教案06.doc
-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授课教案04.doc
-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授课教案08.doc
-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授课教案09.docx
-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授课教案11.docx
-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授课教案10.docx
-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授课教案13.docx
-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授课教案16.docx
-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授课教案12.docx
-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授课教案15.docx
-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授课教案17.docx
-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授课教案19.docx
-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doc
-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习八 三维建模.doc
-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习六 网络分析.doc
-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习七 DEM建立与应用.doc
-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习九 综合实验.doc
-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习五 多层面叠合分析.doc
-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习四 缓冲区分析.doc
-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习二 空间数据库的建立.doc
-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习三 学习ArcVIew 的操作.doc
-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GIS设计与开发实习指导书.doc
-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一 空间信息数字化.doc
-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GIS分析实习指导书(ArcGIS10).doc
-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地理信息系统集中实习指导书.doc
-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指导书.doc
-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资源(Arcview讲义)第十三章 ArcView网络分析.doc
-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资源(Arcview讲义)第十二章 ArcView的三维分析模块.doc
-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资源(Arcview讲义)第十一章 Arcview空间分析例证.doc
-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资源(Arcview讲义)第十四章 ArcView DEM地形分析精度.doc
-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资源(Arcview讲义)第八章 GIS空间分析导论.doc
-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资源(Arcview讲义)第九章 ArcView的空间分析基础.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