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线路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Electronic Circuit Experiment(2)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5
文件大小:773.8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线路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Electronic Circuit Experiment(2)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电子线路实验(2)》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2EE22038课程名称:电子线路实验(2)课程英文名称:ElectronicCircuitExperiment(2)总学时:24理论学时:实验学时:24上机学时:实践学时:课外辅导学时:学分:1开课单位: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授课对象:物理学院(应用物理学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课学期:3秋先修课程:电子线路(2)二、课程目标电子线路实验(2)是面向我校物理学院的一门主要实验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电子技术基本技能的实验教学课。电子线路实验(2)课程和理论课程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许多理论概念必须通过实验才能获得更清晰、更深入的理解;在实验中获得的丰富知识和经验有利于主动地学习理论实验过程会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本课程主要讲授模拟和数字电子电路硬件实验、仿真实验等教学内容。通过实验教学环节,使学生熟练掌握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提高学生设计、调试电子电路的能力,培养科学作风、创新精神和研究性思维。课程目标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如下:课程目标1.了解和掌握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常用电子电路的调试测量方法。加深理解电子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电子电路的分析设计方法;课程目标2.了解和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实验方法,培养学生查阅电子器件手册并选用合适的元器件的能力,培养学生根据技术要求,设计常用的电子电路小系统,并进行组装调试的能力;课程目标3.熟悉和掌握利用计算机仿真软件进行模拟电子电路设计的能力,并通过实际电子电路的调试和故障检测,逐步具有应用先进工具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三、课程自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毕业要求课程目标毕业要求具体描述1-1掌握数理、电子方面的基础知识,并能将其用于电1.工程知识课程目标1气工程问题的分析和求解。3.设计/开发解决3-4能够用图纸、报告或实物等形式,呈现设计成果。课程目标2

《电子线路实验(2)》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22EE22038 课程名称: 电子线路实验(2) 课程英文名称:Electronic Circuit Experiment (2) 总学时:24 理论学时: 实验学时:24 上机学时: 实践学时: 课外辅导学时: 学分:1 开课单位: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授课对象:物理学院(应用物理学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 开课学期:3 秋 先修课程:电子线路(2) 二、课程目标 电子线路实验(2)是面向我校物理学院的一门主要实验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电子技术基本技 能的实验教学课。电子线路实验(2)课程和理论课程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许多理论概念必须通 过实验才能获得更清晰、更深入的理解;在实验中获得的丰富知识和经验有利于主动地学习理论, 实验过程会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 本课程主要讲授模拟和数字电子电路硬件实验、仿真实验等教学内容。通过实验教学环节,使 学生熟练掌握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提高学生设计、调试电子电路的能力,培养科学作风、创新精 神和研究性思维。 课程目标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如下: 课程目标 1. 了解和掌握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常用电子电路的调试测量方法。加深理解电 子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电子电路的分析设计方法; 课程目标 2. 了解和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实验方法,培养学生查阅电子器件手册并选用合适的元 器件的能力,培养学生根据技术要求,设计常用的电子电路小系统,并进行组装调试的能力; 课程目标 3. 熟悉和掌握利用计算机仿真软件进行模拟电子电路设计的能力,并通过实际电子电 路的调试和故障检测,逐步具有应用先进工具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具体描述 课程目标 1. 工程知识 1-1 掌握数理、电子方面的基础知识,并能将其用于电 气工程问题的分析和求解。 课程目标 1 3. 设计/开发解决 3-4 能够用图纸、报告或实物等形式,呈现设计成果。 课程目标 2

毕业要求毕业要求具体描述课程目标方案4-3能正确采集和处理实验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4.研究解释,进而获取合理有效的结论4-2能依据研究方案选用或搭建实验装置,采用科学的4.研究实验方法完成实验。课程目标35-2能恰当使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及仿真软件,完成5.使用现代工具电气工程问题的模拟和仿真分析四、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对应关系(黑体、小四、加粗、段前段后0.5、行距20磅)教学对应课程序号学时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方式目标全开1.掌握计算机仿真软件进行模放、拟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课程目标2差分放大电路与功率2.理解并掌握差模、共模信号,13自主放大电路的仿真研究课程目标3共模抑制比,射极跟随,交越学习失真等概念。实验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正确1.全开使用方法:放、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工作课程目标12.23自主原理和基本特性;用研究课程目标2学习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常用单3.实验元电路的设计和调试方法。全开掌握TTL与非门的工作原理;1.放、掌握由与非门实现一些较为2.组合数字电路基础实课程目标1复杂的逻辑电路的方法;33自主验课程目标2掌握译码器的逻辑功能和使3.学习用方法。实验1.掌握数据选择器的功能和应全开用方法:放、组合数字电路的应用掌握显示译码器的功能和使课程目标12.4自主3用方法:研究课程目标3学习3.掌握组合数字电路设计实验实验的基本流程。1.掌握集成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课程目标12.掌握设计任意进制计数器的5时序逻辑电路的研究方法:课程目标2掌握时序逻辑电路设计实验3.的基本流程和设计方法。通过多位计数器的仿真,掌握1.仿真软件Multisim的正确使课程目标26用方法;多位计数器的仿真课程目标3学会利用74LS90或74LS1612.设计任意进制计数器。1.掌握555集成定时器的基本课程目标1逻辑电路功能及使用方法;7555定时器应用电路课程目标22.学习使用555集成定时器构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具体描述 课程目标 方案 4. 研究 4-3 能正确采集和处理实验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 解释,进而获取合理有效的结论。 4. 研究 5. 使用现代工具 4-2 能依据研究方案选用或搭建实验装置,采用科学的 实验方法完成实验。 5-2 能恰当使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及仿真软件,完成 电气工程问题的模拟和仿真分析。 课程目标 3 四、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对应关系(黑体、小四、加粗、段前段后 0.5、行距 20 磅) 序号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学时 教学 方式 对应课程 目标 1 差分放大电路与功率 放大电路的仿真研究 1. 掌握计算机仿真软件进行模 拟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 2. 理解并掌握差模、共模信号, 共模抑制比,射极跟随,交越 失真等概念。 3 全 开 放 、 自 主 学 习 实验 课程目标 2 课程目标 3 2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 用研究 1. 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正确 使用方法; 2. 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工作 原理和基本特性; 3. 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常用单 元电路的设计和调试方法。 3 全 开 放 、 自 主 学 习 实验 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2 3 组合数字电路基础实 验 1. 掌握 TTL 与非门的工作原理; 2. 掌握由与非门实现一些较为 复杂的逻辑电路的方法; 3. 掌握译码器的逻辑功能和使 用方法。 3 全 开 放 、 自 主 学 习 实验 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2 4 组合数字电路的应用 研究 1. 掌握数据选择器的功能和应 用方法; 2. 掌握显示译码器的功能和使 用方法; 3. 掌握组合数字电路设计实验 的基本流程。 3 全 开 放 、 自 主 学 习 实验 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3 5 时序逻辑电路的研究 1. 掌握集成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及使用方法; 2. 掌握设计任意进制计数器的 方法; 3. 掌握时序逻辑电路设计实验 的基本流程和设计方法。 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2 6 多位计数器的仿真 1. 通过多位计数器的仿真,掌握 仿真软件 Multisim 的正确使 用方法; 2. 学会利用 74LS90 或 74LS161 设计任意进制计数器。 课程目标 2 课程目标 3 7 555 定时器应用电路 1. 掌握 555 集成定时器的基本 逻辑电路功能及使用方法; 2. 学习使用 555 集成定时器构 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2

成一些常见的应用电路。了解抢答器电路、彩灯控制系1.课程目标1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数字电子技术综合设82.掌握数字电子电路综合设计课程目标2计实验的分析、设计、安装、调课程目标3试的一般流程和步骤。五、课程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全开放、自主学习的实验教学方法,包含以下两个方面:1.全开放实验教学模式(1)实验时间开放实验室开放时间为每周一至周六的8:00一21:00,学生可以在上述时间段内的任何时间,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空闲时间,通过预约选课或自由方式到实验室进行实验。(2)实验元器件开放实验室设置常用元器件库,学生可以根据实验需求,领取相应的元器件。(3)实验教学过程学生可一次完成或多段式累加完成实验,可连续或间断的实验过程给学生以极大的便利和自由。(4)实验教学数字化资源实验中使用的仪器仪表以及实验教学内容,均录制了视频课件。此外提供给学生文本、图片、动画、视频等形式的丰富多样数字化教学资源。2.自主学习的实验教学模式本课程采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根本,教师辅导为辅助的自主式授课模式,通过研讨式互动教学,注重培养学生从实验角度,学习和思考理论知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实验选课、课件预习、预考核、仪器仪表使用视频、实验教学视频以及成绩查询等服务。在实验中心网站(eelab.hit.edu.cn)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网站(www.icourses.cn)上均放置了与课程相关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用来拓宽学生自主学习的条件和实践创新的途径。六、课程考核方法课程考核以检验课程目标的达成度为手段,进而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达成度。考核的环节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总成绩以百分计,满分100分。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成绩,各考核环节所占分值比例及考核细则如下表所示。考核环节所占分值考核与评价细则对应课程目标平时成绩包含4个实验项目,每个实验项目包含操作成绩和报告成绩。课程目标1(1)每个实验的操作成绩满分为5分,由实验指导教课程目标2平时成绩50师依据评分标准当堂给出成绩:课程目标3(2)每个实验项目的报告成绩5分为满分:(3)以上两项最后合计,为每个实验项目的综合得分

成一些常见的应用电路。 8 数字电子技术综合设 计 1. 了解抢答器电路、彩灯控制系 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2. 掌握数字电子电路综合设计 实验的分析、设计、安装、调 试的一般流程和步骤。 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2 课程目标 3 五、课程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全开放、自主学习的实验教学方法,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1. 全开放实验教学模式 (1)实验时间开放 实验室开放时间为每周一至周六的8:00—21:00,学生可以在上述时间段内的任何时间,根据自 己的学习进度和空闲时间,通过预约选课或自由方式到实验室进行实验。 (2) 实验元器件开放 实验室设置常用元器件库,学生可以根据实验需求,领取相应的元器件。 (3) 实验教学过程 学生可一次完成或多段式累加完成实验,可连续或间断的实验过程给学生以极大的便利和自由。 (4) 实验教学数字化资源 实验中使用的仪器仪表以及实验教学内容,均录制了视频课件。此外提供给学生文本、图片、 动画、视频等形式的丰富多样数字化教学资源。 2. 自主学习的实验教学模式 本课程采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根本,教师辅导为辅助的自主式授课模式,通过研讨式互动教学, 注重培养学生从实验角度,学习和思考理论知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实验选课、课件 预习、预考核、仪器仪表使用视频、实验教学视频以及成绩查询等服务。在实验中心网站 (eelab.hit.edu.cn)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网站(www.icourses.cn)上均放置了与课程相关的数字化 教学资源,用来拓宽学生自主学习的条件和实践创新的途径。 六、课程考核方法 课程考核以检验课程目标的达成度为手段,进而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达成度。考核的环节包括 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总成绩以百分计,满分100分。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成绩, 各考核环节所占分值比例及考核细则如下表所示。 考核环节 所占分值 考核与评价细则 对应课程目标 平时成绩 50 平时成绩包含4个实验项目,每个实验项目包含操作成 绩和报告成绩。 (1)每个实验的操作成绩满分为5分,由实验指导教 师依据评分标准当堂给出成绩; (2)每个实验项目的报告成绩 5 分为满分; (3)以上两项最后合计,为每个实验项目的综合得分, 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2 课程目标 3

汇总所有实验项目后给出最终平时成绩。(1)按题目要求完成实验内容和撰写试卷,监考教师记录学生的实验表现;(2)上交试卷,由实验教师结合考试时的实验表现和课程目标1期末考试50考试试卷最终给出成绩。课程目标2(3)考试命题以大纲中的应知应会内容为主,多张试卷,考试随机发放,并保证逐年有所变化。七、主要教材与参考书1.主要教材?廉玉欣.电子技术实验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李琰,电工电子EDA实践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2.参考书.王淑娟,齐明等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年.刘东梅.电路实验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撰写人:廉玉欣审核人:李琰日期:2023年3月20日

汇总所有实验项目后给出最终平时成绩。 期末考试 50 (1)按题目要求完成实验内容和撰写试卷,监考教师 记录学生的实验表现; (2)上交试卷,由实验教师结合考试时的实验表现和 考试试卷最终给出成绩。 (3)考试命题以大纲中的应知应会内容为主,多张试 卷,考试随机发放,并保证逐年有所变化。 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2 七、主要教材与参考书 1. 主要教材  廉玉欣. 电子技术实验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 年  李琰. 电工电子 EDA 实践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0 年 2. 参考书  王淑娟,齐明等.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 2 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2 年.  刘东梅. 电路实验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0 年. 撰写人:廉玉欣 审核人:李琰 日 期:2023 年 3 月 20 日

附件:毕业要求(摘自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专业必须有明确、公开的毕业要求,毕业要求应能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专业应通过评价证明毕业要求的达成。专业制定的毕业要求应完全覆盖以下内容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10.沟通: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附件: 毕业要求 (摘自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 专业必须有明确、公开的毕业要求,毕业要求应能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专业应通 过评价证明毕业要求的达成。专业制定的毕业要求应完全覆盖以下内容: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 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 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 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 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 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 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 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 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 色。 10.沟通: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 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 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