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六章 土压力、地基承载力及土坡稳定性 6.2 作用在档土墙上的土压力

§6.2挡土墙上的土压力 挡土墙上的土压力的大小和分布受到墙体可能的移动方向、墙后填土的种 类、填土面的形式等因素的影响。 根据墙的位移情况和墙后土体所处的应力状态,土压力可分为以下三种: 土坡天然土坡 人工土坡 1.主动土压力:当挡土墙向离开土体方向偏移至土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 作用在墙上的土压力,一般用表示。 2.被动士压力:当挡土墙向土体方向偏移至土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作用 在挡土墙上的土压力,用印表示。 3.静止土压力:当挡土墙静止不动,土体处于弹性平衡状态时,土对墙的压 力,用E。表示。 试验研究表明:在相同条件下,静止土压力大于主动土压力而小于被动土压 力,即有<0<命在相同条件下,产生被动土压力时所需的位移量远远大于产 生主动土压力时所需的位移量。 静止土压力的计算,在填土表面下任意深度z处静止土压力强度可按下式计 算: 由上式可知,静止土压力沿墙高呈三角形分布。作用在单位墙长上的静止土 压力为: Eo=37HKo 八八八八 3 静止土压力的分布
§6.2 挡土墙上的土压力 挡土墙上的土压力的大小和分布受到墙体可能的移动方向、墙后填土的种 类、填土面的形式等因素的影响。 根据墙的位移情况和墙后土体所处的应力状态,土压力可分为以下三种: 土坡 天然土坡 人工土坡 1.主动土压力:当挡土墙向离开土体方向偏移至土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 作用在墙上的土压力,一般用 Ea 表示。 2.被动土压力:当挡土墙向土体方向偏移至土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作用 在挡土墙上的土压力,用 Ep 表示。 3.静止土压力:当挡土墙静止不动,土体处于弹性平衡状态时,土对墙的压 力,用 E0 表示。 试验研究表明:在相同条件下,静止土压力大于主动土压力而小于被动土压 力,即有 Ea<E0<Ep 在相同条件下,产生被动土压力时所需的位移量远远大于产 生主动土压力时所需的位移量。 静止土压力的计算,在填土表面下任意深度 z 处静止土压力强度可按下式计 算: 由上式可知,静止土压力沿墙高呈三角形分布。作用在单位墙长上的静止土 压力为: 321 E0 H 3 H 静止土压力的分布 K z 0 0 = 0 2 0 2 1 E = H K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六章 土压力、地基承载力及土坡稳定性 6.1 概述.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绪论.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五章 土的抗剪强度 5.1 概述.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五章 土的抗剪强度 5.2 抗剪强度的测定方法.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四章 土的变形性质及地基沉降计算 4.3 应力历史对地基沉降的影响.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四章 土的变形性质及地基沉降计算 4.4 地基变形与时间的关系.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四章 土的变形性质及地基沉降计算 4.2 地基的最终沉降量.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四章 土的变形性质及地基沉降计算 4.1 土的压缩性.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土中应力计算 3.4 有效应力原理.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土中应力计算 3.2 基底压力.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土中应力计算 3.1 土中自重应力.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二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2.8 土的工程分类.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二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2.7 土的压实原理.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二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2.6 土的渗透性.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二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2.5 粘性土的物理特征.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二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2.4 无粘性土的密实度.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二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2.2 土的三相组成及土的结构.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二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2.3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二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2.1 概述.doc
- 内蒙古科技大学:《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各章习题库(无答案).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五章 土的抗剪强度 5.4 土的抗剪强度指标.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六章 土压力、地基承载力及土坡稳定性 6.4 库仑土压力理论.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六章 土压力、地基承载力及土坡稳定性 6.3 朗金土压力理论.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土中应力计算 3.3 地基附加应力.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六章 土压力、地基承载力及土坡稳定性 6.5 挡土墙设计.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七章 浅基础设计 7.1 概述.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六章 土压力、地基承载力及土坡稳定性 6.7地基破坏型式和地基承载力.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六章 土压力、地基承载力及土坡稳定性 6.9 土坡和地基的稳定性分析.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六章 土压力、地基承载力及土坡稳定性 6.8 地基的极限承载力.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七章 浅基础设计 7.3 基础埋置深度的选择.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七章 浅基础设计 7.2 浅基础类型.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七章 浅基础设计 7.4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七章 浅基础设计 7.6 地基变形验算.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七章 浅基础设计 7.7 扩展基础设计.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七章 浅基础设计 7.5 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尺寸.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七章 浅基础设计 7.8 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八章 桩基础及其它深基础简介 8.1 概述.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八章 桩基础及其它深基础简介 8.2 桩和桩基的分类及质量检测.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八章 桩基础及其它深基础简介 8.3 竖向荷载下单桩的工作性能.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七章 浅基础设计 7.9 减轻不均匀沉降的措施.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