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二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2.5 粘性土的物理特征

§2.5粘性土的物理特性 一、粘性土的界限含水量 同一种粘性土随着含水量的不同,可分别处于固态、半固态、可塑状态和流 动状态。 界限含水量:粘性土由一种状态转到另一种状态的分界含水量。 缩限,製限 液限6 0 !固态!半固态!可状态!流动状态 液限,:土从可塑状态转变为流动状态时的界限含水量。实验室测定液限使用 液限仪。 塑限®。:土从半固体状态转变为可塑状态时的界限含水量。实验室测定塑限用 搓条法。 缩限巴,:土从半固体状态不断蒸发水分,体积逐渐缩小,直到体积不在缩小时 的 土的界限含水量 二、粘性土的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 塑性指数:液限与塑限之差值。I,=o,-0 表明了粘性土处在可塑状态时含水率的变化范围。塑性指数在一定程度上综 合反映了影响粘性土特征的各种重要因素(土的颗粒组成,土的矿物成分以及土 中水的离子成分和浓度等)。 液性指数:粘性土的天然含水量和塑限的差值与塑性指数的比值。 1-0-0 0,-0p 当0时,o=a即土从半固态进入可塑状态。当左1时,土从可塑状态 进入液态。因此,可以根据L,的值直接判定土的软硬状态。工程上按液性指数 可把粘性土的状态区分开来 「厂12≤0 坚固状态 01≤1.0 可塑状态 1,>1.0 流动状态 应当注意,实验室测定塑限和液限时,是用扰动样,土的结构己经破坏,实 测值要比实际值小,因此,用液性指数反映天然土的软硬有一定缺点,用于判别 重塑土的软硬较为合适。 三、粘性士土的灵敏度和触变性
§2.5 粘性土的物理特性 一、粘性土的界限含水量 同一种粘性土随着含水量的不同,可分别处于固态、半固态、可塑状态和流 动状态。 界限含水量:粘性土由一种状态转到另一种状态的分界含水量。 液限 :土从可塑状态转变为流动状态时的界限含水量。实验室测定液限使用 液限仪。 塑限 :土从半固体状态转变为可塑状态时的界限含水量。实验室测定塑限用 搓条法。 缩限 :土从半固体状态不断蒸发水分,体积逐渐缩小,直到体积不在缩小时 的 土的界限含水量。 二、粘性土的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 塑性指数:液限与塑限之差值。 表明了粘性土处在可塑状态时含水率的变化范围。塑性指数在一定程度上综 合反映了影响粘性土特征的各种重要因素(土的颗粒组成,土的矿物成分以及土 中水的离子成分和浓度等)。 液性指数:粘性土的天然含水量和塑限的差值与塑性指数的比值。 当 =0 时, ,土从半固态进入可塑状态。当 =1 时,土从可塑状态 进入液态。因此,可以根据 的值直接判定土的软硬状态。工程上按液性指数 可把粘性土的状态区分开来: ≤0 坚固状态 01.0 流动状态 应当注意,实验室测定塑限和液限时,是用扰动样,土的结构已经破坏,实 测值要比实际值小,因此,用液性指数反映天然土的软硬有一定缺点,用于判别 重塑土的软硬较为合适。 三、粘性土的灵敏度和触变性 L P s P L P I = − L P P L I − − = L I =P L I L I L I L I L I

灵敏度:原状土的强度与同一土经重塑(含水量不变,土的结构被彻底破坏)后 的强度之比。土的灵敏度越高,其结构性越强,受扰动后土的强度降低 就越多。施工中要尽量减少对土结构的扰动。 S,=9u q quqgu 分别为原状土和重塑土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触变性:粘性士的结构遭到破坏,其强度就会降低,但随者时间发展土体的强度 会逐渐恢复,这种胶体化学性质称为土的触变性
灵敏度:原状土的强度与同一土经重塑(含水量不变,土的结构被彻底破坏)后 的强度之比。土的灵敏度越高,其结构性越强,受扰动后土的强度降低 就越多。施工中要尽量减少对土结构的扰动。 分别为原状土和重塑土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触变性:粘性土的结构遭到破坏,其强度就会降低,但随着时间发展土体的强度 会逐渐恢复,这种胶体化学性质称为土的触变性。 ' u u t q q S = qu ' qu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二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2.4 无粘性土的密实度.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二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2.2 土的三相组成及土的结构.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二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2.3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二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2.1 概述.doc
- 内蒙古科技大学:《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各章习题库(无答案).doc
- 内蒙古科技大学:《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土力学实验教案.doc
- 内蒙古科技大学:《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实验教学大纲(土力学 Mechanics of soil).doc
- 内蒙古科技大学:《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Soil Mechanic and Foundation Engineering A.pdf
- 重庆大学:《建筑阴影与透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1 阴影.pdf
- 重庆大学:《建筑阴影与透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3 透视投影的基本概念与基本规律.pdf
- 重庆大学:《建筑阴影与透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4 透视图的基本画法及视点、画面、建筑物相对位置的选择.pdf
- 重庆大学:《建筑阴影与透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5 曲面立体及圆的透视.pdf
- 重庆大学:《建筑阴影与透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6 透视图的阴影和虚像.pdf
-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CAD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八章 建筑结构CAD系统设计.pdf
-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CAD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六章 人机交互技术.pdf
-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CAD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九章 现代CAD技术.pdf
-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CAD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七章 工程数据处理与分析.pdf
-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CAD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五章 三维几何造型.pdf
-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CAD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四章 计算机图形技术(2/2).pdf
-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CAD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CAD系统.pdf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二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2.6 土的渗透性.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二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2.7 土的压实原理.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二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2.8 土的工程分类.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土中应力计算 3.1 土中自重应力.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土中应力计算 3.2 基底压力.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土中应力计算 3.4 有效应力原理.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四章 土的变形性质及地基沉降计算 4.1 土的压缩性.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四章 土的变形性质及地基沉降计算 4.2 地基的最终沉降量.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四章 土的变形性质及地基沉降计算 4.4 地基变形与时间的关系.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四章 土的变形性质及地基沉降计算 4.3 应力历史对地基沉降的影响.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五章 土的抗剪强度 5.2 抗剪强度的测定方法.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五章 土的抗剪强度 5.1 概述.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绪论.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六章 土压力、地基承载力及土坡稳定性 6.1 概述.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六章 土压力、地基承载力及土坡稳定性 6.2 作用在档土墙上的土压力.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五章 土的抗剪强度 5.4 土的抗剪强度指标.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六章 土压力、地基承载力及土坡稳定性 6.4 库仑土压力理论.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六章 土压力、地基承载力及土坡稳定性 6.3 朗金土压力理论.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土中应力计算 3.3 地基附加应力.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六章 土压力、地基承载力及土坡稳定性 6.5 挡土墙设计.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