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二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2.4 无粘性土的密实度

§2.4无粘性土的密实度 无粘性土的密实状态对工程性质影响很大: 密实:强度高、稳定、压缩 ,疏松:不稳定、压缩性大,易产生流砂 一、孔隙比判别 孔隙比愈小,表明愈密实 级配相同的 孔隙比愈大,表明土愈疏松 二、相对密实度判别 D.=eem -eo emx-erin e一无粘性土处于最松状态时的孔隙比,可由其最小干密度换算,松散器法测 定。 一无粘性土处于最密状态时的孔隙比,可由其最大干密度换算,振击法测定。 无粘性土的天然孔隙比或填筑孔隙比。 结论 了Dr愈大,土愈密实 Dr=O时,土处于最疏松状态 (Dr=1时,土处于最紧密状态 工程应用: f0Dr≤0.33 松散的 1&98r47 中密的 密实的 三、标准贯入试验判别 方法:采用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来评价密实度。 砂土密实度 松散 稍密 中密 密实 N N≤10 1030 四、碎石土密实度野外鉴别
§2.4 无粘性土的密实度 无粘性土的密实状态对工程性质影响很大 : 密实:强度高、稳定、压缩性小 疏松:不稳定、压缩性大,易产生流砂 一、孔隙比判别 孔隙比愈小,表明愈密实 级配相同的 砂 孔隙比愈大,表明土愈疏松 二、相对密实度判别 emax—无粘性土处于最松状态时的孔隙比,可由其最小干密度换算,松散器法测 定。 emin—无粘性土处于最密状态时的孔隙比,可由其最大干密度换算,振击法测定。 e0—无粘性土的天然孔隙比或填筑孔隙比。 结论: Dr 愈大,土愈密实 Dr=0 时,土处于最疏松状态 Dr=1 时,土处于最紧密状态 工程应用: 0〈Dr≤0.33 松散的 0.33〈Dr≤0.67 中密的 0.67〈Dr≤1 密实的 三、标准贯入试验判别 方法:采用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 N 来评价密实度。 砂土密实度 松散 稍密 中密 密实 N N≤10 10 30 四、碎石土密实度野外鉴别 max min max 0 e e e e Dr − − =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二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2.2 土的三相组成及土的结构.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二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2.3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二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2.1 概述.doc
- 内蒙古科技大学:《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各章习题库(无答案).doc
- 内蒙古科技大学:《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土力学实验教案.doc
- 内蒙古科技大学:《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实验教学大纲(土力学 Mechanics of soil).doc
- 内蒙古科技大学:《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Soil Mechanic and Foundation Engineering A.pdf
-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资源(试验指导书)试验五 砂浆稠度试验.doc
-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资源(试验指导书)实验二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试.doc
-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资源(试验指导书)实验七 沥青实验、实验八 沥青混凝土实验.doc
-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资源(试验指导书)实验四 新版混凝土性能试验.doc
-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资源(试验指导书)实验六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doc
-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资源(试验指导书)实验三 砂筛分析实验.doc
-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资源(试验指导书)实验一 砂石基本性能实验(表观密度 松堆密度 空隙率).doc
-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资源(试验指导书)前言.doc
-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金属材料.pdf
-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绪论、材料的基本性质(山东理工大学:梁晓飞).ppt
-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砂浆.ppt
-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ppt
-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普通混凝土硬化后的性能.ppt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二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2.5 粘性土的物理特征.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二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2.6 土的渗透性.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二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2.7 土的压实原理.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二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2.8 土的工程分类.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土中应力计算 3.1 土中自重应力.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土中应力计算 3.2 基底压力.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土中应力计算 3.4 有效应力原理.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四章 土的变形性质及地基沉降计算 4.1 土的压缩性.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四章 土的变形性质及地基沉降计算 4.2 地基的最终沉降量.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四章 土的变形性质及地基沉降计算 4.4 地基变形与时间的关系.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四章 土的变形性质及地基沉降计算 4.3 应力历史对地基沉降的影响.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五章 土的抗剪强度 5.2 抗剪强度的测定方法.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五章 土的抗剪强度 5.1 概述.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绪论.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六章 土压力、地基承载力及土坡稳定性 6.1 概述.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六章 土压力、地基承载力及土坡稳定性 6.2 作用在档土墙上的土压力.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五章 土的抗剪强度 5.4 土的抗剪强度指标.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六章 土压力、地基承载力及土坡稳定性 6.4 库仑土压力理论.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六章 土压力、地基承载力及土坡稳定性 6.3 朗金土压力理论.doc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土中应力计算 3.3 地基附加应力.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