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外国语大学:媒介融合概论(PPT课件)媒介融合的概念与分类

帶大逐囿语大学 媒介融合概论 of F 796
媒介融合概论

帶大逐囿语大学 第二节媒介融合的概念与分类 of F 96
第二节 媒介融合的概念与分类

帶大逐囿语大学 “某些人”在“某个地点”和“某 个时间”以“某种手段”获得“某 种信息” 阝世界传播史的一天” 单介质传播: 24:00口语 23:55:47电影 08:00洞窟壁画 23:55:48广播 每一次的形 08:40象形文字·23:57:51电视 态演进,使 09:28字母 23:58:26卫星通讯 我们必须重 10:00荷马史诗23:59:30互联网 新打量她。 23:38雕刻印刷 24100新的一天新闻传播是 23:53:24电报 ·23:55:02电话 个“熟悉的 23:5:04留声机 百生人”? 96
“某些人”在“某个地点”和“某 个时间”以“某种手段”获得“某 种信息” 单介质传播: 每一次的形 态演进,使 我们必须重 新打量她。 新闻传播是 个“熟悉的 陌生人”?

帶大逐囿语大学 优点:多媒体呈现。 口语传播 优点:可进行抽象思维。 缺点:准入门槛较高, 投资、技能、环境 缺点:生理局限,有张飞 想说爱你,并不是很容 就有林黛玉;时间限制, 易的事。 电子传播 日不见如隔三秋;传播 失真,口说无凭,以讹传 讹。℃ 优点:快捷、生动 缺点:广播电视是稍纵 即逝的线性传播一一有 文字传播 多少爱,可以重来;有优点:口说无凭,立字为据 多少人,值得等待… 缺点:传递麻烦,看着也累。 96
优点:可进行抽象思维。 缺点:生理局限,有张飞 就有林黛玉;时间限制,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传播 失真,口说无凭,以讹传 讹。 口语传播 文字传播 优点:口说无凭,立字为据。 缺点:传递麻烦,看着也累。 电子传播 优点:快捷、生动。 缺点:广播电视是稍纵 即逝的线性传播——有 多少爱,可以重来;有 多少人,值得等待…… 优点:多媒体呈现。 缺点:准入门槛较高, 投资、技能、环境—— 想说爱你,并不是很容 易的事

帶大逐囿语大学 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 换一句话说,有没有这样的一种可能一一将前述种种新闻传播形式各 自的优点结合起来,同时又能尽量避免它们在单独存在时所具有的弊端 呢? Smart Moblie phone Portable Digital Reciver of F SMulti-media Newspaper Tablet Pc 96
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 换一句话说,有没有这样的一种可能 —— 将前述种种新闻传播形式各 自的优点结合起来,同时又能尽量避免它们在单独存在时所具有的弊端 呢? Smart Moblie Phone Portable Digital Reciver Multi-media Newspaper Tablet PC

帶大逐囿语大学 什么是媒介融合? 有多少人实践媒介融合,研究媒介融合, 就有多少种媒介融合的定义。 (1)“联合变形”之说 印刷和出版业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媒体实验室 ( Media lab)创始人尼古拉斯·尼葛洛 庞帝( Nicho| as Negroponte),1978 “媒介融合”是在计算机技术 广播和动画业 和网络技术二者融合的基础上 用一种终端和网络来传输数字 形态信息,由此带来不同媒体 传统媒介在各自的形态之间,已出现了彼此 之间互换性和互联性。 借鉴、相互渗透的情形。 三个圆圈的交叉处将会成为发展最快、创新 最多的领域
什么是媒介融合? 有多少人实践媒介融合,研究媒介融合, 就有多少种媒介融合的定义。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媒体实验室 (Media Lab)创始人尼古拉斯·尼葛洛 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 ,1978 (1)“联合变形”之说 Media Convergence “媒介融合”是在计算机技术 和网络技术二者融合的基础上 用一种终端和网络来传输数字 形态信息,由此带来不同媒体 传统媒介在各自的形态之间,已出现了彼此 之间互换性和互联性。 借鉴、相互渗透的情形 。 三个圆圈的交叉处将会成为发展最快、创新 最多的领域

帶大逐囿语大学 Media Convergence (2)“大汇流”之说 21世纪网络信息时代发展的 趋势就是包括电视、报刊、 电影、广播、网络的传播媒 介与包括新闻、影视音乐制 托马斯·鲍德温等美国学者在作、游戏在内的信息源的大 《大汇流——整合媒介信息与汇流与合作,最终统一于全 传播》中提出,以前电信、有方位的宽带信息网络服务, 线电视、广播和电脑业各自为高速、互动、多媒体的宽带 政,现在汇流到了一起,产生网逐步成为新闻、信息、娱 了整合宽带系统( (Broadband乐的主流传播媒介。 Commun cat ion Systems)由此 开创了一个数字化的时代,继 而引发了大融合。 796
(2) “大汇流”之说 托马斯·鲍德温等美国学者在 《大汇流——整合媒介信息与 传播》中提出,以前电信、有 线电视、广播和电脑业各自为 政,现在汇流到了一起,产生 了整合宽带系统(Broadb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由此 开创了一个数字化的时代,继 而引发了大融合。 Media Convergence 21世纪网络信息时代发展的 趋势就是包括电视、报刊、 电影、广播、网络的传播媒 介与包括新闻、影视音乐制 作、游戏在内的信息源的大 汇流与合作,最终统一于全 方位的宽带信息网络服务, 高速、互动、多媒体的宽带 网逐步成为新闻、信息、娱 乐的主流传播媒介

帶大逐囿语大学 第13章整合宽带网络的冲击 社会 如果个人无法正面地适应全方位服务网络,社会可能因此而衰退。比如说,贫富差距拉大, 可能会危及社会的内部沟通。 社区 在大部分城市已难以体验到传统社区,未来传统社区可能从小市镇消失。因为传统的人际 接触,关心他人以及对他人的责任,可能转移到虚拟社区发展出的新关系上。另一方面, 人们通过网络组成的新社区,不受地理区域限制,会大大丰富和拓展 传播产业 影响深远的变化正在打破传播产业。他们即将提供家庭与商业用户特别的服务。提供与全 世界的信息来源联接,并且可以交互方式取用数据、声音与视频内容。如前面几章所描述, 媒介、信息与通信产业都必须重新定位,筹措巨额资金,进行大规模的铺设与改建工程, 然后还得为新产品创造市场:内容供应商、宽带网络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将会改变。 产业结构 原本各自独立的产业,其原有经营项目部分在未来由全方位服务网络取代。这些公司现在 必须联手合作,以取长补短进行同化,为未来的必备效能作准备。 96

帶大逐囿语大学 (3)“大媒体”之说 大媒体是一种全新的传播概念和传播 方式,它向人们提供包括通信、影视 音乐、商业、教育等内容覆盖面极广 DGta Preu uteri 的全方位资讯和娱乐,并包括上述资 讯和娱乐生产的全部内容、设备和过 程 之 一 描述了传媒业不分领域全面竞争的现 象,且传统的大众传媒业、电信业 美国学者凯文·曼尼则提出的“大 信息(网络)业都将统合到这种新产 媒体”(Mega- media)的概念,描 业之下,这个新产业就叫做“大媒体 述了新闻业不分领域全面竞争的现 产业”。 象,且传统大众传媒业、电信业、 大媒体产业不仅会呈现爆炸性成长, 信息(网络)业都将统合到一种全 另一方面也会造成内向“崩溃”的效 新的产业之下 “大媒体”业。 果,即所有的企业都会投向同一个市 明晰媒介融合的三个行为个体:大 场,同时大媒体产业所描述的产业深 众传播业、电信业和信息网络业。 度融合是媒介技术、生产形态和终端 融合后更深层次的信息产业各个领域 的融合。 96
(3) “大媒体”之说 • 美国学者凯文·曼尼则提出的“大 媒体”(Mega-media)的概念,描 述了新闻业不分领域全面竞争的现 象,且传统大众传媒业、电信业、 信息(网络)业都将统合到一种全 新的产业之下—— “大媒体”业。 明晰媒介融合的三个行为个体:大 众传播业、电信业和信息网络业。 大媒体是一种全新的传播概念和传播 方式,它向人们提供包括通信、影视、 音乐、商业、教育等内容覆盖面极广 的全方位资讯和娱乐,并包括上述资 讯和娱乐生产的全部内容、设备和过 程。 描述了传媒业不分领域全面竞争的现 象,且传统的大众传媒业、电信业、 信息(网络)业都将统合到这种新产 业之下,这个新产业就叫做“大媒体 产业”。 大媒体产业不仅会呈现爆炸性成长, 另一方面也会造成内向“崩溃”的效 果,即所有的企业都会投向同一个市 场,同时大媒体产业所描述的产业深 度融合是媒介技术、生产形态和终端 融合后更深层次的信息产业各个领域 的融合

帶大逐囿语大学 “媒介形态融合”之说 1983年,美国学者伊契尔·浦尔在《自由的科 On free speech in an electronic 技》( The Techno logies of freedom)一书 Technologies ol 中提出了“传播形态融合”( the Convergence Freedom of modes)这一概 Itheld sol Poo 概念:首次提出“媒介融合”( Med ia Conver gence) 他认为:数码电子科技的发展,致使历来径渭 分明的传播形态出现了聚合;人们关于这种传 播形态融合的想象更多的是集中于将电视、报 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 过去不同媒体所提供的的服务,如今可由一个 媒体提供,过去一种媒体所提供的的服务,如 今可由不同的媒体提供。 96
“媒介形态融合”之说 • 1983年,美国学者伊契尔·浦尔在《自由的科 技》(The Technologies of Freedom)一书 中提出了“传播形态融合”(the Convergence of Modes)这一概念。 • 概念:首次提出“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 • 他认为:数码电子科技的发展,致使历来径渭 分明的传播形态出现了聚合;人们关于这种传 播形态融合的想象更多的是集中于将电视、报 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 • 过去不同媒体所提供的的服务,如今可由一个 媒体提供,过去一种媒体所提供的的服务,如 今可由不同的媒体提供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广告媒体》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共三讲).ppt
-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PPT课件讲稿).ppt
- 危机广告产业链整合传播(PPT讲稿,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陈瑛).ppt
- 湖北大学:《新闻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互联网与新媒体.ppt
- 《广播节目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1章 广播文艺节目.ppt
- 《新闻编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广播新闻编辑.ppt
- 电视广告创意表现(PPT课件讲稿).ppt
- 《应用广播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广播语言.ppt
- 《新闻写作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人物消息.ppt
- 新闻稿写作知识(PPT讲稿).ppt
- 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报道原则与方法、通讯写作(PPT课件讲稿,张羽).ppt
- 《新闻编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当代新闻编辑工作.ppt
- 《新闻编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新闻标题.ppt
-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学大纲(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pdf
-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pdf
- 新闻写作(PPT讲稿)事件通讯.ppt
- 中国传媒大学:《媒介经营管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期末辅导(共五章).ppt
- 湖北大学:《新闻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新闻事业的产生.ppt
- 武汉大学:数字图书馆与知识产权(PPT课件讲稿)Digital Library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Issues.ppt
-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中国纪录片 Documentary in China.ppt
- 大连外国语大学:《新闻编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新闻编辑概论.pptx
- 《新闻采编》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六章 新闻标题.ppt
- 北京大学:大学精神与学术规范(PPT讲稿,主讲:肖东发).ppt
- 《广告设计》课程PPT教学课件(ADVERTISE DESING)广告图形的创作(主讲:杨书婷).ppt
- 湖北大学:《新闻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新闻事业的工作原则.ppt
- 电视纪录片(PPT讲稿)行进中的影像中国.ppt
- 清华大学出版社:《广告摄影》课程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共七章,主编:东海涛).ppt
- 湖北大学:《新闻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其基本规律.ppt
- 人物通讯(PPT讲稿).ppt
- 宜春学院:论广告的公关危机(PPT讲稿).ppt
- 《实用电视新闻》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电视新闻记者.ppt
- 《广告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4 广告媒介.ppt
- 《新闻传播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中国新闻评论的演变与发展.ppt
- 《新闻评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讲 新闻评论的结构.ppt
- 汕头大学:新闻的三重现场(PPT课件讲稿,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李鸿谷).ppt
- 当代英美电影微观(PPT讲稿)A Survey of the Contemporary American and British Films.ppt
- 《信息检索基本知识》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工具书的基本知识.ppt
- 赣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任课老师:赖晓云).ppt
- 大连外国语大学:《视听语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画面造型语言、第二章 镜头形式、第三章 声音与声画关系.pptx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广告策划》课程PPT教学课件(广告学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第三版).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