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统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时间数列分析指标

统计学 第十章 时间数列分析指标
1 第十章 时间数列分析指标

第一节1 时间数列概述 统计学 一、 时间数列的概念 时间数列(Time Series)是指将社会经济现象 在不同时间上发展变化的某种统计指标数值,按 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所形成的数列,亦称动态数列。 时间数列两个基本要素: ·资料所属的时间 ·在一定时间条件下的统计指标数值
2 第一节 时间数列概述 一、时间数列的概念 ▪ 时间数列(Time Series)是指将社会经济现象 在不同时间上发展变化的某种统计指标数值,按 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所形成的数列,亦称动态数列。 ▪ 时间数列两个基本要素: • 资料所属的时间 • 在一定时间条件下的统计指标数值

统计学 ·例1将我国1995一2002年的某产品产量发展情况按 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就是一个时间数列。 我国1995一2002年产品产量发展祝 单位:亿纯 年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份 产量 7.17 7.89 8.72 8.94 9.20 9.70 10.40 11.11 时间数列由两个基本要素构成:一是被研究现象所 属的时间;二是在一定时间条件下的统计指标数值
3 ▪ 例1 将我国1995-2002年的某产品产量发展情况按 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就是一个时间数列。 ▪ 时间数列由两个基本要素构成:一是被研究现象所 属的时间;二是在一定时间条件下的统计指标数值

时间数列的种类 统计学 时期数列 绝对数时间数列 时点数列 时间数列 由两个时期数列对比而成的相对数时 间数列 由两个时点数列对比而成的相对数时 相对数时间数列 间数列 的 由一个时期数列和一个时点数列对比 形成的相对数时间数列 类 平均数时间数列
4 时 间 数 列 的 种 类 绝对数时间数列 时期数列 时点数列 相对数时间数列 由两个时期数列对比而成的相对数时 间数列 由两个时点数列对比而成的相对数时 间数列 由一个时期数列和一个时点数列对比 形成的相对数时间数列 平均数时间数列 二、 时间数列的种类

(一)绝对数时间数列 统计学 绝对数时间数列是指将反映某种社会经济现象的 一系列总量指标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而形成的 数列。总量指标时间数列反映了社会经济现象总 量在各个时期所达到的规模、水平等总量特征。 1、时期数列。是指由时期总量指标编制而成的时 间数列。在时期数列中,每个指标都反映某社会 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发展过程的累计量
5 (一)绝对数时间数列 • 绝对数时间数列是指将反映某种社会经济现象的 一系列总量指标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而形成的 数列。总量指标时间数列反映了社会经济现象总 量在各个时期所达到的规模、水平等总量特征。 1、时期数列。是指由时期总量指标编制而成的时 间数列。在时期数列中,每个指标都反映某社会 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发展过程的累计量

例21990年一2001年我国税收基本情况就是学个 时期数列。 1990年一2001年我国税收基本情祝 单位:(亿元) 年份 1990 1993 1995 1999 2000 2001 全国税收 2821 4255 8038 10882 12681 15157 特点 ·反映发展过程的累计总量 。 各项指标值可以相加 。9 每项指标值大小与时期长短有关 ·指标数据通常是通过连续登记取得的
6 ▪ 例2 1990年—2001年我国税收基本情况就是一个 时期数列。 ▪ 特点: • 反映发展过程的累计总量 • 各项指标值可以相加 • 每项指标值大小与时期长短有关 • 指标数据通常是通过连续登记取得的

统计学 2、时点数列。指由时点总量指标编制而成的时间 数列。在时点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所反映的社会 经济现象都是在某一时点(瞬间)上所达到的水平 例3:下表所列的我国历年年末职工人数情况,就 是一个时点数列。 我国1994一2000年职工人数情况 单位:万人 年份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年末职工 11890 12358 12809 13190 13740 13689 13989 人数
7 2、时点数列。指由时点总量指标编制而成的时间 数列。在时点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所反映的社会 经济现象都是在某一时点(瞬间)上所达到的水平 ▪ 例3:下表所列的我国历年年末职工人数情况,就 是一个时点数列

时点数列的特点: 统计学 (1)时点数列中的每一个指标数值,都表示社会经济现 象在某一时点(时刻)上的数量。 (2)时点数列中的每个指标不能相加。由于时点数列中 的指标数值都是反映现象在某一瞬间的数量,几个指标 相加后无法说明这个数值属于哪一个时点上的数量,没 有实际意义。 (3)时点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大小和“时点间隔”长短 没有直接关系。时点数列中每个指标只是现象在某一时 点上的水平,因此它的大小与时点间隔的长短没有直接 关系。例如,年末的人口数不一定比某月底的人口数大。 (4)时点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通常都是定期(间断)登 记取得的
8 ▪ 时点数列的特点: (l)时点数列中的每一个指标数值,都表示社会经济现 象在某一时点(时刻)上的数量。 (2)时点数列中的每个指标不能相加。由于时点数列中 的指标数值都是反映现象在某一瞬间的数量,几个指标 相加后无法说明这个数值属于哪一个时点上的数量,没 有实际意义。 (3)时点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大小和“时点间隔”长短 没有直接关系。时点数列中每个指标只是现象在某一时 点上的水平,因此它的大小与时点间隔的长短没有直接 关系。例如,年末的人口数不一定比某月底的人口数大。 (4)时点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通常都是定期(间断)登 记取得的

(二)相对数时间数列 统计学 是指一系列相对指标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所组成的时间数 列。它是用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之间数量对比关系的发展变 化过程及其规律。 ·各期相对数对比基数不同,故各项水平数值不能直接相加。 例4:下表所列的我国的民政事业费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 比重,就是一个相对数时间数列。 民政事业费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 指标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民玫事业各项费用支出 161.8 194.6 230.5 285.1 392.2 占国家才政支出比重 1.50 1.49 1.50 1.51 1.78
9 ▪ 是指一系列相对指标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所组成的时间数 列。它是用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之间数量对比关系的发展变 化过程及其规律。 ▪ 各期相对数对比基数不同,故各项水平数值不能直接相加。 ▪ 例4:下表所列的我国的民政事业费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 比重,就是一个相对数时间数列。 (二)相对数时间数列

(三)平均数时间数列 统计学 由一系列同类平均指标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而 成的时间数列。反映的是社会经济现象一般水平的 发展过程及其变动趋势。 例5下表所列的我国历年来职工平均工资情况,就 是一个平均数时间数列。 我国历年来职工平均工资增长情况 年份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平均工资 7512 7836 7865 8034 8213 8414 (元 10
10 ▪ 由一系列同类平均指标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而 成的时间数列。反映的是社会经济现象一般水平的 发展过程及其变动趋势。 ▪ 例5 下表所列的我国历年来职工平均工资情况,就 是一个平均数时间数列。 (三)平均数时间数列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暨南大学:《统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相关与回归.ppt
- 暨南大学:《统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参数估计.ppt
- 暨南大学:《统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抽样分析.ppt
- 暨南大学:《统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概率基础.ppt
- 暨南大学:《统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统计数据的描述.ppt
- 暨南大学:《统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ppt
- 暨南大学:《统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采集.ppt
- 暨南大学:《统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ppt
- 西华大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6章 统计指数.ppt
- 西华大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7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ppt
- 西华大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7章 抽样推断(主讲教师:刘泽仁).ppt
- 西华大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动态分析法.ppt
- 西华大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4章 综合指标.ppt
- 西华大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章 总论、第2章 统计调查、第3章 统计整理.ppt
- 滨州医学院:《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Econometrics.pdf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医学统计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12章 统计表与统计图.pptx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医学统计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11章 调查设计.pptx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医学统计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10章 实验设计.pptx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医学统计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9章 直线相关与回归.pptx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医学统计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8章 秩和检验.pptx
- 暨南大学:《统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时间数列预测方法.ppt
- 暨南大学:《统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统计指数.ppt
- 暨南大学:《统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三章 统计分析与写作.ppt
- 暨南大学:《统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假设检验.ppt
- 石河子大学:《统计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负责人:方敏).doc
- 《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案例)第一章案例1 我国经济发展概况.doc
- 《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案例)第一章案例2 充分利用在地统计资料全面分析区域经济状况.pdf
- 《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案例)第二章案例1 某高校大学生生活费收支状况调查.pdf
- 《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案例)第二章案例2 日用消费品市场竞争探秘.pdf
- 《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案例)第三章案例1 个人投资者选择证券组合的理由.pdf
- 《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案例)第三章案例2 编制频数分布表及计算基本描述统计量的应用.pdf
- 《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案例)第四章案例1 计算基本描述统计量.pdf
- 《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案例)第四章案例2 怎能是一周300元呢?.pdf
- 《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案例)第四章案例3 大学毕业生的表现.pdf
- 《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案例)第五章案例1 公司总经理的平均年收入是多少?.pdf
- 《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案例)第四章案例4 城镇家庭收入情况分析.doc
- 《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案例)第五章案例2 对大学毕业生工薪的抽样估计.pdf
- 《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案例)第五章案例3 应该抽取多少劳动力进行调查.pdf
- 《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案例)第六章案例1 公司总经理的平均年收入是否有效.pdf
- 《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案例)第六章案例2 大学毕业生的首月工薪真的不低于2200元吗?.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