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山东交通学院: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2025版人工智能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汇编(质量标准)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289
文件大小:1.79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公共基础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思想道德与法治 形势与政策 体育 大学英语 高等数学 线性代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人工智能基础 大学物理 大学物理实验 大学生国防教育 大学生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 国家安全与校园安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思政限选课 交通大国史话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道路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党史 解码交通强国 学科基础课 人工智能专业导论 电工学 电子技术实验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 离散数学 数据结构与算法 专业必修课 Python 程序设计 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Linux 操作系统 计算机视觉 数字信号处理 专业(方向)限选课 信号与系统 嵌入式系统开发 通信原理 高频电路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 物联网系统开发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计算机网络 专业任选课 计算机仿真 电子设计自动化 Java 程序设计 专业英语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创新创业必修课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就业指导 创业指导 创新创业选修课 科技论文与专利撰写 人工智能前沿技术 美育必修课 音乐鉴赏 影视鉴赏 实践课 入学教育及军训实践 C 语言课程设计实践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含电子工艺实习)实践 Python 课程设计实践 竞赛实训实践 机器学习课程设计实践 深度学习课程设计实践 嵌入式系统开发课程设计实践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实践 嵌入式人工智能项目实训实践 毕业实习(专业实训)实践 毕业设计(论文)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目录公共基础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9.12“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14“体育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18“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2“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6“线性代数"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30..3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36“人工智能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43..46“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大学生国防教育"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55“大学生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58..61“国家安全与校园安全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64思政限选课..67“交通大国史话"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69“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道路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75“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党史"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77“解码交通强国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79学科基础课“人工智能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81

I 目 录 公共基础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 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 .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 . 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 9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12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14 “体育”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18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2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6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3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33 “人工智能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 .36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43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 .46 “大学生国防教育”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55 “大学生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58 “国家安全与校园安全”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6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64 思政限选课 “交通大国史话”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 .67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69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道路”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75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党史”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 .77 “解码交通强国”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 .79 学科基础课 “人工智能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81

.83“电工学"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88..91“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离散数学”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96“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99专业必修课103“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108...113“深度学习"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122“Linux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127“计算机视觉"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130.138“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专业(方向)限选课“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147“嵌入式系统开发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153“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159..169“高频电路"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物联网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174“物联网系统开发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180“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186“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191专业任选课.195“计算机仿真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01“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06“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10“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20创新创业必修课II

II “电工学”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83 “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 .88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91 “离散数学 ”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96 “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99 专业必修课 “Python 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 .103 “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108 “深度学习”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113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122 “Linux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 .127 “计算机视觉”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130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 .138 专业(方向)限选课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147 “嵌入式系统开发”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153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159 “高频电路”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169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174 “物联网系统开发”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180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186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191 专业任选课 “计算机仿真”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195 “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01 “Java 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06 “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10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20 创新创业必修课

227“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30“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32“创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创新创业选修课.235“科技论文与专利撰写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人工智能前沿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37美育必修课.240“音乐鉴赏"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43“影视鉴赏"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实践课...246“入学教育及军训"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49“C语言课程设计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含电子工艺实习)"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51..256“Python课程设计”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59“竞赛实训"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63“机器学习课程设计"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深度学习课程设计"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66“嵌入式系统开发课程设计"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69..272“物联网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76“嵌入式人工智能项目实训"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79“毕业实习(专业实训)"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毕业设计(论文)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83I川I

III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27 “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30 “创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32 创新创业选修课 “科技论文与专利撰写”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35 “人工智能前沿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37 美育必修课 “音乐鉴赏”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40 “影视鉴赏”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43 实践课 “入学教育及军训”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46 “C 语言课程设计”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49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含电子工艺实习)”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51 “Python 课程设计”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56 “竞赛实训”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 .259 “机器学习课程设计”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63 “深度学习课程设计”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66 “嵌入式系统开发课程设计”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 .269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72 “嵌入式人工智能项目实训”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 .276 “毕业实习(专业实训)”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79 “毕业设计(论文)”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28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英文名称TheBasicPrinciplesofMarxism030105课程编号开课学期二必修课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课程属性课程学分3适用专业人工智能课程学时总学时:48:其中理论学时:40实验实践学时:8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课程名称对先修课应知应会具体要求1.通过课程学习,使大学生进一步了解大学学习的一般特先修课程点、理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基本要求。思想道德与法治2.理解掌握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内容,明确大学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所要承担的责任和使命。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后续课程想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毕业要求课程目标781.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向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帮助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课程目标0.60.6社会主义,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及与毕业学生跟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保持一致,更好地为中华要求的对民族的繁荣富强服务。应关系2.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是中国社会主义高校的本质特征和根本任务之一。树立无产阶0.40.4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本课程系高校公共基础政治理论必修课,综合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也是高校政治理论课最基础、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课程概述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从而培养并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英文名称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课程编号 030105 开课学期 二 课程性质 公共基础课 课程属性 必修课 课程学分 3 适用专业 人工智能 课程学时 总学时:48; 其中理论学时:40 实验实践学时:8 开课单位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 先修课程 课程名称 对先修课应知应会具体要求 思想道德与法治 1.通过课程学习,使大学生进一步了解大学学习的一般特 点、理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基本要求。 2.理解掌握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内容,明确大学生在建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所要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后续课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 课程目标 及与毕业 要求的对 应关系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 7 8 1.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向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 基本原理,帮助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 理想和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 学生跟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保持一致,更好地为中华 民族的繁荣富强服务。 0.6 0.6 2.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是中国社 会主义高校的本质特征和根本任务之一。树立无产阶 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观点和方法,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 要求,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 0.4 0.4 课程概述 本课程系高校公共基础政治理论必修课,综合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即马 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也是高校政治理论课最基 础、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世 界观、方法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从而 培养并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任务1(支撑课程目标1、2):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意识观和实践观,掌握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的原理,学会用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其它认识论的区别。掌握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原理,学会利用唯物史观来分析历课程应知史现象和现实问题。应会具体任务2(支撑课程目标1、2):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掌握马克思剩余内容要求价值理论,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任务3(支撑课程目标1、2):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认识到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授课建议:40学时,采用理论教学的授课形式实践目的:通过社会实践,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应知实践形式及要求:学生根据自愿组合的原则形成社会实践小组。根据社会实践应会具体小组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定一个研究课题,选题可以教师指定或自选。实践小组制内容要求定实践计划,实施社会实践。整个活动在任课教师的统一指导下进行,最终以多媒(实践部体课件或实践报告形成成果,并根据成果形式适时在班内进行交流,以此作为评分分)的主要依据。授课建议:8学时,采用社会实践模式1.具备较高的师德水准。2.具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或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3.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师资标准4.具备比较高的理论素养,具备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5.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能够熟练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教学。6.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教育部的规定,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教材选用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3年版),主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标准(2023年版)》编写组;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书号:ISBN978-7-04-059900-8;版次:2023年2月第2版。评价与本课程具体评价与考核标准包含:课程考核组成、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考核标准及其实现方式和课程各环节考核标准。撰写人:潘郁系(教研室)主任:蒋月锋学院(部)负责人:胡晓丽时间:2025年5月20日2

2 课程应知 应会具体 内容要求 任务 1(支撑课程目标 1、2):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 内涵,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意识观和实践观,掌握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 发展的原理,学会用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其 它认识论的区别。掌握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原理,学会利用唯物史观来分析历 史现象和现实问题。 任务 2(支撑课程目标 1、2):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掌握马克思剩余 价值理论,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 任务 3(支撑课程目标 1、2):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认识到在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授课建议:40 学时,采用理论教学的授课形式 课程应知 应会具体 内容要求 ( 实 践 部 分) 实践目的:通过社会实践,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 生发现问题,并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形式及要求:学生根据自愿组合的原则形成社会实践小组。根据社会实践 小组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定一个研究课题,选题可以教师指定或自选。实践小组制 定实践计划,实施社会实践。整个活动在任课教师的统一指导下进行,最终以多媒 体课件或实践报告形成成果,并根据成果形式适时在班内进行交流,以此作为评分 的主要依据。 授课建议:8 学时,采用社会实践模式 师资标准 1.具备较高的师德水准。 2.具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或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3.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 4.具备比较高的理论素养,具备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5.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能够熟练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6.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教材选用 标准 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教育部的规定,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 程重点教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023 年版),主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023 年版)》编写组;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书号:ISBN 978-7-04-059900-8; 版次:2023 年 2 月第 2 版。 评价与 考核标准 本课程具体评价与考核标准包含:课程考核组成、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及其实现方式和课程各环节考核标准。 撰写人:潘郁 系(教研室)主任:蒋月锋 学院(部)负责人:胡晓丽 时间:2025 年 5 月 20 日

附件1一、课程考核组成考核项目评分方式通过考勤、课堂听讲、课堂表现(10%)回答问题时的表现过程考核(50%)作业评分作业(15%)课程实践(25%)根据社会调查报告评分期末考核(50%)知识应用性试卷(50%)试卷评分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及其实现方式课程目标毕业要求教学任务考核方式学习成果分析(权重)任务一目标1过程考核(50%)、针对每个课程目标,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成任务二(60%)期末考核(50%)果及班级平均学习成果:全体学生最终考核任务三成绩分布合理,且最终考核平均成绩高于60任务一分(含60分)即为达到预期学习成果:若高目标2过程考核(50%)、于80分即为高于预期学习成果。任务二(40%)期末考核(50%)任务三任务一目标1过程考核(50%)、针对每个课程目标,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成任务二(60%)期末考核(50%)果及班级平均学习成果:全体学生最终考核任务三8成绩分布合理,且最终考核平均成绩高于60任务一目标2分(含60分)即为达到预期学习成果:若高过程考核(50%)、任务二(40%)期末考核(50%)于80分即为高于预期学习成果。任务三三、课程目标达成考核与评价方式及成续评定评价依据及成绩比例(%)平时成绩比例课程目标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考试(%)课堂平时社会表现作业实践152003055课程目标1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8.100252045课程目标2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9.1合计202550151003

3 附件 1 一、课程考核组成 考核项目 评分方式 过程考核(50%) 课堂表现(10%) 通过考勤、课堂听讲、 回答问题时的表现 作业(15%) 作业评分 课程实践(25%) 根据社会调查报告评分 期末考核(50%) 知识应用性试卷(50%) 试卷评分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及其实现方式 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 (权重) 教学任务 考核方式 学习成果分析 7 目标 1 (60%) 任务一 过程考核(50%)、 期末考核(50%) 针对每个课程目标,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成 果及班级平均学习成果;全体学生最终考核 成绩分布合理,且最终考核平均成绩高于 60 分(含 60 分)即为达到预期学习成果;若高 于 80 分即为高于预期学习成果。 任务二 任务三 目标 2 (40%) 任务一 过程考核(50%)、 期末考核(50%) 任务二 任务三 8 目标 1 (60%) 任务一 过程考核(50%)、 期末考核(50%) 针对每个课程目标,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成 果及班级平均学习成果;全体学生最终考核 成绩分布合理,且最终考核平均成绩高于 60 分(含 60 分)即为达到预期学习成果;若高 于 80 分即为高于预期学习成果。 任务二 任务三 目标 2 (40%) 任务一 过程考核(50%)、 期末考核(50%) 任务二 任务三 三、课程目标达成考核与评价方式及成绩评定 课程目标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评价依据及成绩比例(%) 成绩比例 (%) 平时 课堂 考试 表现 平时 作业 社会 实践 课程目标 1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8.1 15 20 0 30 55 课程目标 2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9.1 0 0 25 20 45 合计 15 20 25 50 10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Thought and the Theoretical英文名称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四课程编号030106开课学期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课程属性必修课3课程学分适用专业人工智能课程学时总学时:48:其中理论学时:32实验实践学时:16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课程名称对先修课应知应会具体要求先修课程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备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后续课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毕业要求课程目标课程目标87及与毕业1.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0.50.5要求的对成过程和主要内容。应关系2.提升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0.50.5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集中阐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课程概述义,旨在使学生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提升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以实际行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任务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支撑课程目标1)知识要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内涵、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学习目标: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理论成果。授课建议:建议2学时,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应知任务二:毛泽东思想(支撑课程目标1、2)应会具体知识要点: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内容要求活的灵魂和内涵;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和历史经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学习目标:掌握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科学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系统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内容:认识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和历史经验;能够用辩4

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质量标准) 课程名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英文名称 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Thought and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课程编号 030106 开课学期 四 课程性质 公共基础课 课程属性 必修课 课程学分 3 适用专业 人工智能 课程学时 总学时:48; 其中理论学时:32 实验实践学时:16 开课单位 马克思主义学院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 先修课程 课程名称 对先修课应知应会具体要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备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 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后续课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课程目标 及与毕业 要求的对 应关系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 7 8 1.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 成过程和主要内容。 0.5 0.5 2.提升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0.5 0.5 课程概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集中阐述毛泽东思想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 义,旨在使学生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提升运用马 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以实际行动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应知 应会具体 内容要求 任务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支撑课程目标 1) 知识要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内涵、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 学习目标: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理论成果。 授课建议:建议 2 学时,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引导学生积 极参与。 任务二:毛泽东思想(支撑课程目标 1、2) 知识要点: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 活的灵魂和内涵;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 基本经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和历史经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理 论成果、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学习目标:掌握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科学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系统掌 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内容;认识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和历史经验;能够用辩

证的观点评价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授课建议:建议14学时,采用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任务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支撑课程目标1、2)知识要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条件、主要内容和发展过程;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学习目标: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历史过程和主要内容;掌握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掌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主要内容,授课建议:建议16学时,采用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任务一:课程实践(支撑课程目标2)知识要点:结合课程内容,教师与学生根据课程内容商议自拟题目,学生分组课程应知进行社会调查或社会服务。应会具体学习目标:提升大学生学思践悟的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内容要求授课建议:建议16学时,包括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两种形式:学生在教师指导(实验部分)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研考察或社会服务。任课教师负责选题和内容指导、思想引导把关、组织成果汇报展示和成果评阅等。授课教师须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师资标准政策;具有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知晓教育规律和学生的思想认识实际。按照中宣部和教育部的规定,该课程必须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3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版。(二)主要参考资料教材选用1.《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三中全会标准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2.《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一一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本课程成绩分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包括作业(20%)、考勤(20%)、实践(60%)。其中,作业(20%)采用作业评分的方式;评价与考勤(20%)通过考勤、课堂听讲认真程度、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分组讨论时的表考核标准现等评分:实践(60%)包括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主要采用学生分组进行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社会实践并提交实践报告的形式。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采取闭卷形式。5

5 证的观点评价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 折探索。 授课建议:建议 14 学时,采用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引导学 生积极参与。 任务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支撑课程目标 1、2) 知识要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条件、主要内容 和发展过程;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 观点和主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科学发展 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学习目标: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历史 过程和主要内容;掌握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掌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主要内容。 授课建议:建议 16 学时,采用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引导学 生积极参与。 课程应知 应会具体 内容要求 (实验部分) 任务一:课程实践(支撑课程目标 2) 知识要点:结合课程内容,教师与学生根据课程内容商议自拟题目,学生分组 进行社会调查或社会服务。 学习目标:提升大学生学思践悟的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授课建议:建议 16 学时,包括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两种形式;学生在教师指导 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研考察或社会服务。任课教师负责选题和内容指导、思想 引导把关、组织成果汇报展示和成果评阅等。 师资标准 授课教师须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 政策;具有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知晓教育规 律和学生的思想认识实际。 教材选用 标准 按照中宣部和教育部的规定,该课程必须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重点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一)教材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3 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3 年版。 (二)主要参考资料 1.《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三中全会 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1 年版。 2.《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出版社 2021 年版。 3.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 2022 年版。 评价与 考核标准 本课程成绩分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 50%,包括作 业(20%)、考勤(20%)、实践(60%)。其中,作业(20%)采用作业评分的方式; 考勤(20%)通过考勤、课堂听讲认真程度、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分组讨论时的表 现等评分;实践(60%)包括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主要采用学生分组进行社会调 查、社会服务、社会实践并提交实践报告的形式。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 50%, 采取闭卷形式

撰写人:庄仕文系(教研室)主任:庄仕文学院(部)负责人:胡晓丽时间:2025年5月20日6

6 撰写人:庄仕文 系(教研室)主任:庄仕文 学院(部)负责人:胡晓丽 时间: 2025 年 5 月 20 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课程名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Introduction to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英文名称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课程编号四030206开课学期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课程属性必修课课程学分适用专业人工智能课程学时总学时:48:其中理论学时:32实验实践学时:16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课程名称对先修课应知应会具体要求先修课程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备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后续课程毕业要求课程目标课程目标78及与毕业0.4 0.41.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要求的对0.40.42.能够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思考问题应关系0.20.23、了解国家的政策与方针,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课程主要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系统阐释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根本方向、战略安排、总体布局、大国外交、政治保证等重大问题,使学生全面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概述该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精神、内容和要求,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定理想信念,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任务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支撑课程目标1)知识要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学习目标: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的时代背景及其理论成果。课程应知授课建议:建议4学时,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引导学生积应会具体极参与。内容要求任务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十个明确"的内容(支撑课程目标1、2)知识要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新时代的强军目标、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从严治党。7

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质 量标准) 课程名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英文名称 Introduction to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课程编号 030206 开课学期 四 课程性质 公共基础课 课程属性 必修课 课程学分 3 适用专业 人工智能 课程学时 总学时:48; 其中理论学时:32 实验实践学时:16 开课单位 马克思主义学院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 先修课程 课程名称 对先修课应知应会具体要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备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后续课程 课程目标 及与毕业 要求的对 应关系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 7 8 1. 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 0.4 0.4 2.能够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思考问题 0.4 0.4 3. 了解国家的政策与方针,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0.2 0.2 课程概述 本课程主要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系统阐释了新时代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根本方向、战略安排、总体布局、大国 外交、政治保证等重大问题,使学生全面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该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精 神、内容和要求,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定理想 信念,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课程应知 应会具体 内容要求 任务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支撑课程目标 1) 知识要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 历史地位。 学习目标: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的时代背景及其理 论成果。 授课建议:建议 4 学时,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引导学生积 极参与。 任务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十个明确”的内容(支撑课程 目标 1、2) 知识要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新时代的强军目标、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全面从严治党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