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洋大学:信息学院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合集(2018版)

软件工程专业18版教学大纲
软件工程专业 18 版教学大纲

《软件工程I》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英文):软件工程I(SoftwareEngineeringI)课程编号:5208551学分:2学分学时:总学时32学时分配:讲授学时:32实验学时:0上机学时:0讨论学时:0其他学时:0课程负责人:宋巍一、课程简介1.概述《软件工程I》是软件工程相关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本课程在整个软件工程的背景下介绍需求工程知识,主要内容包括需求工程的基础知识、软件需求的基础理论、常用的需求获取方法与技术、常用的需求分析方法、常用的需求分析模型与建模技术、需求管理知识和初步的需求工程过程管理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软件开发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需求获取能力、需求分析、建模能力,提高学生的软件需求分析和设计的素养。"Software engineering I" is one of the basic courses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related majors.This course introduces requirements engineeringknowledge in the context of software engineering,includingthe basic theory of requirements engineering and softwarerequirements,commonmethods and techniques of requirements acquisition, requirements analysis models and modelingtechniques, requirements management knowledge and preliminary requirements engineeringprocess management knowledge.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lays a good foundation for softwaredevelopment.At thesame time, it cultivates students' ability of requirement acquisition,requirement analysis and modeling,and improves students' quality of software requirementanalysis and design.2.课程目标本课程主要关注软件的需求分析和设计阶段,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对软件需求工程和软件的设计方法有一个深入的认识,让学生理解需求工程工作可能给后继软件项目工作带来的影响,理解软件开发的本质,在此基础上全面深入的了解软件需求领域的各项方法、技术与工具。本课程的目标包括:课程目标1:理解软件需求工程及其各个活动,以及与需求工程相关的软件“工程性”。课程目标2:掌握常用的需求工程技术,包括需求获取方法和技术、需求分析方法和技术,能够应用多种方法与技术获取需求,完成需求分析、目标分析、用例分析等建模工作,组织并完成复杂系统的各项需求工程工作。课程目标3:掌握常用的需求规格说明技术,能够使用形式化、半形式化和非形式化技
《软件工程 I》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软件工程 I (Software Engineering I) 课程编号:5208551 学 分:2 学分 学 时:总学时 32 学时分配:讲授学时:32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 讨论学时:0 其他学时:0 课程负责人:宋巍 一、课程简介 1. 概述 《软件工程 I》是软件工程相关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本课程在整个软件工程的背 景下介绍需求工程知识,主要内容包括需求工程的基础知识、软件需求的基础理论、常用的 需求获取方法与技术、常用的需求分析方法、常用的需求分析模型与建模技术、需求管理知 识和初步的需求工程过程管理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软件开发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需求获取能力、需求 分析、建模能力,提高学生的软件需求分析和设计的素养。 "Software engineering I" is one of the basic courses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related majors. This course introduces requirements engineering knowledge in the context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including the basic theory of requirements engineering and software requirements, common methods and techniques of requirements acquisition, requirements analysis models and modeling techniques, requirements management knowledge and preliminary requirements engineering process management knowledge.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lays a good foundation for software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it cultivates students' ability of requirement acquisition, requirement analysis and modeling, and improves students' quality of software requirement analysis and design. 2. 课程目标 本课程主要关注软件的需求分析和设计阶段,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 对软件需求工程和软件的设计方法有一个深入的认识,让学生理解需求工程工作可能给后继 软件项目工作带来的影响,理解软件开发的本质,在此基础上全面深入的了解软件需求领域 的各项方法、技术与工具。 本课程的目标包括: 课程目标 1:理解软件需求工程及其各个活动,以及与需求工程相关的软件“工程性”。 课程目标 2:掌握常用的需求工程技术,包括需求获取方法和技术、需求分析方法和技 术,能够应用多种方法与技术获取需求,完成需求分析、目标分析、用例分析等建模工作, 组织并完成复杂系统的各项需求工程工作。 课程目标 3:掌握常用的需求规格说明技术,能够使用形式化、半形式化和非形式化技

术为不同类型系统表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需求,编写完整的软件系统的需求规格说明。课程目标4:理解常用的需求确认与验证技术,能够根据标准确认需求,如可行性、清晰性和无二义性。课程目标5:陶冶爱国主义者情操,端正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发扬协作精神,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训练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激发学习动力。表1.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矩阵毕业要求2.22.44.47.28.1VV课程目标1vVv课程目标2vV课程目标3VJ课程目标4二、教学内容理论教学安排所有支撑的毕章节名称知识点学时备注教学目标*业要求指标点需求在软件开发中的阅读参考文献重要性:软件需求工程2. 2第一章软件[Wiegers目标 1概述:需求工程的特28.12003];需求工程导论性;需求工程师的知识复习题1.2,1.3要求需求的概念和原理:需求的类型;需求的层复习题2.1,第二章需求2.2次;需求开发的思路;2目标12.3;思考题;基础优秀需求的特性;常见案例题2.1需求错误分析需求工程过程;各项需求工程活动细节;需求复习题3.2;2. 2第三章需求目标1工程的送代特性;需求2思考题 3. 2,工程过程8.13. 4工程过程企业案例研究需求获取活动过程;需2. 4第四章需求复习题4.2;2目标2、3求获取的常见问题和获取概述7.2思考题4.3困难;需求获取的特性问题分析:目标分析:2. 4复习题5.4,第五章项目业务过程分析:建立解目标2、3、7.225.13;4的前景与范围决方案:前景和范围文8. 1案例题5.3,5.7档;
术为不同类型系统表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需求,编写完整的软件系统的需求规格说明。 课程目标 4:理解常用的需求确认与验证技术,能够根据标准确认需求,如可行性、清 晰性和无二义性。 课程目标 5:陶冶爱国主义者情操,端正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发扬协作精神,树立正 确的职业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训练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激发学习动力。 表1.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矩阵 毕业要求 2.2 2.4 4.4 7.2 8.1 课程目标1 √ √ 课程目标2 √ √ √ 课程目标3 √ √ 课程目标4 √ √ 二、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安排 章节名称 知识点 学时 教学目标* 所有支撑的毕 业要求指标点 备注 第一章 软件 需求工程导论 需求在软件开发中的 重要性;软件需求工程 概述;需求工程的特 性;需求工程师的知识 要求 2 目标 1 2.2 8.1 阅读参考文献 [Wiegers 2003]; 复习题 1.2,1.3 第二章 需求 基础 需求的概念和原理;需 求的类型;需求的层 次;需求开发的思路; 优秀需求的特性;常见 需求错误分析 2 目标 1 2.2 复习题 2.1, 2.3;思考题; 案例题 2.1 第三章 需求 工程过程 需求工程过程;各项需 求工程活动细节;需求 工程的迭代特性;需求 工程过程企业案例研 究 2 目标 1 2.2 8.1 复习题 3.2; 思考题 3.2, 3.4 第四章 需求 获取概述 需求获取活动过程;需 求获取的常见问题和 困难;需求获取的特性 2 目标 2、3 2.4 7.2 复习题 4.2; 思考题 4.3 第五章 项目 的前景与范围 问题分析;目标分析; 业务过程分析;建立解 决方案;前景和范围文 档; 2 目标 2、3、 4 2.4 7.2 8.1 复习题 5.4, 5.13; 案例题 5.3,5.7

复习题:6.1,第六章涉众涉众识别;涉众描述;2.46.6,6.13;思分析与硬数据涉众评估:涉众采样:目标2、37.2考题6.1;采样硬数据采样案例题:6.3第七章基于展开过程;注意事项;复习题7.2,2. 4用例/场景模场景/用例模型;基于目标2、37.3;.4. 4场景/用例分析展开需型展开用户需案例题7.3求获取求获取活动复习题8.2,第八章需求面谈法获取原则、方2. 22目标28.9;获取方法I法、步骤及优缺点2. 4案例题8.5复习题,9.8,2. 4第九、十章需原型法、观察法和文档目标2210.1,10.5;4.4求获取方法II审查案例题9.5需求建模与分析基本概念:前期需求阶段的复习题11.1,第十一章需11.4,11.6思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活4.4目标22求分析概述动:优先级划分;冲突考题:11.2,协商;多视角技术;11.5Win-Win模型复习题12.1,第十二、十三过程建模;DFD;数据2. 212.2,13.1,章过程建模&目标2建模:ERD4. 413.2;案例数据建模12.1,12.2复习题14.9,面向对象分析;对象模2.2第十四章面14.10;目标2型:类图:行为图-状a4. 4向对象分析思考题14.1:态图:OCL;示例案例题14.5文档化的作用、手段和复习题15.1,2. 4第十五章需类型:需求文档的标准目标315.2;27. 2求规格说明规范;文档化技巧:优思考题15.3秀文档的特性需求验证的目的;需求复习题16.1,第十六章需验证的方法(审查、原目标42.216.4;求验证型、测试设计、产品确思考题16.1认和形式化分析)需求管理(一致性管复习题17.1,理、发布计划与重用第十七一十九2. 217.3,17.6,目标4等)需求变更控制:需8.1章需求管理18.7,19.1,求工程过程管理;需求19.5;工程中的项目管理实验教学安排
第六章 涉众 分析与硬数据 采样 涉众识别;涉众描述; 涉众评估;涉众采样; 硬数据采样 2 目标 2、3 2.4 7.2 复习题:6.1, 6.6,6.13;思 考题 6.1; 案例题:6.3 第七章 基于 用例/场景模 型展开用户需 求获取 展开过程;注意事项; 场景/用例模型;基于 场景/用例分析展开需 求获取活动 2 目标 2、3 2.4 4.4 复习题 7.2, 7.3; 案例题 7.3 第八章 需求 获取方法 I 面谈法获取原则、方 法、步骤及优缺点 2 目标 2 2.2 2.4 复习题 8.2, 8.9; 案例题 8.5 第九、十章 需 求获取方法 II 原型法、观察法和文档 审查 2 目标 2 2.4 4.4 复习题,9.8, 10.1,10.5; 案例题 9.5 第十一章 需 求分析概述 需求建模与分析基本 概念;前期需求阶段的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活 动;优先级划分;冲突 协商;多视角技术; Win-Win 模型 2 目标 2 4.4 复习题 11.1, 11.4,11.6;思 考题:11.2, 11.5 第十二、十三 章 过程建模& 数据建模 过程建模;DFD; 数据 建模;ERD 2 目标 2 2.2 4.4 复习题 12.1, 12.2,13.1, 13.2;案例 12.1,12.2 第十四章 面 向对象分析 面向对象分析;对象模 型;类图;行为图-状 态图;OCL;示例 4 目标 2 2.2 4.4 复习题 14.9, 14.10; 思考题 14.1; 案例题 14.5 第十五章 需 求规格说明 文档化的作用、手段和 类型;需求文档的标准 规范;文档化技巧;优 秀文档的特性 2 目标 3 2.4 7.2 复习题 15.1, 15.2; 思考题 15.3 第十六章 需 求验证 需求验证的目的;需求 验证的方法(审查、原 型、测试设计、产品确 认和形式化分析) 2 目标 4 2.2 复习题 16.1, 16.4; 思考题 16.1 第十七—十九 章 需求管理 需求管理(一致性管 理、发布计划与重用 等)需求变更控制;需 求工程过程管理;需求 工程中的项目管理 2 目标 4 2.2 8.1 复习题 17.1, 17.3,17.6, 18.7,19.1, 19.5; 实验教学安排

单独开设对应的课程设计:软件工程I课程设计,课程号:5208560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与上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案例驱动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配合讨论式和启发式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塑造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切实培养学生的软件设计和实践开发能力。要求向学生介绍初步的软件需求知识,让学生理解软件需求在整个软件工程过程中的定位,在实践环节培养学生有初步的需求分析体验。在教学中,要尽力模拟实际的需求应用环境,让学生理解真实的软件需求过程。本课程应配套相应实验课程,保证学生有充分的实践时间,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本课程采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有:文字教材、课件,课件课后提供给学生。对学生的辅导,主要采用实验指导、当面答疑、E-MAIL等形式。四、考核与评价方式及标准1、考核与评价方式成绩比例(%)课程目标平时成绩合计支撑毕业要求期末考核作业课堂表现随堂测验2.22101518.132.21022510442.425104.452.4103177.2222.21014 48.1251015合计(成绩构成)601002、考核与评价标准细则1)平时成绩(1)课堂表现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成绩比课程且毕业要
单独开设对应的课程设计:软件工程 I 课程设计,课程号:5208560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讲授与上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案例驱动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配合讨论 式和启发式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塑造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切实培养学生 的软件设计和实践开发能力。 要求向学生介绍初步的软件需求知识,让学生理解软件需求在整个软件工程过程中的定 位,在实践环节培养学生有初步的需求分析体验。在教学中,要尽力模拟实际的需求应用环 境,让学生理解真实的软件需求过程。 本课程应配套相应实验课程,保证学生有充分的实践时间,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 题并解决问题。本课程采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有:文字教材、课件,课件课后提供给学生。对 学生的辅导,主要采用实验指导、当面答疑、E-MAIL 等形式。 四、考核与评价方式及标准 1、考核与评价方式 课程目标 支撑毕业要求 成绩比例(%) 平时成绩 合计 期末考核 课堂表现 作业 随堂测验 1 2.2 2 10 15 8.1 3 2 2.2 10 2.4 2 5 10 44 4.4 2 5 10 3 2.4 5 10 17 7.2 2 4 2.2 2 10 14 8.1 2 合计(成绩构成) 5 10 15 60 100 2、考核与评价标准细则 1)平时成绩 (1)课堂表现评价标准: 课程目 毕业要 评价标准 成 绩 比

标求合格优秀良好不合格例(%)学习积极主学习态度端完成预习不理论课不能动,正,可以按要够充分,很少做到预习和能按照要求求完成预习:主动回答问理论准备。回完成预习:理能认真听讲,题,正确回答答问题不积论课准备充回答问题较问题存在一极。对软件需分,认真听为积极,可正定的难度。对求工程师应讲,回答问题确回答老师软件需求工该具备的职2.2积极,能正确问题。对软件程师应该具业道德、职业60回答老师问需求工程师备的职业道操守和规范8.1题。对软件需应该具备的德、职业操守的理解不够职业道德、职充分。求工程师应和规范的理该具备的职业操守和规解不够充分。业道德、职业范有较为正操守和规范确的理解。有正确的理解。2.222.404.42.4307.2不能充分理不能充分理完全理解软基本理解软解软件需求解软件需求件需求随社件需求随社随社会、技随社会、技会、技术、人会、技术、人2.2术、人的变化术、人的变化4的变化性,遵的变化性,遵40性,但能够遵性,不能完全8.1循需求评价循需求评价循需求评价遵循需求评和变更的原和变更的原和变更的原价和变更的则和要求则和要求则和要求原则和要求注:该表格中比例和为100%。(2)作业考核与评价标准评价标准课程毕业要成绩比目标求优秀良好合格例(%)不合格按时交作业;按时交作按时交作业;不能按时交态度认真端业;基本概基本概念基作业:有抄袭2.220正,基本概念念正确、论本正确、论述现象:或者基8.1正确、论述逻述基本清基本清楚:语本概念不清辑清楚:层次楚:语言较言规范方面楚、论述不清
标 求 优秀 良好 合格 不合格 例(%) 1 2.2 8.1 学 习 积 极 主 动, 能 按 照 要 求 完成预习;理 论 课 准 备 充 分 , 认 真 听 讲,回答问题 积极,能正确 回 答 老 师 问 题。对软件需 求 工 程 师 应 该 具 备 的 职 业道德、职业 操 守 和 规 范 有 正 确 的 理 解。 学 习 态 度 端 正,可以按要 求完成预习; 能认真听讲, 回 答 问 题 较 为积极,可正 确 回 答 老 师 问题。对软件 需 求 工 程 师 应 该 具 备 的 职业道德、职 业 操 守 和 规 范 有 较 为 正 确的理解。 完 成 预 习 不 够充分,很少 主 动 回 答 问 题,正确回答 问 题 存 在 一 定的难度。对 软 件 需 求 工 程 师 应 该 具 备 的 职 业 道 德、职业操守 和 规 范 的 理 解不够充分。 理 论 课 不 能 做 到 预 习 和 理论准备。回 答 问 题 不 积 极。对软件需 求 工 程 师 应 该 具 备 的 职 业道德、职业 操 守 和 规 范 的 理 解 不 够 充分。 60 2 2.2 2.4 4.4 0 3 2.4 7.2 0 4 2.2 8.1 完全理解软 件需求随社 会、技术、人 的变化性,遵 循需求评价 和变更的原 则和要求 基本理解软 件需求随社 会、技术、人 的变化性,遵 循需求评价 和变更的原 则和要求 不能充分理 解软件需求 随社会、技 术、人的变化 性,但能够遵 循需求评价 和变更的原 则和要求 不 能 充 分 理 解 软 件 需 求 随 社 会 、 技 术、人的变化 性,不能完全 遵 循 需 求 评 价 和 变 更 的 原则和要求 40 注:该表格中比例和为100%。 (2)作业考核与评价标准 课程 目标 毕业要 求 评价标准 成绩比 优秀 良好 合格 不合格 例(%) 1 2.2 8.1 按时交作业; 态 度 认 真 端 正,基本概念 正确、论述逻 辑清楚;层次 按 时 交 作 业;基本概 念正确、论 述 基 本 清 楚;语言较 按时交作业; 基 本 概 念 基 本正确、论述 基本清楚;语 言 规 范 方 面 不 能 按 时 交 作业;有抄袭 现象;或者基 本 概 念 不 清 楚、论述不清 20

楚。分明,语言规规范。有待提高。范。按时交作业;按时交作按时交作业;不能按时交态度认真端业:基本概基本概念基作业;有抄袭2.2正,基本概念念正确、论本正确、论述现象;或者基22.4正确、论述逻述基本清基本清楚;语本概念不清40辑清楚:层次楚:语言较言规范方面楚、论述不清4.4分明,语言规规范。楚。有待提高。范。按时交作业;按时交作按时交作业:不能按时交态度认真端业:基本概基本概念基作业;有抄袭正,基本概念念正确、论本正确、论述现象:或者基2.4320正确、论述逻述基本清基本清楚;语本概念不清7.2辑清楚:层次楚:语言较言规范方面楚、论述不清楚。分明,语言规规范。有待提高。范。按时交作业;按时交作按时交作业;不能按时交态度认真端业:基本概基本概念基作业:有抄袭正,基本概念念正确、论本正确、论述现象;或者基2.2正确、论述逻述基本清基本清楚;语本概念不清2048.1辑清楚:层次楚、论述不清楚:语言较言规范方面楚。分明,语言规规范。有待提高。范。注:该表格中比例和为100%。(3)随堂考核与评价标准随堂考核在课程上布置小的案例任务,由学生根据当堂或前面所学的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解决方案。评价标准成绩比课程毕业要目标求优秀合格不合格例(%)良好2.2108.1深入理解软基本理解软基本理解软对软件需求件需求分析件需求分析件需求分析分析的基本的基本原理2.2的基本原理的基本原理原理和一般和一般方法。和一般方法。和一般方法。方法缺乏理22.4能够正确进10能够正确进能够较合理解。不能够正行案例的分4.4行案例的分地进行案例确进行案例析,解决方案析,解决方案的分析,解决的分析,解决合理并有新基本合理。方案有欠缺。方案不合理。意
分明,语言规 范。 规范。 有待提高。 楚。 2 2.2 2.4 4.4 按时交作业; 态 度 认 真 端 正,基本概念 正确、论述逻 辑清楚;层次 分明,语言规 范。 按 时 交 作 业;基本概 念正确、论 述 基 本 清 楚;语言较 规范。 按时交作业; 基 本 概 念 基 本正确、论述 基本清楚;语 言 规 范 方 面 有待提高。 不 能 按 时 交 作业;有抄袭 现象;或者基 本 概 念 不 清 楚、论述不清 楚。 40 3 2.4 7.2 按时交作业; 态 度 认 真 端 正,基本概念 正确、论述逻 辑清楚;层次 分明,语言规 范。 按 时 交 作 业;基本概 念正确、论 述 基 本 清 楚;语言较 规范。 按时交作业; 基 本 概 念 基 本正确、论述 基本清楚;语 言 规 范 方 面 有待提高。 不 能 按 时 交 作业;有抄袭 现象;或者基 本 概 念 不 清 楚、论述不清 楚。 20 4 2.2 8.1 按时交作业; 态 度 认 真 端 正,基本概念 正确、论述逻 辑清楚;层次 分明,语言规 范。 按 时 交 作 业;基本概 念正确、论 述 基 本 清 楚;语言较 规范。 按时交作业; 基 本 概 念 基 本正确、论述 基本清楚;语 言 规 范 方 面 有待提高。 不 能 按 时 交 作业;有抄袭 现象;或者基 本 概 念 不 清 楚、论述不清 楚。 20 注:该表格中比例和为100%。 (3)随堂考核与评价标准 随堂考核在课程上布置小的案例任务,由学生根据当堂或前面所学的知识,对问题进行 分析,并给出解决方案。 课程 目标 毕业要 求 评价标准 成 绩 比 优秀 良好 合格 不合格 例(%) 1 2.2 8.1 0 2 2.2 2.4 4.4 深入理解软 件需求分析 的基本原理 和一般方法。 能够正确进 行案例的分 析,解决方案 合理并有新 意。 基本理解软 件需求分析 的基本原理 和一般方法。 能够正确进 行案例的分 析,解决方案 基本合理。 基本理解软 件需求分析 的基本原理 和一般方法。 能够较合理 地进行案例 的分析,解决 方案有欠缺。 对软件需求 分析的基本 原理和一般 方法缺乏理 解。不能够正 确进行案例 的分析,解决 方案不合理。 10

深入理解优基本理解优秀需求文档基本理解优秀需求文档对优秀需求的特性。针对秀需求文档的特性。针对文档的特性某些需求分的特性。针对某些需求分缺乏理解。针2.4某些需求分析结果,能够3析结果,能够对某些需求5很好的发现析结果,能够7.2发现一些其分析结果,不其中的问题,发现较明显中的问题,优能够发现其优化需求分的问题,但无化需求分析中的问题。析文档,思路法优化。文档。清晰2.2048.1注:该表格中比例和为100%。2)期末考试成绩采用论文的形式,以小组为单位针对一项大型软件需求项目,开展需求分析活动,撰写需求分析与设计相关文档。评价标准课程毕业要成绩比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目标求例(%)(0.9-1)(0.7-0.89)(0.6-0.69)(0-0.59)针对软件需针对软件需针对软件需针对软件需求工程分析求工程分析求工程分析求工程分析2.2的所有活动161的所有活动的所有活动的所有活动8.1环节,内容全环节,内容全环节,内容基环节,内容不面、完整、分面、完整本完整全面、不完整析到位正确使用需正确使用需不能正确使求获取方法求获取方法综合应用多用需求获取和技术,综合和技术,综合种需求分析方法和技术,应用多种需应用多种需方法和技术不能综合应求分析方法求分析方法完成复杂软用多种需求2.2和技术完成和技术,完成件系统的需分析方法和2502.4复杂软件系复杂软件系求分析、目标技术完成复统的需求分4.4统的需求分分析、用例分杂软件系统析、目标分析、目标分析等建模工的需求分析、析、用例分析析、用例分析作,分析存在目标分析、用等建模工作,一些小错误:等建模工作,例分析等建分析基本正分析正确;模工作:确:
3 2.4 7.2 深入理解优 秀需求文档 的特性。针对 某些需求分 析结果,能够 很好的发现 其中的问题, 优化需求分 析文档,思路 清晰 基本理解优 秀需求文档 的特性。针对 某些需求分 析结果,能够 发现一些其 中的问题,优 化需求分析 文档。 基本理解优 秀需求文档 的特性。针对 某些需求分 析结果,能够 发现较明显 的问题,但无 法优化。 对优秀需求 文档的特性 缺乏理解。针 对某些需求 分析结果,不 能够发现其 中的问题。 5 4 2.2 8.1 0 注:该表格中比例和为100%。 2)期末考试成绩 采用论文的形式,以小组为单位针对一项大型软件需求项目,开展需求分析活动,撰写 需求分析与设计相关文档。 课程 目标 毕业要 求 评价标准 成 绩 比 例(%) 优秀 (0.9-1) 良好 (0.7-0.89) 合格 (0.6-0.69) 不合格 (0-0.59) 1 2.2 8.1 针对软件需 求工程分析 的所有活动 环节,内容全 面、完整、分 析到位 针对软件需 求工程分析 的所有活动 环节,内容全 面、完整 针对软件需 求工程分析 的所有活动 环节,内容基 本完整 针对软件需 求工程分析 的所有活动 环节,内容不 全面、不完整 16 2 2.2 2.4 4.4 正确使用需 求获取方法 和技术,综合 应用多种需 求分析方法 和技术,完成 复杂软件系 统的需求分 析、目标分 析、用例分析 等建模工作, 分析正确; 正确使用需 求获取方法 和技术,综合 应用多种需 求分析方法 和技术完成 复杂软件系 统的需求分 析、目标分 析、用例分析 等建模工作, 分析基本正 确; 综合应用多 种需求分析 方法和技术 完成复杂软 件系统的需 求分析、目标 分析、用例分 析等建模工 作,分析存在 一些小错误; 不能正确使 用需求获取 方法和技术, 不能综合应 用多种需求 分析方法和 技术完成复 杂软件系统 的需求分析、 目标分析、用 例分析等建 模工作; 50

需求规格说需求规格说需求规格说需求规格说明书不能保明书具有完明书具有完明书符合优证需求的完整性、一致整性、一致2.4整性、一致性秀文档特性;173性、无歧义性:需求文档7.2要求:需求文文档条理清性;需求文档条理基本清晰、语言表达档条理不清、条理清晰、语晰、语言表达准确语言表达不言表达准确基本准确准确需求列表中需求列表中所有需求有需求列表中所有需求有明确、唯一编所有需求有需求列表中明确、唯一编号,可追溯:明确、唯一编所有需求没2.2号,可追溯;174阐明了所使号:没有阐明有明确、唯一8.1阐明了所使用的需求确所使用的需编号,不可追用的需求确溯认与验证技求确认与验认与验证技术,及验证过证技术术程注:该表格中比例和为100%。五、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参考教材:1.骆斌,丁二玉,需求工程一一软件建模与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阅读书目:2.毋国庆、梁正平、袁梦霆、李勇华编著《软件需求工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第二版3.KarlE.Wiegers,软件需求,机械工业出版社4.BenjaminL.Kovitz,实用软件需求,机械工业出版社SDeanLeffingwell,DonWidrig,软件需求管理一一统一方法,机械工业出版社6.RalphR.Young,有效需求实践,机械工业出版社、中信出版社7.DavidC.Hay,RequirementAnalysis(英文影印版),清华大学出版社9CarigLarman,PhilippeKruchten,UML和模式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9.GradyBooch,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10.KennethE.Kendalletc.,系统分析与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11.SharonAllen,数据建模基础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开设在二年级第一学期,是后续软件工程架构、软件测试等课程的基础
3 2.4 7.2 需求规格说 明书符合优 秀文档特性; 文档条理清 晰、语言表达 准确 需求规格说 明书具有完 整性、一致 性、无歧义 性;需求文档 条理清晰、语 言表达准确 需求规格说 明书具有完 整性、一致 性;需求文档 条理基本清 晰、语言表达 基本准确 需求规格说 明书不能保 证需求的完 整性、一致性 要求;需求文 档条理不清、 语言表达不 准确 17 4 2.2 8.1 需求列表中 所有需求有 明确、唯一编 号,可追溯; 阐明了所使 用的需求确 认与验证技 术,及验证过 程 需求列表中 所有需求有 明确、唯一编 号,可追溯; 阐明了所使 用的需求确 认与验证技 术 需求列表中 所有需求有 明确、唯一编 号;没有阐明 所使用的需 求确认与验 证技术 需求列表中 所有需求没 有明确、唯一 编号,不可追 溯 17 注:该表格中比例和为100%。 五、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参考教材: 1. 骆斌,丁二玉,需求工程——软件建模与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 阅读书目: 2. 毋国庆、梁正平、袁梦霆、李勇华编著《软件需求工程》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 年第 二版 3. Karl E. Wiegers,软件需求,机械工业出版社 4. Benjamin L.Kovitz,实用软件需求,机械工业出版社 5. Dean Leffingwell,Don Widrig,软件需求管理——统一方法,机械工业出版社 6. Ralph R. Young,有效需求实践,机械工业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7. David C. Hay,Requirement Analysis(英文影印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8. Carig Larman, Philippe Kruchten,UML 和模式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 9. Grady Booch,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 10. Kenneth E. Kendall etc.,系统分析与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 11. Sharon Allen,数据建模基础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 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开设在二年级第一学期,是后续软件工程架构、软件测试等课程的基础

撰写人:宋巍审核人:贺琪教学院长:袁红春日期:2018年12月28日
撰写人:宋巍 审核人:贺琪 教学院长:袁红春 日期:2018年 12 月28 日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上海海洋大学:信息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合集(2018版).pdf
- 山东交通学院: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2025版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汇编(质量标准).pdf
- 山东交通学院: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2025版机器人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汇编(质量标准).pdf
- 山东交通学院: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2025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汇编(质量标准).pdf
- 山东交通学院: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2025版物联网工程(3+2贯通培养)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汇编(质量标准).pdf
- 山东交通学院: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2025版人工智能专业(创新实验班)课程教学大纲汇编(质量标准).pdf
- 山东交通学院: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2025版计算机与技术(国际卓越工程师)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汇编(质量标准).pdf
- 山东交通学院: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2025版人工智能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汇编(质量标准).pdf
- 广东科技学院:计算机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各课程教学大纲汇编(2024本科).pdf
- 广东科技学院: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各课程教学大纲汇编(2024 版).pdf
- 广东科技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各课程教学大纲汇编(2024版).pdf
- 广东科技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各课程教学大纲汇编(2024年).pdf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研究生院:计算机学院各学科课程教学大纲汇编(2024年).pdf
- 东北大学:某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高等数学建模》课程教学大纲(一).pdf
- 东北大学:某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C++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pdf
- 东北大学:某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大纲.pdf
- 东北大学:某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编译原理》课程教学大纲.pdf
- 东北大学:某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大纲.pdf
- 东北大学:某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智能数据分析导论》课程教学大纲.pdf
- 东北大学:某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大纲.pdf
- 上海海洋大学:信息学院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合集(2018版).pdf
- 上海海洋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合集(2018版).pdf
- 上海海洋大学:信息学院思政课程教学大纲合集(2018版).pdf
- 上海海洋大学:信息学院公共学科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合集(2022版).pdf
- 上海海洋大学:信息学院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合集(2022版).pdf
- 上海建桥学院:信息技术学院《移动设备应用软件开发》课程教学大纲 Mobile Device Application Development.pdf
- 上海建桥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微型计算机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Microcomputer System.pdf
- 上海建桥学院:信息技术学院《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Principle of Database.pdf
- 上海建桥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嵌入式系统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Embedded System.pdf
- 上海建桥学院:信息技术学院《面向过程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Process-Oriented Programming.pdf
- 上海建桥学院:信息技术学院《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pdf
- 上海建桥学院:信息技术学院《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The foundation of computer Programming.pdf
- 上海建桥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工程图控软件》课程教学大纲 Graphical Programming for Engineering.pdf
- 上海建桥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Principle and Interface Technology of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pdf
- 上海建桥学院:信息技术学院《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教学大纲 The Language of computer Programming.pdf
- 上海建桥学院:信息技术学院《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The C languageProgramming.doc
- 上海建桥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应用电路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The Science of Electronics, DC/AC.pdf
-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二级考试培训资料)公共基础知识前言.pptx
-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二级考试培训资料)第一章 数据结构与算法 1.2、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 1.3、数据元素 1.4、栈和队列.pptx
-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二级考试培训资料)第一章 数据结构与算法 1.6、树与二叉树 1.7、查找技术 1.8、排序技术.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