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桥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应用电路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The Science of Electronics, DC/AC

应用电路技术TheScienceofElectronics,DC/AC一、基本信息(必填项)课程代码:【2050287]课程学分:【3]面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类】等专业课程性质:【系级必修课】开课院系:【信息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使用教材:主教材【电子学:电路分析基础(TheScienceofElectronics,DC/Ac)】辅助教材【科学鬼才一一电子电路设计64讲】参考教材【TheArtof Electronics作者PaulHorowitz/WinfieldHill出版社CambridgeUniversityPress第2版)【电路及磁路李瀚荪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杨素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版】【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康华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4版】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二、课程简介(必填项)本课程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首先使学生掌握在硬件电路设计中常用的电子电路等知识,包括常用元器件、直流稳压电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及在电路设计中的知识扩展,包含无源直流电路和无源交流电路两大部分内容,主要研究理想状态下电路模型,并掌握基本的分析方法和理论,课程三分之一的课时用于实验,以此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加强理论定理的验证。本课程作为计算机类本科生学科基础必修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电子电路基本理论及其分析基础。三、选课建议(必填项)本课程适合计算机类本科专业大学一年级或二年级学生学习。具有高等数学微积分、物理等专业知识。四、课程与培养学生能力的关联性(必填项)自主表达专业能力尽责协同服务信息国际抗压学习沟通创新关爱应用视野软件系统系统撰写嵌入系统测试开发运维设计技术式系统开文档注:教学大纲电子版公布在本学院课程网站上,并发送到教务处存档
应用电路技术 The Science of Electronics, DC/AC 一、基本信息(必填项) 课程代码:【2050287】 课程学分:【3】 面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类】等专业 课程性质:【系级必修课】 开课院系:【信息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使用教材:主教材【电子学:电路分析基础(The Science of Electronics, DC/AC)】 辅助教材【科学鬼才——电子电路设计 64 讲】 参考教材【The Art of Electronics 作者 Paul Horowitz / Winfield Hill 出版社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第 2 版】 【电路及磁路 李瀚荪主编 中央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4】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 杨素行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 2 版】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 康华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 4 版】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二、课程简介(必填项) 本课程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首先使学生掌握在硬件电路设计 中常用的电子电路等知识,包括常用元器件、直流稳压电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及在电路设计中 的知识扩展,包含无源直流电路和无源交流电路两大部分内容,主要研究理想状态下电路模型,并掌 握基本的分析方法和理论,课程三分之一的课时用于实验,以此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电子仪器仪表的使 用方法,加强理论定理的验证。本课程作为计算机类本科生学科基础必修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电子 电路基本理论及其分析基础。 三、选课建议(必填项) 本课程适合计算机类本科专业大学一年级或二年级学生学习。具有高等数学微积分、物理等专业 知识。 四、课程与培养学生能力的关联性(必填项) 自主 学习 表达 沟通 专业能力 尽责 抗压 协同 创新 服务 关爱 信息 应用 国际 视野 软件 开发 系统 运维 系统 设计 撰写 技术 文档 嵌入 式系 统开 系统 测试 注:教学大纲电子版公布在本学院课程网站上,并发送到教务处存档

发五、课程学习目标(必填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能掌握电子电路基本理论知识以及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并能通过电子仪器仪表学会基本的电子电路验证。知识目标:电气物理量(导体、绝缘体、半导体、电流、电路、电压源、电流源、电阻、电容、电感);电路相关概念及定理(欧姆定律、电功率计算,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RC、RLRLC);能力目标:在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理的基础上,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以及实例的解决、使学生掌握常用的电路原理及在电路设计中常用的扩展知识,通过使用仪器仪表进行实验,掌握电路分析的技能、掌握电路参数获取的方法,解决基本的电路问题;达到对电路进行验证的目标。六、课程内容(必填项)第1章电路基础知识写电气物理量测量熟练掌握电子学的物理基础和数学基础:电气物理量及测量方法:导体、半导体、绝缘体、电流、电压及其参考方向,电阻、电压源、电流源的特性;掌握万用表的使用:直流电压测量、交流电压测量、电流、电阻测量分辨率。第2章欧姆定律和瓦特定律熟练掌握欧姆定律:电流/电压/电阻公式、伏安特性曲线、电导、非线性电阻:熟练掌握欧姆定律的应用:计算直流/交流电路中的电流、电压或电阻:电功率的计算,第3章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熟练掌握欧姆定律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应用,并能应用欧姆定律计算串/并联电路中未知的电流、电压或电阻;掌握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应用。第4章串/并联组合电路闻明怎样把一个基本的组合电路分解成等效的串联或并联形式,然后计算电流、电压和电阻:计算分压器上各种电阻器的负载效应,并讨论电路中电子仪器的电阻负载效应应用叠加定理求多源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掌握戴维南定理及应用。第5章交流电掌握描述表征正弦波的参数,脉冲波形、三角波以及锯齿波参数解释如何应用向量表示一个或多个正弦波;注:教学大纲电子版公布在本学院课程网站上,并发送到教务处存档
发 五、课程学习目标(必填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能掌握电子电路基本理论知识以及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并能通过电子仪 器仪表学会基本的电子电路验证。 知识目标:电气物理量(导体、绝缘体、半导体、电流、电路、电压源、电流源、电阻、电容、 电感);电路相关概念及定理(欧姆定律、电功率计算,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RC、RL、RLC);。 能力目标:在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理的基础上,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以及实例的解决,使学生 掌握常用的电路原理及在电路设计中常用的扩展知识,通过使用仪器仪表进行实验,掌握电路分析的 技能、掌握电路参数获取的方法,解决基本的电路问题;达到对电路进行验证的目标。 六、课程内容(必填项) 第 1 章 电路基础知识与电气物理量测量 熟练掌握电子学的物理基础和数学基础;电气物理量及测量方法:导体、半导体、绝缘体、电流 、 电压及其参考方向,电阻、电压源、电流源的特性; 掌握万用表的使用:直流电压测量、交流电压测量、电流、电阻测量、分辨率。 第 2 章 欧姆定律和瓦特定律 熟练掌握欧姆定律:电流/电压/电阻公式、伏安特性曲线、电导、非线性电阻; 熟练掌握欧姆定律的应用:计算直流/交流电路中的电流、电压或电阻;电功率的计算。 第 3 章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熟练掌握欧姆定律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应用,并能应用欧姆定律计算串/并联电路中未知 的电流、电压或电阻; 掌握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应用。 第 4 章 串/并联组合电路 阐明怎样把一个基本的组合电路分解成等效的串联或并联形式,然后计算电流、电压和电阻;计 算分压器上各种电阻器的负载效应,并讨论电路中电子仪器的电阻负载效应; 应用叠加定理求多源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掌握戴维南定理及应用。 第 5 章 交流电 掌握描述表征正弦波的参数,脉冲波形、三角波以及锯齿波参数; 解释如何应用向量表示一个或多个正弦波; 注:教学大纲电子版公布在本学院课程网站上,并发送到教务处存档

掌握信号发生器的原理特性和操作方法能够掌握和描述示波器框图的四个主要部分以及每个部分之间的控制操作。第6章电容器熟练掌握电容器的电荷、电压及电容之间的关系:熟练计算串联和并联电容器的等效电容;了解RC时间常数,应用归一化充电与放电曲线,计算直流电路中电容器电流与电压的瞬时值:计算交流电路中电容器的容抗能熟练掌握电容在电路中的应用。第7章电感器了解各类型电感的特征;熟练掌握串联和并联电感器中总电感的计算方法:了解RL时间常数,利用归一化充电与放电曲线,计算直流电路中电感器的电流与电压的瞬时值;熟练计算交流电路重点电感器的感抗:能熟练掌握电感器在电路中的几个重要应用。第8章申联交流电路了解串联RL和RC电路的阻抗三角形;了解串联电路的谐振电路。第9章半导体基本知识及常用的电路构成知道半导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作用、稳压管的稳压作用,整流滤波等基本概念;双极型半导体三极管的放大作用,外特性,截止、放大、饱和三种状态,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负反馈电路、正弦波振荡电路理解普通二极管和稳压管的外特性;掌握单向桥式整流滤波电路输出直流电压和输入交流电压有效值的关系:理解三极管的主要参数,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知道普通二极管和稳压管的主要参数,使用方法,注意事项,选用原则;发光二极管和光电二极管的性能、使用方法。注:1.由于课时紧,内容多,教学进程和内容的深广度将视学生接受程度作适当的调整,2.教学建议:抓住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教法上多举例,重应用福七、课内实验名称及基本要求(适用于课内实验)列出课程实验的名称、学时数、实验类型(演示型、验证型、设计型、综合型)及每个实验的内注:教学大纲电子版公布在本学院课程网站上,并发送到教务处存档
掌握信号发生器的原理特性和操作方法; 能够掌握和描述示波器框图的四个主要部分以及每个部分之间的控制操作。 第 6 章 电容器 熟练掌握电容器的电荷、电压及电容之间的关系; 熟练计算串联和并联电容器的等效电容; 了解 RC 时间常数,应用归一化充电与放电曲线,计算直流电路中电容器电流与电压的瞬时值; 计算交流电路中电容器的容抗; 能熟练掌握电容在电路中的应用。 第 7 章 电感器 了解各类型电感的特征; 熟练掌握串联和并联电感器中总电感的计算方法; 了解 RL 时间常数,利用归一化充电与放电曲线,计算直流电路中电感器的电流与电压的瞬时值; 熟练计算交流电路重点电感器的感抗; 能熟练掌握电感器在电路中的几个重要应用。 第 8 章 串联交流电路 了解串联 RL 和 RC 电路的阻抗三角形; 了解串联电路的谐振电路。 第 9 章半导体基本知识及常用的电路构成 知道半导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作用、稳压管的稳压作用,整流滤波等基本概念;双极型半导体三 极管的放大作用,外特性,截止、放大、饱和三种状态,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负反馈电路、正弦波 振荡电路 理解普通二极管和稳压管的外特性;掌握单向桥式整流滤波电路输出直流电压和输入交流电压有 效值的关系;理解三极管的主要参数,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的工作原理,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知道普通二极管和稳压管的主要参数,使用方法,注意事 项,选用原则;发光二极管和光电二极管的性能、使用方法。 注: 1.由于课时紧, 内容多, 教学进程和内容的深广度将视学生接受程度作适当的调整. 2. 教学建议:抓住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教法上多举例,重应用。 七、课内实验名称及基本要求(适用于课内实验) 列出课程实验的名称、学时数、实验类型(演示型、验证型、设计型、综合型)及每个实验的内 注:教学大纲电子版公布在本学院课程网站上,并发送到教务处存档

容简述。实验实验备注实验名称主要内容实验类型序号时数常用电子仪器示波器、交流毫伏表、信号发生器的验证型S的使用使用验证叠加原理及其适用范围:验证型2叠加原理验证4验证基尔霍夫定律(KCL、KVL)戴维南定理验验证型戴维南定理验证及测试误差分析34证整流、滤波、掌握二极管和稳压管的应用;稳压电综合型44稳压电路源的组成(1)总评构成(1+x)(X1、X2、X3....)XI:课堂小测验(15%)评价方式期终闭卷考X2:实验报告(20%)X3:工作现场评估(15%)1与x两项所占比例%50%50%八、评价方式与成绩(必填项)“1”一般为总结性评价,“x”为过程性评价,“x”的次数一般不少于3次,无论是“1”、还是“x”,都可以是纸笔测试,也可以是表现性评价。与能力本位相适应的课程评价方式,较少采用纸笔测试,较多采用表现性评价。常用的评价方式有:课堂展示、口头报告、论文、日志、反思、调查报告、个人项目报告、小组项目报告、实验报告、读书报告、作品(选集)、口试、课堂小测验、期终闭卷考、期终开卷考、工作现场评估、自我评估、同辈评估等等。注:教学大纲电子版公布在本学院课程网站上,并发送到教务处存档
容简述。 实验 序号 实验名称 主要内容 实验 时数 实验类型 备注 1 常用电子仪器 的使用 示波器、交流毫伏表、信号发生器的 使用 4 验证型 2 叠加原理验证 验证叠加原理及其适用范围; 验证基尔霍夫定律(KCL、KVL) 4 验证型 3 戴维南定理验 证 戴维南定理验证及测试误差分析 4 验证型 4 整流、滤波、 稳压电路 掌握二极管和稳压管的应用;稳压电 源的组成 4 综合型 总评构成(1+X) (1) (X1、X2、X3.) 评价方式 期终闭卷考 X1:课堂小测验(15%) X2:实验报告(20%) X3:工作现场评估(15%) 1 与 X 两项所占比例% 50% 50% 八、评价方式与成绩(必填项) “1”一般为总结性评价, “X”为过程性评价,“X”的次数一般不少于 3 次,无论是“1”、还 是“X”,都可以是纸笔测试,也可以是表现性评价。与能力本位相适应的课程评价方式,较少采用 纸笔测试,较多采用表现性评价。 常用的评价方式有:课堂展示、口头报告、论文、日志、反思、调查报告、个人项目报告、小组 项目报告、实验报告、读书报告、作品(选集)、口试、课堂小测验、期终闭卷考、期终开卷考、工 作现场评估、自我评估、同辈评估等等。 注:教学大纲电子版公布在本学院课程网站上,并发送到教务处存档

本大纲只对“1"的考核方式以及比例进行规定,对“X"不予规定,由任课教师自行决定X的内容次数及比例,同一门课程由多个教师共同授课的、由课程组共同讨论决定X的内容、次数及比例。撰写:系主任审核:注:教学大纲电子版公布在本学院课程网站上,并发送到教务处存档
本大纲只对“1”的考核方式以及比例进行规定,对“X”不予规定,由任课教师自行决定 X 的内容、 次数及比例,同一门课程由多个教师共同授课的、由课程组共同讨论决定 X 的内容、次数及比例。 撰写: 系主任审核: 注:教学大纲电子版公布在本学院课程网站上,并发送到教务处存档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上海建桥学院:信息技术学院《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The C languageProgramming.doc
- 上海建桥学院:信息技术学院《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教学大纲 The Language of computer Programming.pdf
- 上海建桥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Principle and Interface Technology of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pdf
- 上海建桥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工程图控软件》课程教学大纲 Graphical Programming for Engineering.pdf
- 上海建桥学院:信息技术学院《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The foundation of computer Programming.pdf
- 上海建桥学院:信息技术学院《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pdf
- 上海建桥学院:信息技术学院《面向过程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Process-Oriented Programming.pdf
- 上海建桥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嵌入式系统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Embedded System.pdf
- 上海建桥学院:信息技术学院《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Principle of Database.pdf
- 上海建桥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微型计算机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Microcomputer System.pdf
- 上海建桥学院:信息技术学院《移动设备应用软件开发》课程教学大纲 Mobile Device Application Development.pdf
- 上海海洋大学:信息学院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合集(2022版).pdf
- 上海海洋大学:信息学院公共学科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合集(2022版).pdf
- 上海海洋大学:信息学院思政课程教学大纲合集(2018版).pdf
- 上海海洋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合集(2018版).pdf
- 上海海洋大学:信息学院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合集(2018版).pdf
- 上海海洋大学:信息学院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合集(2018版).pdf
- 上海海洋大学:信息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合集(2018版).pdf
- 山东交通学院: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2025版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汇编(质量标准).pdf
- 山东交通学院: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2025版机器人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汇编(质量标准).pdf
-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二级考试培训资料)公共基础知识前言.pptx
-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二级考试培训资料)第一章 数据结构与算法 1.2、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 1.3、数据元素 1.4、栈和队列.pptx
-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二级考试培训资料)第一章 数据结构与算法 1.6、树与二叉树 1.7、查找技术 1.8、排序技术.pptx
-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二级考试培训资料)第二章 程序设计基础.pptx
-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二级考试培训资料)第三章 软件工程基础(3.1-3.2).pptx
-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二级考试培训资料)第三章 软件工程基础 3.3 结构化设计方法.pptx
-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二级考试培训资料)第三章 软件工程基础 3.4 软件测试 3.5 程序的调试.pptx
-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二级考试培训资料)公共基础知识考点.pptx
-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二级考试培训资料)2019年二级等级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点练习题.ppt
-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二级考试培训资料)公共基础知识——数据库设计基础.pptx
-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四版)第1章 计算思维导论.pptx
-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四版)第2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中的信息表示).pptx
-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四版)第3章 计算机硬件系统.pptx
-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四版)第4章 操作系统.pptx
-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四版)第5章 办公软件基础知识与功能设计.pptx
-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四版)第6章 数据库技术基础.pptx
-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四版)第7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pptx
-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四版)第8章 多媒体技术基础.pptx
-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四版)第9章 信息社会与安全.pptx
-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四版)第10章 问题求解的算法基础与程序设计.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