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自动控制理论(经典控制部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7-1 控制系统的校正

控制系统的校正 校正方式 频率域中的无源串联校正 其他校正方法
控制系统的校正 校正方式 频率域中的无源串联校正 其他校正方法

什么是校正? 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引入某些辅助 装置(其参数可以根据需要而改变),来 改善系统的性能。 辅助装置又叫做校正装置。 为何需要校正?
什么是校正? 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引入某些辅助 装置(其参数可以根据需要而改变),来 改善系统的性能。 辅助装置又叫做校正装置 。 为何需要校正?

常用的几种校正方式 以校正装置在系统中的结构形式分类 ■串联校正 Rs) C(s) G.(s) Gs) H(s) ■反馈校正 R(s)+ C(s) G(s) G(s) G(s) H(s)
常用的几种校正方式 以校正装置在系统中的结构形式分类 串联校正 反馈校正 + − R s( ) C s( ) c sG )( G s( ) sH )( 1 G s( ) 2 G s( ) ( ) G s c H( )s R( )s + + C s( ) − −

常用的几种校正方式 ■以校正装置在系统中的结构形式分类 ■前馈控制 G(s) R(s) C(s) G(s) G(s) ·输入控制方式 H(s) Ns) G.) G(⑤ 。干扰控制方式 R(s) E(s) C(s) G(s) G(s) H(s)
常用的几种校正方式 以校正装置在系统中的结构形式分类 前馈控制 输入控制方式 干扰控制方式 1 G s( ) ( ) G s c H( )s + C s( ) + + − 2 G s( ) R s( ) + C s( ) + + + N s( ) E( )s 2 G s( ) 1 G s( ) ( ) G s c ( ) G s n H s( ) + − R(s)

串联校正 校正装置Gc(S)串接在系统的前向通道中 ·分析简单,应用范围广,易于理解、接受 R(s) C(s) G.(s) Gs) H(s)
串联校正 校正装置GC(s)串接在系统的前向通道中 分析简单,应用范围广,易于理解、接受 + − R s( ) C s( ) c sG )( G s( ) sH )(

反馈校正 校正装置G(S)接在系统的局部反馈通道中 ·速度反馈,速度微分反馈 Rs) C(s) G(s) G(s) G(s) H(s)
反馈校正 校正装置GC(s)接在系统的局部反馈通道中 速度反馈,速度微分反馈 1 G s( ) 2 G s( ) ( ) G s c H( )s R s( ) + + C s( ) − −

前馈控制 在信号(或干扰)输入端到输出端之间插 入一校正器,使输入立即影响输出;对干扰 进行测量控制,以迅速减小其影响,通过反 馈控制,使系统具有较高的精度。 前馈校正有两种方式: ·输入控制方式 ■干扰控制方式
前馈控制 在信号(或干扰)输入端到输出端之间插 入一校正器,使输入立即影响输出;对干扰 进行测量控制,以迅速减小其影响,通过反 馈控制,使系统具有较高的精度。 前馈校正有两种方式: 输入控制方式 干扰控制方式

前馈校正 G.(s) ■输入控制方式 R(s) C(s) G(s) G() H(s) N(s) ■干扰控制方式 G.9 G(s) R(s) E(s) C(s) G(s) G(s) H(s)
前馈校正 输入控制方式 干扰控制方式 1 G s( ) ( ) G s c H( )s + C s( ) + + − 2 G s( ) R( )s + C s( ) + + + N s( ) E s( ) 2 G s( ) 1 G s( ) ( ) G s c ( ) G s n H s( ) + − R(s)

几种校正方式的比较 串联校正比反馈校正简单,应用范围广 反馈校正常用于系统中高功率点传向低功 率点的场合,一般无附加放大器,因此需 要元件比串联校正少。 ■反馈校正的另一个优点是 ·只要合理地选取校正装置参数,可消除原系统 中不可变部分参数波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在特殊的系统中,常常同时采用串联、反 馈和前馈校正
几种校正方式的比较 串联校正比反馈校正简单,应用范围广 反馈校正常用于系统中高功率点传向低功 率点的场合,一般无附加放大器,因此需 要元件比串联校正少。 反馈校正的另一个优点是 只要合理地选取校正装置参数,可消除原系统 中不可变部分参数波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在 特殊的系统中,常常同时采用串联 、反 馈和前馈校正

常用的几种校正方式 ■以校正装置自身有无放大能力分类 ·无源校正 ■由RC网络组成 ■传递信号时产生幅值衰减 ·有源校正 ■由运算放大器和RC网络组成 ■具有能量放大与补偿能力 ■易于进行阻抗匹配 ■使用范围比无源校正广泛
常用的几种校正方式 以校正装置自身有无放大能力分类 无源校正 由RC网络组成 传递信号时产生幅值衰减 有源校正 由运算放大器和RC网络组成 具有能量放大与补偿能力 易于进行阻抗匹配 使用范围比无源校正广泛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上海交通大学:《自动控制理论(经典控制部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6-2 频域分析的稳定性判据.pdf
- 上海交通大学:《自动控制理论(经典控制部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5-2 应用根轨迹.pdf
- 上海交通大学:《自动控制理论(经典控制部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4-4 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器.pdf
- 上海交通大学:《自动控制理论(经典控制部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4-3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瞬态响应.pdf
- 上海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推荐论文)电力市场环境下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设计分析.pdf
- 上海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推荐论文)美加8_14大停电_初步分析与各方评论.pdf
-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理论课程资料)数据采集处理_相关标准_GBT 14429-1993远动术语.pdf
- 上海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理论课程资料)2016电力系统自动化课件-面向对象信息建模.pdf
- 上海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优秀拓展论文)基于IEC61850的变电站监控合并单元_谷纪亭 基于IEC61850的变电站监控合并单元设计.pdf
- 上海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优秀拓展论文)交流采样误差分析_王伊晓_拓展论文写作体会.docx
- 上海交通大学:《自动控制理论(经典控制部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2-3 信号流程图.pdf
- 上海交通大学:《自动控制理论(经典控制部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2-1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pdf
- 上海交通大学:《自动控制理论(经典控制部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1 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pdf
- 上海交通大学:《自动控制理论(经典控制部分)》教学资源_复习题及测试卷_期末考试总复习.pdf
- 上海交通大学:《自动控制理论(经典控制部分)》教学资源_复域分析(根轨迹)及频域分析(习题).pdf
- 上海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推荐论文)重庆杨家坪ON2000 SCADA部分的运用特色.pdf
- 上海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推荐论文)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pdf
- 上海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推荐论文)开放式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软件设计.pdf
- 上海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推荐论文)地区供电网调度实时数据网络安全分析及对策.pdf
- 上海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推荐论文)周孝信等四院士解析美加大停电事故对我们的启示.pdf
- 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基础》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引论与基本概念.pdf
- 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基础》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七章 电力系统接线方式.pdf
- 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基础》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 电力系统负荷的运行特性及数学模型.pdf
- 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基础》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九章 电力系统有功功率与频率的调整.pdf
- 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基础》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基本概念.pdf
- 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基础》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八章 电力网络稳态行为特性分析.pdf
- 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基础》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 开关电器.pdf
- 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基础》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电力系统对称故障分析.pdf
- 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基础》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电力系统不对称短路故障分析.pdf
- 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基础》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章 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和电压调整.pdf
- 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基础》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 输电线路和变压器的参数及等值电路模型.pdf
- 上海交通大学:《检测技术基础 Fundamentals of Test & Measurement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_作业_作业1(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pdf
- 上海交通大学:《检测技术基础 Fundamentals of Test & Measurement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_作业_作业2(几何量测量).pdf
- 上海交通大学:《检测技术基础 Fundamentals of Test & Measurement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_作业_作业3(温度检测技术).pdf
- 上海交通大学:《检测技术基础 Fundamentals of Test & Measurement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_作业_作业4(力学检测技术).pdf
- 上海交通大学:《检测技术基础 Fundamentals of Test & Measurement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_实例文献_00695aInterfacing Pressure Sensors to Microchip’s Analog Peripherals.pdf
- 上海交通大学:《检测技术基础 Fundamentals of Test & Measurement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_实例文献_ADIS16210.pdf
- 上海交通大学:《检测技术基础 Fundamentals of Test & Measurement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_实例文献_ads7846.pdf
- 上海交通大学:《检测技术基础 Fundamentals of Test & Measurement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_实例文献_单电容式及差分电容式MEMS传感器检测系统.doc
- 上海交通大学:《检测技术基础 Fundamentals of Test & Measurement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_实验指导书_过程量控制实验指导书(2012).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