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自动控制理论(经典控制部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4-4 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器

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器 PID调节器的基本原理
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器 PID调节器的基本原理

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器 比例-积分一微分(PID调节器)在工业 控制中得到广泛应用。它有如下特点: ■对被控对象的模型要求较低 ■为实际系统建立精确的模型往往很困难,而PID 调节器对模型要求不高,甚至在模型未知的情况 下,也能进行调节
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器 比例 —积分 —微分( PID调节器)在工业 控制中得到广泛应用。它有如下特点: 对被控对象的模型要求较低 为实际系统建立精确的模型往往很困难,而PID 调节器对模型要求不高,甚至在模型未知的情况 下,也能进行调节

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器 ■调节方便 ·比例、积分、微分的调节作用互相独立,最后以 求和的形式出现的,人们可改变其中的某一种调 节规律,大大地增加了使用的灵活性。 ■适应苑围较广 一般的校正装置,系统参数改变,调节效果差, 而PD调节器的适应范围广,原系统参数在一定 的区间中变化时,仍有很好的调节效果
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器 调节方便 比例、积分、微分的调节作用互相独立,最后以 求和的形式出现的,人们可改变其中的某一种调 节规律,大大地增加了使用的灵活性。 适应范围较广 一般的校正装置,系统参数改变,调节效果差, 而PID调节器的适应范围广,原系统参数在一定 的区间中变化时,仍有很好的调节效果

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器 PID调节器 R(s) E(s) M(s) C(s) Go(s) Kps PID调节器的运动方程: m8-k,0+Kje0t+K, dt
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器 PID调节器的运动方程: − R s( ) + − PID调节器 + E s( ) M ( )s C s( ) Kp KI s K s D 0 G s( ) dt de(t) Ke(t)dtKe(t)Km(t) p += I ∫ + D

PID调节器的传递函数 G(S)= Mg=K。+KDS+K E(s) Kp(S+ Kp+K2-4KKp s+KK-KK。 2KD 2Kp S ■式中三项分别对应于三种调节方式: ·比例,微分,积分 ■ 确定参数K。KoK,即可确定PID调节器的形式 ■引入PID调节器后,系统的型号数增加了1,还提供 了两个实数零点。因此,对提高系统的动态特性方 面有更大的优越性
PID调节器的传递函数 式中三项分别对应于三种调节方式: 比例,微分,积分 确定参数Kp、KD、KI,即可确定PID调节器的形式 引入PID调节器后,系统的型号数增加了1,还提供 了两个实数零点。因此,对提高系统的动态特性方 面有更大的优越性。 s ) 2K K1KKK )(s 2K K4KKK (sK s K sKK E(s) M(s) (s)G D DI 2 p p D DI 2 p p D I e DP −− + −+ + = ++==

比例调节器 P调节器 到s) + B(s) s〕 C6) ) ■传递函数 0- L二Kp
比例调节器 传递函数 c K p E(s) M(s) (s)G ==

比例调节器的作用 是一个放大器 ,具有可调放大系数K。 ■增大K,即增大系统的开环放大系数K ·可减小系统的稳态误差 ■以提高系统的稳态精度
比例调节器的作用 是一个放大器 具有可调放大系数 K p 增大 K p即增大系统的开环放大系数 K 可减小系统的稳态误差 以提高系统的稳态精度

课堂练习:带比例调节器的系统 R(s) 400 C(5) s(s+48) 试分析比例调节器K引入前后性能的变化。 解: 当K=1时,飞=1.2,处于过阻尼状态,无 振荡,。很长。稳态速度误差 3 ev= 25
课堂练习:带比例调节器的系统 试分析比例调节器 K P引入前后性能的变化。 解: 当 K p=1时, ζ =1.2,处于过阻尼状态,无 振荡, t s 很长。稳态速度误差 − R s( ) C s( ) Kp 400 s s( 48) + + 25 3 e v =

课堂练习:带比例调节器的系统 当K=100时,℃=0.12,处于欠阻尼状态, 超调量0=68%。稳态速度误差 ev= 3 500 当K。=2.88时,℃=0.707, 处于欠阻尼状态,0,=4.3%, ←c(t) Kp=100 ts=0.17S,此时较理想。 Kp=2.88 Kp=1 t
课堂练习:带比例调节器的系统 当 K p=100时, ζ=0.12,处于欠阻尼状态, 超调量σ p=68%。稳态速度误差 当 K p=2.88时, ζ =0.707, 处于欠阻尼状态,σ p=4.3%, t s =0.17s,此时较理想。 2500 3 e v = K p = 1 K p = 100 K p = .2 88 tc )( t 0

带比例调节器的系统 稳态误差由尽诚小为 KK, ·提高了系统的稳态精度 ■闭环传递函数 C(s) 400KP R(s) s2+48s+400Kp 。阻尼比5由1.2减小为5K, 6 ■与VK。成反比 ·增大K降低了系统的惯性 ■提高了系统的快速性
带比例调节器的系统 稳态误差由 减小为 提高了系统的稳态精度 闭环传递函数 阻尼比 ζ 由 1.2 减小为 与 成反比 增大 K p降低了系统的惯性 提高了系统的快速性 K 1 KK p 1 P 2 P 400K48ss 400K )s(R )s(C ++ = K5 p 6 K p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上海交通大学:《自动控制理论(经典控制部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4-3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瞬态响应.pdf
- 上海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推荐论文)电力市场环境下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设计分析.pdf
- 上海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推荐论文)美加8_14大停电_初步分析与各方评论.pdf
-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理论课程资料)数据采集处理_相关标准_GBT 14429-1993远动术语.pdf
- 上海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理论课程资料)2016电力系统自动化课件-面向对象信息建模.pdf
- 上海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优秀拓展论文)基于IEC61850的变电站监控合并单元_谷纪亭 基于IEC61850的变电站监控合并单元设计.pdf
- 上海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优秀拓展论文)交流采样误差分析_王伊晓_拓展论文写作体会.docx
- 上海交通大学:《自动控制理论(经典控制部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2-3 信号流程图.pdf
- 上海交通大学:《自动控制理论(经典控制部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2-1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pdf
- 上海交通大学:《自动控制理论(经典控制部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1 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pdf
- 上海交通大学:《自动控制理论(经典控制部分)》教学资源_复习题及测试卷_期末考试总复习.pdf
- 上海交通大学:《自动控制理论(经典控制部分)》教学资源_复域分析(根轨迹)及频域分析(习题).pdf
- 上海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推荐论文)重庆杨家坪ON2000 SCADA部分的运用特色.pdf
- 上海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推荐论文)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pdf
- 上海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推荐论文)开放式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软件设计.pdf
- 上海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推荐论文)地区供电网调度实时数据网络安全分析及对策.pdf
- 上海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推荐论文)周孝信等四院士解析美加大停电事故对我们的启示.pdf
- 上海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推荐论文)一年以后对大停电事故的反思.pdf
- 上海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推荐论文)The implementation and evolution of a SCADA system for a large distribution network.pdf
- 上海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推荐论文)SCADA communication techniques and standards.pdf
- 上海交通大学:《自动控制理论(经典控制部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5-2 应用根轨迹.pdf
- 上海交通大学:《自动控制理论(经典控制部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6-2 频域分析的稳定性判据.pdf
- 上海交通大学:《自动控制理论(经典控制部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7-1 控制系统的校正.pdf
- 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基础》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引论与基本概念.pdf
- 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基础》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七章 电力系统接线方式.pdf
- 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基础》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 电力系统负荷的运行特性及数学模型.pdf
- 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基础》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九章 电力系统有功功率与频率的调整.pdf
- 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基础》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基本概念.pdf
- 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基础》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八章 电力网络稳态行为特性分析.pdf
- 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基础》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 开关电器.pdf
- 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基础》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电力系统对称故障分析.pdf
- 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基础》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电力系统不对称短路故障分析.pdf
- 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基础》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章 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和电压调整.pdf
- 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基础》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 输电线路和变压器的参数及等值电路模型.pdf
- 上海交通大学:《检测技术基础 Fundamentals of Test & Measurement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_作业_作业1(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pdf
- 上海交通大学:《检测技术基础 Fundamentals of Test & Measurement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_作业_作业2(几何量测量).pdf
- 上海交通大学:《检测技术基础 Fundamentals of Test & Measurement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_作业_作业3(温度检测技术).pdf
- 上海交通大学:《检测技术基础 Fundamentals of Test & Measurement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_作业_作业4(力学检测技术).pdf
- 上海交通大学:《检测技术基础 Fundamentals of Test & Measurement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_实例文献_00695aInterfacing Pressure Sensors to Microchip’s Analog Peripherals.pdf
- 上海交通大学:《检测技术基础 Fundamentals of Test & Measurement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_实例文献_ADIS16210.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