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测试技术及方法》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分子光谱分析法——红外吸收光谱法 FTIR

第四章分子光谱分析法 之三、红外吸收光谱法 ●基本原理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红外图谱的解析及应用 1
1 第四章 分子光谱分析法 之三、红外吸收光谱法 基本原理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红外图谱的解析及应用

参考书目 ÷中西香尔(美)等,红外光谱分析100例,北京 -科学出版社,1984.08 杨南如,无机非金属材料测试方法,武汉工 业大学出版社,1990 翁诗甫,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化学工业 出版社,北京,2005年 2
2 参考书目 ❖ 中西香尔(美) 等,红外光谱分析100例,北京 -科学出版社,1984.08 ❖ 杨南如,无机非金属材料测试方法,武汉工 业大学出版社,1990 ❖ 翁诗甫,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化学工业 出版社,北京,2005年

红外光区划分(回顾) 近红外泛频) 倍频 (0.75~2.5m 13158~4000/cml 红外光谱 中红外振动区 0.75~1000μm) (2.5~25m) 分子振动转动 (常用区) 4000~400/cml 远红外转动区 (25-1000y 分子转动 400~10/crl 分区及波长范围 跃迁类型 3
3 红外光区划分(回顾) 红外光谱 (0.75~1000m) 远红外(转动区) (25-1000 m) 中红外(振动区) (2.5~25 m) 近红外(泛 频) (0.75~2.5 m) 倍 频 分子振动转动 分子转动 分区及波长范围 跃迁类型 (常用区) 13158~4000/cm-1 400~10/cm-1 4000~400/cm-1

基频峰与泛频峰 基频峰:分子从基态跃迁至第一振动激发态产生的 吸收峰 (即u=0→1产生的峰) 倍频峰:分子从基态跃迁至第二振动激发态、第三振动 激发态等高能态(即v=0→w=2,3-·产生的峰) 泛 「倍频峰∫二倍频峰(u=0→u=2) △D=2→M=2 频 三倍频峰(u=0→u=3) △D=3→V,=3 峰 合频峰 VL=V+V2 差频峰(即u=1→u=2,3-产生的峰)Vz=4-Y2 注:泛频峰强度较弱,难辨认→却增加了光谱特征性
4 泛 倍频峰 二倍频峰(υ=0→υ=2) 频 三倍频峰(υ=0→υ=3) 峰 合频峰 差频峰(即υ=1→υ=2,3- - -产生的峰) 倍频峰:分子从基态跃迁至第二振动激发态、第三振动 激发态等高能态(即υ=0→ υ=2,3- - -产生的峰) = 2 L = 2 = 3 L = 3 L =1 + 2 L =1 − 2 注:泛频峰强度较弱,难辨认→却增加了光谱特征性 基频峰:分子从基态跃迁至第一振动激发态产生的 吸收峰 (即υ=0 → 1产生的峰) 基频峰与泛频峰

1.双原子分子振动频率(回顾) v(缬率)= 2πVu .或v(波数)= 2πc k为化学键的力常数(N/cm=mdyn/A),μ为双原子折合质量 mim2 m,+m2 ●k大,化学键的振动波数高,如 kc=c(2222cm)>kc-c(1667cm)>kc.c(1429cm) ●质量m大,化学键的振动波数低,如 mc.c(1430cm)<mc-M(1330cn)<mc-o(1280cm) ●伸缩振动力常数大于弯曲振动力常数 5
5 1.双原子分子振动频率(回顾) k为化学键的力常数(N/cm= mdyn/Å),为双原子折合质量 k 2 c 1 . ( ) k 2 1 (频 率 ) = 或 波 数 = 1 2 1 2 m m m m + k大,化学键的振动波数高,如 kCC(2222cm-1 )>kC=C(1667cm-1 )>kC-C(1429cm-1 ) 质量m大,化学键的振动波数低,如 mC-C(1430cm-1 )<mC-N(1330cm-1 )<mC-O(1280cm-1 ) 伸缩振动力常数大于弯曲振动力常数

*例1、计算C=O双键的伸缩振动 频率,已知K=12X105 dyn.cm-1。 例2、计算碳氢化合物中CH键的 伸缩振动频率,己知 K=5X10sdyn'cm-1
❖例1 、计算C=O双键的伸缩振动 频率,已知K=12×105dyn·cm-1 。 ❖例2 、计算碳氢化合物中C-H键的 伸缩振动频率,已知 K=5×105dyn·cm-1

1 2元 又.v=C/n .0=/c 1 .0= 2πC k/u D:振动波数,单位为cml(分子在红外光谱谱带的位置) C:光速为3×1010cm/s :是原子折合质量,单位为g mXm2 1 = X m+m2 N m1,m2分别为两个原子的原子量. N:阿佛加德罗常数.为:6.023×1023/摩尔 k:为键力常数,单位为达因/厘米,1 dyn/cm=1mNm=10-5N/cm (表示两个原子由平衡位置伸长1A后的恢复力)
m1 ,m2 分别为两个原子的原子量. N:阿佛加德罗常数.为:6.023×1023 /摩尔 k:为键力常数, 单位为 达因/厘米, 1dyn/cm = 1mN/m=10-5N/cm (表示两个原子由平衡位置伸长1Å后的恢复力) υ:振动波数,单位为cm-1 (分子在红外光谱谱带的位置) N 2π υ = √k/μ 1 又∵ υ =C/λ ∴ υ =υ/ c ∴ υ= 2πC √ k/μ 1 C:光速为3×1010 cm/s μ: 是原子折合质量,单位为g μ= m1×m2 m1 +m2 1 ×

单键:k=4一6×105达因/厘米 双键:k=8一12×105达因/厘米 叁键:k=12一18×105达因/厘米 例1:根据上式计算羰基的伸缩振动的红外谱带的位置.已知羰 基伸缩振动的键力常数k为12×105达因/厘米 解: mm:× m +m2N =12.00×15.99 X 1 12.00+15.99 6.023×1023 =1.14×10-23(g)
单键:k=4-6×105 达因/厘米 双键:k=8-12 ×105 达因/厘米 叁键:k=12-18 ×105 达因/厘米 例1:根据上式计算羰基的伸缩振动的红外谱带的位置.已知羰 基伸缩振动的键力常数k为12×105 达因/厘米 解: μC=O = m1· m2 m1+m2 N 1 = 12.00×15.99 12.00 + 15.99 6.023 ×1023 1 =1.14 ×10-23 (g) × ×

0= 2π0 kμ 2×3.14×3×1010 V12×105/1.14×10-23 =1722(cm-1) 上式可写成下列形式: U=1302×VK(1/m1+1/m2) 式中:1302=1 2πC VN×105 K的单位为N.cm1(N为牛顿) 1 N/cm=105 dyn/cm m1,m2是成键原子的原子量
= 2 ×3.14 ×3 ×1010 1 √12×105 /1.14×10-23 =1722(cm-1 ) 上式可写成下列形式: K的单位为N.cm-1 (N为牛顿) 1 N/cm=105 dyn/cm m1 ,m2 是成键原子的原子量 1 υ = 2πC √k/μ υ =1302×√K(1/m1 +1/m2 ) 式中:1302 = 1 2πC √N×105

例2:计算uc三c的基频率 叁键k=15毫达因/埃=15×103达因/108厘米 =15×105达因/厘米 0=1302×V15×105/105(1V12+1/12) =2059(cm-1) 同样方法计算出:vc三c=1690(cm-1) ve-c=1190(cm-l)
例2:计算υc三c的基频率 叁键k =15毫达因/埃 =15×10-3达因/ 10-8厘米 = 15×105 达因/厘米 =1302×√ 15×105 / 105 (1/12+1/12) =2059(cm-1 ) υ 同样方法计算出: υ c三c =1690 (cm-1 ) υc-c =1190 (cm-1 )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材料测试技术及方法》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傅里叶变换光谱学——引论和进展.pdf
- 《材料测试技术及方法》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热分析法.ppt
- 《材料测试技术及方法》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热分析在催化研究中的应用.pdf
- 《材料测试技术及方法》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电磁辐射与材料的相互作用.ppt
- 《结晶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结晶学复习与思考.ppt
- 山东理工大学:《结晶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1 绪论.pdf
- 山东理工大学:《结晶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2 晶体生长的基本规律.pdf
- 山东理工大学:《结晶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3 晶体的面角恒等和投影.pdf
- 山东理工大学:《结晶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4 晶体的宏观对称.pdf
- 山东理工大学:《结晶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5 单形和聚形.pdf
- 山东理工大学:《结晶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6 晶体定向和结晶符号.pdf
- 山东理工大学:《结晶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7 实际晶体的形态.pdf
- 山东理工大学:《结晶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8 晶体结构的几何理论.pdf
- 山东理工大学:《结晶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9 晶体化学基础(1/2).pdf
- 山东理工大学:《结晶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9 晶体化学基础(2/2).pdf
- 山东理工大学:《结晶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10 晶体结构.pdf
- 中国天然橡胶供给状况及前景(橡胶基础会议,2013年11月).pptx
- 中南大学:《金属塑性加工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篇 金属塑性变形力学解析方法 第9章 功平衡法和上限法及其应用.pptx
- 中南大学:《金属塑性加工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篇 金属塑性变形力学解析方法 第8章 滑移线理论及应用.pptx
- 中南大学:《金属塑性加工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篇 金属塑性变形力学解析方法 第7章 金属塑性加工变形力的工程法解析.pptx
- 《材料测试技术及方法》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分子光谱分析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Ultraviolet and visible spectrophotometry,UV/VIS).ppt
- 《材料测试技术及方法》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电子显微分析——扫描电子显微分析与电子探针 SEM.ppt
- 《材料测试技术及方法》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电子显微分析——透射电子显微分析 TEM.ppt
- 《材料测试技术及方法》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衍射分析——电子衍射.ppt
- 《材料测试技术及方法》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衍射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的应用.ppt
- 《材料测试技术及方法》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衍射分析——X射线衍射方法.ppt
- 《材料测试技术及方法》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衍射分析——射线衍射分析原理.ppt
- 《材料测试技术及方法》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粒子(束)与材料的相互作用.ppt
- 《材料测试技术及方法》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电磁辐射与材料结构 第三节 材料结构基础(2/2).ppt
- 《材料测试技术及方法》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电磁辐射与材料结构 第一节 电磁辐射与物质波 第二节 材料结构基础(1/2).ppt
- 《材料测试技术及方法》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拉曼散射 Principles of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Second Edition Joseph,R. Lakowicz.pdf
- 《材料测试技术及方法》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分子光谱之分子振动——红外和拉曼振动光谱理论.pdf
- 《材料测试技术及方法》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分子光谱之红外光谱简明教程 INFRARED SPECTROSCOPY.pdf
- 《材料测试技术及方法》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分子光谱之紫外可见光谱 UV-VIS Spectroscopy and Its Applications,Translated by H. Charlotte Grinter and Dr. T. L. Threlfall.pdf
- 《材料测试技术及方法》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Principles of Thermal Analysis and Calorimetry,PDF英文电子书,P. J. Haines.pdf
- 《材料测试技术及方法》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Encyclopedia of 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PDF电子书,C. Richard Brundle,Surfaces, Interfaces, Thin Films.pdf
- 《材料测试技术及方法》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X射线晶体学.pdf
- 《材料测试技术及方法》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无机非金属材料测试方法,杨南如,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pdf
- 《材料测试技术及方法》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材料分析方法,周玉,哈尔滨工业大学.pdf
- 《材料测试技术及方法》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材料研究方法,同济大学出版社。许乾慰.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