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物流系统工程》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8章 物流系统评价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24
文件大小:1.01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物流系统工程》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8章 物流系统评价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八章物流系统评价物流系统评价是系统分析中复杂而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利用模型和各种数据,从系统的整体观点出发,对系统现状进行评价,为物流系统的决策提供依据。8.1物流系统评价的基本概念要对物流系统这样一个内容丰富、外延模糊、联系复杂的系统进行综合评价,是一件困难而又重要的工作。8.1.1物流系统评价的重要性系统评价的任务就是围绕系统的自标,根据评价尺度,采取合适的方法对评价主体进行价值测定,以获得对多数人来说均可接受的评价结果,为正确决策提供所需的信息。系统评价是系统决策的重要依据,没有正确的评价也就不可能有正确的决策。8.1.2物流系统主要的特征值对物流系统的评价需要通过一定的量化指标来进行。一般把衡量系统状态的技术经济指标称为特征值,它是系统规划与控制的信息基础。对物流系统的特征值进行研究,建立一套完整的特征值体系,有助于对物流系统进行合理的规划和有效的控制,准确反映物流系统的合理化状况,评价改善的潜力与效果。物流系统最主要的两个特征值为物流生产率和物流质量。(1)物流生产率物流生产率是指以一定的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投入)完成某种服务(产出)的过程。物流系统的投入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能源和技术,各项投入在价值形态上统一表现为物流成本。物流系统的产出就是为生产系统和销售系统提供的服务。衡量物流系统投入产出转换效率的指标称作物流生产率,它是物流系统特征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系统的总产出物流生产率:物流系统的总投入物流生产率通常包括实际生产率、利用率、行为水平、成本和库存五个方面的指标。(2)物流质量物流质量是对物流系统产出质量的衡量,一般分为物料流转质量和物流业务质量。物流系统的量化指标主要包括运输、仓储等四个方面。1)运输方面1

1  第八章 物流系统评价 物流系统评价是系统分析中复杂而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利用模型和各种数据,从系 统的整体观点出发,对系统现状进行评价,为物流系统的决策提供依据。 8.1  物流系统评价的基本概念 要对物流系统这样一个内容丰富、外延模糊、联系复杂的系统进行综合评价,是一件困 难而又重要的工作。 8.1.1  物流系统评价的重要性 系统评价的任务就是围绕系统的目标,根据评价尺度,采取合适的方法对评价主体进行 价值测定,以获得对多数人来说均可接受的评价结果,为正确决策提供所需的信息。系统评 价是系统决策的重要依据,没有正确的评价也就不可能有正确的决策。 8.1.2  物流系统主要的特征值 对物流系统的评价需要通过一定的量化指标来进行。一般把衡量系统状态的技术经济指 标称为特征值,它是系统规划与控制的信息基础。对物流系统的特征值进行研究,建立一套 完整的特征值体系,有助于对物流系统进行合理的规划和有效的控制,准确反映物流系统的 合理化状况,评价改善的潜力与效果。 物流系统最主要的两个特征值为物流生产率和物流质量。 (1)物流生产率 物流生产率是指以一定的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投入)完成某种服务(产出)的过程。 物流系统的投入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能源和技术,各项投入在价值形态上统一表现为 物流成本。物流系统的产出就是为生产系统和销售系统提供的服务。衡量物流系统投入产出 转换效率的指标称作物流生产率,它是物流系统特征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流生产率通常包括实际生产率、利用率、行为水平、成本和库存五个方面的指标。 (2)物流质量 物流质量是对物流系统产出质量的衡量,一般分为物料流转质量和物流业务质量。 物流系统的量化指标主要包括运输、仓储等四个方面。 1)运输方面 物流系统的总投入 物流系统的总产出 物流生产率 =

年货损总额物品损坏率x100%年货运总额年正点运输次数正点运输率×100%年运输总次数年实际运输量(t·km)运力利用率:x100%年运输能力(t·km)2)仓储方面年物品损坏变质金额区=(1-物品完好率)×100%年储备总金额年物品盘盈额+物品盘亏额物品盈亏率x100%年物品收入总额+物品发出总额年储存物品实际数量或容积仓容利用率×100%积年可储存物品数量或容3)库存管理方面一年以上无需求动态物品额+积压物品额库存结构合理性=(1-)×100%库存物品总额在制品库存定额=生产周期×日产量实际供应额供应计划实现率=等x100%计划供应额物流中断率=后阶段物料需求量一前阶段物料供应量×100%后阶段物料需求量实际按期供货额销售合同完成率=x100%合同供货额2

2  100 % t  km  t km  ¥ × × = 年运输能力( ) 年实际运输量( ) 运力利用率 2)仓储方面 100 % 100 % 1 100 % = ¥ ¥ + + = = - ¥ 年可储存物品数量或容 积 年储存物品实际数量或 容积 仓容利用率 年物品收入总额 物品发出总额 年物品盘盈额 物品盘亏额 物品盈亏率 ) 年储备总金额 年物品损坏变质金额 物品完好率 ( 3)库存管理方面 100 % 100 % = ¥ = ¥ 年运输总次数 年正点运输次数 正点运输率 年货运总额 年货损总额 物品损坏率 100% 100% 100% 1 100% = ¥ ¥ - = = ¥ = ¥ ¥ + = - 合同供货额 实际按期供货额 销售合同完成率 后阶段物料需求量 后阶段物料需求量 前阶段物料供应量 物流中断率 计划供应额 实际供应额 供应计划实现率 在制品库存定额 生产周期 日产量 ) 库存物品总额 一年以上无需求动态物 品额 积压物品额 库存结构合理性 (

4)生产计划与控制方面①生产率指标生产费用费用预算比:预算年实际产值产能利用率x100%年可能产值年总产值劳动生产率=7×100%生产工人平均数②质量指标年实际产值生产计划完成率=二x100%年计划产值生产均衡率=年完成产量计划天数=×100%年生产天数8.1.3物流系统评价的关键步骤物流系统评价是根据明确的目标来测定对象系统的属性,并将这种属性变为客观定量的计算值或主观效用的行为过程,包括3个关键步骤:一是明确评价自的:二是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三是选择评价方法并建立评价模型。(1)确定评价目的对物流系统进行综合评价,是为了从总体上把握物流系统现状,导寻找物流系统的薄弱环节,明确物流系统的改善方向。为此,应将物流系统各项评价指标的实际值与设定的基准值进行比较,以显现二者的差别。(2)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从系统的观点来看,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是由若干个单项评价指标组成的有机整体。它应反映出评价目的的要求,并尽量做到全面、合理、科学、实用。在建立物流系统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时,应选择有代表性的物流系统特征值指标,以便从总体上反映物流系统的现状,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改善方向。(3)选择评价方法和模型1)物流系统的评价指标通常很多,而且划分为不同层次,可通过逐级综合得出对各部分的评价及对系统的总体评价结果:2)由手管理基础工作等方面的原因,有些指标无法精确量化:同时由于物流系统是多属性的复杂系统,评价结果用一个数值来表示难以做到全面和精确,对物流系统的评价一般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对各指标进行等级评价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多运用模糊集理论来进行评价。3

3  4)生产计划与控制方面 8.1.3  物流系统评价的关键步骤 物流系统评价是根据明确的目标来测定对象系统的属性,并将这种属性变为客观定量的 计算值或主观效用的行为过程,包括 3 个关键步骤:一是明确评价目的;二是建立评价指标 体系;三是选择评价方法并建立评价模型。 (1)确定评价目的 对物流系统进行综合评价,是为了从总体上把握物流系统现状,寻找物流系统的薄弱环 节,明确物流系统的改善方向。为此,应将物流系统各项评价指标的实际值与设定的基准值 进行比较,以显现二者的差别。 (2)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从系统的观点来看,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是由若干个单项评价指标组成的有机整体。它 应反映出评价目的的要求,并尽量做到全面、合理、科学、实用。在建立物流系统综合评价 的指标体系时,应选择有代表性的物流系统特征值指标,以便从总体上反映物流系统的现状, 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改善方向。 (3)选择评价方法和模型 1)物流系统的评价指标通常很多,而且划分为不同层次,可通过逐级综合得出对各部分 的评价及对系统的总体评价结果; 2)由于管理基础工作等方面的原因,有些指标无法精确量化;同时由于物流系统是多属 性的复杂系统,评价结果用一个数值来表示难以做到全面和精确,对物流系统的评价一般采 用综合评价方法。对各指标进行等级评价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多运用模糊集理论来进行评价。 劳动生产率 产能利用率 费用预算比 100 % 100 % = ¥ = ¥ = 生产工人平均数 年总产值 年可能产值 年实际产值 预算 生产费用 ① 生产率指标 100 % 100 % = ¥ = ¥ 年生产天数 年完成产量计划天数 生产均衡率 年计划产值 年实际产值 生产计划完成率 ② 质量指标

8.2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8.2.1评价指标及评价指标体系1.评价指标指标通常为一个数量概念,也就是用一定的数量概念来综合反映社会现象某一方面的状况,这个数量概念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物流系统评价指标是用来度量一个物流系统某一方面特性的一种尺度,它是度量、分析物流系统优劣的重要工具。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从各个不同的方面、不同范围、不同层次来全面衡量、评价物流系统方案的一整套指标,就叫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例8-1】构建物流园区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物流园区进行综合评价,可选择“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技术效能”3个一级指标和“园区所在地交通状态”等23个二级指标构成表8-1的指标体系。(见课本)2.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主要体现在6个方面。(1)要保证指标的科学性:(2)要有密的逻辑性、层次性:(3)要保证指标的独立性;(4)确保指标数量得当:(5)要有可操作性;(6)要与特定的评价对象和评价要求相结合。3.指标的权重分析权重体现了价值的相对性。决定事物相对价值的环境因素有:任务环境、作用对象的环境、自然地理环境、资料环境、技术环境、需求环境、时间和社会环境、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增益和损害等。图8-2是对一个机械系统所作的评价,选择性能、进度、成本、可靠性、维修性、寿命、动力消耗和质量等作为主要指标,分析每一个指标在特定任务下所具有的地位,赋予其不后的权重值,进而求出系统的综合评价值,通过对各种不同方案的比较,确定最优方案。4

4  8.2  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8.2.1  评价指标及评价指标体系 1.评价指标 指标通常为一个数量概念,也就是用一定的数量概念来综合反映社会现象某一方面的状 况,这个数量概念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 物流系统评价指标是用来度量一个物流系统某一方面特性的一种尺度,它是度量、分析 物流系统优劣的重要工具。 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从各个不同的方面、不同范围、不同层次来全面衡量、评价物流 系统方案的一整套指标,就叫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例 8­1】构建物流园区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对物流园区进行综合评价,可选择“社会效益” 、 “经济效益”和“技术效能”3 个一级指 标和“园区所在地交通状态”等 23 个二级指标构成表 8­1 的指标体系。 (见课本) 2.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主要体现在 6 个方面。 (1)要保证指标的科学性; (2)要有严密的逻辑性、层次性; (3)要保证指标的独立性; (4)确保指标数量得当; (5)要有可操作性; (6)要与特定的评价对象和评价要求相结合。 3.指标的权重分析 权重体现了价值的相对性。决定事物相对价值的环境因素有:任务环境、作用对象的环 境、自然地理环境、资料环境、技术环境、需求环境、时间和社会环境、对自然环境和社会 环境的增益和损害等。 图 8­2 是对一个机械系统所作的评价,选择性能、进度、成本、可靠性、维修性、寿命、 动力消耗和质量等作为主要指标,分析每一个指标在特定任务下所具有的地位,赋予其不同 的权重值,进而求出系统的综合评价值,通过对各种不同方案的比较,确定最优方案

环境评级系数性能PWp-PW进度SWs-Sws成本CWe-Cwe综合系统的综合评价可靠性RWR-R聘:WRn评价:系0,=Zwa输入3继修性MWr-MH计算WM寿命LW,-Lw质量WWw-wWw动力消耗DWp-DWp要求图8-2综合评价过程示意图8.2.2物流系统评价的指标类别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是由若干个单项评价指标所组成的整体,它反映了系统所要解决问题的各项目标要求。指标体系要实际、完整、合理、科学,并基本上能为相关人员和部门所接受。评价指标包括以下6个类别。1.政策性指标政策性指标包括政府有关物流产业和物流系统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内容,这对物流系统的规划和建设尤为重要。2.技术性指标技术性指标包括物流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快捷性,以及仓储、运输、搬运、包装等子系统的设施、设备的技术性能指标,对于物流工程项目,还需要包括地质条件、设备、设施、建筑物、运输等技术指标要求。3.经济性指标经济性指标主要指方案成本、利润和税金、投资额、流动资金占有量、回收期、建设周期等内容,包括物流系统方案成本,或物流系统生命周期总成本的分析、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区域经济影响分析等。既要考虑经济效益,也要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还有企业内部效益和外部效益之分。4.社会性指标社会性指标主要指物流系统对国民经济大系统的影响,包括社会福利、社会节约、综合5

5  图 8­2  综合评价过程示意图 8.2.2  物流系统评价的指标类别 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是由若干个单项评价指标所组成的整体,它反映了系统所要解决问 题的各项目标要求。指标体系要实际、完整、合理、科学,并基本上能为相关人员和部门所 接受。评价指标包括以下 6 个类别。 1.政策性指标 政策性指标包括政府有关物流产业和物流系统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发 展规划等方面的内容,这对物流系统的规划和建设尤为重要。 2.技术性指标 技术性指标包括物流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快捷性,以及仓储、运输、搬运、包装等 子系统的设施、设备的技术性能指标,对于物流工程项目,还需要包括地质条件、设备、设 施、建筑物、运输等技术指标要求。 3.经济性指标 经济性指标主要指方案成本、利润和税金、投资额、流动资金占有量、回收期、建设周 期等内容,包括物流系统方案成本,或物流系统生命周期总成本的分析、财务评价、国民经济 评价、区域经济影响分析等。既要考虑经济效益,也要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还有企业内部 效益和外部效益之分。 4.社会性指标 社会性指标主要指物流系统对国民经济大系统的影响,包括社会福利、社会节约、综合

发展、就业机会、污染、生态环境等。5.资源性指标资源类的指标包括物流系统的建设对人、财、物等资源的保证程度,具体包括物流系统或物流项目对人力、财力、物力、能源、水源、十地资源占用等方面的影响6.时间性指标时间性指标包括系统实施的进度、时间节约、调试周期、物流系统的生命周期等方面的指标。8.2.3评价指标的数量化方法一般来说,各评价指标在实现系统的目标和功能上的重要程度是不一样的,我们把这个重要程度称为指标的权重。常用的系统评价指标数量化(亦即:权重确定)的方法主要有:排队打分法、体操计分法、专家评分法、两两比较法、连环比率法等。1.排队打分法如果指标(例如汽车的时速、油耗、工厂的产值、利润、能耗等)已有明确的数量表示,就可以采用排队打分法。设有m种方案,则可采取m级记分制:最优者记m分,最劣者记1分,中间各方案可以等步长记分(步长为1分),也可以不等步长记分,灵活掌握;或者各项指标均采用10分制,最优者满分为10分。以此对多种方案进行排队。2.体操评分法体育比赛中许多计分方法也可以用到系统评价工作中来。例如,体操计分法是请6位裁判员各自独立地对表演者按不同的计分法(如:10分制)进行评分,然后舍去最高分和最低分,将中间的4个分数取平均,就得到表演者最后的得分数。3.专家评分法专家评分法是一种利用专家经验的感觉评分法。把调查的内容由调查人事先制定出表格,然后根据调查内容选择有权威的人作为调查对象,请他们发表意见并填入调查表,最后由调查人汇总,求得各指标的权重值。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事先选择好足够数量、足够分量的专家,同时要求专家背靠背自主完成,不互相影响。4.两两比较法两两比较法也叫相对比较法,这是一种感觉(经验)评分法。它把针对一个目标的所有评价指标列出来,组成一个方阵,根据方案的两两比较来打分,然后对每一方案的得分求和,6

6  发展、就业机会、污染、生态环境等。 5.资源性指标 资源类的指标包括物流系统的建设对人、财、物等资源的保证程度,具体包括物流系统或 物流项目对人力、财力、物力、能源、水源、土地资源占用等方面的影响。 6.时间性指标 时间性指标包括系统实施的进度、时间节约、调试周期、物流系统的生命周期等方面的 指标。 8.2.3  评价指标的数量化方法 一般来说,各评价指标在实现系统的目标和功能上的重要程度是不一样的,我们把这个 重要程度称为指标的权重。常用的系统评价指标数量化(亦即:权重确定)的方法主要有: 排队打分法、体操计分法、专家评分法、两两比较法、连环比率法等。 1.排队打分法 如果指标(例如汽车的时速、油耗、工厂的产值、利润、能耗等)已有明确的数量表示, 就可以采用排队打分法。 设有 m 种方案,则可采取 m 级记分制:最优者记 m 分,最劣者记 1 分,中间各方案可 以等步长记分(步长为 1 分),也可以不等步长记分,灵活掌握;或者各项指标均采用 10 分 制,最优者满分为 10 分。以此对多种方案进行排队。 2.体操评分法 体育比赛中许多计分方法也可以用到系统评价工作中来。例如,体操计分法是请 6 位裁 判员各自独立地对表演者按不同的计分法(如:10 分制)进行评分,然后舍去最高分和最低 分,将中间的 4 个分数取平均,就得到表演者最后的得分数。 3.专家评分法 专家评分法是一种利用专家经验的感觉评分法。 把调查的内容由调查人事先制定出表格, 然后根据调查内容选择有权威的人作为调查对象,请他们发表意见并填入调查表,最后由调 查人汇总,求得各指标的权重值。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事先选择好足够数量、足够分量的专 家,同时要求专家背靠背自主完成,不互相影响。 4.两两比较法 两两比较法也叫相对比较法,这是一种感觉(经验)评分法。它把针对一个目标的所有 评价指标列出来,组成一个方阵,根据方案的两两比较来打分,然后对每一方案的得分求和

并进行正规化处理。打分时可以采用0-1打分法,0-4打分法或多比例打分法等等。(1)0-1打分法设有n个评价指标,把它排成一个nXn矩阵,其元素ai表示第i项指标相对于第i项指标的重要性,取值如下:[1当指标i比指标重要时ag=0.5当指标i与指标j同样重要时0当指标i不如指标重要时aj总是表示第i方案得到的分数。一般情况,在矩阵的对角线,即a处不填元素,或画“×”。(2)0-4打分法这种打分法比0-1打分法分级更细。当两个方案i与j同等优越时,令aai=2当方案i比j稍微优越时,令ai3,ai=l当方案i比j显著优越时,令a4,a,=0。(3)多比例打分法0-4打分法可以看成是一种比例打分法,两个方案的得分分别是如下比例:4:0,3:1,2:2,两者得分之和为4。在多比例打分法中,两者得分之和为1,其比例可为:1:0,0.9:0.1,0.8:0.2,0.7:0.3,0.60.4,0.5:0.5,这样的分档就更细了。5.连环比率法连环比率法可分成以下三个步骤进行:(1)填写暂定分数列(由上而下)对比A与A2,设A,的优越性是Az的两倍,则对应于A,填写2.0:对比A2与A3,设A2的优越性仅为A,的一半,则对应于A2填写0.5:类似地,对应于A3与A填写3.0与1.5:最后A,填写1.0。(2)填写修正分数列(由下而上)取As为基础值,其修正分数为1.00用1.00乘以A4的暂定分数1.5,得到A4的修正分数为1.50:用1.50乘以A,的暂定分数3.0,得到A3的修正分数为4.50:类似地得到A与A的修正分数为2.25与4.50。A.的修正分数(3)计算得分系数fif.=Z(A,的修正分数)用连环比率法确定权系数时,只需要把“优越性”的比较换为“重要性”的比较即可。7

7  并进行正规化处理。打分时可以采用 0­1 打分法,0­4 打分法或多比例打分法等等。 (1)0­1 打分法 设有 n 个评价指标,把它排成一个 n×n 矩阵,其元素 aij 表示第 i 项指标相对于第 j 项指 标的重要性,取值如下: aij 总是表示第 i 方案得到的分数。 一般情况,在矩阵的对角线,即 aii 处不填元素,或画“×” 。 (2) 0­4 打分法 这种打分法比 0­1 打分法分级更细。 当两个方案 i 与 j 同等优越时,令 aij= aij=2; 当方案 i 比 j 稍微优越时,令 aij= 3,aij=1; 当方案 i 比 j 显著优越时,令 aij= 4,aij=0。 (3)多比例打分法 0­4 打分法可以看成是一种比例打分法,两个方案的得分分别是如下比例:4:0,3:1, 2:2,两者得分之和为 4。 在多比例打分法中,两者得分之和为 1,其比例可为:1:0,0.9:0.1,0.8:0.2,0.7: 0.3,0.6:0.4,0.5:0.5,这样的分档就更细了。 5.连环比率法 连环比率法可分成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1)填写暂定分数列(由上而下) 对比 A1 与 A2,设 A1的优越性是 A2 的两倍,则对应于 A1填写 2.0;对比 A2与 A3,设 A2 的优越性仅为 A3的一半,则对应于 A2填写 0.5;类似地,对应于 A3与 A4填写 3.0 与 1.5;最 后 A5填写 1.0。 (2)填写修正分数列(由下而上) 取 A5为基础值,其修正分数为 1.00;用 1.00 乘以 A4的暂定分数 1.5,得到 A4的修正分 数为 1.50;用 1.50 乘以 A3的暂定分数 3.0,得到 A3的修正分数为 4.50;类似地得到 A2与 A1 的修正分数为 2.25 与 4.50。 (3)计算得分系数 f i  = i i i i A  A  f ( 的修正分数 ) 的修正分数 用连环比率法确定权系数时,只需要把“优越性”的比较换为“重要性”的比较即可

6.判断矩阵法从本质上讲,判断矩阵法也是一种相对比较法,它采用了一种更精确的计分方法,并可对人在判断时的一致性进行检验,因而近几年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使用该法时,首先将m个评价指标排成一个m×m的方阵,其中的元素值大小通过两个指标相比来确定。将“极端重要”、“强烈重要”、“明显重要”、“稍微重要”、“同样重要”分别赋予9、7、5、3、1。反之赋予1/9、1/7、1/5、1/3、1。这样,对于一个判断矩阵,只需判定主对角线以上(下)的元素值就可以了。然后按行相加(或相乘)并进行正规化,所求的特征向量就是要求的权重值。8.2.4评价指标综合的主要方法将各评价指标数量化,得到各个可行方案的所有评价指标的无量纲的统一得分以后,采用下述各种方法进行指标的综合,就可以得到每一方案的综合评价值,再根据综合评价值的高低就能排出方案的优劣顺序。1.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是标综合的基本方法。它具有两种形式,分别称为加法规则与乘法规则。设方案A,的指标因素F的得分(或得分系数f)为ai,将ai排列成评价矩阵,如表8-1所示。表8-1加权平均法的评价矩阵指标因素FF2F综合评价值权重WW.WAianl a2 .. anAia21 a22*** 02n方案A.B8..AmAmlaa2a(1)加法规则将某一方案中各指标因素F的得分ai乘以该指标的权重值w,求和,得到该方案的综合评价值V,每一个方案所对应的综合评价值全部求出后,即可根据排序的结果确定各方案的优劣顺序。设某物流系统共有n个方案,第i个方案的价值记为Vi(1<i<n),则V-ws(1<i<n)式中,n是物流系统性能或评价因素个数:W是第i个评价因素的重要性权数;S.是第i个方案对第j个评价因素的满足程度。在比较这n个方案时,最大的V对应的第i个方案是最0

8  6.判断矩阵法 从本质上讲,判断矩阵法也是一种相对比较法,它采用了一种更精确的计分方法,并可 对人在判断时的一致性进行检验,因而近几年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使用该法时,首先将 m 个评价指标排成一个 m×m 的方阵,其中的元素值大小通过两个 指标相比来确定。将“极端重要” 、 “强烈重要” 、 “明显重要” 、 “稍微重要” 、 “同样重要”分 别赋予 9、7、5、3、1。反之赋予 1/9、1/7、1/5、1/3、1。这样,对于一个判断矩阵,只需判 定主对角线以上(下)的元素值就可以了。然后按行相加(或相乘)并进行正规化,所求的 特征向量就是要求的权重值。 8.2.4  评价指标综合的主要方法 将各评价指标数量化,得到各个可行方案的所有评价指标的无量纲的统一得分以后,采 用下述各种方法进行指标的综合,就可以得到每一方案的综合评价值,再根据综合评价值的 高低就能排出方案的优劣顺序。 1.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是标综合的基本方法。它具有两种形式,分别称为加法规则与乘法规则。 设方案 Ai 的指标因素 Fj 的得分(或得分系数 fi)为 aij,将 aij 排列成评价矩阵,如表 8­1  所示。 表 8­1  加权平均法的评价矩阵 指标因素 F1 F2 . Fn 综合评价值fi 权重 wj  w1 w2 . wn 方案 Ai A1 a11 a12 . a1n Aj a21 a22 . a2n ∶ ∶ ∶ . ∶ Am am1 am2 . amn (1)加法规则 将某一方案中各指标因素 Fj 的得分 aij 乘以该指标的权重值 wi,求和,得到该方案的综合 评价值 Vj,每一个方案所对应的综合评价值全部求出后,即可根据排序的结果确定各方案的 优劣顺序。 设某物流系统共有 n 个方案,第 i 个方案的价值记为 Vi (1 < i < n) ,则 Vi Wj ji  =Â S (1 < i < n) 式中,n 是物流系统性能或评价因素个数;Wj 是第 j 个评价因素的重要性权数;Sji 是第 i  个方案对第 j 个评价因素的满足程度。 在比较这 n 个方案时, 最大的 Vj 对应的第 i 个方案是最

优方案。W,S可用5分制、10分制或环比评分制等多种方法确定。(2)乘法规则乘法规则采用公式(8-1)、(8-2)计算各个方案的综合评价值Φq=a",(i=1,2,...,m)(8-1)j=lIgo,=Zw, lgay(8-2)(i=1,2,... m)j=l其中a为方案i的第j项指标的得分,w,为第项指标的权重。(3)乘法规则与加法规则的区别加权平均法中来法规则与加法规则的区别在于:乘法规则使用的场合要求各项指标尽可能取得较好的水平,才能使总的评价值相同。在加法规则中,各项指标的得分可以线性地互相补偿。一项指标的得分比较低,其它指标的得分都比较高,总的评价值仍然比较高。2.主次兼顾法设系统具有n项指标fi(x),f2(x),*",f(x),xER,如果其中某一项最为重要,设为fi(x),希望它取最小值,则可以让其它指标在一定约束范围内变化,来求f(x)的极小值,也就是说,将问题化为单指标的数学规划:minfi(x),xERR=(xf,min≤f(x)≤fmax,=2,3,..,n,xER)例如一个化工厂,要求产品成本低、质量好,同时还要求污染少。如果降低成本是当务之急,则可以让质量指标和污染指标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而求成本的极小值:如果控制污染、保护环境是当务之急,则可以让成本指标和质量指标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而求污染的极小值等等。3.效益成本法在系统评价中,所有的评价指标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效益,一类是成本。前者是我们实现方案后能够获得的结果,后者是为了实现方案必须支付的投资。将每个方案的效益与成本分别计算后,再比较其他方案的效益/成本,就可评价出方案的优劣。显然,效益/成本愈大,方案愈好。【例8-2】某厂为了扩大生产,准备建新的厂房,为此提出三个方案。表8-4从造价、建成年限、建成后需流动资金、建成后发挥效益时间、年产值、产值利润率和环境污染程度7个方面列出了三个方案的不同指标数值。已知建成后发挥效益的时间是10年,对三个方案进行评价。表8-4配送中心方案指标比较9

9  优方案。Wj,Sji 可用 5 分制、10 分制或环比评分制等多种方法确定。 (2)乘法规则 乘法规则采用公式(8­1)、(8­2)计算各个方案的综合评价值φi: 1  , ( 1, 2, , ) j n  w i ij j  j a i m = = ’ = K (8­1) lg  lg  ( 1 2  ) 1 w a  i  m  n j  i  = Â j  ij  = , K, = f (8­2) 其中 aij 为方案 i 的第 j 项指标的得分,wj 为第 j 项指标的权重。 (3)乘法规则与加法规则的区别 加权平均法中乘法规则与加法规则的区别在于:乘法规则使用的场合要求各项指标尽可 能取得较好的水平,才能使总的评价值相同。在加法规则中,各项指标的得分可以线性地互 相补偿。一项指标的得分比较低,其它指标的得分都比较高,总的评价值仍然比较高。 2.主次兼顾法 设系统具有 n 项指标 f1(x),f2(x),.,fn(x),x∈R,如果其中某一项最为重要,设为 f1(x), 希望它取最小值,则可以让其它指标在一定约束范围内变化,来求 fi(x)的极小值,也就是说, 将问题化为单指标的数学规划: min f1(x),x∈R  R ={x│fi, min≤fi(x)≤fi, max  ,i=2,3,.,n,x∈R}  例如一个化工厂,要求产品成本低、质量好,同时还要求污染少。如果降低成本是当务 之急,则可以让质量指标和污染指标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而求成本的极小值;如果控制污染、 保护环境是当务之急,则可以让成本指标和质量指标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而求污染的极小值 等等。 3.效益成本法 在系统评价中,所有的评价指标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效益,一类是成本。前者是我 们实现方案后能够获得的结果,后者是为了实现方案必须支付的投资。将每个方案的效益与 成本分别计算后,再比较其他方案的效益/成本,就可评价出方案的优劣。显然,效益/成本愈 大,方案愈好。 【例 8­2】某厂为了扩大生产,准备建新的厂房,为此提出三个方案。表 8­4 从造价、建 成年限、建成后需流动资金、建成后发挥效益时间、年产值、产值利润率和环境污染程度 7 个方面列出了三个方案的不同指标数值。已知建成后发挥效益的时间是 10 年,对三个方案进 行评价。 表 8­4  配送中心方案指标比较

单位序号指标方案I方案IⅡI方案ⅢI1造价86万元100752年43建成年限53万元33.3建成后需流动资金45.838.54年101010建成后发挥效益时间5年产值万元2601962206%1215产值利润率12.57稍重轻环境污染程度最轻三个方案各有优缺点。在系统评价中最关心的是成本和效益两大类,因此把目标适当集中,重点关注这两类指标。计算出三个方案在10年里的总利润及全部投资额。分为“总利润额”、“全部投资额”、“利润高于投资的余额和“投资利润率"4类指标列于表8-5中。表8-5配送中心各方案投资利润率比较单位指标方案I方案IⅡI方案ⅢI总利润额万元312294275全部投资额万元145.8119.3113.5万元利润高于投资的余额166.2174.7161.5%214246242投资利润率从表8-5可看出,方案I、ⅡI、ⅡⅢI的投资利润率分别为214%、246%和242%,方案Ⅱ是最理想的。虽然方案I的总利润高于方案IⅡI、Ⅲ,但投资额也相应地较高,结果导致投资利润率低于方案IⅡI和ⅢI。另外,该方案的环境污染也较严重,因此,应放弃方案I。进一步分析方案Ⅱ和方案IⅢI,可见方案ⅡI确为最佳。4.分层系列法分层系列法又称指标分层法。其基本思想是把多指标评价问题化为一串单指标评价问题来处理。其主要作法是,把指标按其重要程度排好顺序,重要的排在前面,然后依顺序求其最优。例如,设指标已排成fi(x),J2(x),",J(αx),然后对第一个指标求最优,找出所有最优解的集合,用R,表示:再在R,内求第二个指标的最优解,把这时最优解集合用R,表示,用这样的方法一直做下去,直到求出第m个指标的最优解为止。最后得到的结果对所有指标都是最优的。8.3常用的物流系统评价方法如图8-3所示,物流系统的评价可以采用很多不同的方法。10

10  序 号 指 标 单 位 方案Ⅰ 方案Ⅱ 方案Ⅲ 1 2 3 4 5 6 7 造价 建成年限 建成后需流动资金 建成后发挥效益时间 年产值 产值利润率 环境污染程度 万元 年 万元 年 万元 % 100 5 45.8 10 260 12 稍重 86 4 33.3 10 196 15 最轻 75 3 38.5 10 220 12.5 轻 三个方案各有优缺点。在系统评价中最关心的是成本和效益两大类,因此把目标适当集 中,重点关注这两类指标。计算出三个方案在 10 年里的总利润及全部投资额。分为“总利润 额”、“全部投资额”、“利润高于投资的余额”和“投资利润率”4 类指标列于表 8­5 中。 表 8­5  配送中心各方案投资利润率比较 指 标 单 位 方案Ⅰ 方案Ⅱ 方案Ⅲ 总利润额 全部投资额 利润高于投资的余额 投资利润率 万元 万元 万元 % 312 145.8 166.2 214 294 119.3 174.7 246 275 113.5 161.5 242 从表 8­5 可看出,方案Ⅰ、Ⅱ、Ⅲ的投资利润率分别为 214%、246%和 242%,方案Ⅱ是 最理想的。虽然方案Ⅰ的总利润高于方案Ⅱ、Ⅲ,但投资额也相应地较高,结果导致投资利 润率低于方案Ⅱ和Ⅲ。另外,该方案的环境污染也较严重,因此,应放弃方案Ⅰ。进一步分 析方案Ⅱ和方案Ⅲ,可见方案Ⅱ确为最佳。 4.分层系列法 分层系列法又称指标分层法。其基本思想是把多指标评价问题化为一串单指标评价问题 来处理。其主要作法是,把指标按其重要程度排好顺序,重要的排在前面,然后依顺序求其 最优。例如,设指标已排成 f1(x),f2(x),.,fm(x),然后对第一个指标求最优,找出所有最优 解的集合,用 R1表示;再在 R1内求第二个指标的最优解,把这时最优解集合用 R2 表示,., 用这样的方法一直做下去,直到求出第 m 个指标的最优解为止。最后得到的结果对所有指标 都是最优的。 8.3  常用的物流系统评价方法 如图 8­3 所示,物流系统的评价可以采用很多不同的方法

共24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