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植物学习题集(各章节练习,含参考答案)

植物学习题集植物细胞和组织一、名词解释1.细胞和细胞学说2.原生质和原生质体3,细胞器4.组织5.胞间连丝6.细胞分化7.染色质和染色体8:纹孔9.传递细胞10:细胞周期11:穿孔二、判断与改错(对的填“+”,错的填“”)()1.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组织。()2.生物膜的特性之一是其具有选择透性。)(3.电镜下质膜呈现三层结构。()4.虎克第一次观察细胞时,因显微镜放大倍数太低,未能发现细胞核。()5.有丝分裂间期的细胞核可分为核膜、核仁和核质三部分。)(6.线粒体是细胞内主要的供能细胞器。()7.原生质的各种化学成分中,蛋白质所占比例最大。()8.质体是植物特有的细胞器,一切植物都具有质体。()9.所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都具有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三部分。(210.质体是一类与碳水化合物合成及贮藏相关的细胞器。(211.胞质运动是胞基质沿一个方向作循环流动。()12.只有多细胞生物才有细胞分化现象。()13.有丝分裂过程中,每一纺锤丝都与染色体的着丝粒相连。()14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无核膜。()15.有丝分裂中DNA复制在G1期进行(716.细胞分裂可分为核分裂,胞质分裂和减数分裂三种。)(17.细胞分裂时,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分后期。()18.减数分裂的结果总是使子细胞染色质只有母细胞的一半。()19.借助光学显微镜,可详细观察生活细胞有丝分裂的全过程。()20.纺锤丝有微丝组成。()21.皮孔是表皮上的通气组织。()22.水生植物储水组织很发达。()23.成熟的导管分子和筛管分子都是死细胞。)(24.活的植物体并非每一个细胞都是有生命的。)(25.“棉花纤维”不属于纤维。()26.筛域即筛管分子的侧壁上特化的初生纹孔场。()27.成熟的筛管分子是无核、无液泡、管状的生活细胞。()28.分泌道和分泌腔均由细胞中层溶解而形成。()29.维管植物的主要组织可归纳为皮系统、维管系统和基本系统。三、填空透性,其主要功能是1.质膜具有o和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两大部分。后者有可分为和三部分
植物学习题集 植物细胞和组织 一、名词解释 1.细胞和细胞学说 2 .原生质和原生质体 3 .细胞器 4 .组织 5 .胞间连丝 6 .细 胞分化 7.染色质和染色体 8 .纹孔 9 .传递细胞 10 .细胞周期 11 .穿孔 二、判断与改错(对的填“+”,错的填“-”) 1.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组织。 ( ) 2.生物膜的特性之一是其具有选择透性。 ( ) 3.电镜下质膜呈现三层结构。 ( ) 4.虎克第一次观察细胞时,因显微镜放大倍数太低,未能发现细胞核。 ( ) 5.有丝分裂间期的细胞核可分为核膜、核仁和核质三部分。 ( ) 6.线粒体是细胞内主要的供能细胞器。 ( ) 7.原生质的各种化学成分中,蛋白质所占比例最大。 ( ) 8.质体是植物特有的细胞器,一切植物都具有质体。 ( ) 9. 所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都具有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三部分。 ( ) 10.质体是一类与碳水化合物合成及贮藏相关的细胞器。 ( ) 11.胞质运动是胞基质沿一个方向作循环流动。 ( ) 12.只有多细胞生物才有细胞分化现象。 ( ) 13.有丝分裂过程中,每一纺锤丝都与染色体的着丝粒相连。 ( ) 14 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无核膜。 ( ) 15.有丝分裂中 DNA 复制在 G1 期进行。 ( ) 16.细胞分裂可分为核分裂,胞质分裂和减数分裂三种。 ( ) 17.细胞分裂时,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分后期。 ( ) 18.减数分裂的结果总是使子细胞染色质只有母细胞的一半。 ( ) 19.借助光学显微镜,可详细观察生活细胞有丝分裂的全过程。 ( ) 20.纺锤丝有微丝组成。 ( ) 21.皮孔是表皮上的通气组织。 ( ) 22.水生植物储水组织很发达。 ( ) 23.成熟的导管分子和筛管分子都是死细胞。 ( ) 24.活的植物体并非每一个细胞都是有生命的。 ( ) 25.“棉花纤维”不属于纤维。 ( ) 26.筛域即筛管分子的侧壁上特化的初生纹孔场。 ( ) 27.成熟的筛管分子是无核、无液泡、管状的生活细胞。 ( ) 28.分泌道和分泌腔均由细胞中层溶解而形成。 ( ) 29.维管植物的主要组织可归纳为皮系统、维管系统和基本系统。 ( ) 三、填空 1.质膜具有 透性,其主要功能是 。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 和 两大部分。后者有可分为 、 和 三部分

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植物细胞具有和和4.质体是的总称。5.核糖体是细胞中的中心。6.参与合成淀粉的白色体叫参与合成脂肪和油的白色体叫和组成的。7.纹孔膜是由之故。8.我们常看见的成熟细胞的核位于边缘,这是因为构成。9.纺锤体由10.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出现在期,片短互换发生在期。11.导管是由许多分子连接而成,其相连的横壁上形成孔,侧壁有和五种加厚式样。和12.根据在植物体中所处的位置,可把分生组织区分为和等等三类,按来源性质,可把分生组织区分为三类。和13.侧生分生组织包括和14.保护组织因其来源及形态结构的不同,可分为组织,由多种类型细胞构成的组织称15.由一种类型细胞构成的组织称组织。16.成熟组织(永久组织)按照功能分为和17.周皮是生保护组织,来源于分生组织,其组成包括和18.管胞除具功能外,还兼有的功能。19.稻、麦等粮食作物为人类所利用的组织是组织,芦麻等纤维作物所利用的是组织。20.填写下列植物细胞和组织属于那种组织:形成层表皮毛传递细胞树脂道叶肉细胞石细胞纤维孔,上下相邻细胞通过索彼此相连。21.筛管分子的筛板上有许多22.细胞质常见的两种运动方式是运动。运动,23.基本组织根据其生理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五种类型。和24.原生质是以为生命活动基础的生命物质。和25.细胞壁的主要变化包括26.梨果肉中坚硬的颗粒即时成簇的
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植物细胞具有 、 和 。 4.质体是 、 和 的总称。 5.核糖体是细胞中 的中心。 6.参与合成淀粉的白色体叫 ,参与合成脂肪和油的白色体 叫 。 7.纹孔膜是由 和 组成的。 8.我们常看见的成熟细胞的核位于边缘,这是因为 之故。 9.纺锤体由 构成。 10.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出现在 期,片短互换发生在 期。 11.导管是由许多 分子连接而成,其相连的横壁上形成 孔,侧壁 有 、 、 、 和 五种加厚式样。 12.根据在植物体中所处的位置,可把分生组织区分为 、 和 等三类,按来源性质,可把分生组织区分为 、 和 等 三类。 13.侧生分生组织包括 和 。 14.保护组织因其来源及形态结构的不同,可分为 和 。 15.由一种类型细胞构成的组织称 组织,由多种类型细胞构成的组织称 组织。 16.成熟组织(永久组织)按照功能分为 、 、 、 和 。 17.周皮是 生保护组织,来源于 分生组织,其组成包 括 、 和 。 18.管胞除具 功能外,还兼有 的功能。 19.稻、麦等粮食作物为人类所利用的组织是 组织,苎麻等纤维作物所 利用的是 组织。 20.填写下列植物细胞和组织属于那种组织: 表皮毛 形成层 传递细胞 树脂道 叶肉细胞 石细胞 纤维 。 21.筛管分子的筛板上有许多 孔,上下相邻细胞通过 索彼此相连。 22.细胞质常见的两种运动方式是 运动, 运动。 23.基本组织根据其生理功能的不同,可分 为 、 、 、 、 五种类型。 24.原生质是以 和 为生命活动基础的生命物质。 25.细胞壁的主要变化包括 、 、 和 。 26.梨果肉中坚硬的颗粒即时成簇的

形。27.双子叶植物的气孔保卫细胞呈28.纹孔分为三种类型。四、选择填空1.光镜下可看到的细胞器是。B.核糖体C.叶绿体A.一.微丝D:内质网2.光学显微镜下呈现出的细胞结构称A.显微结构B:亚显微结构C.超显微结构D:亚细胞结构,非3.下列细胞结构中,具单层膜结构的有具双层膜结构的有膜结构的有E.液泡F.质膜A.叶绿体B.线粒体C.溶酶体D.细胞壁H:染色体我.高尔基体」:内质网K.核膜L.核仁G:微管4.植物细胞初生壁的主要成分是0D.角A.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B.木质、纤维素和半纤维素C.果胶质和纤维素5.初生纹孔场存在于.0A.次生壁B.初生壁C.胞间层D.角质层6.糊粉粒贮藏的养分是A.淀粉B脂肪C.蛋白质D:核酸7.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是6C.核糖体A.线粒体B:叶绿体D:高尔基体8.与细胞分泌功能有关的细胞器是A.线粒体B.高尔基体C溶酶体D.白色体9.花生雌蕊柄之所以能将花生的花推人土中因为其基部有下列何种分生组织之故?A.顶端分生组织B:侧生分生组织C.居间分生组织D:原分生组织10.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DNA含量在加倍。A.间期B前期C.中期D.后期11.有丝分裂间期,细胞核内可被染成深色的部分称为A.染色体B.染色单体C.子染色体D染色质因而染色体数目减少了一半。1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A.细胞分裂两次,DNA未复制B:细胞分裂两次,DNA复制一次C.细胞分裂两次,DNA复制两次D:细胞分裂一次,DNA复制一次13.第一。减数分裂中,四联体形成于前期的C.粗线期D.双线期E.终变期A.细线期B.偶线期14.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A.DNA和蛋白质B.DNA和RNAC.DNA和核糖体D.DNA和磷脂15.染色体形成于有丝分裂的末期E.间期A.前期B.中期C.后期D.16.水生被子植物茎的结构是A,表皮形根毛B:机械组织发达C.通气组织发达D:木质部发达17.被子植物中,具有功能的死细胞是0B.筛管分子和纤维C.导管分子和纤维D.纤维和A.导管分子和筛管分子伴胞18.裸子植物靠输导水分。C.筛管D筛胞A.导管和管胞B:管胞
27.双子叶植物的气孔保卫细胞呈 形。 28.纹孔分为 、 、 三种类型。 四、选择填空 1.光镜下可看到的细胞器是 。 A.一.微丝 B .核糖体 C.叶绿体 D .内质网 2.光学显微镜下呈现出的细胞结构称 。 A.显微结构 B .亚显微结构 C.超显微结构 D .亚细胞结构 3.下列细胞结构中,具单层膜结构的有 ,具双层膜结构的有 ,非 膜结构的有 。 A..叶绿体 B.线粒体 C.溶酶体 D.细胞壁 E.液泡 F.质膜 G .微管 H .染色体 我.高尔基体 J .内质网 K.核膜 L.核仁 4.植物细胞初生壁的主要成分是 。 A.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 B.木质、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C.果胶 D.角 质和纤维素 5.初生纹孔场存在于 。 A.次生壁 B .初生壁 C.胞间层 D.角质层 6.糊粉粒贮藏的养分是 。 A.淀粉 B .脂肪 C .蛋白质 D .核酸 7.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是 。 A.线粒体 B .叶绿体 C .核糖体 D .高尔基体 8.与细胞分泌功能有关的细胞器是 。 A.线粒体 B .高尔基体 C 溶酶体 D .白色体 9.花生雌蕊柄之所以能将花生的花推人土中因为其基部有下列何种分生组织之故? A.顶端分生组织 B .侧生分生组织 C .居间分生组织 D .原分生组织 10.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 DNA 含量在 加倍。 A.间期 B .前期 C .中期 D .后期 11.有丝分裂间期,细胞核内可被染成深色的部分称为 。 A.染色体 B .染色单体 C.子染色体 D .染色质 1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 ,因而染色体数目减少了一半。 A.细胞分裂两次, DNA 未复制 B .细胞分裂两次, DNA 复制一次 C.细胞分裂两次, DNA 复制两次 D .细胞分裂一次, DNA 复制一次 13.第一.减数分裂中,四联体形成于前期的 。 A.细线期 B.偶线期 C.粗线期 D.双线期 E.终变期 14.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 。 A.DNA 和蛋白质 B.DNA 和 RNA C.DNA 和核糖体 D.DNA 和磷脂 l5.染色体形成于有丝分裂的 。 A.前期 B.中期 C. 后期 D. 末期 E.间期 16.水生被子植物茎的结构是 。 A.表皮形根毛 B .机械组织发达 C .通气组织发达 D .木质部发达 17.被子植物中.具有功能的死细胞是 。 A.导管分子和筛管分子 B.筛管分子和纤维 C.导管分子和纤维 D.纤维和 伴胞 18.裸子植物靠 输导水分。 A.导管和管胞 B .管胞 C.筛管 D .筛胞

19.筛管分子最明显的特征是其A.侧壁具筛域B.为具核的生活细胞C.端壁具筛板D.为有筛域,筛板而无核的生活细胞20.次生分生组织可由直接转变而成。A原分生组织B.初生分生组织C.侧生分生组织D.薄壁组织21.细胞内有细胞活动的“控制中心”之称的是A.细胞器B.细胞核C.细胞质D.叶绿体22.周皮上的通气结构是A.气孔B.皮孔C.穿孔D.纹孔23.由分生组织向成熟组织过渡的组织是A.原分生组织B:初生分生组织C:次生分生组织D:薄壁组织24水稻和小麦等禾本科植物拔节、抽穗时,茎迅速长高,是借助的活动。A,顶端分生组织B侧生分生组织C.次生分生组织D:居间分生组织产生的。25,漆树中的漆是从茎韧皮部的A.溶生型分泌道B.裂生型分泌道C.溶生型分泌腔D.裂生型分泌腔26.厚角组织与厚壁组织的差别,在于厚壁组织是A。一死细胞,壁均匀地次生加厚;B.活细胞,壁均匀地次生加厚C.死细胞,壁均匀地初生加厚;D.活细胞,壁均匀地初生加厚27.密腺属于A.外分泌结构B.分泌腔C.分泌道D.乳汁管28.在植物体内,进行各种代谢活动的主要组织0A.机械组织B.保护组织C.分泌组织D.薄壁组织29.纹孔道存在于下述哪类细胞壁上oB.纤维C.厚角组织细胞A.石细胞D.传递细胞30.存在于裸子植物细胞壁上的特有结构是4A.筛板B.具缘纹孔D.筛域D.梯状穿孔31.下列哪种组织常常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A.厚壁组织B.厚角组织C.输导组织D.分泌组织32下列哪种组织常存在于正在生长的器官中0B.纤维D.厚壁组织A.厚角组织C.石细胞33.草本植物体内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组织是6A.输导组织B.薄壁组织C.机械组织D.厚壁组织34韭菜叶切断后,能继续生长,是因为下列何种生长的结果A.顶端生长B.侧生生长C.居间生长D.产生离层35.胞间层的主要成份是A.纤维素B.果胶质D.淀粉C.蛋白质36.下列哪种细胞器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oA.高尔基体B.线粒体C.肉质网D.核糖体37.下列哪一种导管木质化程度最高oA.孔纹导管B.网纹导管C.螺纹导管D.梯纹导管五、问答题1.简述叶绿体的超微结构。2.简述分生组织细胞的特征。3.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它们各有什么重要意义?
19.筛管分子最明显的特征是其 。 A.侧壁具筛域 B.为具核的生活细胞 C.端壁具筛板 D.为有筛域,筛板而无核的生活细胞 20.次生分生组织可由 直接转变而成。 A.原分生组织 B.初生分生组织 C.侧生分生组织 D.薄壁组织 21.细胞内有细胞活动的“控制中心”之称的是 。 A.细胞器 B.细胞核 C.细胞质 D.叶绿体 22.周皮上的通气结构是 。 A.气孔 B.皮孔 C.穿孔 D.纹孔 23.由分生组织向成熟组织过渡的组织是 。 A.原分生组织 B .初生分生组织 C .次生分生组织 D .薄壁组织 24.水稻和小麦等禾本科植物拔节、抽穗时,茎迅速长高,是借助_的活动。 A.顶端分生组织 B .侧生分生组织 C.次生分生组织 D .居间分生组织 25.漆树中的漆是从茎韧皮部的 产生的。 A.溶生型分泌道 B.裂生型分泌道 C.溶生型分泌腔 D.裂生型分泌腔 26.厚角组织与厚壁组织的差别,在于厚壁组织是 。 A.一.死细胞,壁均匀地次生加厚; B.活细胞,壁均匀地次生加厚 C.死细胞,壁均匀地初生加厚; D.活细胞,壁均匀地初生加厚 27.密腺属于 。 A.外分泌结构 B.分泌腔 C.分泌道 D.乳汁管 28.在植物体内,进行各种代谢活动的主要组织 。 A.机械组织 B.保护组织 C.分泌组织 D.薄壁组织 29.纹孔道存在于下述哪类细胞壁上 。 A.石细胞 B.纤维 C.厚角组织细胞 D.传递细胞 30.存在于裸子植物细胞壁上的特有结构是 。 A.筛板 B.具缘纹孔 D.筛域 D.梯状穿孔 31.下列哪种组织常常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 A.厚壁组织 B.厚角组织 C.输导组织 D.分泌组织 32.下列哪种组织常存在于正在生长的器官中 。 A.厚角组织 B.纤维 C.石细胞 D.厚壁组织 33.草本植物体内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组织是 。 A.输导组织 B.薄壁组织 C.机械组织 D.厚壁组织 34.韭菜叶切断后,能继续生长,是因为下列何种生长的结果 · A.顶端生长 B.侧生生长 C.居间生长 D.产生离层 35.胞间层的主要成份是 。 A.纤维素 B.果胶质 C.蛋白质 D.淀粉 36.下列哪种细胞器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 A.高尔基体 B.线粒体 C.肉质网 D.核糖体 37.下列哪一种导管木质化程度最高 。 A.孔纹导管 B.网纹导管 C.螺纹导管 D.梯纹导管 五、问答题 1.简述叶绿体的超微结构。 2.简述分生组织细胞的特征。 3.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它们各有什么重要意义?

4.从输导组织的结构和组织来分析,为什么说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高级?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细胞和细胞学说有机体除病毒外,都是由单个或多个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植物细胞由原生质体和细胞壁两部分组成。细胞学说是德国植物学家Schleiden,J.和动物学家Schwann,T.二人于1938一1939年间提出的。细胞学说认为,植物和动物的组织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所有的细胞是由细胞分裂或融合而来:卵和精子都是细胞;一个细胞可分裂而形成组织。细胞学说第一次明确地指出了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单位的思想,从理论上确立了细胞在整个生物界的地位,把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有机体统一了起来。2.原生质和原生质体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称为原生质。原生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原生质体是生活细胞内全部具有生命的物质的总称,也即原生质体由原生质所构成。原生质体一般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原生质体是细胞各类代谢活动进行的主要场所.原生质体一词有时指去了壁的植物细胞。3.细胞器散布在细胞质内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亚细胞结构称为细胞器。如各种质体、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微管等。4.组织:在个体发育上,具有相同来源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的细胞群组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叫组织。5.胞间连丝胞间连丝是穿过细胞壁的原生质细丝,它连接相邻细胞间的原生质体。它是细胞原生质体之间物质和信息直接联系的桥梁,是多细胞植物体成为一个结构和功能上统一的有机体的重要保证。6.细胞分化多细胞有机体内的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特化,称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表现在内部生理变化和形态外貌变化两个方面。细胞分化便多细胞植物中细胞功能趋专门化,有利于提商各种生理功能和效率。因此,分化是进化的表现。7.染色质和染色体当细胞固定染色后,核质中校碱性染料成深色的部分,称为染色质。染色质是细胞中遗传物质存在的主要形式,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贡:在电子显徽镜下染色质显出一些交织成网状的细丝。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时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而变粗变短.成为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粗线状棒状体,此即染色体。8.纹孔在细胞壁的形成过程中,局部不进行次生增厚。从而形成薄壁的凹陷区域,此区域称为纹孔。9.传递细胞传递细胞是一些特化的薄壁细胞:具有胞壁向内生长的特性,行使物质短途运输的生能。10.细胞周期有丝分裂从一次分裂结束到另一次分裂结束的期限,叫做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GI、S期、G2和M期。11.穿孔指细胞壁局部溶解消失而形成的真正相通的孔洞。二、判断与改错判断: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改错:1.将“组织”改为“细胞”7.将·蛋白贡”改为“水”。8.将“一切植物”改为“除细菌、真菌和蓝藻以外的一切植物”。9.本题可改为“植物细胞壁成三层: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但不是所有的细胞都具次生壁”。11.本题改为“胞质运动是胞质在细胞内作有规则的持续的流动,可朝一个方向作循环流动,也可有不同的流动方
4.从输导组织的结构和组织来分析,为什么说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高级?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细胞和细胞学说 有机体除病毒外,都是由单个或多个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命活 动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植物细胞由原生质体和细胞壁两部分组成。细胞学说是德国植 物学家 Schleiden,.J.和动物学家 Schwann,T.二人于 1938—1939 年间提出的。细胞学 说认为,植物和动物的组织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所有的细胞是由细胞分裂或融合而来;卵 和精子都是细胞;一个细胞可分裂而形成组织。细胞学说第一次明确地指出了细胞是一切 动、植物结构单位的思想,从理论上确立了细胞在整个生物界的地位,把自然界中形形色 色的有机体统一了起来。 2.原生质和原生质体 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称为原生质。原生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物 质基础。原生质体是生活细胞内全部具有生命的物质的总称,也即原生质体由原生质所构 成。原生质体一般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原生质体是细胞各类代谢活动 进行的主要场所.原生质体一词有时指去了壁的植物细胞。 3.细胞器 散布在细胞质内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亚细胞结构称为细胞器。如各种质 体、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微管等。 4.组织:在个体发育上,具有相同来源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的细胞群组成的结构和功 能单位叫组织。 5.胞间连丝 胞间连丝是穿过细胞壁的原生质细丝,它连接相邻细胞间的原生质体。 它是细胞原生质体之间物质和信息直接联系的桥粱.是多细胞植物体成为一个结构和功能 上统一的有机体的重要保证。 6.细胞分化 多细胞有机体内的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特化,称为细胞分化。细胞分 化表现在内部生理变化和形态外貌变化两个方面。细胞分化使多细胞植物中细胞功能趋向 专门化,有利于提商各种生理功能和效率。因此,分化是进化的表现。 7.染色质和染色体 当细胞固定染色后,核质中校碱性染料成深色的部分,称为染色 质。染色质是细 胞中遗传物质存在的主要形式,其主要成分是 DNA 和蛋白贡:在电子显 徽镜下染色质显出一些交织成网状 的细丝。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时期,染色质高度螺 旋化而变粗变短.成为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粗线状 棒状体,此即染色体。 8.纹孔 在细胞壁的形成过程中,局部不进行次生增厚。从而形成薄壁的凹陷区域, 此区域称为纹孔。 9.传递细胞 传递细胞是一些特化的薄壁细胞.具有胞壁向内生长的特性.行使物质 短途运输的生能。 10.细胞周期 有丝分裂从一次分裂结束到另一次分裂结束的期限,叫做细胞周期。一 个细胞周期 包括 G1、S 期、G2 和 M 期。 11.穿孔 指细胞壁局部溶解消失而形成的真正相通的孔洞。 二、判断与改错 判断: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改错:1.将“组织”改为“细胞” 7.将·蛋白贡”改为“水”。 8.将“一切 植物”改为“除细菌、真菌和蓝藻以外的一切植物”。 9.本题可改为“植物细胞壁成三层: 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但不是所有的细胞都具次生壁”。 11.本题改为“胞质运动 是胞质在细胞内作有规则的持续的流动,可朝一个方向作循环流动,也可有不同的流动方

向”。13.将·每一纺锤丝都”改为“染色体牵丝”。15.将“G,”改为“S”。16.将“核分裂、胞质分裂”改为“无丝分裂、有丝分裂”。或将本题改为“有丝分裂包括核分裂和胞质分裂两个步骤”。17.将“细胞”改为“减数”,同时将“分裂后期“后期I”。19.删去“生活”二宇,因所观察的细胞须经固定染色等处理。20.将“微丝”改为·微管。21.将”表皮”改为“周皮”。22.将“水生植物”改为“旱生的肉质植物”。23,将“筛管分子·改为“管胞”或“石细胞”等。28.将“均由.”改为“或因部分细胞解体后而形成,或因细胞中层溶解,细胞相互分开而形成,或这二种方式相结合而形成”。三、填空1.选择、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2.细胞壁、原生质体、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6.造2.3.细胞壁、质体、液泡4.白色体、有色体、叶绿体5.蛋白质合成7.初生壁、胞间层8.具中央大液泡9.纺锤丝10.前油体,造粉体期I的偶线、粗线11.导管、穿、环纹、螺纹、梯纹、网纹,孔纹12.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16.保织13.形成层、木栓形成层14.表皮、周皮15.简单、复合护组织、薄壁组织(或基本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结构17.次、侧生(或次生)、木栓、木栓形成层、栓内层18.运输水分、支持19.薄壁(或基本、或贮藏)、机械(或厚壁)20.保护、分生、薄壁、分泌、输导、同化或薄。21.1665,虎克22.旋转、回旋23.同化薄壁组织、壁机械,机械贮藏薄壁组织、贮水薄壁组织、吸收薄壁组织、通气薄壁组织24.蛋白质、核27.肾形、哑铃形28.单酸25.木化、栓化、角化、矿化26.石细胞团纹孔具缘纹孔,半具缘纹孔四、选择填空1.C2.A3. C、E、F、I、J,A、B、K,D、G、H、L4.A5.B6.C7.A8.B9.C10.A11.D12. B13. B14.A15. A16. C17. C18.B19.D24. D25.A26.A27.A20.D21.B22.B23.B28.D29.A30.B31.B32,A33.B34.C35. B36. A 37. A五、问答题1.答:电子显微镜下显示出的细胞结构称为超微结构。用电镜观察,可看到叶绿体的外表有双层膜包被内部有由单层膜围成的圆盘状的类囊体,类囊体平行地相叠,形成一个个柱状体单位,称为基粒。在基粒之间,有基粒间膜(基质片层)相联系。除了这些以外的其余部分是没有一定结构的基质。2.答:组成分生组织的细胞,除有持续分裂盲目力为其主要特点外,一般排列紧密,细胞壁薄b细胞核相对较大,细胞质浓厚。通常缺少后含物;一般没有液泡和质体的分化,或只有极小的前液泡和前质体存在。分生组织的上述细胞学特征也会出现一些变化,如形成层细胞原生质体高度液泡化,木栓形成层细胞中可以出现少量叶绿体,某些裸子植物中,其顶端分生组织的局部细胞可能出现厚壁特征。3.答:有丝分裂是一种最普遍的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导致植物的生长,而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核分裂一次,每一于细胞有着和母细胞同样的遗传性。因此有丝分裂的生物学意义在于它保证了子细胞具有与母细胞相同的遗传潜能,保持了细胞遗传的稳定性。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连续分裂二次,但染色体只复制一次,同一母细胞分裂成的4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只有母细胞的一半。通过减数分裂导致了有性生殖细胞(配于)的染色体数目减半,而在以后发生有性生殖时,二配子结合成合子,合子的染色体重新恢复到亲本的数目
向”。 13.将·每一纺锤丝都”改为“染色体牵丝”。 15.将“G1”改为“S”。 16.将 “核分裂、胞质分裂”改为“无丝分裂、有丝分裂”。或将本题改为“有丝分裂包括核分裂 和胞质分裂两个 步骤”。 17.将“细胞”改为“减数”,同时将“分裂后期 “后期 I”。 19.删去“生活”二宇,因所观察的细胞须经固定染色等处理。 20.将“微丝”改为·微 管。 21.将’表皮”改为“周皮”。 22.将“水生植物”改为“旱生的肉质植物”。 23, 将“筛管分子·改为“管胞”或“石细胞”等。 28.将“均由.”改为“或因部分细胞 解体后而形成,或因细胞中层溶解,细胞相互分开而形成,或这二种方式相结合而形成”。 三、填空 1. 选择、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2.细胞壁、原生质体、细胞膜、细胞质、 细胞核 2. 3.细胞壁、质体、液泡 4.白色体、有色体、叶绿体 5.蛋白质合成 6.造 油体,造粉体 7.初生壁、胞间层 8.具中央大液泡 9.纺锤丝 10.前 期 I 的偶线、粗线 11.导管、穿、环纹、螺纹、梯纹、网纹,孔纹 12.顶端分 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 织 13.形成层、木栓形成层 14.表皮、周皮 15.简单、复合 16.保 护组织、薄壁组织(或基本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结构 17.次、侧 生(或次生)、木栓、木栓形成层、栓内层 18.运输水分、支持 19.薄壁(或 基本、或贮藏)、机械(或厚壁) 20.保护、分生、薄壁、分泌、输导、同化或薄 壁机械,机械 。21.1665,虎克 22.旋转、回旋 23.同化薄壁组织、 贮藏薄壁组织、贮水薄壁组织、吸收薄壁组织、通气薄壁组织 24.蛋白质、核 酸 25.木化、栓化、角化、矿化 26.石细胞团 27.肾形、哑铃形 28.单 纹孔 具缘纹孔,半具缘纹孔 四、选择填空 1.C 2.A 3.C、E、F、I、J,A、B、K,D、G、H、L 4.A 5.B 6.C 7.A 8.B 9.C 10.A 11.D 12.B 13.B 14.A 15.A 16.C 17.C 18.B 19.D 20.D 21.B 22.B 23.B 24.D 25.A 26.A 27.A 28.D 29.A 30.B 31.B 32,A 33.B 34.C 35.B 36.A 37.A 五、问答题 1.答:电子显微镜下显示出的细胞结构称为超微结构。用电镜观察,可看到叶绿体的 外表有双层膜包被内部有由单层膜围成的圆盘状的类囊体,类囊体平行地相叠,形成一个 个柱状体单位,称为基粒。在基粒之间,有基粒间膜(基质片层)相联系。除了这些以外的其 余部分是没有一定结构的基质。 2.答:组成分生组织的细胞,除有持续分裂盲目力为其主要特点外,一般排列紧密, 细胞壁薄 b 细胞核相对较大,细胞质浓厚。通常缺少后含物;一般没有液泡和质体的分化, 或只有极小的前液泡和前质体存在。分生组织的上述细胞学特征也会出现一些变化,如形 成层细胞原生质体高度液泡化,木栓形成层细胞中可以出现少量叶绿体,某些裸子植物中, 其顶端分生组织的局部细胞可能出现厚壁特征。 3.答:有丝分裂是一种最普遍的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导致植物的生长,而减数分 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 程中的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 次,核分裂一次,每一于细胞有着和母细胞 同样的遗传性。因此有丝分裂的生物学意义 在于它保证了子细胞具有与母细胞相同的遗传潜能,保持了细胞 遗传的稳定性。在减数 分裂过程中,细胞连续分裂二次,但染色体只复制一次,同一母细胞分裂成的 4 个子细胞 的染色体数只有母细胞的一半。通过减数分裂导致了有性生殖细胞(配于)的染色体数目减 半,而在以后发生有性生殖时,二配子结合成合子,合子的染色体重新恢复到亲本的数目

这样周而复始,使每一物种申遗传性具相对的稳定性。此为减数分裂具有的重要生物学意义的第一个方面。其次,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伺源染色体发生片段交换.产生了遗传物质的重组,丰富了植物遗传的变异性。4.答:植物的输导组织.包括木贡部和韧皮部二类。裸子植物木质部一般主要由管胞组成;管胞担负了输导与支持双重功能。被子植物的木质部中导管分子专营输导功能,木纤维专营支持功能,所以被子植物木质部分化程度更高。而且导管分子的管径一般比管胞租大:因此辖水效率更高:被子植物更能适应陆生环境。被子植物韧皮部含筛管分子和伴胞,筛管分子连接成纵行的长管,适于长、短距离运输有机养分,筛管的运输功能与伴胞的代谢密切相关。裸子植物的韧皮部无筛管、伴胞,而具筛胞,筛胞与筛管分子的主要区别在于,筛胞细的胞壁上只有筛域,原生质体中也无P一蛋白体,而且不象筛管那样由许多筛管分子连成纵行的长管,而是由筛胞聚集成群。显然,筛胞是一种比较原始的类型。所以裸于植物的输导组织比被子植物的简单、原始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高级。第二节“种子和幼苗”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器官2.种子3.幼苗二、判断与改错:1.一粒稻谷就是一粒种子。()2.双子叶植物的种子都没有胚乳,单子叶植物的种子都有胚乳。()3.无胚乳种子的养料贮存在子叶中。()4.面粉主要是由小麦种子的子叶加工而成的。()5.休眠种子内的代谢活动完全停止。()6.种子萌发时,所谓·出芽”就是指种子露出了胚芽。()7.种子贮藏时,其含水量越低,低谢活动越弱,越利于贮藏。()8.种子萌发所不可缺少的外界条件是水分、温度和氧气。()9.多数裸子植物的种子内具两枚以上的子叶。()三、填空1.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是,繁殖器官是1和2.从种子萌发为幼苗长成根、茎、叶,这个过程为。植物开花结果,产生种子,繁殖后代,这个过程称—。和3.植物种子是由三部分构成,但有些种子却只有和-两部分,前者称种子,后者称种子。4.小麦的胚乳由和含的胚乳细胞组成,5.留土萌发种子和出土萌发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的主要区别,在于播。6.出土萌发的种子一般宜播,留土萌发的种子可适当四、选择填空1.在植物学上称为种子。A玉米籽粒B.高梁籽粒C.向日葵籽粒D.花生仁2.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胚包括/。A,胚根、胚芽、子叶、胚乳B.胚根、胚轴、子叶、胚乳C.胚根、胚芽、胚轴D.胚根、胚轴、胚芽、子叶3.种子中最主要的部分是A.胚B.胚乳C.种皮D.子叶4.所有植物的种子均具有
这样周而复始,使每一物种申遗传性具相对的稳定性。此为减数分裂具有的重要生物学意 义的第一个方面。其次,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伺源染色体发生片段交换.产生了遗传 物质的重组,丰富了植物遗传的变异性。 4.答:植物的输导组织.包括木贡部和韧皮部二类。裸子植物木质部一般主要由管胞 组成;管胞担负了输导与支持双重功能。被子植物的木质部中.导管分子专营输导功能, 木纤维专营支持功能,所以被子植物木质部分化程度更高。而且导管分子的管径一般比管 胞租大.因此辖水效率更高.被子植物更能适应陆生环境。被子植物韧皮部含筛管分子和 伴胞,筛管分子连接成纵行的长管,适于长、短距离运输有机养分,筛管的运输功能与伴 胞的代谢密切相关。裸子植物的韧皮部无筛管、伴胞,而具筛胞,筛胞与筛管分子的主要 区别在于,筛胞细的胞壁上只有筛域,原生质体中也无 P 一蛋白体,而且不象筛管那样由 许多筛管分子连成纵行的长管,而是由筛胞聚集成群。显然,筛胞是一种比较原始的类型。 所以裸于植物的输导组织比被子植物的简单、原始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高级。 第二节 “种子和幼苗”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器官 2.种子 3.幼苗 二、判断与改错: 1.一粒稻谷就是一粒种子。 ( ) 2.双子叶植物的种子都没有胚乳,单子叶植物的种子都有胚乳。 ( ) 3.无胚乳种子的养料贮存在子叶中。 ( ) 4.面粉主要是由小麦种子的子叶加工而成的。 ( ) 5.休眠种子内的代谢活动完全停止。 ( ) 6.种子萌发时,所谓·出芽”就是指种子露出了胚芽。 ( ) 7.种子贮藏时,其含水量越低,低谢活动越弱,越利于贮藏。 ( ) 8.种子萌发所不可缺少的外界条件是水分、温度和氧气。 ( ) 9.多数裸子植物的种子内具两枚以上的子叶。 ( ) 三、填空 1.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是 、 、 ,繁殖器官是 、 和 。 2.从种子萌发为幼苗长成根、茎、叶,这个过程为 。植物开花结果,产 生种子,繁殖后代,这个过程称 。 3.植物种子是由 , 和 三部分构成,但有些种子却只有_和_ 两部分,前者称 种子,后者称 种子。 4.小麦的胚乳由 和含 的胚乳细胞组成。 5.留土萌发种子和出土萌发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的主要区别,在于 。 6.出土萌发的种子一般宜 播,留土萌发的种子可适当 播。 四、选择填空 1. 在植物学上称为种子。 A.玉米籽粒 B.高梁籽粒 C.向日葵籽粒 D.花生仁 2.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胚包括 。 A.胚根、胚芽、子叶、胚乳 B.胚根、胚轴、子叶、胚乳 C.胚根、胚芽、胚轴 D.胚根、胚轴、胚芽、子叶 3.种子中最主要的部分是 。 A.胚 B.胚乳 C.种皮 D.子叶 4.所有植物的种子均具有

A.相同的子叶数B.胚乳C. 胚D.外胚乳5.成熟蚕豆种子的种皮上一条黑色眉状物是A:种脊B.种脐C.种桌D.种柄6.下列哪种植物的种子属于有胚乳种子-A.大豆B.蚕豆C.花生D.篦麻7.小麦的子叶又称。A.外胚叶B.盾片C.胚芽鞘D.糊粉层8.我们吃绿豆芽,主要吃的是0A.根B.芽C.下胚轴D.上胚轴9.小麦幼苗的第一片真叶是A.子叶B.外胚叶C.胚芽鞘D.由顶端分生组织产生10.因后熟作用而体眠的种子。用处理可打破休眠。A.水冲洗B.赤霉素C.机械方法D.浓硫酸11.贮藏种子的最适条件是_。A.低温B.干燥C.低温和干燥D.低温和避光12.用浓硫酸处理苋属植物种子可打破休眠:是因为该种子休眠的原因是A.种子内的胚尚未成熟B.子的后熟作用C.存在抑制性物质D.种皮过于坚硬13.瓜类种子不可能在果实内萌发,是因为种子A.受抑制性物质影响B.缺乏氧气C.具后熟作用D.胚尚未成熟14._萌发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光。A.烟草B.苋菜C.苋菜和菀丝子O.烟草和杜鹃15.小麦种子萌发时,对胚乳内贮藏的物质加以分解和转运的结构是—。A.糊粉层B.盾片C.上皮细胞D.外胚叶16.下列植物属于子叶留土的是A.棉花B.篦麻C.大豆D.小麦17.无胚乳种子在形成过程中,胚乳为所吸收D.外胚乳A.胚B.胚芽C.子叶18.种子内贮藏营养的结构是6C.子叶A. 胚B.胚乳D.胚乳或子叶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器官器官是生物体由多种组织构成的、能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单位。植物体内,以营养生长为主要功能的器官称为营养器官,如根、茎和叶:与生殖有密切关系的器官称为生殖器官,如花、果实和种子。2.种子种子是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是胚珠经过受精而发育形成的结构。种子一般由胚、胚乳和种皮三部分组成。在被子植物中,有的植物种子中的胚乳在发育过程中被子叶吸收,成熟后的种子没有胚乳,叫做无胚乳种子,如大豆、黄瓜的种子:成熟后种子内有胚乳的叫做有胚乳种子,如小麦、玉米、菌麻的种子。3.幼苗种子萌发后由胚长成的独立生活的幼小植株,即为幼苗。不同植物种类的种子萌发时,由于胚体各部分,特别是胚轴部分的生长速度不同.长成的幼苗在形态上也不一样,可分为两类:于叶出土的幼苗和子叶留土的幼苗。二、判断与改错判断:1—2.—3.+4.—5.—6. 7. 8. 9.+
A.相同的子叶数 B.胚乳 C.胚 D.外胚乳 5.成熟蚕豆种子的种皮上一条黑色眉状物是 。 A.种脊 B.种脐 C.种臬 D.种柄 6.下列哪种植物的种子属于有胚乳种子 。 A.大豆 B.蚕豆 C.花生 D.蓖麻 7.小麦的子叶又称 。 A.外胚叶 B.盾片 C.胚芽鞘 D.糊粉层 8.我们吃绿豆芽,主要吃的是 。 A.根 B.芽 C.下胚轴 D.上胚轴 9.小麦幼苗的第一片真叶是 。 A.子叶 B.外胚叶 C.胚芽鞘 D.由顶端分生组织产生 10.因后熟作用而体眠的种子.用 处理可打破休眠。 A.水冲洗 B.赤霉素 C.机械方法 D.浓硫酸 11.贮藏种子的最适条件是 。 A.低温 B.干燥 C.低温和干燥 D.低温和避光 12.用浓硫酸处理苋属植物种子可打破休眠.是因为该种子休眠的原因是 。 A.种子内的胚尚未成熟 B.子的后熟作用 C.存在抑制性物质 D.种皮过于坚硬 13.瓜类种子不可能在果实内萌发,是因为种子 。 A.受抑制性物质影响 B.缺乏氧气 C.具后熟作用 D.胚尚未成熟 14. 萌发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光。 A.烟草 B.苋菜 C.苋菜和菟丝子 O.烟草和杜鹃 15.小麦种子萌发时,对胚乳内贮藏的物质加以分解和转运的结构是 。 A.糊粉层 B.盾片 C.上皮细胞 D.外胚叶 16.下列植物属于子叶留土的是 . A.棉花 B.蓖麻 C.大豆 D.小麦 17.无胚乳种子在形成过程中,胚乳为 所吸收 . A.胚 B.胚芽 C.子叶 D.外胚乳 18.种子内贮藏营养的结构是 。 A.胚 B.胚乳 C.子叶 D.胚乳或子叶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器官 器官是生物体由多种组织构成的、能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单位。植物体内,以 营养生长为主要功能的器官称为营养器官,如根、茎和叶;与生殖有密切关系的器官称为 生殖器官,如花、果实和种子。 2.种子 种子是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是胚珠经过受精而发育形成的结构。种子一般由 胚、胚乳和种皮三部分组成。在被子植物中,有的植物种子中的胚乳在发育过程中被子叶 吸收,成熟后的种子没有胚乳,叫做无胚乳种子,如大豆、黄瓜的种子;成熟后种子内有 胚乳的叫做有胚乳种子,如小麦、玉米、蓖麻的种子。 3.幼苗 种子萌发后由胚长成的独立生活的幼小植株,即为幼苗。不同植物种类的种子 萌发时,由于胚体各部分,特别是胚轴部分的生长速度不同.长成的幼苗在形态上也不一 样,可分为两类:于叶出土的幼苗和子叶留土的幼苗。 二、判断与改错 判断:l— 2.— 3.+ 4.— 5.— 6.— 7.— 8.— 9.+

改错:1,“一粒种子”改为“二个颖果”或“一个果实”。2.本句改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均具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两种类型”。4.“子叶”玫为“胚乳”。5.“完全停止”改为“微弱”。6。“胚芽”改为“胚根,胚芽鞘或胚根鞘”。7.本句改为:·一般种子贮藏时,对含水量有一个安全系数,高于或低于安全系数都不利于贮藏”。8.将“水分、温度和氧气”改为”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三、填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2.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3.种皮、胚、胚乳,种皮、胚,有胚乳、无胚乳4.糊粉层、淀粉5.上胚轴和下胚轴在种子萌发时的6.浅;深生长速度不相一致四、选择填空1. D 2. D3.A4.C5.B3 6. D 7.B8.C9.D 10, B 11. C12.D15.C16.D17.C18.D13. A 14. D第三节古“根”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定根和不定根2.直根系和须根系3.木质部脊:4.平周分裂和垂周分裂5.初生生长、初生组织和初生结构6.凯氏带7.通道细胞8.内起源9.根瘤与菌根10.动中心11.共质体二、判断与改错1.直根系多为深根系.须根系多为浅根系()2.在作物的间作和套种中。往往将具须根系作物和具直根系的作物搭配。()3.根的初生结构中皮层发达,次生结构中仍有皮层存在。()4.不定根是由中柱鞘细胞恢复分裂产生的。()5.初生根、次生根在植物学上与农业上有不同的含义。()6.主根和侧根属初生根,不定根屑次生根。()7.根毛分布在根尖的伸长区和成熟区。()8.成熟区(根毛区)的每部分都具有很强的吸收力。()9.根尖在生长过程中其四个部分逐渐长长。()10.在初生根的横切面上,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各三束,故为“六原型”。()11.根的中柱鞘细胞具有凯氏带。()12.根中木质部发育方式为内始式,而韧皮部则为外始式。()13.根毛与侧根的来源是一致的。()14.侧根为定根,起源于根毛区内中柱鞘的一定部位,即总是发生于原生木质部与原生韧皮部之间的地方。15.侧根的发生与根的项端分生组织无关。16.根的初生木质部在次生木质部的内方。17.根的木栓形成层最早起源于中柱鞘细胞。18.木栓形成层只能来自中柱鞘。19.水稻、小麦根无次生生长,20.根瘤是根瘤菌在植物根内寄生所形成的复合体。21.子植物的根一旦产生了菌根,其原有的根毛会逐渐消失。22.根瘤只见于豆科植物根部。23.菌根是细菌与种子植物共生的根。三、填空1.根系即
改错:1,“一粒种子”改为“一个颖果”或“一个果实”。 2.本句改为“双子叶植 物和单子叶植物均具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两种类型”。 4.“子叶”玫为“胚乳”。 5.“完全停止”改为“微弱”。 6。“胚芽”改为“胚根,胚芽鞘或胚根鞘”。 7.本 句改为:·一般种子贮藏时,对含水量有一个安全系数,高于或低于安全系数都不利于贮藏”。 8.将“水分、温度和氧气”改为”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 三、填空 .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2.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 3.种皮、胚、胚乳, 种皮、胚,有胚乳、无胚乳 4.糊粉层、淀粉 5.上胚轴和下胚轴在种子萌发时的 生长速度不相一致 6.浅;深 四、选择填空 1.D 2.D 3.A 4.C 5.B 6.D 7.B 8.C 9.D 10,B 11.C 12.D 13.A 14.D 15.C 16.D 17.C 18.D 第三节 “根”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定根和不定根 2.直根系和须根系 3.木质部脊 4.平周分裂和垂周分裂 5.初生生长、初生组织和初生结构 6.凯氏带 7.通道细胞 8.内起源 9. 根瘤与菌 根 10.动中心 11.共质体 二、判断与改错 1.直根系多为深根系.须根系多为浅根系 ( ) 2.在作物的间作和套种中.往往将具须根系作物和具直根系的作物搭配。 ( ) 3.根的初生结构中皮层发达,次生结构中仍有皮层存在。 ( ) 4.不定根是由中柱鞘细胞恢复分裂产生的。 ( ) 5.初生根、次生根在植物学上与农业上有不同的含义。 ( ) 6.主根和侧根属初生根,不定根屑次生根。 ( ) 7.根毛分布在根尖的伸长区和成熟区。 ( ) 8.成熟区(根毛区)的每部分都具有很强的吸收力。 ( ) 9.根尖在生长过程中其四个部分逐渐长长。 ( ) 10.在初生根的横切面上,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各三束,故为“六原型”。 ( ) 11.根的中柱鞘细胞具有凯氏带。 ( ) 12.根中木质部发育方式为内始式,而韧皮部则为外始式。 ( ) 13.根毛与侧根的来源是一致的。 ( ) 14.侧根为定根,起源于根毛区内中柱鞘的一定部位,即总是发生于原生木质部与原生韧 皮部之间的地方。 15.侧根的发生与根的顶端分生组织无关。 16.根的初生木质部在次生木质部的内方。 17.根的木栓形成层最早起源于中柱鞘细胞。 18.木栓形成层只能来自中柱鞘。 19.水稻、小麦根无次生生长, 20.根瘤是根瘤菌在植物根内寄生所形成的复合体。 21.子植物的根一旦产生了菌根,其原有的根毛会逐渐消失。 22.根瘤只见于豆科植物根部。 23.菌根是细菌与种子植物共生的根。 三、填空 1.根系即

2.主根是由发育而来,侧根起源于3.根的主要功能是,根还有和和的功能。4.直根系为有明显的和区别的根系。和5.根尖可分为四个部分。6.根尖的初生分生组织初步分化为和三部分,以后分别发育成和07.根的长度生长是和共同活动的结果。8.根尖的根毛区又叫,其内部结构的主要特征是已分化完成。由外向内包括、和一部分。9.根瘤是和的共生结构。10.皮层的最外一层或数层细胞排列紧密而整齐称011.禾本科植物的内皮层在发育后期其细胞常面增厚,横切面上。增厚的部分呈形。12.根的初生韧皮部发育成熟的方式是三。在:专,在内方。13.根的维管组织内由导管,官胞,筛管,伴胞,纤维系统,由维管射线组成系统。14.根的维管柱包括和薄壁细胞。15.侧根起源于。属起源:在三原型、四原型等的根上,侧根是正对着发生的。16.根的次生结构中有一些径向捧列的薄壁细胞群。称,包括和,其功能是和由活动产生17.根的次生结构包括由活动产生的的018.根毛是由细胞发生的,根毛和发生它的细胞之间细胞壁隔开,最短的根毛在根毛区部位。19.在海边营造防风林应选择具有根系的树种。四、选择填空1.托插、压条是利用枝条、叶、地下茎等能产生的特性。D.三生根A.初生根B.不定根C.次生根2.玉米近地面的节上产生的根属于A.主根B.侧根D.气生根C.不定根3下列哪一结构是根所特有的?A.分生区B.根冠C.伸长区D.成熟区4.利于植物形成较深根系的环境条件是A.地下水位较高B.通气良好巴土壤肥力较差n光照弱5.根的吸收作用主要在A.根冠B.分生区C.根毛区D,伸长区6.伸长区细胞显著延长A.细胞分裂逐渐停止B.分化出环纹导管C.分化出筛管D.A、B和C。7.根冠的外层细胞不断死亡、脱落和解体,同时由于一,根冠得到补充。B.根冠细胞进行无丝分裂A根冠细胞进行有丝分裂0C.分生区的细胞不断进行有丝分裂D.分生区的细胞不断进行无丝分裂8.在植物系统演化中,最先产生的器官为0A.根B.茎C叶D.花9.裸子植物根的中柱鞘细胞为
2.主根是由 发育而来,侧根起源于 。 3.根的主要功能是 ,根还有 和 、 、 和 的功能。 4.直根系为有明显的 和 区别的根系。 5.根尖可分为 、 、 和 四个部分。 6.根尖的初生分生组织初步分化为 、 和 三部分,以后分别发育成 、 和 。 7.根的长度生长是 和 共同活动的结果。 8.根尖的根毛区又叫 ,其内部结构的主要特征是_已分化完成。由外向内包 括 、和一部分。 9.根瘤是 和 的共生结构。 10.皮层的最外一层或数层细胞排列紧密而整齐称 。 11.禾本科植物的内皮层在发育后期其细胞常 面增厚, 横切面上.增厚的部 分呈 形。 12.根的初生韧皮部发育成熟的方式是_三。_在 i;专,_在内方。 13.根的维管组织内由导管,官胞,筛管,伴胞,纤维系统,由维管射线组成 系统。 14.根的维管柱包括 、 、 和薄壁细胞。 15.侧根起源于 。属 起源:在三原型、四原型等的根上,侧根是正对着 发 生的。 16.根的次生结构中有一些径向捧列的薄壁细胞群。称 ,包括 和 ,其功能 是 17.根的次生结构包括由 活动产生的 和由 活动产生 的 。 18.根毛是由 细胞发生的,根毛和发生它的细胞之间 细胞壁隔开,最 短的根毛在根毛区部位。 19.在海边营造防风林应选择具有 根系的树种。 四、选择填空 1.扦插、压条是利用枝条、叶、地下茎等能产生 的特性。 A.初生根 B.不定根 C.次生根 D.三生根 2.玉米近地面的节上产生的根属于 。 A.主根 B.侧根 C.不定根 D.气生根 3.下列哪一结构是根所特有的? A.分生区 B.根冠 C.伸长区 D.成熟区 4.利于植物形成较深根系的环境条件是 。 A.地下水位较高 B.通气良好 巴土壤肥力较差 n 光照弱 5.根的吸收作用主要在 。 A.根冠 B.分生区 C.根毛区 D,伸长区 6.伸长区细胞显著延长 。 A.细胞分裂逐渐停止 B.分化出环纹导管 C.分化出筛管 D.A、B 和 C。 7.根冠的外层细胞不断死亡、脱落和解体,同时由于 ,根冠得到补充。 A.根冠细胞进行有丝分裂 B.根冠细胞进行无丝分裂 。 C.分生区的细胞不断进行有丝分裂 D.分生区的细胞不断进行无丝分裂 。 8.在植物系统演化中,最先产生的器官为 。 A.根 B.茎 C.叶 D.花 9.裸子植物根的中柱鞘细胞为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蕨类植物复习(含答案).doc
- 《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林业和园林植物资源生物学术语 Essential terms of forest and horticultural plant resources.docx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植物学试题B卷2(无答案).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植物学试题A卷1(无答案).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2011-2012年第二学期植物学试题B卷(含参考答案).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2011-2012年第二学期植物学试题A卷(含参考答案).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2010-2011年第一学期植物学试题B卷(含参考答案).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2010-2011年第二学期植物学试题B卷(含参考答案).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2010-2011年第一学期植物学试题A卷(含参考答案).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2010-2011年第二学期植物学试题A卷(含参考答案).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2009-2010年第一学期植物学试题B卷(含参考答案).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2009-2010年第一学期植物学试题A卷(含参考答案).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植物分类学).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植物形态解剖学).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实验讲稿)分子生物学概论.pdf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实验讲稿)实验技术概论.pdf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实验讲稿)血浆清蛋白分离、纯化与鉴定.pdf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实验讲稿)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血清脂蛋白.pdf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实验讲稿)转氨基作用.pdf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书,共二十六个实验).pdf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植物细胞.ppt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绪论 Botany(主讲:林正眉).ppt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植物组织和组织系统.ppt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第一节 根.ppt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第四节 营养器官间的相互联系.ppt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第二节 茎.ppt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第三节 叶.ppt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地衣(Lichens).ppt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藻类植物.ppt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4.2-4.9).ppt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4.1-4.3).ppt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苔藓植物 Bryophyta.ppt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蕨类植物(Pteridphyta).ppt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图解分化图解.ppt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裸子植物.ppt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被子植物 Angiosperm.ppt
- 华南师范大学:《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共十一章).doc
- 华南师范大学:《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含答案).doc
- 华南师范大学:《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一 果蝇(Drodophila melanogaster)的观察与试验设计.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