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各章例题解析(共十五章,打印版)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67
文件大小:15.6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第一章 结构与性质 第二章 波谱法及其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第三章 开链烃 第四章 碳环烃 第五章 旋光异构 第六章 卤代烃 第七章 醇、酚、醚 第八章 醛、酮、醌 第九章 羧酸、羧酸衍生物和取代酸 第十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第十一章 含硫和含磷化合物 第十二章 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 第十三章 碳水化合物 第十四章 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 第十五章 油脂和类脂化合物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一章结构与性质 题例1-1指出下列化合物中各个碳原子的杂化状态,标明形成每个碳碳共价键的原子轨道及 共价键的类型 (1)CH—CHC=CH (2)(CHC-CH=CH (3)CH2=CH-CHz-CH=CH2 【思路】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是以即、sp和s即三种杂化状念与其它原子成键,所形成的共价健有 。键和π键,键不可能独立存在,只能与σ键并存。此类愿目可按以下思路判断:若碳原子以4个单键与其它 原子相连,该碳原子为$印杂化,而单键就是。键:若碳原子以一个双键和两个单键与其它原子相连,该碳原子为 杂化,双键中有一个σ键和一个:能:若碳原子以一个三锭和一个单键或者通过两个双键与其它原子相连,则 该碳原子为s印杂化,三键中有一个σ键和两个:锭。 【解析】依据上述思路,解析如下: (1)CH CH C=CH Cmp-Cmp3 Cip-Cp Cap-Cip Caw-Car Cap:-Cpz (a (g ( (网 2)一88= Cn-CiCn一CpCp一Cp2和Cr一C ( Cr-Crs Cm-Cipa ( 3)8=8-8-8= Cp一Cn和Cr一CCp一Cp:和C一Cp 题例1-2试用键的极性和可极化性的概念比较C一F、C一C1、C一Br和C一I键极性强弱和 共价键异裂的难易程度。 【思路】解此类避目首先要掌握键的极性和可极化性的定义及区别,然后用无机化学中已掌握的相关知识 H一F、H一C、H一Br和H一I健的极性和水溶液的酸性类推。 【解析】在元煮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元煮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减小,原子吸引电子的德力趋弱 失去电子的能力趋强,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健极性的强弱:对第Ⅶ主族的卤族元素来说,如果与凶原子形成共价健的原子相同时,键的极性从上到下依 次减弱,因此C-F、C-C1、C-Br、C一I锭极性强弱次序与H一、H-C、H-Br、H一I变化规律相同,即: C-F>C-CI>C-Br>C-I

共价健异裂的难易得度:对第M主族的卤元素来说,如果与卤原子形成共价健的原子相同时,健的可极化性 从上到下依次增大,所以在极性水分子这一外电场的影响下,日一X键异裂的程度依次增大,给出质子的能力即酸 性从强到弱的次序为:H一>H一B>H一C>H一F。同理,C一X键异裂的程度从易到难的次序为:C一>C一 Br>C-Cl>C-F 题例13试比较下列各组化合物沸点的高低。 (1)CH:CHCH2OH CH:CHCHO (2)CH,CHBr和CH,CHl (3)(CH)CH和CH:CH2CH2CH 【思路】从分子间作用力与沸点的关系入手,先考忠影响因素最大的氢键,其次是分子极性,再次是相对 分子质量和分子间接触积,最后是分子距离 【解析】能够形成分子间氢能的物质,沸点明显升高,且形成分子间氢键的能力越强,沸点越高。若形成 分子间氢健的能力相当,则分子极性越大,沸点越高。如果形成分子间氢健的能力和分子极性相当,就比较相对 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色散力越大,沸点越高。如果前三个因素都相当,则比较支链数目和分子间距离: 支链数目越少、分子接触面越大、分子间距离越小,分子间作用力越大,沸点藏越高。因此3组化合物沸点的高 低次序比较如下 (1)CH:CH,CH,O日>CH:CH,CHO(前者能形成分子间氢键) (2)CH,CH,Br<CH,CHl(二者都不能形成分子间氢健,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超过分子极性》 (3)(CH)CH<CH,CH,CH,CH(二者都不能形成分子间氢键,分子极性相当,又是同分异构体,但后者为 直链烷烃,没有支能,分子间接触而大于前者,分子间距离小于前者) 题例14试说明下列反应的类型和试剂的性质。 (1)CH一C=CH+CH,O CH1一C=CH (2)CH3一C=CH+Cr →CH,-C=CH-CI (3)CH3-C=CH Br CH2一C=CH+HB 【思路】依照有机反应的两种分类方法,根据反应前后反应物和活性中间体结构的变化以及共价键的断裂方 式判断反成的类型和试剂的性质。 【解析】根据反应前后反应物和活性中间体结构的变化判断,()和(2)居于加成反应,(3)属于取代反 应:根据共价键的断裂方式判断,(1)和(2)属于离子型反应,(3)属于自由基反应。另外,既然任何一个离子 型反应都可看作是亲核试剂与亲电试剂之间的反应,那么如何环定一个离子型反应是亲核还是亲电的反应呢?答 案就是以反应中最先与碳原子形成共价锭的试剂为判断标准。因此反应(1)属于离子型亲核加成反应,因为与反 应物丙缺三键碳原子形成共价铠的是亲核试剂CH0,生成碳负离子中间体:反应(2)属于离子型亲电加成反应, 因为与反应物丙块三健碳原子形成共价健的是亲电试剂C,生成碳正高子中间体:反应(3)属于白由基型取代反 应,试剂B即和生成的活性中间体CH,一C三CH都是自由基

第二章波谱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题例2-1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用红外光谱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AH,C-&-OH和 -C-OCH3 0 B.CHCH,CCHs CH3CH2CHC-H co和-oH (2)在下列化合物的H核磁共振谱中,哪个甲基上质子的化学位移最大? A.CH:CH=CH2 B.CHC=CH C.CH:CH2CH3 (3)某化合物的红外光谱:1700cm1有一强吸收峰,3000cm有一中强吸收峰。下列哪个 构造式代表该化合物? CHO 0 A. (4)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H,H核磁共振谱:=1.65(6,二重峰),=5.30(2H,四重 蜂)。下列哪个结构式代表该化合物? A.CH2=CHCH2CH3 B.< c.、Λ D.CH3CH-CHCH3 【思路】(1)和(3):从辨认化合物之间官能团的差异入手,利用红外光谱不同言能团的特征吸收频率加 以区别,或用给定的吸收频率确定化合物的结构。(2)考察的知识点是H核磁共振谱中被测化合物的结构对质子 化学位移的影响:如果质子附近存在吸电子能力强的基团,会导致其周出电子云密度下降、所受到的局部屏薇效应 减小、核磁共振信号移向低场,从而使化学位移增大:基团吸电子能力超强、数目越多、与质子相距越近,该质于 周国电子云密度下降的幅度就越大,所受到的局部屏蔽汝应也就越小,化学位移增幅也就越大。(4)题中给定的化 合物有两组H核磁共振信号,一般情况下有几组不等价质子靠有几组H核磁共振信号,所以要想确定哪个结构 式符合目要求,首先必须确认哪个结构式中有两组不等价的质子,且一组有6个质子,另一组有两个质子:其次 考虑每一组质子受邻碳质子自旋偶合影响共振信号的裂分数日。 【解析】依据上述思路,解析如下: (1)A,两个化合物都有喉基,但含骏基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在3300~2500cm处有0-H起的仲缩振动,以 此可区别骏酸和酯: B.两个化合物都有我基,但含醛基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在2820cm和2720cm处有中强的双峰,该峰为整基 不饱和碳的C一H锭仲缩振动,以此可区别醛和酮: C两个化合物都有碳碳双锭,但前者有酮基,所以其红外光请在~1700cm有强吸收,属拨基C一0锭的

仲缩振动:而后者无装基、有醇羟基,在3600一3300cm有强吸收,属醇0一H健的仲缩振动,以此区别二者。 (2)从第一章可知,不同杂化状态的碳原子电负性大小为:sp>sp>3p,而化合物A的甲基与sp杂化碳原 子相连,化合物B的甲基与即杂化碳原子相连,化合物C的甲基与p杂化碳原子相连,故化合物B的'H一核磁 共振谱中甲基上质子的化学位移最大。 (3)该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在1700cm'处有一强吸收峰,说明分子中含羰基,因此答案C和D可以排除:3000 cm1有一中强吸收峰,属苯环不饱和碳氢健的仲缩振动,故正确答案是B。 (4)题中给定的4个答案中,只有D符合要求。解此类题目时,不但要确定正确容案,而且要搞清楚其它化 合物为什么不符合要求。从题目给出的日-核磁共据管数据可知:化合物A有5组不等价的质子,化合物B只有1 组,化合物C有3组,而化合物D有2组.同时,因为化合物D分子对称,其中两个甲基的6个质子完全等价。 受邻碳一个质子自旋偶合影响,共振信号裂分成二重峰:双键两个不饱和碳上连的两个质子虽然处于邻碳,但由于 完全等价,彼此间有偶合但不裂分,因此只受邻碳3个质子自旋偶合影响,共振信号裂分成四重峰,且这两个质了 直接与sD杂化碳原子相连,化学位移大于一C日的6个质子,所以正确答案是D。 题例2一2同分异构体A、B和C分子式为CH,C1,三者的'H-核磁共振谱图中都不止一组 峰,其中A在=3.4处有二重峰,B在=3.5处有三重峰,C在=1.0处有三重峰(3H)、在 1.5处有二重峰(3H)。试推测化合物A、B和C的结构。 【思路】先写出分子式符合条件的所有结构异构体,然后根据H核磁共振图确定A、B和℃的结枸 【解析】从分子式可知,这3个化合物属卤代烷,符合分子式的结构异构体有4种: (D)CHCH-CH-CH-CI (2)CHSCH-CHCHs (3)CHCHCHCI (4)(CHCCI CH 其中(4)的H核磁共振谱图只有一组峰,不符合条件,A在心34处有二重峰,该组质子的碳原子一定与 氯直接相连(氯的电负性大,使该组质子的共振信号移向低场,化学位移增大),且邻碳上有1个质子,故化合物 4的构造式是(3).B在3.5处有三重峰,该组质了的碳原子也与氯直接相连,且邻碳上有2个质子,故化合物 B的构造式是(1).化合物C的构造式不用推测就是(2):构造式中有两个不对称的一CH,各为质子a和质子d: 厨子a离氯近、邻碳上一个质子,=15,二重峰:质子d离氯远、邻碳上两个质子,=10,三重峰 题例2-3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H,0,红外光谱:1715cm有强吸收峰:H核磁共振谱图显 示有3组峰:一个单峰(3H),一个四重峰〔2H),一个三重峰(3H)。试推测该化合物的结构式。 【思路】先由分子式计算山该化合物的不饱和度(Q),然后根据红外光谱确定其特征官能团,最后根据H 核磁共振谱确定有几组不等价的质子,何组又有几个等价质子,每组质子邻碳上连的是哪组质子· 【解析】由分子式计算出该化合物的一1,其红外光谱在1715cm又有强吸收峰,所以结构中应有1个 基。H核磁共振谱:单峰(3H),提示有一个一CH,且邻碳上没有质子,故该甲基与羰基碳直接相连:四重峰(2H)、 三重峰(3),提示该化合物分子中有一结构片段-CH,CH,且一CH一另一个邻碳上没有质子。放推得该化合物 结构式为: 0 CH.CCH.CHs 题例2-4某化合物(CH100),红外光谱:1705cm有强吸收峰:'H-核磁共振谐:6-2.0 (3H,单峰),3.5(2H,单峰),。7.1(5H,多重峰)。试推测该化合物的构造式。 【思路】思路同题例2-3。 【解析】由分子式计算山该化合物的2=5,可能有苯环(2=4):其红外光谱在1705cm又有强吸收峰

所以另一个不饱和度应为援基碳,H-核磁共振谱:。=7.1(5H,多重峰),提示该化合物是单取代苯:。20(3日, 单峰),提示有一个一CH,且邻碳上没有质子,故该甲基与我基碳直接相连:。35(2H,单峰),提示有一个 CH,一,且两个邻碳上都没有质子。由此推得该化合物的构造式为: ○-cucc

第三章开链烃 题例3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I)CH;CH2CH-CHCH2C(CH3)3 (2)CH;CH(CH2CH=CH2)2 CH:CH.CHCH (3)CH=CCH2CH=CCH3 ④H,C c-QC=CCH, CH3 H 【思路】命名时应先选择主链,确定母体名称:然后给母体碳链编号,确定官能团和取代基的位次:最后 依据系统命名原则,参照支链烷烃命名和含官能团化合物命名的基木格式写山全名。 【解析】化合物(1)为烷烃,主链的选择有两种方法,应选择取代基最多(3个取代基)的最长碳链为主 链,并根据最低系列原则编号。化合物(2)为二烯烃,要选择包括两个碳碳双键的最长碳链为主链,因为分子是 对称结构,所以编号没有选择性。化合物(3)属于烯炔类,要选择包括碳碳双键和三键的最长碳链为主链,并使 双键和三健的位次尽可能低。化合物(4)也属于烯炔类,是用构型式书写的,要考感构型的标记:命名时先确定 构造式的名称,再标记其构型,该化合物主链的选择同(3),但主链的两种编号方法都符合最低系列原则,此时应 给双健以最低编号。化合物(5)为二烯烃,是用提线式表达其构型的,命名的思路与(2)和(4)类似,两个双 键的构型按位次从低到高依次标记。 按上述思路和解析对客化合物命名如下: (1)2,25-三甲基-4丙基庚烷 (2)4-甲基-1,6-庚二烯 (3)5-甲基-4己烯-1炔 (4)Z)2-已烯-4炔 (5)(2E,4B-5-甲基-2,4-庚二烯 题例3-2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按下列化合物沸占高低排列顺序 正戊烷正己烷正庚烷异戊烷新成烷 (2)比较下列碳正离子的稳定性顺序。 A.CH=CHCH CH B.CH=CHCHCH C.CH CH-CHCH (3)比较下列化合物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加成反应活性。 CH2=CHCH;CH2=CH2CH2=CHNO2 CH2=CHCI (4)写出下列各化合物与氯化氢加成反应的产物 CICH=CH2 CF:CH=CH2 CH:CH2CH=CH2 (5)用Newman投影式表示化合物CH,CFCl2的稳定构象。 【思路】(】)依据分子间作用力与有机化合物物理性质的关系,题目所给的5个化合物形成氢键的能力和 分子极性相当,所以先按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分组,相对分子质量大者沸点高:分在一组的同分异构体按支链数日从 小到大排序,支链数目少者沸点高。(2)先考虑p-灯共轭效应:P开共轭汝应越强,体系越稳定:再考感。p超共 轭效应和烷基的+1效应:带正电荷碳原子上所连的C一Hσ键和烷基数目越多,体系越稳定。(3)以乙烯为相对标 准,综合考忠诱导效应和共效应,与双健碳原子相连的基团能使π健电子云率度升高,则化合物亲电加成反应活 性大:反之,活性小,(4)综合考感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判断双铠碳原子上所连基团会使π键上正负电荷如何分

布,亲电试剂优先进攻带部分负电荷的双键碳原子。(5)总体上讲,开链化合物的所有极端构象中,交义式构象比 重叠式构象稳定:在交叉式和重叠式构象中,又因绕。键相对旋转的两个原子上所连原子或基团的不同,还存在 对位交叉、邻位交叉、部分重叠、全重叠等构象:判断稳定性的依据就是看非键原子或基团,尤其是非键大基团之 的距离,彼此间距离越远,非锭斥力越小,稳定性就越大 【解析】按上述思路解析如下: (1)将5个化合物分成3组,沸点最低的一组是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这一组中新戊烷支链数最多,其 次是异戊烷,正戊烷没有支链。所以沸点从高到低的顺序是:正庚烷>正己烷>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2)将给出的3个碳正离子分成两组,B和C属于烯丙基型,都存在pπ共钜体系,稳定性大于A:除此 之外,B还存在3个C一Hσ键与带正电荷碳原子之向的σp超共辄因此稳定性顺序是:B>C>A (3)丙烯分子中的甲基使x键电子云密度升高,亲电加成反应活性大于乙烯的原因见p22解读2电子效应的 应用②烯烃的结构与亲电加成反应活性。 氯乙烯分子中既存在一CI的I效成,又存在+C效应(pπ共辄),二者方问相反,且-I>+C(C一C键們极 矩指向氯原子,但偶极矩绝对值小于氯乙烷C一C键,说明+C效应部分抵消了-」效应),其净结果使π键电子云 密度下降,不利于亲电试剂的进攻,故反应活性小于乙。 硝基乙烯的构造式如下: 0 CH:=CH-N=0 分子中一NO,的-1效应大于一C,同时还存在C一C一N-0的π-π共轭体系。共轭体系中离域的4个π电子 虽然在4个原子周国都能山现,但由于氧原子的电负性大,所以x电子向着氧原子的方向离域,产生-C效应,两 种效应的方向一致,使π健上电子云密度明显下降,反应活性比氯乙烯小。所以这4个化合物与澳的四氯化碳溶液 加成反应活性顺序为:CH,=CHCH>CH,=CH,>CH,=CHC>CH,=CHNO。 (4)CHCH,CH=C,分子中的一C,CH,对促上正负电荷分布所起的作用和一CH类似,与氯化氢的加 成取问符合马氏规则.CP,CI=CH,分子中的一C,所起的作用正好和一C相反,一CF,的1效应使C2一Cg键 的一对电子在C,上山现的概率密度或小,由于正负相吸,C本能地吸引异性电荷,使可极化性高的x健发生极化, 对电子在C,上出现的概率密度相对增大。所以亲电试剂矿优先进攻C,与氯化氢的加成取向违背马氏规见 CF,CI-Cr键上正负电荷分布如下所示: 2 CICH-CH分子中的+C效应,使共轭体系中负电荷分布在C,和C上(见p21解读2.p-π共轭中的实例3),所以 与氯化氢的加成取向符合马氏规则,由此得到3个化合物与氯化氢加成反应的产物: CLCHCH:CF:CH,CH,CI CH:CHCHCH (5)该化合物是乙烷的衔生物,由于其中一个碳原子所连3个原子相同,所以只有2种极端构象:交义式和 重叠式,其中最稳定的是非锭原子间相距最远的交叉式构象。用Newman投影式表示为:

题例3-3完成下列反应式(写出主要产物)。 (1)(CH3)2CHCH2CH3 1molBr2 (2)CHaCH-CH-CH-CH:Br/CCL Cl 500℃+ (4)CH:CHC CH_ (③)(CH3)2CHCH-=CH, H,0 C12 CH;C=CCH3 Hg>H 0 宝温,避光 0 【思路】首先,要结合反应物结构和反应条件,判断在给定的条件下有可能发生的反应属于反应物中某种 官能团的性质,还是官能团之间或官能团与非官能团之间相互影响产生的特性:其次,如果是同一类被此没有影响 的官能团,则应考感其它基团对这些官能团反应活性的影响,即在给定条件下哪个官能团优先发生反应:再次,要 考虑其它基团对官能团反应的取向所产生的影响:最后,即使发生的反应属于非官能团部分共价键的断裂,也应考 忠不同部位的反应活性 【解析】(I)反应物是统烃,没有官能团:在光照条件下与溴发生的是自由基溴代反应:如果发生一澳代, 涉及3种C一H健的均裂和4个不同部位的反应,即可得到4种一澳代产物,而反应活性最大的是3℃一H, (2)反应物是结构不对称的共柜二烯烃: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的是1,2-和1,4-亲电加成反应:甲基的+ 和+1效应使共柜效应传递山现正负电荷交替现象(见p23解读2电子效应的应用⑤共轭二烯烃的结构与1,4加成反 应),并影响反应的取向 (3)反应物是结构不对称的单烯烃:在高温气相条件下与氯气发生的是α氢原子的自由基氯代反应:在室温 下与氯气发生的是双键的亲电加成反应,且反应取向符合马氏规则。反应条件不同,直接影响反应的部位和产物 (4)两个反应物都是单炔烃,在酸性条件下,经汞离子催化与水发生亲电加成反应,得到烯醇式,再发生分 C=0结构的酮(甲基酮):第二个反应物结构对 R 称,不存在反应取向问题,所以二者的产物均为2.丁酮. (5)该反应属二烯体与亲二烯体的双烯合成反应:亲二烯体是顺丁烯二酸研(马米酸酐),在该反应中其反 应官能团是碳碳双键,是双烯合成常用的亲二烯体。 这五个反应的主要产物分别是: (2)CH;CH=CH-CH-CH2+CH;CH-CH=CH-CH2 Br B Br

(3)(CHA)CCH-CH:(CH)-CHCHCH:CI (④CH,CH,CCH CH.CH.CCH 题例34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化合物。 1-己烯2-己炔1-己炔己烷 【思路】题目要求用化学方法,也就是说不能根据物念、溶解性、气味等这些物理性质的不同来鉴别给定 化合物.鉴别时先将给定化合物按类别分组,然后根据官能团的典型化学性质鉴别不同类别的化合物,最后根据同 一类别化合物各自的某些特性鉴别同组化合物。 【解析】鉴别化合物所用的化学方法应尽可能简单、易于实现、便于操作,而且现象要明显。完成此类题 目时,要用流程示意图或列表的方法,不要用语言叙述。例如:要写出反应试剂和条件,用“√”或“十”表示能 发生反应,“×”或“一”表示不能发生反应,能发生反应者一定要写明现象 1-己烯) (十)红棕色褪去 2-己炔 (十)红棕色褪去 Ag(NH)2" (-)KMnO (+)繁色褪去,C01 BrCCL (-)J H (十)紫色褪去 1-己炔 室温避光 (十)红棕色褪去 (十)灰白色! 己烷 (-) 题例3-5化合物A和B,分子式都是CH,两者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A能与硝 酸银的氨溶液作用生成沉淀,A经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得到CO,和(CH)2CHCOOH。B不与硝酸 银的氨溶液作用,B经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得到HOOCCH,COOH和CO2。试推测化合物A利B 的结构。 【思路】要充分利用愿目所给的每一条结构信息,随着这些信息的利用,被推测化合物的范出逐渐缩小 直至得到最后结果。一般先根据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得出化合物各种可能的类别:再根据相关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不断缩小范,最终确定化合物的类别:然后根据有关化合物反应得到的已知生成物,从后往前反推化合物的结构, 多数情况下要利用被推测的化合物经一系列反应得到的稀烃,再经氧化所得产物(已知)来反推。此外,要注意题 目的要求。如果题目要求:写出该化合物的结构式,可不写推断过程:如果要求:推测该化合物的结构,则应写出 简要的推断过程:如果要求:写仙该化合物的结构式,并用反应式表示推断过程(或写出各步反应式),就不写推 断过程。但不管您目是否要求,写山各步反应式本身就是对结果最好的验证,有推断过程也便于对避目的检查。 【解析】①A和B:CH,2=2→A和B可能是开链二烯烃、环状单烯或开链单块烃: ②A能与硝酸银的氨溶液作用生成淀→A是端基快烃: ③A经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得到CO,和(CH)CHCOOH→A分子中有两个结构片段:CH=和=CCH(CH2 ④B不与硝酸银的氨溶液作用→B可能是开二烯烃、非端基炔烃或环状单烯烃: ⑤B经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得到HO0CCH,C00H和CO,二者碳原子个数之和为4,所以一分子B氧化后 得到两分子C0,共3个产物→B分子中有3个结构片段:CH,=、-CHCH,CH-、-CH,是开链二烯烃 由此推得:A:CH≡CCII(CH2B:CH,=CHCH,CH-CH

第四章碳环烃 题例4-1命名下列各化合物。 CH(CH3)2 (3)HC C≡CH (4)C6H5 C=C C=C (5) H H NO2 【思路】环烃命名的基本格式和思路与开链烃类似。化合物(1)属于单环不饱和烃,命名时以环为母体 对环编号时应首先使宫能团的位次尽可能小,然后再使取代基的位次也尽可能小,化合物(2)居于桥环化合物, 无论环上有无取代基,对环编号时总是从桥头碳原子开始,且先对最长桥链编号,然后再使取代基的位次尽可能小 化合物(3)属于取代苯,因侧链既不含官能团结构也不复杂,因而命名时以苯环为母体,母体的编号遵循最低系 列原则:如果命名的化合物不是取代苯而是取代单环烷烃,其命名与单环芳烃类似,只有当侧链含有官能团或结构 复杂时才把环作为取代基,但环烷烃环上取代基的位次只能用阿拉伯数字编号、不能用“邻“、“间”、“对“等表示 另外,单环芳经的命名也可以用甲苯、异丙苯等为母体,北时应从甲基或异丙基所在的位次开始按次序规则对环翁 号。化合物(4)的命名则是将苯环作为取代基,因为该化合物是用构型式书写的,所以不能忽略对构型的标记 化合物(5)的母体是茶,侧链作为取代基,萘环的1,45,8位等同(a位),2,36,7位等同(B位),这两类位次不 能互换,在此大前提下再使取代基的位次也尽可能小 【解析】按上述思路对各化合物命名如下: (1)5-甲基-1,3坏己二烯(2)1甲基-2异丙基二环2.2.1庾烷(3)1,35三甲基2异丙基苯 (或246三甲基异丙苯) (4)(1Z304甲基1苯基-1,3已二烯-5-炔(5)6-甲基-1-硝基 题例42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甲基环己烷与溴发生自由基取代反应生成的一溴代产物构造式,指出哪个产物得率 最高,并写出各产物的稳定构象。 (2)试比较下列化合物发生苯环亲电取代反应的活性顺序,并指出取代基进入的主要位置 ◇m◇◇a NO: H (3)试比较下列化合物在室温下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的活性顺序。 CH=CH2 CH=CH2 CH=CH2 C=0 CH3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