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生长和代谢的影响

第五章 环境因子对 微生物生长和代谢的影响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第五章 环境因子对 微生物生长和代谢的影响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的影响 ·适宜环境: 微生物能正常地进行生命活动 ·不适宜环境: 微生物的正常生命活动受到抑制或 被迫暂时改变原有的一些特征。 ·恶劣环境: 微生物死亡或发生遗传变易
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的影响 • 适宜环境: 微生物能正常地进行生命活动 • 不适宜环境: 微生物的正常生命活动受到抑制或 被迫暂时改变原有的一些特征。 • 恶劣环境: 微生物死亡或发生遗传变易

第一节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生长和生存的影响 一,理化因素对生长的影响 (一)温度 1、温度对微生物的影响 温度通过影响膜的液晶结构、酶和蛋白 质的合成及活性、RNA的结构、转录等影响 微生物的生命活动
第一节 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生长和生存的影响 一.理化因素对生长的影响 (一)温度 1、温度对微生物的影响 温度通过影响膜的液晶结构、酶和蛋白 质的合成及活性、RNA的结构、转录等 影响 微生物的生命活动

酶反应速率最大 最适 酶反应速率随温 度升高而快速增加 最低 最大 温度 膜呈凝胶状态 蛋白质变性,细胞 膜运输过程非常 质膜热裂解崩渍 缓慢,生长不能 进行

2、微生物的生长温度范围 最低生长温度 最高生长温度 最适生长温度 致死温度 A B CT℃
2、微生物的生长温度范围 最低生长温度 最高生长温度 最适生长温度 致死温度 A B C v T ℃

3、微生物的生长温度类型 按照最适生长温度范 Thermophiles 围的不同分类 嗜冷微生物 Mesophiles 嗜温微生物 Psychrophiles 嗜热微生物 10 2030 40506070 Temperature (C)
3、微生物的生长温度类型 • 按照最适生长温度范 围的不同分类 嗜冷微生物 嗜温微生物 嗜热微生物

微生物生长的温度类型 微生物类型 最低 最适 最高 分布的主要场所 低 专性 -12 5-15 15-20 两极地区 温 兼性 -5-0 10-20 25-30 海水,冷藏食品上 室温 10-20 20-35 40-45 腐生菌 温型 体温 10-20 35-40 40-45 寄生菌 高 温型 25-45 50-60 70-95 温泉堆肥等
微生物生长的温度类型 最低 最适 最高 分布的主要场所 专性 -12 5-15 15-20 两极地区 低 温 型 兼性 -5-0 10-20 25-30 海水,冷藏食品上 中 室温 10-20 20-35 40-45 腐 生 菌 温 型 体温 10-20 35-40 40-45 寄 生 菌 高 温 型 25-45 50-60 70-95 温泉 堆肥等 微生物类型

不同温度下的菌例 嗜热菌,如嗜热 嗜高湿菌,如 嗜高温南,如 脂肪芽孢杆菌 速生热球菌 布氏热网菌 嗜中温菌, 如入肠杆菌 嗜冷南, 如黄杆菌属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温度
不同温度下的菌例

1、嗜冷微生物(psychroph i les) 能在5℃以下生长的微生物称为嗜冷微生物。 ·种类 专性:最适温度15℃,最高温度20℃ 兼性:最适温度2530℃,最高温度35℃左右 耐冷微生物psychrotolerant 嗜冷微生物在低温下生长的原因 细胞膜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使膜在低温 下也能保持半流动状态 细胞的酶在低温下能有效地起催化作用,而在 3040℃的情况下,这些酶很快失活
1、嗜冷微生物(psychrophiles) 能在5℃以下生长的微生物称为嗜冷微生物。 • 种类 专性:最适温度15℃,最高温度20℃ 兼性:最适温度25~30℃,最高温度35℃左右 耐冷微生物 psychrotolerant 嗜冷微生物在低温下生长的原因 • 细胞膜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使膜在低温 下也能保持半流动状态; • 细胞的酶在低温下能有效地起催化作用,而在 30~40℃的情况下,这些酶很快失活

2、嗜温微生物mesophiles ·最适生长温度在25~37℃微生物叫嗜温微生物。 ·种类: 寄生型(体温型):最适3540℃ 腐生型(室温型):最适2535℃
2、嗜温微生物 mesophiles • 最适生长温度在25~37℃微生物叫嗜温微生物。 • 种类: 寄生型(体温型):最适35~40℃ 腐生型(室温型):最适25~35℃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微生物的代谢与调节及其人工控制.ppt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微生物的营养与生长.ppt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 Microbiology(主讲:樊游).ppt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十三 酒曲或其他样品中某类特定微生物的 分离纯化(设计).doc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十 二 质粒DNA的小量制备、电泳检测及细菌转化.doc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十一 紫外诱变技术 及抗药性突变菌株的筛选.doc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十 水的卫生细菌学检验(综合).doc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九 微生物生理学实验.doc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八 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doc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七 酵母菌细胞大小的测定.doc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六 酵母菌细胞总数的测定.doc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五 霉菌的形态观察.doc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四 细菌的革兰氏染色与 芽孢染色.doc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三 细菌的简单染色与形态 观察.doc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二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的鉴 别.doc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一 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方法.doc
- 南京农业大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课程教学大纲 Biostatistics and Field Experiment.pdf
- 南京农业大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五章 抽样调查.ppt
- 南京农业大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四章 不安全区组设计和统计分析.ppt
- 南京农业大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三章 多因素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ppt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微生物菌种的选育.ppt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微生物生态和废水的生物处理.ppt
- 南京师范大学:《微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中文版)第十章 传染与免疫.ppt
- 南京师范大学:《微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中文版)第一章 绪论 Microbiology.ppt
- 南京师范大学:《微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中文版)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ppt
- 南京师范大学:《微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中文版)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ppt
- 南京师范大学:《微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中文版)第四章 病毒.ppt
- 南京师范大学:《微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中文版)第五章 微生物的营养与培养基.ppt
- 南京师范大学:《微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中文版)第六章 微生物代谢调节.ppt
- 南京师范大学:《微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中文版)第七章 微生物生长.ppt
- 南京师范大学:《微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中文版)第八章 微生物遗传学.ppt
- 南京师范大学:《微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中文版)第九章 微生物的生态(microbiological ecology).ppt
- 南京师范大学:《微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英文版)Chapter 1 Introduction of Microbiology.ppt
- 南京师范大学:《微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英文版)Chapter 2 Prokaryotic Microorganism.ppt
- 南京师范大学:《微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英文版)Chapter 3 Eukaryotic Microorganism.ppt
- 南京师范大学:《微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英文版)Chapter 4 The Viruses.ppt
- 南京师范大学:《微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英文版)Chapter 5 Microbial Nutrition and Culture Medium.ppt
- 南京师范大学:《微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英文版)Chapter 6 Microbial Metabolism.ppt
- 南京师范大学:《微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英文版)Chapter 7 Microbial Growth.ppt
- 南京师范大学:《微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英文版)Chapter 8 Microbial Genetics.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