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七 酵母菌细胞大小的测定

实验七酵母菌细胞大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解别量微生物大小的原理 2. 学习并握接目测微尺的校正方法及微生物大小的测定方法,增强微生物细胞大小的感 性认识。 二、实验材料 1.菌种:魂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菌悬液 仪器或其他用具:显微镜,接目测微尺,镜台测微尺,载玻片,盖玻片 三、实验原理 微生物细胞的大小是微生物基本的形态特征,也是分类鉴定的依据之 ,微生物细胞 体较小,需要在显微镜下借助于特殊的测量工具一测微尺来测定其大小。测微尺包括镜台测 微尺和接目测微尺。 镜台测微尺是一张中央部分刻有精确等分线的我玻片,专门用于校定接目镜测微尺每小 格的相对长度。通常, 刻度的总长是lmm,被等分为1O0格,每格Q.01mm(即10um)。镜 台测微尺不直接用来测量细胞的大小 接目测微尺是 一块可以放入接目镜的圆形小玻片,其中央有精确的等分刻度,有等分为 50小格和100小格的两种。在测量时将接目测微尺放在目镜的隔板上,即可来测量经显微 镜放大后的细胞物象。也有专用的目镜,里面已经安放好了接目测微尺。 由于接目测微尺所测量的是经显微镜放大后的细胞物象,因此,在不同的显微镜或不同 的目镜和物镜组合放大倍数 同,接目镜测微尺每 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也不 一样。所以 在用接目测微尺测量微生物大小之前,必须先用镜台测微尺校定接目镜测微尺,以确定该 微镜在特定放大倍数的目镜和物镜下,接目镜测微尺每一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然后根据 微生物细胞相当于的接目镜测微尺格数,计算出微生物细胞的实际大小。 图7-1测微尺的安装 uu中 图7-2目镜测微尺 图7-3用镜台测微尺校正接目测微厂
实验七 酵母菌细胞大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测量微生物大小的原理; 2. 学习并掌握接目测微尺的校正方法及微生物大小的测定方法,增强微生物细胞大小的感 性认识。 二、实验材料 1. 菌种: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菌悬液 2. 仪器或其他用具:显微镜,接目测微尺,镜台测微尺,载玻片,盖玻片 三、实验原理 微生物细胞的大小是微生物基本的形态特征,也是分类鉴定的依据之一。微生物细胞个 体较小,需要在显微镜下借助于特殊的测量工具—测微尺来测定其大小。测微尺包括镜台测 微尺和接目测微尺。 镜台测微尺是一张中央部分刻有精确等分线的载玻片,专门用于校定接目镜测微尺每小 格的相对长度。通常,刻度的总长是 1mm,被等分为 100 格,每格 0.01mm(即 10μm)。镜 台测微尺不直接用来测量细胞的大小。 接目测微尺是一块可以放入接目镜的圆形小玻片,其中央有精确的等分刻度,有等分为 50 小格和 100 小格的两种。在测量时将接目测微尺放在目镜的隔板上,即可来测量经显微 镜放大后的细胞物象。也有专用的目镜,里面已经安放好了接目测微尺。 由于接目测微尺所测量的是经显微镜放大后的细胞物象,因此,在不同的显微镜或不同 的目镜和物镜组合放大倍数不同,接目镜测微尺每一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也不一样。所以, 在用接目测微尺测量微生物大小之前,必须先用镜台测微尺校定接目镜测微尺,以确定该显 微镜在特定放大倍数的目镜和物镜下,接目镜测微尺每一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然后根据 微生物细胞相当于的接目镜测微尺格数,计算出微生物细胞的实际大小。 图 7-1 测微尺的安装 图 7-2 目镜测微尺 图 7-3 用镜台测微尺校正接目测微尺

四、操作步骤 装接目测微尺:取下显微镜的目镜,换上专用目镜。如果没有专用的目镜,则取下显微 镜的目镜,旋下透 将接目镜测微尺刻度朝下放在接目镜的隔板上,再旋上目镜透镜, 将装有测微尺的目镜装回镜筒。 2.接目测微尺的标定: 1)放镜台测微尺:将镜台测微尺刻度面朝上周定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注意不可放反。 2)标定:将低倍镜转入光路,镜台测微尺有刻度的部分移至视野中央,调节焦距,当 清晰地看到镜台测微尺的刻度后,转动目镜使接目测微尺 镜台测微尺的刻度相平 行。利用移动钮移动镜台测微尺,使两尺在某一区域内两线完全重合,然后分别数 出两重合线之间镜台测微尺和接目测微尺所占的格数。(使接目测微尺的一条刻度 线与镜台测微尺的一条刻度线相重合,再寻另一重合线,分别数出其间镜台测微尺 和接目测微尺所占的格数) 3) 用同样的方法, 在高倍镜下对接目测微尺进行标定 (观察时光线不宜过强 否则 难以找到镜台测微尺的刻度,换高倍镜标定时,务必十分细心,防止接物镜压坏镜 台测微尺和损坏镜头) 4)计算:己知镜台测微尺每格长10um,根据下列公式即可分别计算出在不同放大倍 数下,接目测微尺每格所代表的长度。 接目测微尺每格长度(μm)=1Onm 合线间镜台测微尺格 m:两重合线间接目测微尺格数 3.微生物细胞大小的测量 接目测微尺标定完毕后,取下镜台测微尺,换上微生物标本片,将其固定在载物台 上,先用低倍镜找到标本片图象,然后根据不同的微生物对象分别转换到高倍镜下,用 接目测微尺测量微生物细胞的直径或宽和长所占的格数,再依据所标定的高倍镜每一格 的实际长度计算细胞的实际大小。 通常测定对数生长期菌体来代表该菌的大小,为了尽量减小实验误差,应在同一标 本片上测量10-20个细胞,取其平均值作为该菌的大小。 维护:测量完毕,换上原右显微镜目镜(或取出接目测微尺,目镜放回镜筒),用 擦镜纸将测微尺擦拭干净后放回盒内保存,并按照显微镜的使用和维护方法擦拭物镜。 五、 实验内容 分别在低倍镜、高倍镜下对接目测微尺进行标定 2.高倍镜下测定酿酒酵母细胞的大小。 六、实验报告 日镜测微尺标定结果 低倍镜下 倍目镜测微尺每格长度是 m 高倍镜下 _倍目镜测微尺每格长度为 uma
四、操作步骤 1. 装接目测微尺:取下显微镜的目镜,换上专用目镜。如果没有专用的目镜,则取下显微 镜的目镜,旋下透镜,将接目镜测微尺刻度朝下放在接目镜的隔板上,再旋上目镜透镜, 将装有测微尺的目镜装回镜筒。 2. 接目测微尺的标定: 1) 放镜台测微尺:将镜台测微尺刻度面朝上固定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注意不可放反。 2) 标定:将低倍镜转入光路,镜台测微尺有刻度的部分移至视野中央,调节焦距,当 清晰地看到镜台测微尺的刻度后,转动目镜使接目测微尺与镜台测微尺的刻度相平 行。利用移动钮移动镜台测微尺,使两尺在某一区域内两线完全重合,然后分别数 出两重合线之间镜台测微尺和接目测微尺所占的格数。(使接目测微尺的一条刻度 线与镜台测微尺的一条刻度线相重合,再寻另一重合线,分别数出其间镜台测微尺 和接目测微尺所占的格数) 3) 用同样的方法,在高倍镜下对接目测微尺进行标定。(观察时光线不宜过强,否则 难以找到镜台测微尺的刻度,换高倍镜标定时,务必十分细心,防止接物镜压坏镜 台测微尺和损坏镜头) 4) 计算:已知镜台测微尺每格长 10μm,根据下列公式即可分别计算出在不同放大倍 数下,接目测微尺每格所代表的长度。 接目测微尺每格长度(μm)=10n/m n:两重合线间镜台测微尺格数 m:两重合线间接目测微尺格数 3. 微生物细胞大小的测量 接目测微尺标定完毕后,取下镜台测微尺,换上微生物标本片,将其固定在载物台 上,先用低倍镜找到标本片图象,然后根据不同的微生物对象分别转换到高倍镜下,用 接目测微尺测量微生物细胞的直径或宽和长所占的格数,再依据所标定的高倍镜每一格 的实际长度计算细胞的实际大小。 通常测定对数生长期菌体来代表该菌的大小,为了尽量减小实验误差,应在同一标 本片上测量 10~20 个细胞,取其平均值作为该菌的大小。 维护:测量完毕,换上原有显微镜目镜(或取出接目测微尺,目镜放回镜筒),用 擦镜纸将测微尺擦拭干净后放回盒内保存,并按照显微镜的使用和维护方法擦拭物镜。 五、实验内容 1. 分别在低倍镜、高倍镜下对接目测微尺进行标定。 2. 高倍镜下测定酿酒酵母细胞的大小。 六、实验报告 1. 目镜测微尺标定结果: 低倍镜下 倍目镜测微尺每格长度是 μm。 高倍镜下 倍目镜测微尺每格长度为 μm

2.菌体大小测定结果: 酿酒酵母细胞测定结果 菌号 目镜测微尺格数 实际长度 长 宽 长 1 P 0 10 平均值 3.为什么随着显微镜放大倍数的改变,接目测微尺每小格代表的实际长度也会改变?
2. 菌体大小测定结果: 菌号 酿酒酵母细胞测定结果 目镜测微尺格数 实际长度 宽 长 宽 长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值 3. 为什么随着显微镜放大倍数的改变,接目测微尺每小格代表的实际长度也会改变?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六 酵母菌细胞总数的测定.doc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五 霉菌的形态观察.doc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四 细菌的革兰氏染色与 芽孢染色.doc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三 细菌的简单染色与形态 观察.doc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二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的鉴 别.doc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一 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方法.doc
- 南京农业大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课程教学大纲 Biostatistics and Field Experiment.pdf
- 南京农业大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五章 抽样调查.ppt
- 南京农业大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四章 不安全区组设计和统计分析.ppt
- 南京农业大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三章 多因素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ppt
- 南京农业大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单因素试验的统计分析.ppt
- 南京农业大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曲线回归.ppt
- 南京农业大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多元回归和相关.ppt
- 南京农业大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直线回归和相关.ppt
- 南京农业大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参数估计方法.ppt
- 南京农业大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卡平方测验.ppt
- 南京农业大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方差分析.ppt
- 南京农业大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统计假设测验.ppt
- 南京农业大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理论分布和抽样分布.ppt
- 南京农业大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次数分布和平均数、变异数.ppt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八 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doc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九 微生物生理学实验.doc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十 水的卫生细菌学检验(综合).doc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十一 紫外诱变技术 及抗药性突变菌株的筛选.doc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十 二 质粒DNA的小量制备、电泳检测及细菌转化.doc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十三 酒曲或其他样品中某类特定微生物的 分离纯化(设计).doc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 Microbiology(主讲:樊游).ppt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微生物的营养与生长.ppt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微生物的代谢与调节及其人工控制.ppt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生长和代谢的影响.ppt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微生物菌种的选育.ppt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微生物生态和废水的生物处理.ppt
- 南京师范大学:《微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中文版)第十章 传染与免疫.ppt
- 南京师范大学:《微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中文版)第一章 绪论 Microbiology.ppt
- 南京师范大学:《微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中文版)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ppt
- 南京师范大学:《微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中文版)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ppt
- 南京师范大学:《微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中文版)第四章 病毒.ppt
- 南京师范大学:《微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中文版)第五章 微生物的营养与培养基.ppt
- 南京师范大学:《微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中文版)第六章 微生物代谢调节.ppt
- 南京师范大学:《微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中文版)第七章 微生物生长.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