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三 细菌的简单染色与形态 观察

实验三细菌的简单染色与形态观察 一、目的要求: 1 了解并掌握细茵简单染色的机理及技术: 学会用油镜观察细菌细胞的形态 二、实验材料: 1. 菌种: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us aes等培养好的细菌斜面: 垫料:结品紫 3. 其他:显微镜、载玻片、接种环、酒精灯、无菌水、香柏油、二甲苯、擦镜纸、吸水纸 基本原理: 染色是细菌学上一个重要而基本的操作技术。因细菌细胞小而且透明,当把细菌悬浮 于水滴内,用光学显微镜时,由于南体和背景没有显著的明暗差,因而难以看清它们的形态, 更不易识别其结构,所以,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菌时,往往要先将细菌进行染色,借助 于颜色的反衬 可以更清楚地观察到细菌的形状及其细胞结构 用于微生物染色的染料 类苯环上带有发色基团 和助色基团的有机化合物 发色是 团赋予化合物的颜色特征,助色基团则给予化合物能够成盐的性质。染料通常都是盐,分酸 性染料和碱性染料两大类。在微生物染色中,碱性染料较常用,如常用的美蓝、结晶紫、碱 性复红、沙黄、孔雀绿等都属于碱性染料。 简单染色是利用单一染料对细菌进行染色的一种方法。此法操作简便,适于菌体一般 形状和细菌排 列的观祭 。常用碱性染料进 行简单染色 这是因为:在中性 性和弱酸性 液中,细菌细胞通常带负电荷,而碱性染料电离后带有正电荷,很容易与菌体结合使细菌着 色。 通过本实验,学习和掌握细菌的染色技术,了解细菌细胞的形态,巩固课堂知识,增 加感性认识。 四、方法与步骤 制片 1. 涂片:在洁净无脂的载玻片中央滴一小滴蒸馏水,用接种环以无菌操作从枯草芽孢杆菌 斜面上挑取少许菌苔于水滴中,混匀并涂成薄膜,涂布面积约1-1.5cm2。 2.干燥:室温自然干燥 3. 固定:手执载玻片 端,使涂菌一面向上,通过火焰 。此操作也称热固定,其目 的是使细胞质凝固,以固定细胞形 ,并使之牢固附者在玻片上。 4.染色:将涂片置于水平位置,滴加结晶紫染色液(以刚好覆盖涂片薄膜为宜),染色1mi 左右。 5.水洗:倾去染液,斜置载片,用自来水的细水流由载片上端流下,不得直接冲洗在涂菌 处,直至载片上流下的水无色为止。 干燥:自然干燥,或用电吹风吹干,也可用滤纸吸干,注意不要擦掉菌体 镜检:待标本片完全干燥后,先用低倍镜和高倍镜观察,将典型部位移至视野中央,再 用油镜观察
实验三 细菌的简单染色与形态观察 一、目的要求: 1. 了解并掌握细菌简单染色的机理及技术; 2. 学会用油镜观察细菌细胞的形态。 二、实验材料: 1. 菌种:枯草杆菌 Bacillus subtilis、大肠杆菌 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cus aureus 等培养好的细菌斜面; 2. 染料:结晶紫 3. 其他:显微镜、载玻片、接种环、酒精灯、无菌水、香柏油、二甲苯、擦镜纸、吸水纸。 三、基本原理: 染色是细菌学上一个重要而基本的操作技术。因细菌细胞小而且透明,当把细菌悬浮 于水滴内,用光学显微镜时,由于菌体和背景没有显著的明暗差,因而难以看清它们的形态, 更不易识别其结构,所以,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菌时,往往要先将细菌进行染色,借助 于颜色的反衬作用,可以更清楚地观察到细菌的形状及其细胞结构。 用于微生物染色的染料是一类苯环上带有发色基团和助色基团的有机化合物。发色基 团赋予化合物的颜色特征,助色基团则给予化合物能够成盐的性质。染料通常都是盐,分酸 性染料和碱性染料两大类。在微生物染色中,碱性染料较常用,如常用的美蓝、结晶紫、碱 性复红、沙黄、孔雀绿等都属于碱性染料。 简单染色是利用单一染料对细菌进行染色的一种方法。此法操作简便,适于菌体一般 形状和细菌排列的观察。常用碱性染料进行简单染色,这是因为:在中性、碱性和弱酸性溶 液中,细菌细胞通常带负电荷,而碱性染料电离后带有正电荷,很容易与菌体结合使细菌着 色。 通过本实验,学习和掌握细菌的染色技术,了解细菌细胞的形态,巩固课堂知识,增 加感性认识。 四、方法与步骤: (一)制片 1. 涂片:在洁净无脂的载玻片中央滴一小滴蒸馏水,用接种环以无菌操作从枯草芽孢杆菌 斜面上挑取少许菌苔于水滴中,混匀并涂成薄膜,涂布面积约 1~1.5cm2。 2. 干燥:室温自然干燥 3. 固定:手执载玻片一端,使涂菌一面向上,通过火焰 2~3 次。此操作也称热固定,其目 的是使细胞质凝固,以固定细胞形态,并使之牢固附着在玻片上。 4. 染色:将涂片置于水平位置,滴加结晶紫染色液(以刚好覆盖涂片薄膜为宜),染色 1min 左右。 5. 水洗:倾去染液,斜置载片,用自来水的细水流由载片上端流下,不得直接冲洗在涂菌 处,直至载片上流下的水无色为止。 6. 干燥:自然干燥,或用电吹风吹干,也可用滤纸吸干,注意不要檫掉菌体。 7. 镜检:待标本片完全干燥后,先用低倍镜和高倍镜观察,将典型部位移至视野中央,再 用油镜观察

图41细菌染色标本制作及染色过程 1取接种环2灼烧接种环3掘匀菌液4构烧管口5从菌液或斜面取茵6取菌毕,灼烧管口、加塞 7a将菌液直接涂片(或b混匀涂片)8烧去接种环上的残菌9周定10染色11.水洗12吸干 五、实验内容 1.对所给的菌种分别进行简单染色: 2.镜检:对于球菌主要观察球菌的大小、排列方式。对于杆菌,主要观察长宽比、杆菌 两端形状、两端是否等宽、排列方式、是否产芽孢等。 六、实验报告 1,绘出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形态图,注明放大倍数、及观察到的 颜色 2. 使用油镜时,应特别注意哪些问题? 3 对同一微生物制 用油镜观察比用低倍镜观察有何优、缺点? 4. 涂片在染色前为什么要先进行固定?固定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图 4-1 细菌染色标本制作及染色过程 1.取接种环 2.灼烧接种环 3.摇匀菌液 4.灼烧管口 5.从菌液或斜面取菌 6.取菌毕,灼烧管口、加塞 7.a 将菌液直接涂片(或 7b 混匀涂片) 8.烧去接种环上的残菌 9.固定 10.染色 11.水洗 12.吸干 五、实验内容 1. 对所给的菌种分别进行简单染色; 2. 镜检:对于球菌主要观察球菌的大小、排列方式。对于杆菌,主要观察长/宽比、杆菌 两端形状、两端是否等宽、排列方式、是否产芽孢等。 六、实验报告 1. 绘出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形态图,注明放大倍数、及观察到的 颜色。 2. 使用油镜时,应特别注意哪些问题? 3. 对同一微生物制片,用油镜观察比用低倍镜观察有何优、缺点? 4. 涂片在染色前为什么要先进行固定?固定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二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的鉴 别.doc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一 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方法.doc
- 南京农业大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课程教学大纲 Biostatistics and Field Experiment.pdf
- 南京农业大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五章 抽样调查.ppt
- 南京农业大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四章 不安全区组设计和统计分析.ppt
- 南京农业大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三章 多因素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ppt
- 南京农业大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单因素试验的统计分析.ppt
- 南京农业大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曲线回归.ppt
- 南京农业大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多元回归和相关.ppt
- 南京农业大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直线回归和相关.ppt
- 南京农业大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参数估计方法.ppt
- 南京农业大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卡平方测验.ppt
- 南京农业大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方差分析.ppt
- 南京农业大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统计假设测验.ppt
- 南京农业大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理论分布和抽样分布.ppt
- 南京农业大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次数分布和平均数、变异数.ppt
- 南京农业大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田间试验的设计与实施.ppt
- 南京农业大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科学试验及其误差控制.ppt
- 集美大学:《动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ppt
- 西北大学:《动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16 半索动物门(Phylum Hemichordata).ppt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四 细菌的革兰氏染色与 芽孢染色.doc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五 霉菌的形态观察.doc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六 酵母菌细胞总数的测定.doc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七 酵母菌细胞大小的测定.doc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八 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doc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九 微生物生理学实验.doc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十 水的卫生细菌学检验(综合).doc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十一 紫外诱变技术 及抗药性突变菌株的筛选.doc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十 二 质粒DNA的小量制备、电泳检测及细菌转化.doc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十三 酒曲或其他样品中某类特定微生物的 分离纯化(设计).doc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 Microbiology(主讲:樊游).ppt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微生物的营养与生长.ppt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微生物的代谢与调节及其人工控制.ppt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生长和代谢的影响.ppt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微生物菌种的选育.ppt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微生物生态和废水的生物处理.ppt
- 南京师范大学:《微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中文版)第十章 传染与免疫.ppt
- 南京师范大学:《微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中文版)第一章 绪论 Microbiology.ppt
- 南京师范大学:《微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中文版)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ppt
- 南京师范大学:《微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中文版)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