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业大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单因素试验的统计分析

第十二章单因素试验的统计分析 ■第一节对比法和间比法试验的统计分析 ■第二节完全随机和随机区组试验的统计分析 ·第三节拉丁方试验的统计分析 ■第四节试验处理的合并比较
第十二章 单因素试验的统计分析 ◼ 第一节 对比法和间比法试验的统计分析 ◼ 第二节 完全随机和随机区组试验的统计分析 ◼ 第三节 拉丁方试验的统计分析 ◼ 第四节 试验处理的合并比较

第一节对比法和间比法试验的统计分析 ■一、对比法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 ■二、间比法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
第一节 对比法和间比法试验的统计分析 ◼ 一、对比法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 ◼ 二、间比法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

■一、对比法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 ■百分比法:设对照(CK)的产量(或其它性状)为100, 然后将各处理产量和对照相比较,求出其百分数。 但因处理作顺序排列不能估计无偏的试验误差,难 以进行假设测验和统计推断
◼ 一、对比法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 ◼ 百分比法:设对照(CK)的产量(或其它性状)为100, 然后将各处理产量和对照相比较,求出其百分数。 但因处理作顺序排列不能估计无偏的试验误差,难 以进行假设测验和统计推断

■[例12.1]有A、B、C、D、E、F6个玉米品种的比较 试验,设标准品种CK,采用3次重复的对比设计,田 间排列在表12.1第1列基础上作阶梯式更替,此处图 形从略。小区计产面积402,所得产量结果列于表 12.1,试作分析。 表12.1首先将各品种在各重复中的小区产量相加,得 面积上的产量总和。然后,将各个除以重复次数 得各小区平均产量。再计算各品种产量对拎邻近CK产 量的百分数:
◼ [例12.1] 有A、B、C、D、E、F 6个玉米品种的比较 试验,设标准品种CK,采用3次重复的对比设计,田 间排列在表12.1第1列基础上作阶梯式更替,此处图 形从略。小区计产面积40m2,所得产量结果列于表 12.1,试作分析。 ◼ 表12.1首先将各品种在各重复中的小区产量相加,得 面积上的产量总和 。然后,将各个 除以重复次数 得各小区平均产量。再计算各品种产量对邻近CK产 量的百分数: Tt Tt

对邻近CK的(%)= 某品种总产量*100 邻近CK总产量 或 某品种平均产量 *100 邻近对照平均产量 例如 A品种对邻近CK的%=10金2x100=98,3 109.0 35.?×1幕余舜种皆类推。 36.3
例如 或 其余品种皆类推。 % *100 邻近 总产量 某品种总产量 对邻近 的( ) CK CK = *100 邻近对照平均产量 某品种平均产量 或 % = 100 = 98.3 109.0 107.2 A品种对邻近CK的 = 100 = 98.3 36.3 35.7

表12.1玉米品比试验(对比法)的产量结果分析 品种名 各重复小区产量(kg) 称 总和T平均y 对邻近 I Ⅲ Ⅲ CK的% CK 37.0 36.5 35.5 109.0 36.3 100.0 A 36.4 36.8 34.0 107.2 35.7 98.3 B 38.0 37.0 34.5 109.5 36.5 119.3 CK 31.5 30.8 29.5 91.8 30.6 100.0 C 36.5 35.0 31.0 102.5 34.2 111.7 D 35.2 32.0 30.1 97.3 32.4 106.7 CK 30.6 32.9 27.7 91.2 30.4 100.0 E 28.4 25.8 23.6 77.8 25.9 85.3 F 30.6 29.7 28.3 88.6 29.5 90.4 CK 35.2 32.3 30.5 98.0 32.7 100.0
表12.1 玉米品比试验(对比法)的产量结果分析 Tt t 品种名 总和 平均 y 称 各重复小区产量(kg) 对邻近 Ⅰ Ⅱ Ⅲ CK的% CK 37.0 36.5 35.5 109.0 36.3 100.0 A 36.4 36.8 34.0 107.2 35.7 98.3 B 38.0 37.0 34.5 109.5 36.5 119.3 CK 31.5 30.8 29.5 91.8 30.6 100.0 C 36.5 35.0 31.0 102.5 34.2 111.7 D 35.2 32.0 30.1 97.3 32.4 106.7 CK 30.6 32.9 27.7 91.2 30.4 100.0 E 28.4 25.8 23.6 77.8 25.9 85.3 F 30.6 29.7 28.3 88.6 29.5 90.4 CK 35.2 32.3 30.5 98.0 32.7 100.0

·计算各品种对邻近CK的百分数是为得到一个比较精 确的、表示各品种相对生产力的指标。相对生产力 >100%的品种,其相对生产力愈高,就愈可能显著 地优于对照品种。但是决不能认为相对生产力> 100%,所有品种都是显著地优于对照的。 ■由于误差的存在,一般田间试验很难察觉处理间差 异在5%以下的显著性。对于对比法(以及后面的间比 法)的试验结果,要判断某品种的生产力确优于对照, 其相对生产力一般至少应超过对照10%以上;
◼ 计算各品种对邻近CK的百分数是为得到一个比较精 确的、表示各品种相对生产力的指标。相对生产力 >100%的品种,其相对生产力愈高,就愈可能显著 地优于对照品种。但是决不能认为相对生产力> 100%,所有品种都是显著地优于对照的。 ◼ 由于误差的存在,一般田间试验很难察觉处理间差 异在5%以下的显著性。对于对比法(以及后面的间比 法)的试验结果,要判断某品种的生产力确优于对照, 其相对生产力一般至少应超过对照10%以上;

·相对生产力仅超过对照5%左右的品种,宜继续试验, 再作结论。当然,由于不同试验的误差大小不同, 上述标准仅具有参考性质。 ■在本例,B品种产量最高,超过对照19.3%;C品种 占第二位,超过对照11.7%;大体上可以认为它们确 是优于对照。D品种占第三位,仅超过对照6.7%; 再查看各重复的产量,有两个重复(I和Ⅲ)D超过CK 一个重复(Ⅱ)D低于CK;因而显然不能作出D品种确 优于对照的结论
◼ 相对生产力仅超过对照5%左右的品种,宜继续试验, 再作结论。当然,由于不同试验的误差大小不同, 上述标准仅具有参考性质。 ◼ 在本例,B品种产量最高,超过对照19.3%;C品种 占第二位,超过对照11.7%;大体上可以认为它们确 是优于对照。D品种占第三位,仅超过对照6.7%; 再查看各重复的产量,有两个重复(Ⅰ和Ⅲ)D超过CK, 一个重复(Ⅱ)D低于CK;因而显然不能作出D品种确 优于对照的结论

■作物产量习惯于用每亩产量表示。其折算方法,先 算得对照区的总产量。然后将对照区总产量乘以化 对照区总产量为亩产量的改算系数cf,得到对照的 亩产量。 666.67 cf nA (121) ■(12·1)中的A是小区计产面积,以m2为单位;n是小 区数目。最后可用各品种的相对生产力乘对照的亩 产量,即得各品种的亩产量
◼ 作物产量习惯于用每亩产量表示。其折算方法,先 算得对照区的总产量。然后将对照区总产量乘以化 对照区总产量为亩产量的改算系数cf,得到对照的 亩产量。 ◼ (12·1)中的A是小区计产面积,以m2为单位;n是小 区数目。最后可用各品种的相对生产力乘对照的亩 产量,即得各品种的亩产量。 nA cf 666.67 = (12·1)

如本例,由表12.1可算得对照区总产量 =109.9+91.8+91.2+98.0=390.0(kg) c2666.67/八12×40)=1.3889,所以 对照种亩产量=390.0×1.3889=541.7(kg) A品种亩产量=541.7×98.3%=532.5(kg) .,依此类推。 ■本例题的田间排列方法也可以按第二章第五节所提 排列,即A,CK,B,C,CK,D,E,CK,F,这 样可以减少一个对照小区,分析方法相同
◼ 如本例 , 由 表 12.1 可 算 得 对 照 区 总 产 量 =109.9+91.8+91.2+98.0=390.0(kg) , cf=666.67/(12×40)=1.3889,所以 ◼ 对照种亩产量=390.0×1.3889=541.7(kg) ◼ A品种亩产量=541.7×98.3%=532.5(kg) ◼ .,依此类推。 ◼ 本例题的田间排列方法也可以按第二章第五节所提 排列,即A,CK,B,C,CK,D,E,CK,F,这 样可以减少一个对照小区,分析方法相同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南京农业大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曲线回归.ppt
- 南京农业大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多元回归和相关.ppt
- 南京农业大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直线回归和相关.ppt
- 南京农业大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参数估计方法.ppt
- 南京农业大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卡平方测验.ppt
- 南京农业大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方差分析.ppt
- 南京农业大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统计假设测验.ppt
- 南京农业大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理论分布和抽样分布.ppt
- 南京农业大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次数分布和平均数、变异数.ppt
- 南京农业大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田间试验的设计与实施.ppt
- 南京农业大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科学试验及其误差控制.ppt
- 集美大学:《动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ppt
- 西北大学:《动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16 半索动物门(Phylum Hemichordata).ppt
- 西北大学:《动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15 最高等的脊椎动物——哺乳纲(Mammalia).ppt
- 西北大学:《动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14 适于飞翔生活的恒温脊椎动物动物——鸟纲(Aves).ppt
- 西北大学:《动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13 真正陆生的变温、羊膜动物——爬行纲(Reptilia).ppt
- 西北大学:《动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12 由水生向陆生转变的过渡动物——两栖纲(Amphibia).ppt
- 西北大学:《动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11 适应水生生活的鱼类(软骨鱼纲 Chondrichthyes、硬骨鱼纲 Osteichthyes).ppt
- 西北大学:《动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10 脊椎动物各纲类群.ppt
- 西北大学:《动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09 原索动物(尾索动物亚门 Urochordata).ppt
- 南京农业大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三章 多因素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ppt
- 南京农业大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四章 不安全区组设计和统计分析.ppt
- 南京农业大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五章 抽样调查.ppt
- 南京农业大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课程教学大纲 Biostatistics and Field Experiment.pdf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一 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方法.doc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二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的鉴 别.doc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三 细菌的简单染色与形态 观察.doc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四 细菌的革兰氏染色与 芽孢染色.doc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五 霉菌的形态观察.doc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六 酵母菌细胞总数的测定.doc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七 酵母菌细胞大小的测定.doc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八 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doc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九 微生物生理学实验.doc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十 水的卫生细菌学检验(综合).doc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十一 紫外诱变技术 及抗药性突变菌株的筛选.doc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十 二 质粒DNA的小量制备、电泳检测及细菌转化.doc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十三 酒曲或其他样品中某类特定微生物的 分离纯化(设计).doc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 Microbiology(主讲:樊游).ppt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微生物的营养与生长.ppt
-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微生物的代谢与调节及其人工控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