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河南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德法课教学资源(案例)“燃灯校长”张桂梅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X
文档页数:3
文件大小:18.74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河南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德法课教学资源(案例)“燃灯校长”张桂梅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教学案例 3:“燃灯校长”张桂梅 【案例呈现】 步履蹒跚,双手贴满止痛膏药,却无时无刻不挂念着她的学生,“让学生们远方有灯、 脚下有路、眼前有光”,张桂梅以弱小的身躯,燃烧自己,点亮了大山女孩们的人生梦想。 “我有一个梦想” 托举起无数希望与梦想的华坪女高,曾是张桂梅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张桂梅原本和丈夫一起在大理一所中学教书。1995 年,丈夫因胃癌去世。不久后,张桂 梅主动申请调到偏远的丽江市华坪县工作。 到华坪县教书后,张桂梅发现一个现象,许多女学生读着读着就不来了。“有的被叫回 去干农活,有的是父母收了彩礼,让孩子辍学结婚。” 2001 年,华坪县儿童福利院成立,因为张桂梅在当地教书小有名气,捐款的慈善机构 指定要她当院长。担任院长后,她逐一了解福利院孩子们的身世发现,不少女孩并非孤儿, 而是被父母遗弃的。 一次家访途中的偶遇,更让张桂梅心痛不已。 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呆坐在路边,忧愁地望着远方。张桂梅上前询问得知,父母为了 3 万元彩礼,要她辍学嫁人。“我要读书,我不想嫁人.”女孩一直哭喊着。张桂梅想带女 孩走,但女孩母亲以死相逼,她只能无奈放弃。 目睹一幕幕悲剧,一个梦想渐渐在张桂梅心中萌发——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让大山里 的女孩都能读书。 曾遥不可及的办学梦终圆 办一所学校困难重重。为筹款办学,她曾连续几个假期去昆明街头募捐。她把自己的荣 誉证书复印了一大兜,逢人便拿出来请求捐款,可换回的却是不理解和白眼。 2007 年,张桂梅的梦想出现转机。那年,她作为党的十七大代表到北京开会。一天早 晨,她正匆忙赶往会场,一位女记者突然把她拉住,悄悄对她说:“摸摸你的裤子。”张桂 梅一摸,羞得脸通红,她的牛仔裤上有两个破洞。 “我平时家访走累了,经常席地而坐,裤子不知啥时磨破了。”张桂梅说。那天散会后, 她和这位记者一直聊到深夜。没多久,一篇《“我有一个梦想”——访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 民族中学教师张桂梅代表》的报道播发,她的梦想受到全国关注

2008 年,在各级党委政府关心支持下,全国第一所公办免费女子高中——丽江华坪女 子高级中学正式成立。2008 年 9 月,华坪女高首批 100 名学生入学。 日常管理、假期家访 日复一日不停歇 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张桂梅双手贴满止痛膏药,让无数人心疼不已。华坪女高 建校 13 年来,她就像不知疲倦的陀螺,日复一日从不停歇。 多年来,她一直住在学生宿舍。每天清晨 5 点多,学生还在熟睡,她就要从床上爬起来, 第一个来到教学楼,打开楼道的灯;白天巡课,监督学生做操、自习;直到深夜,学生都已 入睡,她才拖着疲惫的身躯,躺倒在宿舍的单人床上。 每年寒暑假,张桂梅一天都不闲着。利用假期家访,是她教书几十年来的习惯。2021 年 2 月 6 日,华坪女高放寒假。当天,张桂梅便从学校出发,开始到高三学生家里家访。 张桂梅说,华坪女高的学生大多来自山区,家庭条件普遍较差。“高三是高考冲刺关键 期,我只有家访才能充分了解、帮助解决她们家庭的困难,让她们没有后顾之忧专心学习。” 华坪女高成立以来,张桂梅已家访超过 1600 户,行程 11 万多公里。 每周一次全校思政课 华坪女高每周有一堂全校的思政课,学生们坐在院子里,由张桂梅统一组织学习。她会 给学生讲革命先烈的事迹,带着学生读党章,有时还会讲起创办女高的艰辛经历。 “红米饭南瓜汤,挖野菜也当粮.”华坪女高毕业生、丽江市永胜县公安局民警陈法 羽至今还清晰记得,入学第一天,张桂梅就带着学生一起学唱这首歌。“唱完后,张老师对 我们说,学校条件虽然艰苦,但我们至少还能吃饱饭,比起红军吃草根、树皮,不知道要好 多少倍。” “张老师用她的一言一行,教会了我们自强、感恩、奉献。”陈法羽说,在一首首革命 歌曲、一个个英雄故事的熏陶下,学生们更加懂得新中国的来之不易,更加珍惜在华坪女高 的学习机会,加倍努力学习。 (资料来源:光明网,2021 年 7 月 16 日) 【案例点评】 张桂梅同志现任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 她扎根边疆教育事业一线 40 余年,在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帮助下,推动创办了全国第一所 免费女子高中,迄今已帮助 2000 多名贫困女孩圆梦大学,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 张桂梅老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践行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 谆谆誓言

【教学建议】 本案例可用于第一节“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部分的教学。 张桂梅校长的案例,充分说明了理想信念能够催生前进动力。张桂梅始终把党和人民的 事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融入精神血脉,化为自觉行动。“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通过本案 例,可引导学生学习张桂梅的理想信念、奉献精神、奋斗精神,以更多的实践不断谱写新时 代奋斗者光彩夺目的新篇章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