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河南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德法课教学资源(案例)7封家书,读懂共产党人的初心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X
文档页数:6
文件大小:21.06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河南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德法课教学资源(案例)7封家书,读懂共产党人的初心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教学案例 6:7 封家书,读懂共产党人的初心 【案例呈现】 是什么力量让中国共产党由小变大、由大向强,长盛不衰、枝繁叶茂,创造了“地球上 最大的政治奇迹”,书写了人类历史上激动人心的发展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道出了关键:“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 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 千秋伟业,百年只是序章。唯有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党才能永葆青春活力。 家书抵万金。家书,是一份牵挂,是一份期盼,也是一份传承。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家 书都让人感受到爱与光明,感受到力与希望。 我们节选了 7 封革命先烈的家书。这些家书,情真意切,蕴藏着很多感人故事,既反映 他们对亲属的深情、对子女的教诲,更展现了共产党人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信念与忠诚、永 远坚守的初心和使命。 夏明翰与妻书:誓将真理传人寰 亲爱的夫人钧: 同志们曾说世上唯有家钧好,今日里才觉你是巾帼贤。我一生无愁无泪无私念,你切莫 悲悲凄凄泪涟涟。张眼望,这人世,几家夫妻偕老有百年。抛头颅、洒热血,明翰早已视等 闲。 “各取所需”终有日,革命事业代代传。红珠留着相思念,赤云孤苦望成全,坚持革命 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 夏明翰(1900—1928),1921 年冬,经毛泽东、何叔衡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夏明 翰与郑家钧相识于党领导的湖南工人运动,1926 年结为夫妻。1928 年 3 月 18 日,由于叛徒 出卖,夏明翰在武汉被捕。敌人对他施以各种酷刑,但他镇定自若,毫无惧色。他知生命将 要结束,在牢房用半截铅笔给妻子写了这封催人泪下的遗书。年仅 28 岁的夏明翰抑制不住 对妻子和女儿的眷恋,用嘴唇和着鲜血,在遗书上亲吻下一个深深的吻印。3 月 20 日,反 动派把他押到汉口余记里刑场,并问他:“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吗?”夏明翰说:“有,给我 拿纸和笔来!”他挥笔写下一首正气凛然、气壮山河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写完后,大声念了一遍,把笔往地上用力一抛,慷慨赴死。 王尔琢与父母书:儿已以身许国 父母大人:

.儿何尝不思念着骨肉的团聚,儿何尝不眷恋着家庭的亲密,但烈士殷红的血迹燃起 了儿的满腔怒火,乱葬岗上孤儿寡母的哭声斩断了儿的万缕归思。 为了让千千万万的母亲和孩子能过上好日子,为了让白发苍苍的老人皆可享乐天年,儿 已以身许国,革命不成功立誓不回家。 王尔琢 1927 年 5 月 王尔琢(1903—1928),1924 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 年任国民革命军第 4 军 25 师 74 团参谋长,并率该团重机枪连参加南昌起义。1928 年 4 月,王尔琢任中国工农红军第 4 军参谋长兼第 28 团团长,协助毛泽东、朱德指挥五斗江、草市坳和龙源口等战斗,粉碎湘 赣两省国民党军的“会剿”,为保卫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赢得了“飞 兵二十八团”的佳誉。8 月 25 日,在江西崇义思顺墟追击叛徒时,英勇牺牲,年仅 25 岁。 在为中国工农红军优秀指挥员王尔琢举行的追悼会上,毛泽东、朱德高度评价了王尔琢为革 命所作的贡献。会场上悬挂着由毛泽东拟稿、陈毅书写的挽联:“一哭尔琢,二哭尔琢,尔 琢今已矣!留却重任谁承受?生为阶级,死为阶级,阶级后如何?得到胜利始方休!” 史砚芬与弟弟妹妹书:我的死是为着社会、国家和人类 亲爱的弟弟妹妹: 我今与你们永诀了。我的死是为着社会、国家和人类,是光荣的,是必要的。我死后有 我千万同志,他们能踏着我的血迹奋斗前进,我们的革命事业必底于成,故我虽死犹存。我 的肉体被反动派毁去了,我的自由的革命的灵魂是永远不会被任何反动者所毁伤!我的不昧 的灵魂必时常随着你们,照护你们和我的未死的同志,请你们不要因丧兄而悲吧! 你们的大哥砚芬嘱 史砚芬(1903—1928),1927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 11 月,宜兴农民暴动打响江南 农民暴动第一枪,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运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史砚芬担任了这次暴动 的副总指挥,参与组织和领导了这次农民暴动。宜兴农民暴动失败后,史砚芬被任命为共青 团南京市委书记。1928 年 5 月 5 日,由于叛徒出卖,史砚芬不幸被捕。在狱中,他受尽敌 人的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他知道敌人留给自己的时日不多了,给弟弟妹妹写下了诀别 信。9 月 27 日,史砚芬面对刽子手,高唱国际歌,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年仅 25 岁。 刘伯坚与诸兄嫂书: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 凤笙大嫂并转五六诸兄嫂:

.弟不意现在尚留人间,被押在大庾粤军第一军军部,以后结果怎样,尚不可知,弟 准备牺牲,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一切听之而已。现有两事须要告诉你们,请注意。一、 你们接我前信后必然要悲恸失常,必然要想方法来营救我.我为救中国而犯危险,遭损害, 不需要找他们来营救我,帮助我,使他们为难.二、熊儿生后一月即寄养福建新泉芷溪黄 荫胡家.我为中国革命没有一文钱的私产,把三个幼儿的养育费要累着诸兄嫂.为着中 国民族就为不了家和个人,诸兄嫂明达,当能了解,不致说弟这一生穷苦,是没有用处. 弟 伯坚 三月十六日于江西大庾 刘伯坚(1895—1935),1921 年在法国勤工俭学时就与周恩来、赵世炎等发起组织旅 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2 年转为共产党员。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奉命到上海做秘密工作。 不久,党又派他去苏联军事政治学院和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30 年下半年回国,到江西 革命根据地工作,当选为中华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历次反“围剿” 斗争。红军主力长征时,刘伯坚被派去担任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留在根据地坚持斗争。 1935 年初,作战负伤,不幸被俘。在狱中,他大义凛然,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表达了 “拼作阶下囚,工农齐解放”的革命决心。1935 年 3 月 21 日英勇就义,时年 40 岁。 赵一曼与儿书:用实行来教育你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 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 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 就用实行来教育你。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 你的母亲赵一曼于车中 赵一曼(1905—1936),21 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宜昌、上海、江西等地从事地 下工作。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派往东北地区领导革命斗争。1935 年 11 月,她在战斗中 负伤,养伤时被敌人发现,因寡不敌众被俘。一份尘封的日本档案,记录了赵一曼牺牲前的 遭遇:“七月二十六日对赵一曼女士的电刑,操作准确,新式电刑器具功能发挥正常,给了 赵一曼女士超负荷的最大压力。在长时间经受高强度电刑的状态下,赵一曼女士仍没招供, 确属罕见,已不能从医学生理上解释。”1936 年 8 月 2 日,赵一曼被日军杀害,年仅 31 岁

在英勇就义前,赵一曼留给唯一的骨肉写下了这封 160 多字的家书。赵一曼生前写过一首诗: “誓志为人不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男儿岂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未惜头颅新故国, 甘将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这首诗是她一生最好的写照。 左权与母书:为了民族国家的利益 母亲: .我军在西北的战场上,不仅取得光荣的战绩,山西的民众,整个华北的民众,对我 军极表好感,他们都唤着“八路军是我们的救星”。我们也决心与华北人民共艰苦,共生死。 不管敌人怎样进攻,我们准备不回到黄河南岸来。我们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后,当局对我们仍 然是苛刻,但我全军将士,都有一个决心,为了民族国家的利益,过去没有一个铜板,现在 仍然是没有一个铜板,准备将来也不要一个铜板,过去吃过草,准备还吃草。 母亲!您好吗?家里的人都好吗?我时刻记念着! 敬祝 福安! 十二月三日于洪洞 左权(1905—1942),1925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第一分校教 育长,新十二军军长,中革军委作战局参谋、副局长,红一军团参谋长。参加了五次反“围 剿”作战。1934 年 10 月参加长征,参与指挥强渡大渡河、攻打腊子口等战役战斗。到达陕 北后参与指挥直罗镇和东征等战役。1936 年 5 月,任红一军团代理军团长,率部参加了西 征和山城堡战役。全国抗战爆发后,担任八路军副参谋长、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后兼任 八路军第二纵队司令员。1940 年 8 月,参与指挥百团大战。1941 年 11 月指挥八路军总部特 务团抗击日军第三十六师团一部的疯狂进犯,该战斗被中央军委誉为“1941 年以来反‘扫 荡’的模范战斗”。1942 年 5 月 25 日,在战斗中壮烈殉国。这是左权 1937 年 12 月 3 日写 给母亲张氏的一封信,表达了自己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决心和信心。 江竹筠与弟书: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 竹安弟: 友人告知我你的近况,我感到非常难受。幺姐及两个孩子给你的负担的确是太重了. 话又说回来,我们到底还是虎口里的人,生死未定.假若不幸的话,云儿(江竹筠和丈夫 彭咏梧的孩子彭云)就送给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 革命事业奋斗到底。 孩子们决不要骄(娇)养,粗服淡饭足矣

竹姐 8 月 26 日 江竹筠(1920—1949),1939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 年 11 月,她和丈夫彭咏梧去下 川东万县组织武装起义。1948 年 1 月,彭咏梧在起义中牺牲。丈夫牺牲后,江竹筠强忍悲 痛,毅然接替丈夫的工作。她说:“这条线的关系只有我熟悉,我应该在老彭倒下的地方继 续战斗。”同年 6 月,由于叛徒出卖,江竹筠不幸被捕,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国民党 军统特务用尽各种酷刑:老虎凳、吊索、带刺的钢鞭、撬杠、电刑.甚至残酷地将竹签钉 进她的十指,妄想从这个年轻的女共产党员身上打开缺口,破获地下党组织。面对敌人的严 刑拷打,江竹筠始终坚贞不屈:“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 员的意志是钢铁!”1949 年 8 月 26 日,江竹筠思念寄养在亲戚谭竹安家中的儿子彭云,将 吃饭时偷偷藏起的筷子磨成竹签,蘸着自制的墨水写下了这封遗书。11 月 14 日,重庆解放 前夕,她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杀害于渣滓洞监狱,为共产主义理想献出了年仅 29 岁的生命。 结语 1945 年 4 月 24 日,毛泽东同志讲道:“成千成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 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 他们留下的家书,平凡而又真挚;他们彰显的初心,简单而又坚韧。 不忘初心方能行稳致远,牢记使命才能开辟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在新的征 程上,我们要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 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就必须牢记初心和使命。”初心不改、使命在肩, 我们这个百年大党就一定能在历史的进程中,奏响民族复兴更加壮丽的乐章。 (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网,2020 年 6 月 30 日) 【案例点评】 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不屈不挠的精神,是革命道德的灵魂。无数革命先 烈,正是为了实现这样一个崇高的理想,毫不犹豫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些革命先烈之所 以能够排除万难、坚持斗争、无私无畏、不怕牺牲,就是因为他们有坚定的社会主义和共产 主义的理想信念。 【教学建议】 第一,本案例可用于第二节第二目“发扬中国革命道德”中“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 部分的教学。他们留下的家书,平凡而又真挚;他们彰显的初心,简单而又坚韧。通过对案

例的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感悟几封家书中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人坚 定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第二,在讲述本案例后,教师组织学生就“案例中的家书有着怎样的信念和忠诚?”等 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并选派代表发言,之后由教师加以点评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