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数学史》教学资源_姜鲁-变分法简介

上泽充通大学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变分法简介 姜鲁 5080109215 1B三后
变分法简介 姜鲁 5080109215

上游充通大 变分法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变分法是17世纪末开始发展起来的数学分析的 个分支,它是研究依赖于某些未知函数的积分型 泛函极值的一门科学。简言之,求泛函极值的方 法称为变分法。求泛函极值的问题称为变分问题 或辩分原理
变分法 变分法是17世纪末开始发展起来的数学分析的一 个分支,它是研究依赖于某些未知函数的积分型 泛函极值的一门科学。简言之,求泛函极值的方 法称为变分法。求泛函极值的问题称为变分问题 或辩分原理

上游充通大 变分法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克莱罗于1733年发表了变分法的首篇论文《论极 大极小的某些问题》。欧拉于1744年发表的著作 《寻求具有某种极大或极小性质的曲线的技巧》 标志着变分法这门科学的诞生。变分法一词由拉 格朗日于1755年8月给欧拉的一封信中首次提出, 他当时称为变分方法(the method of variation), 而欧拉则在1756年的一篇论文中提出了变分法 (the calculus of variation)一词。变分法这门学科 的命名由此而来
变分法 克莱罗于1733年发表了变分法的首篇论文《论极 大极小的某些问题》。欧拉于1744年发表的著作 《寻求具有某种极大或极小性质的曲线的技巧》 标志着变分法这门科学的诞生。变分法一词由拉 格朗日于1755年8月给欧拉的一封信中首次提出, 他当时称为变分方法(the method of variation), 而欧拉则在1756年的一篇论文中提出了变分法 (the calculus of variation)一词。变分法这门学科 的命名由此而来

上游充通大学 最速降线问题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最速降线问题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变分法问题之 通常被认为是变分法的起点。它是伽利略于 1630年首先提出来的,1638年他又系统的研究 过这个问题,但他当时给出的结果不对。对变分 法的实质性研究是约翰·伯努利在1696年6月号的 《教师学报》上写给他哥哥雅各布·伯努利的一封 公开信中征求该问题的解开始的。牛顿与1697年 1月29日得知这一消息后,当天就把这一问题解 决了。莱布尼兹、伯努利兄弟和洛必达等人分别 用不同的方法得出了正确答案。其中,雅各布·伯 努利的解法更具一般性,朝变分法的方向迈出了 较大的一步
最速降线问题 最速降线问题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变分法问题之 一,通常被认为是变分法的起点。它是伽利略于 1630年首先提出来的,1638年他又系统的研究 过这个问题,但他当时给出的结果不对。对变分 法的实质性研究是约翰·伯努利在1696年6月号的 《教师学报》上写给他哥哥雅各布·伯努利的一封 公开信中征求该问题的解开始的。牛顿与1697年 1月29日得知这一消息后,当天就把这一问题解 决了。莱布尼兹、伯努利兄弟和洛必达等人分别 用不同的方法得出了正确答案。其中,雅各布·伯 努利的解法更具一般性,朝变分法的方向迈出了 较大的一步

上游充通大 最速降线问题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最速降线问题: 设O和P是铅直平面上不在同一铅直线上的两点, 在所有连接O和P两点的平面曲线中,求出一条 曲线,使仅受重力作用且初速度为零的质点从O 点到P点沿这条曲线运动时所需的时间最短
最速降线问题 最速降线问题: 设 O和P是铅直平面上不在同一铅直线上的两点, 在所有连接O和P两点的平面曲线中,求出一条 曲线,使仅受重力作用且初速度为零的质点从O 点到P点沿这条曲线运动时所需的时间最短

上游究更大学 最速降线问题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r+dr dx =28y(r) ds=v1+y(x).dr yf 面西线神的十
最速降线问题

上游充通大学 最速降线问题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方程的建立 设连接O、P两点的曲线方程为 y=M(x) 由能量守恒 mgy-1m2 另一方面,质点速度还可表示为 d V= ds (d)+(dy) dt dt dt 联立得时间为
最速降线问题 方程的建立 设连接O、P两点的曲线方程为 由能量守恒 另一方面,质点速度还可表示为 联立得时间为 y y(x) 2 2 1 mgy mv dt dx y dt dx dy dt ds v 2 2 2 1 ' ( ) ( ) dx gy y T x 1 0 2 2 1

上游充通大 泛函简介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泛函简介 上式的积分中给出的变量可以看作是依赖于未知 函数及未知函数导数的变量,未知函数及其导数 起着自变量的作用,这样的自变量称为独立函数 或自变函数。简单地说,这种依赖于独立函数的 函数,或者说以函数为自变量的函数,就称为泛 函。以积分形式出现的泛函称为积分型泛函或积 分泛函。这里的独立函数y称为宗量
泛函简介 泛函简介 上式的积分中给出的变量可以看作是依赖于未知 函数及未知函数导数的变量,未知函数及其导数 起着自变量的作用,这样的自变量称为独立函数 或自变函数。简单地说,这种依赖于独立函数的 函数,或者说以函数为自变量的函数,就称为泛 函。以积分形式出现的泛函称为积分型泛函或积 分泛函。这里的独立函数y称为宗量

上游充通大 变分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对于任意x∈X,X],可取函数y(X)与另一可取函 数yo(X)之差y(X)-yo(X)称为函数y(x)在yo()处的变 分或函数的变分,记作δy。 泛函的宗量y(X)与另一宗量yo(X)之差y(X)-yo(X)称 为宗量y(X)在yo(X)处的变分
变分 对于任意x∈[x0 ,x1 ],可取函数y(x)与另一可取函 数y0 (x)之差y(x)-y0 (x)称为函数y(x)在y0 (x)处的变 分或函数的变分,记作δy。 泛函的宗量y(x)与另一宗量y0 (x)之差y(x)-y0 (x)称 为宗量y(x)在y0 (x)处的变分

上游充通大 变分与微分的区别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y(x)+6x B y △N A y(x)
变分与微分的区别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上海交通大学:《数学史》教学资源_周智恺-悖论与集合论 Paradox & Sets.ppt
- 上海交通大学:《数学史》教学资源_周俊-概率论发展简史.ppt
- 上海交通大学:《数学史》教学资源_于卓立-虚数的故事.ppt
- 上海交通大学:《数学史》教学资源_6 代数学的“青春之歌”_代数学的青春之歌.ppt
- 上海交通大学:《数学史》教学资源_5 微积分的创立与发展_6 微积分的创立与发展.ppt
- 上海交通大学:《数学史》教学资源_4 数学在欧洲的复兴_4 数学在欧洲的复兴.ppt
- 上海交通大学:《数学史》教学资源_3 古代中国数学(1)、(2)古代中国数学(1).ppt
- 上海交通大学:《数学史》教学资源_3 古代中国数学(1)、(2)中国古代数学(2)宋元数学的辉煌成就.ppt
- 上海交通大学:《数学史》教学资源_2 古代希腊数学(1)、(2)古代希腊数学-1.ppt
- 上海交通大学:《数学史》教学资源_2 古代希腊数学(1)、(2)古代希腊数学-2.ppt
- 上海交通大学:《数学史》教学资源_1 埃及和巴比伦的数学_1埃及与巴比伦的数学.ppt
- 上海交通大学:《医用高等数学(D)》教学资源_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 第一节 映射与函数.ppt
- 上海中医药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微分方程.ppt
- 上海中医药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多元函数积分学.ppt
- 上海中医药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行列式.ppt
- 上海中医药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多元函数微分学.ppt
- 上海中医药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不定积分.ppt
- 上海中医药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定积分及其应用.ppt
- 上海中医药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ppt
- 上海中医药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导数的应用.ppt
- 上海交通大学:《数学史》教学资源_数学机械化思想-司梦维.pptx
- 上海交通大学:《数学史》教学资源_林明博-从反证法说起.ppt
- 上海交通大学:《数学史》教学资源_陈杭-刘徽的极限思想.ppt
- 上海交通大学:《数学史》教学资源_数学史-导论_0数学史-导论 A History of Mathematics.ppt
- 上海交通大学:《数学史》教学资源_数学史-导论_1 第一讲 埃及和巴比伦的数学_第1讲 埃及和巴比伦的数学.ppt
- 上海交通大学:《离散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图论——第三章(树).pdf
- 上海交通大学:《离散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图论——第二章(道路与回路).pdf
- 上海交通大学:《离散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图论——第四章(平面图与图的着色).pdf
- 上海交通大学:《离散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错误汇总(补充2,主讲:刘胜利).doc
- 上海交通大学:《离散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图论——第一章 基本概念.pdf
- 上海交通大学:《离散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图论——第三章 树.pdf
- 上海交通大学:《离散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图论——第二章 道路与回路.pdf
- 上海交通大学:《离散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章 命题逻辑的等值与推理.pdf
- 上海交通大学:《离散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五章 谓词逻辑的等值和推理演算.pdf
- 上海交通大学:《离散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谓词逻辑的基本概念.pdf
- 《离散数学》教学资源(图论与代数系统)PDF电子教学资料.pdf
- 上海交通大学:《离散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图论——第一章 图的基本概念.pdf
- 上海交通大学:《离散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图论——第三章 树.pdf
- 上海交通大学:《离散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图论——第二章 道路与回路.pdf
-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列教材:《离散数学——数理逻辑与集合论》教学资源(石纯一、王家廞).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