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金属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术语(GB/T 10623-2008)Metallic material-Mechanical testing-Vocabulary(ISO 23718,2007,MOD)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35
文件大小:1.17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金属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术语(GB/T 10623-2008)Metallic material-Mechanical testing-Vocabulary(ISO 23718,2007,MOD)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ICS 77.040.10 H2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0623-2008 代替GB/T10623-1989 金属材料 力学性能试验术语 Metallic material-Mechanical testing-Vocabulary (ISO 23718:2007,MOD) 2008-05-13发布 2008-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数码防伪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106232008次目前言1范围2一般术语3单轴试验通用术语8延性试验通用术语105硬度试验通用术语.136韧性试验通用术语…187疲劳试验通用术语.23本标准章条编号与ISO23718:2007章条编号对照附录A(资料性附录)24本标准与ISO23718:2007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分析附录B(资料性附录)25索引

GB/T10623—2008前言本标准修改采用ISO23718:2007《金属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术语》(英文版)。主要技术内容与之相同,但较详细和具体,编写结构不完全对应。同时参考美国ASTME06-03《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术语》和ASTME1823-05《疲劳和断裂试验标准术语》两项标准。本标准根据ISO23718:2007重新起草,为了方便比较,在附录A中列出了本国家标准条款和国际标准条款的对照一览表。由于我国的实际情况需要,本标准在采用国际标准时进行了修改。这些技术性差异用垂直单线标识在它们所涉及的条款的页边空白处。在附录B中给出了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以供对照。为了便于使用,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一一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一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和引言。本标准代替GB/T10623一1989《金属力学性能试验术语》。本标准与GB/T10623--1989相比在以下方面进行了较大修改和补充:范围;般术语由原标准的49个减为24个;一一单轴试验通用术语合并了原标准的拉伸和压缩试验术语,螨变、持久强度和应力松弛以及扭转试验术语,由原标准的67个减为53个;一延性试验通用术语对应于原标准的工艺试验术语,由原来的32个减为19个;一一硬度试验通用术语由原标准的18个增加至27个;韧性试验通用术语对应于原标准的冲击试验术语和断裂试验术语,由原来的60个减为55个;一疲劳试验通用术语由原标准的83个减为40个;一—删去了原标准中的“第4章剪切和弯曲试验”和“第11章磨损试验”;-增加了资料性附录A和附录B;一中英文索引进行了合并,按照术语的拼音顺序编排,同时列出了各个术语相对应的页码,而不--是相应的章节号。本标准附录A和附录B均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钢铁研究总院、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首钢集团公司、宝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济南试金集团公司、上海材料研究所、长春试验机研究所、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怡斐、梁新邦、张海龙、张宇春、董莉、王萍、周星、李和平、李荣锋、耿秀英、王滨、王学智、朱亦钢、王福生、张智敏。本标准于1989年2月首次发布。I

GB/T10623--2008金属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术语1范围本标准定义了金属材料力学性能试验中使用的术语,并为标准和一般使用时形成共同的称谓。2一般术语2. 1裂纹增量crackgrowthDa裂纹扩展量crackextension裂纹长度的增加量。注:用毫米(mm)表示。2.2断裂韧度裂纹长度fracturetoughnesscracklengtha《断裂韧度》对于紧凑拉伸试样,裂纹长度表示从加载线到裂纹尖端的长度;对于中间裂纹试样,是指从中间裂纹的中心到裂纹尖端的长度;对于弯曲试样,是指从试样的前端面到裂纹尖端的长度。2.3疲劳裂纹长度fatiguecracklength裂纹尺寸cracksizea《疲劳)从参考平面到裂纹尖端的主平面尺寸的线性测量。注:用旁米(mm)表示。2.4延性ductility指材料在断裂前塑性变形的能力。2.5弹性极限elasticlimit材料在应力完全释放时能够保持没有永久应变的最大应力。2.6力forceF力学测试中,以大小、方向和力作用点等基础自然属性描述的作用在测试对象的外部,并在其内部产生应力的矢量。2.7力学性能mechanicalproperties材料在力作用下显示的与弹性和非弹性反应相关或包含应力-应变关系的性能。2.8力学试验mechanical testing测定力学性能的试验

GB/T10623—20082. 9弹性模量modulus of elasticity杨氏模量Young'smodulusE低于比例极限的应力与相应应变的比值。注:杨氏模量为正应力和线性应变下的弹性模量特例。2. 10泊松比Poisson'sratioU低于材料比例极限的轴向应力所产生的横向应变与相应轴向应变的负比值。2. 10. 1横向应变transversal strain垂直于施加力方向的线性应变量。2. 10.2轴向应变axial strain施加力方向上的线性应变量。2.10.3轴向应力axialstress施加力方向上的应力分量。2. 11范围range4某变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代数差值。2. 12strain应变由外力所引起的试样尺寸和形状的单位变化量。2. 12. 1工程应变engineering straine按照原始长度的轴向变化量除以原始长度计算的轴向应变。2.12.2线性应变linear strain给定线性方向的应变分量。2.12.3真应变true straine在缩颈开始之前,瞬时长度与原始长度之比的自然对数。2.13应力stress试样上通过某点给定平面上作用的力或分力在该点的强度。2. 13. 1工程应力engineeringstresss2

GB/T 10623—2008按照原始横截面面积计算的轴向应力。2.13.2正应力normalstress垂直于给定平面的应力分量。2.13.3真应力truestressa按照瞬时横截面积计算的轴向应力。2. 14试件/试样testpiece/specimen通常按照一定形状和尺寸加工制备的用于试验的材料或部分材料。2. 15测量不确定度uncertaintyof measurementU,u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3单轴试验通用术语3. 1螺变曲线creepcurve蠕变试验中应变-时间关系曲线。3.2蟠变断裂时间creeprupturetimetu在规定的温度下,试样承受规定的拉应力变形直至断裂所需的时间。注:符号t的上标可以用规定温度(℃C)表示,下标可以用初始应力()牛顿每平方米(N/mm)表示。3.2.1螺变伸长时间creep elongation timetx在规定温度(T)和初始应力(o)下,试样达到规定的蠕变伸长率(r)所需的时间。3.2.2塑性伸长时间plasticelongationtimetpx《变试验在规定温度(T)和初始应力(o。)下,试样达到规定塑性伸长率所需的时间。3. 3螺变强度creepstrength蟠变试验中在规定的恒定温度和时间内,引起规定应变的应力。3. 4螺变试验creeptest在恒定温度和恒定力或恒定应力下,测量试样蠕变变形量随时间变化的试验。3.5伸长elongation在试验期间任一时刻的原始标距L。或参考长度L,的增量。3

GB/T1062320083. 5. 1伸长率percentageelongationA原始标距L。(或参考长度L)的伸长与原始标距(或参考长度L,)之比百分率。3.5.2蠕变伸长率percentagecreepelongationAr在规定温度下,某时刻t原始参考长度的增量(△Ln)与原始参考长度(Lr)之比的百分率:AL×100%A, =Lr注1:A:宜以规定温度T(单位为℃)为上脚标、初始应力(单位为MPa)和时间(单位为h)为下脚标来表示。注2,习惯上,端变伸长测量的起始点是在初始应力°施加到试样的时刻,3.5.3蠕变断后伸长率percentage elongation after creep ruptureA.蠕变断裂后,原始参考长度永久增量(L一L)与原始参考长度(L)之比的百分率:La- Lo × 100%A.=Lro注:A。宜以规定温度T(单位为℃)为上脚标、初始应力%(单位为MPa)和时间t(单位为h)为下脚标来表示。3.5.4初始塑性伸长率percentage initial plastic elongationA由于试验力的作用而引起原始参考长度的非比例增量,表示为参考长度的百分率。3.6引伸计extensometer测量试样纵向或横向变形的装置。3.7标距gaugelengthL用于测量试样尺寸变化部分的长度。3.7.1引伸计标距extensometer gauge lengthL.用引伸计测量变形时的试样平行部分长度。注:某些情况下L=Lo。3.7.2断后标距final gauge length after fractureLu试样断裂后的标距长度。3.7.3原始标距original gauge lengthLo在施加试验力之前的标距长度。4

GB/T10623—20083. 8初始应力initial stress0o《蟠变试验》施加的试验力除以试样的原始横截面积。3.9最大力maximumforceF.m《材料呈现连续屈服特性》试样在试验中承受的最大的力值。3. 10最大力maximumforceFm《材料呈现不连续屈服特性》试样在应变硬化开始后承受的最大力。3.11平行长度parallellengthLe试样两头部或两夹持部分(不带头试样)之间平行部分的长度。3.12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proof strength,non-proportional extensionR,非比例延伸率等于引伸计标距(L。)规定百分率时的应力。注:使用的符号应附以下脚注说明所规定的百分率,例如:Rpo.2。3. 13比例极限proportionallimit材料能够承受的没有偏离应力-应变比例特性的最大应力。注:比例极限依赖于记录数据或试验结果的观测水平。3. 14断面收缩率percentagereduction of areaZ断裂后试样横截面积的最大缩减量(S。一S.)与原始横截面积(S。)之比的百分率:S.- S× 100%Z=S.3.15参考长度referencelengthL.用以计算伸长的基础长度。3. 16应力-应变曲线stress-straincurve表示正应力和试样平行部分相应的应变在整个试验过程中的关系曲线。3. 17抗拉强度tensile strengthRa与最大力F相对应的应力。注:通过拉伸试验到断裂过程中的最大试验力和试样原始横截面积之间的比值来计算。0

GB/T10623—20083.18拉伸试验tensiletest通过拉力拉伸试样,一般拉至断裂以测定一个或多个拉伸性能的试验。3.19屈服强度yieldstrength当金属材料呈现届服现象时,在试验期间发生塑性变形而力不增加时的应力。应区分上屈服强度和下届服强度。3.19.1下屈服强度loweryield strengthRet在屈服期间,不计初始瞬时效应时的最低应力值。3.19.2上屈服强度upperyieldstrengthR.H试样发生屈服而力首次下降前的最高应力值。3.20压缩应力compressionstress试验过程中试样的实际压缩力与其原始横截面积的比值。3.20.1规定非比例压缩强度proofstrength,non-proportionalcompressionRpe试样标距段的非比例压缩变形达到规定的原始标距百分比时的压缩应力。注:表示此压缩强度的符号应以下脚标说明,例如Ra.01、Rpe0.2分别表示规定非比例压缩应变为0.01%、0.2%时的压缩应力。3.20.2规定总压缩强度proofstrength,totalcompressionRt试样标距段的总压缩变形(弹性变形加塑性变形)达到规定的原始标距百分比时的压缩应力。注:表示此压缩强度的符号应附以下脚标说明,例如Rtal.s表示规定总压缩应变为1.5%时的压缩应力。3.20.3compressiveyield strength压缩屈服强度当金属材料呈现屈服现象时,试样在试验过程中达到力不再增加而仍继续变形所对应的压缩应力,应区分上压缩屈服强度和下压缩屈服强度。3.20.3. 1上压缩屈服强度uppercompressiveyieldstrengthReHe试样发生屈服而力首次下降前的最高压缩应力。3.20.3.2lowercompressiveyieldstrength下压缩屈服强度RaLe屈服期间不计初始瞬时效应时的最低压缩应力。6

GB/T10623—20083.20.4抗压强度compressivestrengthRme对于脆性材料,试样压至破坏过程中的最大压缩应力;对于在压缩中不以粉碎性破裂而失效的塑性材料,则抗压强度取决于规定应变和试样几何形状。3.21压缩弹性模量compressive modulus of elasticityE.试验过程中,应力应变呈线性关系时的压缩应力与应变的比值。3.22持久强度极限stress-rupturelimita:在规定温度下,试样达到规定时间而不断裂的最大应力。3.23持久断后伸长率percentage elongation of stress-ruptureA持久试样断裂后,在室温下标距的伸长与原始标距的百分比。3.24持久断面收缩率percentage reduction of area of stress-ruptureZ持久试样断裂后,在室温下横截面积最大缩减量与原始横截面积的百分比。3. 25持久缺口敏感系数stress-rupturenotch sensitivity factorK.,K.缺口持久试样与光滑试样断裂时间相同时的应力比率或应力相同时断裂时间的比率。3.26应力松弛电stress relaxation在规定温度及初始变形或位移恒定的条件下,金属材料的应力随时间而减小的现象。3.27初始应力initial stress00应力松弛试验开始时施加全部试验力瞬间试样上的应力。3.28剩余应力remainingstresssh应力松弛试验中任一时间试样上所保持的应力。3.29松弛应力relaxedstresss0应力松弛试验中任一时间试样上所减小的应力,即初始应力与剩余应力之差。3.30应力松弛曲线stressrelaxationcurve用剩余应力作为时间的函数所绘制的曲线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