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石河子大学:《仪器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化工仪器分析及实验)第5章 分子发光光谱法 Molecular luminescence spectrometry,MLS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43
文件大小:362.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石河子大学:《仪器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化工仪器分析及实验)第5章 分子发光光谱法 Molecular luminescence spectrometry,MLS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5章 分子发光光谱法 Molecular luminescence spectrometry,MLS

第5章 分子发光光谱法 Molecular luminescence spectrometry,MLS

第一节概述 基恣分子吸收了一定能量后,跃迁至激态,当激发态 分子以辐射跃迁形式将其能量释放返回基态时,便 产生分子发光(Molecular Luminescence) 分光致发光、热致发光、场致发光、化学发光等 一、光致发光 物质受到光的照射时,除吸收某种波长的光之外 还会发射出波长相同或比吸收波长更长的光。 二、光致发光分为: 荧光(fluorescence) 磷光(Phosphorescence)

第一节 概述 基态分子吸收了一定能量后,跃迁至激态,当激发态 分子以辐射跃迁形式将其能量释放返回基态时,便 产生分子发光(Molecular Luminescence)。 分光致发光、热致发光、场致发光、化学发光等 一、光致发光 物质受到光的照射时,除吸收某种波长的光之外 还会发射出波长相同或比吸收波长更长的光。 二、光致发光分为: 荧光(fluorescence) 磷光(Phosphorescence)

1575年,西班牙医生N.Monardes发现。 1852年,Stokesi对荧光产生的机理作了解释, 并提出了“荧光”。 ■1867年,首次用于分析测定。 ■1928年,Jette和West提出第一台光电荧光计。 1952年,商品荧光分光光度计出现

◼ 1575年,西班牙医生N.Monardes发现。 ◼ 1852年,Stokes对荧光产生的机理作了解释, 并提出了“荧光”。 ◼ 1867年,首次用于分析测定。 ◼ 1928年,Jette和West提出第一台光电荧光计。 ◼ 1952年,商品荧光分光光度计出现

分子荧光: 物质分子吸收光子能量而被激发,然后 从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返回到基态时所发射 出的光。 分子荧光 紫外-可见 荧光 红外、x射线 原子荧光

分子荧光: 物质分子吸收光子能量而被激发,然后 从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返回到基态时所发射 出的光。 分子荧光 紫外-可见 荧光 红外、x射线 原子荧光

荧光的特点: 检出限0.1~0.001g/mL, 比分光光度法高2~4个数量级。 。选择性强可根据特征发射光谱,又可根据特 征吸收光谱来鉴定物质。 。应用范围窄由于本身能够发射荧光的物质及 能形成荧光测量体系的物质相对较少所致

荧光的特点: ◼ 检出限0.1~0.001 µg/mL, 比分光光度法高2~4个数量级。 ⚫ 选择性强 可根据特征发射光谱,又可根据特 征吸收光谱来鉴定物质。 ⚫ 应用范围窄 由于本身能够发射荧光的物质及 能形成荧光测量体系的物质相对较少所致

振动弛豫 内转换 7 T 系间跨越 2 λ1 入3 荧光 外转换 激发 (熄灭) 磷光振动弛豫

分子荧光和分子磷光都属于光致发光 区别:分子荧光由激发单重态(S1)的最低振动 能级至基态(S。)各振动能级间跃迁产生的; 分子磷光是由激发三重态(T1)的最低振 动能级至基态各振动能级间跃迁产生的。 荧光辐射的波长比磷光短,荧光的寿命(10-9-10-? S)比磷光(10-4-10s)短

分子荧光和分子磷光都属于光致发光 区别:分子荧光由激发单重态(S1)的最低振动 能级至基态(S0)各振动能级间跃迁产生的; 分子磷光是由激发三重态(T1)的最低振 动能级至基态各振动能级间跃迁产生的。 荧光辐射的波长比磷光短,荧光的寿命(10-9-10-7 S)比磷光(10-4-10s)短

化学发光:由化学反应提供激发能,激发 产物分子或其他共存分子产生的光辐射。 化学发光与荧光、磷光的区别是激发能不 同,而它们的光谱十分相似。 化学发光特点:灵敏度高,对气体和痕量 金属离子的检出限可达ng/ml

化学发光:由化学反应提供激发能,激发 产物分子或其他共存分子产生的光辐射。 化学发光与荧光、磷光的区别是激发能不 同,而它们的光谱十分相似。 化学发光特点:灵敏度高,对气体和痕量 金属离子的检出限可达ng/ml

5.2 分子荧光和分子磷光光谱法 5.2.1基本原理 1荧光和磷光的产生 (a)基态单重态 (b)激发单重态 (c)激发三重态

5.2 分子荧光和分子磷光光谱法 5.2.1 基本原理 1 荧光和磷光的产生

☑激发态分子返回基态的途径 振动弛豫(vibrational relexation) ■内部能量转换(internal conversion) ■荧光(fluorescence)发射 ■外部能量转换(external conversion) ■体系间跨越(intersystem crossing) ■磷光发射

激发态分子返回基态的途径 ◼振动弛豫(vibrational relexation) ◼内部能量转换(internal conversion) ◼荧光(fluorescence)发射 ◼外部能量转换(external conversion) ◼体系间跨越(intersystem crossing) ◼磷光发射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