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AT89S52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2/2)

第5章AT89S52单片机 的 定时器/计数器
1 第5章 AT89S52单片机 的 定时器/计数器 1

5.2 定时器/计数器T0与T1的4种工作方式 5.2.1方式0 5.2.2方式1 5.2.3方式2 5.2.4方式3 5.5定时器/计数器的编程和应用 3
2 5.2 定时器/计数器T0与T1的4种工作方式 5.2.1 方式0 5.2.2 方式1 5.2.3 方式2 5.2.4 方式3 5.5 定时器/计数器的编程和应用

AT89S52单片机片内集成有3个定时器/计数器T0、T1和T2, 可以满足计数或定时的需要。 T1脚3.5)外部脉冲 T0脚P3.4)外部脉冲 或系统时钟12分频内部脉冲 或系统时钟12分频内部脉冲 To TH1 TLI THO TLO AT89S52 CPU TCON TMOD 3
3 AT89S52单片机片内集成有3个定时器/计数器T0、T1和T2, 可以满足计数或定时的需要

5.4对外部输入的计数信号的要求 当定时器/计数器工作在计数器模式时,计数脉冲来自外部输入引脚T0或 T1。 当输入信号产生负跳变时,计数器的值增1。 每个机器周期的S5P2期间,都对外部输入引脚T0或T1进行采样。如在 第一个机器周期中采得的值为1,而在下一个机器周期中采得的值为0,则 在紧跟着的再下一个机器周期S3P1期间,计数器加1。由于确认一次负跳 变要花2个机器周期,因此外部输入的计数脉冲的最高频率为系统振荡器频 率的1/24。 例如,选用6MHz频率的晶体,允许输入的脉冲频率最高为250kHz。如果 选用12MHz频率的晶体,则可输入最高频率为500kHz的外部脉冲。 对于外部输入信号的占空比并没有什么限制,但为了确保某一给定电平 在变化之前能被采样一次,则这一电平至少要保持一个机器周期
4 5.4 对外部输入的计数信号的要求 当定时器/计数器工作在计数器模式时,计数脉冲来自外部输入引脚T0或 T1。 当输入信号产生负跳变时,计数器的值增1。 每个机器周期的S5P2期间,都对外部输入引脚T0或T1进行采样。如在 第一个机器周期中采得的值为1,而在下一个机器周期中采得的值为0,则 在紧跟着的再下一个机器周期S3P1期间,计数器加1。由于确认一次负跳 变要花2个机器周期,因此外部输入的计数脉冲的最高频率为系统振荡器频 率的1/24。 例如,选用6MHz频率的晶体,允许输入的脉冲频率最高为250kHz。如果 选用12MHz频率的晶体,则可输入最高频率为500kHz的外部脉冲。 对于外部输入信号的占空比并没有什么限制,但为了确保某一给定电平 在变化之前能被采样一次,则这一电平至少要保持一个机器周期

故对外部输入信号的要求如图5-17所示,图中,y为机器 周期。 图5-17 对外部计数输入信号的要求 5
5 故对外部输入信号的要求如图5-17所示,图中,Tcy为机器 周期。 5 图5-17 对外部计数输入信号的要求

5.2定时器/计数器T1、T0的4种工作方式 4种工作方式分别如下。 5.2.1方式0 M1、M0=00时,被设置为工作方式0,逻辑结构框图见图5-4 (以T1为例,TM0D.5、TM0D.4=00)。 当TMOD寄存器中的GATE=O时,仅由运行控制位TRx(x0,1) 来控制定时器/计数器的运行;当GATE=1时,定时器/计数器的 运行要由外中断引脚(INT0*或INT1*)的电平与运行控制位 TRx共同来控制。 6
6 5.2 定时器/计数器T1、T0的4种工作方式 4种工作方式分别如下。 5.2.1 方式0 M1、M0=00时,被设置为工作方式0,逻辑结构框图见图5-4 (以T1为例,TMOD.5、TMOD.4=00)。 当TMOD寄存器中的GATE=0时,仅由运行控制位TRx(x=0,1) 来控制定时器/计数器的运行;当GATE=1时,定时器/计数器的 运行要由外中断引脚( INT0*或 INT1*)的电平与运行控制位 TRx共同来控制。 6

振荡器 ÷12 0~4 07 C/T=0 TLI TH1 (5位)(8位) TF1 中断 C/T=1 T1(P3.5引脚) 控制端 TR1o & B 图5-4定时器/计数器方式0逻辑结构框图 为13位计数器,由TLx(x=0,1)低5位和THx高8位构成。 TLx低5位溢出则向THx进位,THx计数溢出则把TCON中的 溢出标志位TFx置“1
7 为13位计数器,由TLx(x = 0,1)低5位和THx高8位构成。 TLx低5位溢出则向THx进位,THx计数溢出则把TCON中的 溢出标志位TFx置“1”。 7 图5-4 定时器/计数器方式0逻辑结构框图

图5-2的CT*位控制的电子开关决定了定时器/计数器的两种工 作模式。 (1)CT*=0,电子开关打在上面位置,T1(或T0)为定时器 工作模式,把时钟振荡器12分频后的脉冲作为计数信号。 (2)CT*=1,电子开关打在下面位置,T1(或T0)为计数器 工作模式,计数脉冲为P3.4(或P3.5)引脚上的外部输入脉冲, 当引脚上发生负跳变时,计数器加1。 GATE位状态决定定时器/计数器的运行控制取决TRx一个条 件还是TRx和INTx*(x=0,1)引脚状态两个条件
8 图5-2的C/T*位控制的电子开关决定了定时器/计数器的两种工 作模式。 (1) C/T*=0,电子开关打在上面位置,T1(或T0)为定时器 工作模式,把时钟振荡器12分频后的脉冲作为计数信号。 (2) C/T*=1,电子开关打在下面位置,T1(或T0)为计数器 工作模式,计数脉冲为P3.4(或P3.5)引脚上的外部输入脉冲, 当引脚上发生负跳变时,计数器加1。 GATE位状态决定定时器/计数器的运行控制取决TRx一个条 件还是TRx和INTx*(x = 0,1)引脚状态两个条件。 8

(1)GATE=0,A点(见图5-4)电位恒为1,B点电位仅取决 于TRx状态。TRx=1,B点为高电平,控制端控制电子开关闭 合,允许T1(或T0)对脉冲计数。TRx=0,B点为低电平,电 子开关断开,禁止T1(或T0)计数。 (2)GATE=1,B点电位由INTx*(x=0,1)的输入电平和 TRx的状态这两个条件来确定。当TRx=1,且INTx*=1时,B 点才为1,控制端控制电子开关闭合,允许T1(或T0)计数。 故这种情况下计数器是否计数是由TRx和NTx*两个条件来共同 控制的。 9
9 (1)GATE=0,A点(见图5-4)电位恒为1,B点电位仅取决 于TRx状态。TRx = 1,B点为高电平,控制端控制电子开关闭 合,允许T1(或T0)对脉冲计数。TRx = 0,B点为低电平,电 子开关断开,禁止T1(或T0)计数。 (2)GATE=1,B点电位由INTx* (x = 0,1)的输入电平和 TRx的状态这两个条件来确定。当TRx = 1,且INTx* =1时,B 点才为1,控制端控制电子开关闭合,允许T1(或T0)计数。 故这种情况下计数器是否计数是由TRx和INTX* 两个条件来共同 控制的

5.2.2方式1 当M1、M0=01时,定时器/计数器工作于方式1,这时定时器/ 计数器的等效电路逻辑结构如图5-5所示。 方式1和方式0的差别仅仅在于计数器的位数不同,方式1为 16位计数器,由THx高8位和TLx低8位构成(x0,1),方式0则 为13位计数器,有关控制状态位的含义(GATE、C/T*、TFx、 TRx)与方式O相同。 10
10 5.2.2 方式1 当M1、M0=01时,定时器/计数器工作于方式1,这时定时器/ 计数器的等效电路逻辑结构如图5-5所示。 方式1和方式0的差别仅仅在于计数器的位数不同,方式1为 16位计数器,由THx高8位和TLx低8位构成(x=0,1),方式0则 为13位计数器,有关控制状态位的含义(GATE、C/T*、TFx、 TRx)与方式0相同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6章 AT89S52单片机的串行口(1/2).ppt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6章 AT89S52单片机的串行口(2/2).ppt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ADDA电机(AT89S51单片机与DAC的接口).pptx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DS18B20总线扩展技术.pptx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DS18B20测温头文件使用方法.docx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单片机定时/计数器模块.doc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AT89S52单片机的硬件组成、单片机的引脚功能(一).docx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3.7 8051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基础、3.8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举例Keilc程序设计.docx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3.4 8051指令系统分类介绍、C语言中相关编程结构.docx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3.1 指令系统概述 3.2 指令格式 3.3 指令寻址方式 3.4 指令分类.docx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AT89S52单片机的硬件组成、单片机的引脚功能(二).docx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4.8 中断服务子程序的应用设计 4.9 多外部中断源的设计.docx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AT89S52定时计数器(1/4).docx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中断系统.docx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AT89S52定时计数器(2/4).docx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串口扩展技术.docx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AT89S52定时计数器(3/4).docx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AT89S52定时计数器(4/4).docx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DS18B20测温头文件使用方法.docx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Microcomtroller.pdf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4章 AT89S52单片机的中断系统(2/2).ppt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AT89S52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1/2).ppt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4章 AT89S52单片机的中断系统(1/2).ppt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2章 AT89S51单片机硬件结构(2/2).ppt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2章 AT89S51单片机硬件结构(1/2).ppt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3章 8051指令系统与编程基础.ppt
- 《电路》课程教学大纲 Electric Circuit A.doc
- 《电路》课程教学大纲 Electric Circuit B.doc
- 《电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Experi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A.doc
- 《电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Experi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B.doc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1 元件伏安特性.doc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5 RLC元件阻抗特性及交流等效参数的测定.doc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3 直流电路基本定理综合实验.doc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2 电源等效变换戴维南定理.doc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4 电路过渡过程的研究.doc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7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doc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6 日光灯电路及功率因数的提高.doc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8 RC选频网络特性的测试.doc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9 单相电度表的校验.doc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11 三相电路综合实验.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