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数字调制解调实验

实验三数字调制解调实验ASK/FSK调制解调实验实验内容1.幅度键控(ASK)调制解调实验2.频率键控(FSK)调制解调实验一,实验目的1.理解ASK/FSK调制的工作原理及电路组成。2.理解利用锁相环解调ASK/FSK的原理和实现方法。二。实验电路工作原理TP901TP908TP90432KHz选频输出时钟TP907TP90632KHz方波/ATP909FSK整形K901模拟相TP902解调加2(4046开关器锁相环FSK调制输出出16KHz方波解调)D/AK906K902TP903/TP905PN2KF83J901WM图9-1FSK调制解调电原理框图数字振幅调制和数字频率调制都是较早应用的数字调制方式,数字振幅调制是一种线性调制,主要特点是设备简单、频带利用率较高,缺点是抗噪声性能差,而且它的最佳判决门限与接受机输入信号的振幅有关,因而不易使取样判决器工作在最最佳状态,但是,随着电路,滤波和均衡技术的发展,应高速数据传输的需要,多电平调制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本实验中我们只讲二相ASK。而由于数字频率调制这种调制解调方式容易实现,抗噪声和抗衰减性能较强,因此在中低速数据传输通信系统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主要应用在电力载波通信中比较多。数字调频又可称作移频键控FSK,它是利用载频频率变化来传递数字信息。数字调频26
实验三 数字调制解调实验 26 ASK/FSK 调制解调实验 实 验 内 容 1.幅度键控(ASK)调制解调实验 2.频率键控(FSK)调制解调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理解 ASK/FSK 调制的工作原理及电路组成。 2.理解利用锁相环解调 ASK/FSK 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二. 实验电路工作原理 图 9-1 FSK 调制解调电原理框图 数字振幅调制和数字频率调制都是较早应用的数字调制方式, 数字振幅调制是一种 线性调制,主要特点是设备简单、频带利用率较高,缺点是抗噪声性能差,而且它的最佳 判决门限与接受机输入信号的振幅有关,因而不易使取样判决器工作在最最佳状态,但是, 随着电路,滤波和均衡技术的发展,应高速数据传输的需要,多电平调制技术的应用越来 越受到重视。在本实验中我们只讲二相 ASK。而由于数字频率调制这种调制解调方式容易 实现,抗噪声和抗衰减性能较强,因此在中低速数据传输通信系统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 用:主要应用在电力载波通信中比较多。 数字调频又可称作移频键控 FSK,它是利用载频频率变化来传递数字信息。数字调频 TP903 F8 PN2K 16KHz方波 32KHz方波 K902 1 2 1 2 K901 2 3 K904 1 TP902 D/A D/A 拟 加 关 开 器 模 相 TP901 32KHz选频 输出时钟 出 输 形 整 K906 FSK调制输出 TP906 1 2 (4046 解调) 锁相环 解调 FSK TP907 TP909 TP908 TP904 TP905 2 1 3 WMDATA K903 WMCLK J901 WM

实验三数字调制解调实验信号可以分为相位离散和相位连续两种情形。若两个振荡频率分别由不同的独立振荡器提供,它们之间相位互不相关,这就叫相位离散的数字调频信号;若两个振荡频率由同一振荡信号源提供,只是对其中一个载频进行分频,这样产生的两个载频就是相位连续的数字调频信号。本实验电路中,由信号源提供的载频频率经过本实验电路分频而得到的两个不同频率的载频信号,则为相位连续的数字调频信号。(一)FSK调制电路工作原理FSK调制解调电原理框图,如图9-1所示:图9-2是它的调制电路电原理图,输入的基带信号由转换开关K904转接后分成两路,一路控制f,=32KHz的载频,另一路经倒相去控制f2-16KHz的载频。当基带信号为“1”时,模拟开关1打开,模拟开关2关闭,此时输出fi=32KHz,当基带信号为“0”时,模拟开关1关闭,模拟开关2开通。此时输出f2=16KHz,于是可在输出端得到已调的FSK信号。电路中的两路载频(f1、fz)由内时钟CPLD信号发生器产生,经过开关K901:K902送入。两路载频分别经射随、选频滤波、射随、再送至模拟开关U901:A与U901:B(4066)。(二)FSK解调电路工作原理FSK信号的解调方式很多,有相干解调、滤波非相干解调、正交相乘非相干解调等多种方式。本实验中采用了相干解调法。FSK集成电路模拟锁相环解调器由于性能优越,价格低廉,体积小,所以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解调电路电原理图如图9-3所示。FSK集成电路模拟锁相环解调器的工作原理是十分简单的,只要在设计锁相环时,使它锁定在FSK的一个载频fi上,对应输出高电平,而对另一载频f2失锁,对应输出低电平,那么在锁相环路滤波器输出端就可以得到解调的基带信号序列。FSK锁相环解调器中的集成锁相环选用了MC14046。详细对该芯片介绍见实验十二。压控振荡器的中心频率设计在32KHz。图9-3中R924、R925、CA901主要用来确定压控振荡器的振荡频率。R929、C904构成外接低通滤波器,其参数选择要满足环路性能指标的要求。从要求环路能快速捕提、迅速锁定来看,低通滤波器的通带要宽些:从提高环露的跟踪特性来看,低通滤波器的通带又要窄些。因此电路设计应在满足捕捉时间前提下,尽量减小环路低通滤波器的带宽。当输入信号为16KHz时,环路失锁。此时环路对16KHz载频的跟踪破坏。可见,环路对32KHz载频锁定时输出高电平,对16KHz载频失锁时就输出低电平。只要适当选择环路参数,使它对32KHz锁定,对16KHz失锁,则在解调器输出端就得到解调输出的基带信号序列。关于FSK调制原理波形见图9-4所示。27
实验三 数字调制解调实验 27 信号可以分为相位离散和相位连续两种情形。若两个振荡频率分别由不同的独立振荡器提 供,它们之间相位互不相关,这就叫相位离散的数字调频信号;若两个振荡频率由同一振 荡信号源提供,只是对其中一个载频进行分频,这样产生的两个载频就是相位连续的数字 调频信号。 本实验电路中,由信号源提供的载频频率经过本实验电路分频而得到的两个不同频率 的载频信号,则为相位连续的数字调频信号。 (一) FSK 调制电路工作原理 FSK 调制解调电原理框图,如图 9-1 所示;图 9-2 是它的调制电路电原理图。 输入的基带信号由转换开关 K904 转接后分成两路,一路控制 f1=32KHz 的载频,另一 路经倒相去控制 f2=16KHz 的载频。当基带信号为“1”时,模拟开关 1 打开,模拟开关 2 关闭,此时输出 f1=32KHz,当基带信号为“0”时,模拟开关 1 关闭,模拟开关 2 开通。 此时输出 f2=16KHz,于是可在输出端得到已调的 FSK 信号。 电路中的两路载频(f1、f2)由内时钟 CPLD 信号发生器产生,经过开关 K901,K902 送 入。两路载频分别经射随、选频滤波、射随、再送至模拟开关 U901∶A 与 U901∶B(4066)。 (二) FSK 解调电路工作原理 FSK 信号的解调方式很多,有相干解调、滤波非相干解调、正交相乘非相干解调等多 种方式。本实验中采用了相干解调法。FSK 集成电路模拟锁相环解调器由于性能优越,价 格低廉,体积小,所以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解调电路电原理图如图 9-3 所示。 FSK 集成电路模拟锁相环解调器的工作原理是十分简单的,只要在设计锁相环时,使 它锁定在 FSK 的一个载频 f1上,对应输出高电平,而对另一载频 f2失锁,对应输出低电平, 那么在锁相环路滤波器输出端就可以得到解调的基带信号序列。 FSK 锁相环解调器中的集成锁相环选用了 MC14046。详细对该芯片介绍见实验十二。 压控振荡器的中心频率设计在 32KHz。图 9-3 中 R924、R925、CA901 主要用来确定压 控振荡器的振荡频率。R929、C904 构成外接低通滤波器,其参数选择要满足环路性能指标 的要求。从要求环路能快速捕捉、迅速锁定来看,低通滤波器的通带要宽些;从提高环路 的跟踪特性来看,低通滤波器的通带又要窄些。因此电路设计应在满足捕捉时间前提下, 尽量减小环路低通滤波器的带宽。 当输入信号为 16KHz 时,环路失锁。此时环路对 16KHz 载频的跟踪破坏。 可见,环路对 32KHz 载频锁定时输出高电平,对 16KHz 载频失锁时就输出低电平。只 要适当选择环路参数,使它对 32KHz 锁定,对 16KHz 失锁,则在解调器输出端就得到解调 输出的基带信号序列。关于 FSK 调制原理波形见图 9-4 所示

实验三数字调制解调实验(三)ASK电路工作原理对于ASK实验,我们同样利用FSK电路原理,只需要去掉其中一路载波,调节一路载波幅度大小,即可完成该实验。具体电路原理如上FSK的介绍。三。实验内容测试ASK/FSK调制解调电路TP901~TP909各测量点波形,并作详细分析。1.按下按键开关:K01、K02、K900。2.跳线开关设置:K9012-3、K9022-30J9011-2、2KHz的伪随机码,码序列为:111100010011010J9013-Av8KHz方波。做FSK解调实验时,K9051-2,3-4、K9062-3。3.在CA901插上电容,使压控振荡器工作在32KHz,电容在1800Pf~2400Pf之间。若在CA901插上电容,使压控振荡器工作在16KHz,则电容在3600Pf~4800Pf之间。此时解调出的基带信号与原基带码元是反相的,请大家思考为什么?4.注意选择不同的数字基带信号的速率。有1110010码(2KHz)、1010交替码(8KHz)。由信号转接开关J901进行选择。5接通开关K906“2”和“3”脚,输入FSK信号给解调电路,注意观察“1”“0”码内所含载波的数目。6.观察FSK解调输出TP907~TP909波形,并作记录,并同时观察FSK调制端的基带信号,比较两者波形,观察是否有失真。7,做ASK实验时,则去掉一路载波,只用32KHZ,或只用16KHZ。28
实验三 数字调制解调实验 28 (三) ASK 电路工作原理 对于 ASK 实验,我们同样利用 FSK 电路原理,只需要去掉其中一路载波,调节一路载波 幅度大小,即可完成该实验。具体电路原理如上 FSK 的介绍。 三. 实验内容 测试 ASK/FSK 调制解调电路 TP901~TP909 各测量点波形,并作详细分析。 1.按下按键开关: K01、K02、K900。 2.跳线开关设置: K9012–3、K9022–3。 J9011–2、2KHz 的伪随机码,码序列为:111100010011010 J9013–4、8KHz 方波。 做 FSK 解调实验时,K9051–2, 3-4、K9062–3。 3.在 CA901 插上电容,使压控振荡器工作在 32KHz,电容在 1800Pf2400Pf 之间。 若在 CA901 插上电容,使压控振荡器工作在 16KHz,则电容在 3600Pf4800Pf 之间。 此时解调出的基带信号与原基带码元是反相的,请大家思考为什么? 4.注意选择不同的数字基带信号的速率。有 1110010 码(2KHz)、1010 交替码(8KHz)。 由信号转接开关 J901 进行选择。 5.接通开关 K906“2”和“3”脚,输入 FSK 信号给解调电路,注意观察“1”“0” 码内所含载波的数目。 6.观察 FSK 解调输出 TP907~TP909 波形,并作记录,并同时观察 FSK 调制端的基 带信号,比较两者波形,观察是否有失真。 7,做 ASK 实验时,则去掉一路载波,只用 32KHZ,或只用 16KHZ

实验三数字调制解调实验XENd8d3.d106fOS6Y-908So123X鑫当2RAAN+7-6图130HHHII:HR0兰S91d29
实验三 数字调制解调实验 29 TP903 +12 +12 3 1 F32 33K K901 3PIN R901 E901 47uF 2 R902 R903 620 22K K902 3PIN F16 3 1 22K E903 47uF 2 R907 33K R908 R909 620 74LS04 R904 22K W901 103 C901 5100P L901 BG901 9013 6.8mH E902 47uF TP901 BG902 9013 E905 47uF R905 22K R906 620 1 U904A R910 22K W902 103 BG903 9013 C902 153 L902 8.2mH E904 47uF R911 9013 BG904 TP902 11 E906 47uF R912 620 22K K904 TP904 13 2 FSK-13 1 2 FSK1 1 3 2 12 10 R918 3K 4PIN R913 1K R914 1K 2 1 3 WMDATA R913 1K E907 10uF E908 10uF TP905 4 R917 1K R919 1K R920 1K TP906 1 3 2 K904 3PIN PN2K F8 图9-2 FSK调制电路电原理图 J901 K905

实验三数字调制解调实验囍06hANGSYROoOHI:32福口囍Huε-6圆ONG年囍HH330
实验三 数字调制解调实验 30 图 9 -3 FSK 解调电路电原理图

实验三数字调制解调实验TP901AAAAAAAAAAAAAAA32KHz载频fc输入VVVVVVVVVVVVVVVTP90216KHz载频fc2输入TP903信码AAAAA4AAATP90432KHz载频fci输出VV.16KHz载频fc2输出TP905VBAAAAAA合路后FSK输出TP906AAAA/vVVVV图9-4FSK调制原理波形图四:测量点说明TP901:32KHz载频信号,由K901的2与3相连,可调节电位器W901改变幅度(幅度需要调到4V到5V左右)。TP902:16KHz载频信号,由K902的2与3相连,可调节电位器W902改变幅度(幅度需要调到4V到5V左右)。TP903:作为F=2KHz或8KHz的数字基带信码信号输入,由开关J901决定。J901的1与2相连:码元速率为2KHz的PN码;J901的3与4相连:码元速率为8KHz的PN码。TP904:32KHz基带FSK调制信号输出。TP905:16KHz基带FSK调制信号输出。TP906:FSK调制信号叠加后输出,送到FSK解调电路的由输入开关K906控制。TP907:FSK解调信号输入。由FSK解调电路的输入开关K906的2与3脚接入TP908:FSK解调电路工作时钟,正常工作时应为32KHz左右,频偏不大于2KHz,若有偏差,可调节电位器W903或W904和改变CA901的电容值。TP909:FSK解调信号输出,即数字基带信码信号输出,波形同TP905。注:在FSK解调时,J901只能是1与2相连,即解调出码元速率为2KHz的PN码。J901的3与4脚不能相连,否则FSK解调电路解调不出此时的数字基带信码信号。在此项实验做完后,应注意把开关J901设置成1与2相连接。31
实验三 数字调制解调实验 31 图 9-4 FSK 调制原理波形图 四. 测量点说明 TP901:32KHz 载频信号,由 K901 的 2 与 3 相连,可调节电位器 W901 改变幅度(幅度 需要调到 4V 到 5V 左右)。 TP902:16KHz 载频信号,由 K902 的 2 与 3 相连,可调节电位器 W902 改变幅度(幅度 需要调到 4V 到 5V 左右)。 TP903:作为 F = 2KHz 或 8KHz 的数字基带信码信号输入,由开关 J901 决定。J901 的 1 与 2 相连:码元速率为 2KHz 的 PN 码;J901 的 3 与 4 相连:码元速率为 8KHz 的 PN 码。 TP904:32KHz 基带 FSK 调制信号输出。 TP905:16KHz 基带 FSK 调制信号输出。 TP906:FSK 调制信号叠加后输出,送到 FSK 解调电路的由输入开关 K906 控制。 TP907:FSK 解调信号输入。由 FSK 解调电路的输入开关 K906 的 2 与 3 脚接入 TP908:FSK 解调电路工作时钟,正常工作时应为 32KHz 左右,频偏不大于 2KHz,若 有偏差,可调节电位器 W903 或 W904 和改变 CA901 的电容值。 TP909:FSK 解调信号输出,即数字基带信码信号输出,波形同 TP905。 注:在 FSK 解调时,J901 只能是 1 与 2 相连,即解调出码元速率为 2KHz 的 PN 码。J901 的 3 与 4 脚不能相连,否则 FSK 解调电路解调不出此时的数字基带 信码信号。在此项实验做完后,应注意把开关 J901 设置成 1 与 2 相连接。 TP906 0 0 0 TP902 0 t t t t 1 TP901 0 TP903 0 t 1 1 00 1 0 t 16KHz载 频 f C 2输 出 合 路 后 FSK输 出 32KHz载 频 f C 1输 出 16KHz载 频 f C 2输 入 32KHz载 频 f C 1输 入 信 码 TP904 TP905

实验三数字调制解调实验二相PSK(DPSK)调制解调实验实验内容1.二相BPSK调制解调实验2.二相DPSK调制解调实验3.PSK解调载波提取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二相BPSK(DPSK)调制解调的工作原理及电路组成。2.了解载频信号的产生方法,3.掌握二相绝对码与相对码的码变换方法。二。实验电路工作原理(一)调制实验:在本实验中,绝对移相键控(PSK)是采用直接调相法来实现的,也就是用输入的基带信号直接控制已输入载波相位的变化来实现相位键控图10-1是二相PSK(DPSK)调制器电路框图。图10-2是它的电原理图。PSK调制在数字通信系统中是一种极重要的调制方式,它的抗于扰噪声性能及通频带的利用率均优先于ASK移幅键控和FSK移频键控。因此,PSK技术在中、高速数据传输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下面对图10-2中的电路作一分析。1.载波倒相器模拟信号的倒相通常采用运放作倒相器,电路由U304等组成,来自1.024MHz载波信号输入到U304的反相输入端2脚,在输出端即可得到一个反相的载波信号,即元相载波信号。为了使0相载波与元相载波的幅度相等,在电路中加了电位器W302。2.模拟开关相乘器对载波的相移键控是用模拟开关电路实现的。0相载波与元相载波分别加到模拟开关1:U302:A的输入端(1脚)、模拟开关2:U302:B的输入端(11脚),在数字基带信号的信码中,它的正极性加到模拟开关1的输入控制端(13脚),它反极性加到模拟开关2的输入控制端(12脚)。用来控制两个同频反相载波的通断。当信码为“1”码时,模拟开关1的输入控制端为高电平,模拟开关1导通输出0相载波,而模拟开关2的输入控制端为低电平,模拟开关2截止。反之,当信码为“0”码时,模拟开关1的输入控制端为低电平,模拟开关1截止。而模拟开关2的输入控制端却为高电平,模拟开关2导通。输出元相载波,两个模拟开关的输出通过载波输出开关K303合路叠加后输出为二相PSK调制信号,如图10-3所示。在数据传输系统中,由于相对移相键控调制具有抗于扰噪声能力强,在相同的信噪比32
实验三 数字调制解调实验 32 二相 PSK(DPSK)调制解调实验 实 验 内 容 1.二相 BPSK 调制解调实验 2.二相 DPSK 调制解调实验 3.PSK 解调载波提取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二相 BPSK(DPSK)调制解调的工作原理及电路组成。 2.了解载频信号的产生方法。 3.掌握二相绝对码与相对码的码变换方法。 二. 实验电路工作原理 (一)调制实验: 在本实验中,绝对移相键控(PSK)是采用直接调相法来实现的,也就是用输入的基 带信号直接控制已输入载波相位的变化来实现相位键控。 图 10-1 是二相 PSK(DPSK)调制器电路框图。图 10-2 是它的电原理图。 PSK 调制在数字通信系统中是一种极重要的调制方式,它的抗干扰噪声性能及通频带 的利用率均优先于 ASK 移幅键控和 FSK 移频键控。因此,PSK 技术在中、高速数据传输中 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下面对图 10-2 中的电路作一分析。 1.载波倒相器 模拟信号的倒相通常采用运放作倒相器,电路由 U304 等组成,来自 1.024MHz 载波信 号输入到 U304 的反相输入端 2 脚,在输出端即可得到一个反相的载波信号,即相载波信 号。为了使 0 相载波与相载波的幅度相等,在电路中加了电位器 W302。 2.模拟开关相乘器 对载波的相移键控是用模拟开关电路实现的。 0 相载波与相载波分别加到模拟开关 1:U302:A 的输入端(1 脚)、模拟开关 2:U302: B 的输入端(11 脚),在数字基带信号的信码中,它的正极性加到模拟开关 1 的输入控制 端(13 脚),它反极性加到模拟开关 2 的输入控制端(12 脚)。用来控制两个同频反相载 波的通断。当信码为“1”码时,模拟开关 1 的输入控制端为高电平,模拟开关 1 导通, 输出 0 相载波,而模拟开关 2 的输入控制端为低电平,模拟开关 2 截止。反之,当信码为 “0”码时,模拟开关 1 的输入控制端为低电平,模拟开关 1 截止。而模拟开关 2 的输入 控制端却为高电平,模拟开关 2 导通。输出相载波,两个模拟开关的输出通过载波输出 开关 K303 合路叠加后输出为二相 PSK 调制信号,如图 10-3 所示。 在数据传输系统中,由于相对移相键控调制具有抗干扰噪声能力强,在相同的信噪比

实验三数字调制解调实验条件下,可获得比其他调制方式(例如:ASK、FSK)更低的误码率,因而这种方式广泛应用在实际通信系统中。相对移相,就是利用载波相位的相对值来传递信息,也就是利用前后码元载波相位的相对变化来传递信息,所以也称为“差分移相”。理论分析和实际试验证明:在恒参信道下,移相键控比振幅键控、频率键控,不但具有较高的抗干扰性能,而且可更经济有效地利用频带。所以说它是一种比较优越的调制方式,因而在实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DPSK调制是采用码型变换法加绝对调相来实现,既把数据信息源(如伪随机码序列、增量调制编码器输出的数字信号或脉冲编码调制PCM编码器输出的数字信号)作为绝对码序列(aa),通过差分编码器变成相对码序列(b.),然后再用相对码序列(ba),进行绝对移相键控,此时该调制的输出就是DPSK已调信号。按键SW301,用来将D触发器Q端输出置“1”。在绝对相移方式,由于发端是以两个可能出现的相位之中的一个相位作基准的。因而在收端也必须有这样一个相同的基准相位作参考,如果这个参考相位发生变化(0相变元相或元相变0相),则恢复的数字信息就会发生0变1或1变0,从而造成错误的恢复。在实际通信时参考基准相位的随机跳变是有可能发生的,而且在通信过程中不易被发现。如,由于某种突然的动,系统中的触发器可能发生状态的转移,锁相环路稳定状态也可能发生转移,等等,出现这种可能时,采用绝对移相就会使接收端恢复的数据极性相反。如果这时传输的是经增量调制的编码后话音数字信号,则不影响话音的正常恢复,只是在相位发生跳变的瞬间,有噪声出现,但如果传输的是计算机输出的数据信号,将会使恢复的数据面目全非,为了克服这种现象,通常在传输数据信号时采用二相相对移相(DPSK)方式。DPSK是利用前后相邻码元对应的载波相对相移来表示数字信息的一种相移键控方式。绝对码是以宽带信号码元的电平直接表示数字信息的,如规定高电平代表“1”,低电平代表“0”。相对码(差分码)是用基带信号码元的电平与前一码元的电平有无变化来表示数字信息的,如规定:相对码中有跳变表示1,无跳变表示0。图10-5(a)是差分编码器电路,可用模二加法器延时器(延时一个码元宽度T.)来实现这两种码的互相转换。设输入的相对码a.为1110010码,则经过差分编码器后输出的相对码b.为1011100,即b.=a,④b1。图10-5(b)是它的工作波形图。33
实验三 数字调制解调实验 33 条件下,可获得比其他调制方式(例如:ASK、FSK)更低的误码率,因而这种方式广泛应 用在实际通信系统中。 相对移相,就是利用载波相位的相对值来传递信息,也就是利用前后码元载波相位的 相对变化来传递信息,所以也称为“差分移相”。理论分析和实际试验证明:在恒参信道 下,移相键控比振幅键控、频率键控,不但具有较高的抗干扰性能,而且可更经济有效地 利用频带。所以说它是一种比较优越的调制方式,因而在实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DPSK 调制是采用码型变换法加绝对调相来实现,既把数据信息源(如伪随机码序列、 增量调制编码器输出的数字信号或脉冲编码调制 PCM 编码器输出的数字信号)作为绝对码 序列an,通过差分编码器变成相对码序列bn,然后再用相对码序列bn,进行绝对移相 键控,此时该调制的输出就是 DPSK 已调信号。按键 SW301,用来将 D 触发器 Q 端输出置“1”。 在绝对相移方式,由于发端是以两个可能出现的相位之中的一个相位作基准的。因而 在收端也必须有这样一个相同的基准相位作参考,如果这个参考相位发生变化(0 相变 相或相变 0 相),则恢复的数字信息就会发生 0 变 1 或 1 变 0,从而造成错误的恢复。在 实际通信时参考基准相位的随机跳变是有可能发生的,而且在通信过程中不易被发现。如, 由于某种突然的骚动,系统中的触发器可能发生状态的转移,锁相环路稳定状态也可能发 生转移,等等,出现这种可能时,采用绝对移相就会使接收端恢复的数据极性相反。如果 这时传输的是经增量调制的编码后话音数字信号,则不影响话音的正常恢复,只是在相位 发生跳变的瞬间,有噪声出现,但如果传输的是计算机输出的数据信号,将会使恢复的数 据面目全非,为了克服这种现象,通常在传输数据信号时采用二相相对移相(DPSK)方式。 DPSK 是利用前后相邻码元对应的载波相对相移来表示数字信息的一种相移键控方式。 绝对码是以宽带信号码元的电平直接表示数字信息的,如规定高电平代表“1”,低电 平代表“0”。 相对码(差分码)是用基带信号码元的电平与前一码元的电平有无变化来表示数字信 息的,如规定:相对码中有跳变表示 1,无跳变表示 0。 图 10-5(a)是差分编码器电路,可用模二加法器延时器(延时一个码元宽度 Tb)来实 现这两种码的互相转换。 设输入的相对码 an为 1110010 码,则经过差分编码器后输出的相对码 bn为 1011100, 即 bn= an bn–1。 图 10-5(b)是它的工作波形图

实验三数字调制解调实验LO制出调输相加器00COEuSO1???+oe-4+O0波相TO311器载反[-01因1CO7A口1O0Xd~39-HTe电34
实验三 数字调制解调实验 34 K302 K301 绝对码与 转换电路 相对码 32kHz时钟入 32KHz伪码 的方波 CPLD 电路 2 3 1 K304 3 1 2 TP304 TP302 TP301 器 TP303 0相载波 载波 反相 1 3 5 7 π相载波 开关1 开关2 2 6 反相器 TP307 TP305 PSK 调制 输出 1 K303 2 3 4 相 加 器 TP306 去K701的3脚 图10-1 PSK调制及测量点分布原理框图 来至增量调制ΔM码数字信号输出 128KHz方波(1010码) 64KHz方波(1010码) 1.024MHz 反相器 图 10-1 PSK 调制及测量点分布原理框图 J301

实验三数字调制解调实验00LOS06XY囍dx2白I28lAr o9蔓23HoTH0voX313?60TArnoonS9L825+CTNIdL-10r009z-01图HCessSIEE上雾DCId104H2065ESOER8o501 8187e35H南iC32G一WMSO1人I35
实验三 数字调制解调实验 35 图 10 -2 PSK 调制电路电原理图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数字示波器使用和信号源测试实验.pdf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模拟调制解调MATLAB仿真实验.pdf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通信系统与信号处理MATLAB仿真基础实验.pdf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数字信号基带传输MATLAB仿真实验.pdf
- 广东科技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各课程教学大纲汇编(2024版).pdf
- 广东科技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各课程教学大纲汇编(2024版).pdf
- 广东科技学院:机电学院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各课程教学大纲汇编(2024版).pdf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研究生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各学科课程教学大纲汇编(2024年).pdf
- 东北大学:某学院应用通信工程专业《高等数学建模》课程教学大纲(一).pdf
- 东北大学:某学院应用通信工程专业《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教学大纲.pdf
- 东北大学:某学院应用通信工程专业《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大纲.pdf
- 东北大学:某学院应用通信工程专业《电气电子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大纲.pdf
- 东北大学:某学院应用通信工程专业《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pdf
- 东北大学:某学院应用通信工程专业《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pdf
- 东北大学:某学院应用通信工程专业《传感、驱动与控制》课程教学大纲.pdf
- 东北大学:某学院应用通信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大纲.pdf
- 东北大学:某学院应用通信工程专业《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pdf
- 东北大学:某学院应用通信工程专业《电路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大纲.pdf
- 东北大学:某学院应用通信工程专业《DSP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pdf
- 东北大学:某学院应用通信工程专业《多媒体图像通信》课程教学大纲.pdf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脉冲调制解调实验.pdf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数字基带编译码实验.pdf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通信原理(第6版)学习辅导与考研指导(PDF电子版,1/4,第1-4章).pdf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通信原理(第6版)学习辅导与考研指导(PDF电子版,2/4,第5-6章).pdf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通信原理(第6版)学习辅导与考研指导(PDF电子版,3/4,第7-9章).pdf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通信原理(第6版)学习辅导与考研指导(PDF电子版,4/4,第10-14章).pdf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讲义)通信原理重点串联(共十章).doc
- 《通信原理》课程参考教材:《通信原理学习指导》书籍PDF电子版(编著:钱学荣、王禾,电子工业出版社).pdf
-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系统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序论.ppt
-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系统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信号 Signals and Spectra.ppt
-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系统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随机过程.ppt
-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系统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模拟调制系统.ppt
-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系统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1/2).ppt
-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系统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2/2).ppt
-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系统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数字调制系统.ppt
-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系统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传输(1/2).ppt
-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系统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传输(2/2).ppt
-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系统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ppt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通信原理题解01.pdf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通信原理题解02.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