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设计》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练习题3(答案)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3
文件大小:164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设计》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练习题3(答案)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内蒙古科技大学考试样题1参考答案 课程名称: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设计(A卷) 考试班级: 考试时间:年月日时分至时分 标准制订人:薛刚 1答:内框架结构的受力特点为: (1)外墙和柱为竖向承重构件,内墙可取消,因此有较大的使用空间,平面布置灵活: (2)由于竖向承重构件不同,基础形式也不同,因此施工较复杂,易引起地基不均匀 沉降横墙较少,房屋的空间刚度较差 (回答两点:4分) 2解:板的计算简图如图所示: g+q 395 3151 18514 3050 3195 (4分) 支座为铰接也对 先计算板的计算跨度: 边跨 6=,+=(630-120-125)+8=3055+40=3095mm 2 第二跨1。=1n=3300-250=3050mm 中间跨。=1n=2100-250=-1850mm 恒荷载标准值 水磨石地面 0.65kN/m 80厚现浇板 0.08×25=2kN/m2 2.65kN/m2 恒荷载设计值 2.65×1.2=3.18kNm2 (2分 活荷载设计值 2×1.4=2.8kNm (2分) 3支座最大负弯矩:支座两侧布置,其余隔跨布程 (2分) 跨中最大正弯矩:本跨布置,其余隔跨布置 (2分) 跨中最大负弯矩:本跨不布置,本跨两侧布置,其余隔跨布置 (2分) 4.次梁的计算简图如图所示: g+q 75 7151 (4分)

内蒙古科技大学考试样题 1 参考答案 课程名称: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设计(A 卷) 考试班级: 考试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至 时 分 标准制订人:薛刚 一. 1.答:内框架结构的受力特点为: (1)外墙和柱为竖向承重构件,内墙可取消,因此有较大的使用空间,平面布置灵活; (2)由于竖向承重构件不同,基础形式也不同,因此施工较复杂,易引起地基不均匀 沉降;横墙较少,房屋的空间刚度较差。 (回答两点:4 分) 2.解:板的计算简图如图所示: g+q (4 分) 支座为铰接也对 先计算板的计算跨度: 边跨 mm t l l n 3055 40 3095 2 80 (3300 120 125) 2 0 = + = − − + = + = 第二跨 l 0 = l n = 3300 − 250 = 3050mm 中间跨 l 0 = l n = 2100 − 250 =1850mm 恒荷载标准值 水磨石地面 0.65kN/m2 80 厚现浇板 0.08×25=2 kN/m2 2.65 kN/m2 恒荷载设计值 2.65×1.2=3.18 kN/m2 (2 分) 活荷载设计值 2×1.4=2.8 kN/m2 (2 分) 3.支座最大负弯矩:支座两侧布置,其余隔跨布置 (2 分) 跨中最大正弯矩:本跨布置,其余隔跨布置 (2 分) 跨中最大负弯矩:本跨不布置,本跨两侧布置,其余隔跨布置 (2 分) 4.次梁的计算简图如图所示: g+q (4 分)

先计算次梁的计算跨度: 边跨 人=1,+9=(720-120-150)+240=7050mm ≤1.025。=1.025(7200-120-150)=7103mm 中间跨1。=1n=7200-300=6900mm 恒荷载设计值g=3.3×3.18+(0.5-0.08)×0.25×25×1.2-13.6kW1m (2分) 活荷载设计值q=2.8×3.3=9.24kW1m (2分) 5答:肋梁楼盖弹性设计方法不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塑性设计方法考虑塑性内力重分 布。其中板和次梁采用塑性设计方法,主梁采用弹性设计方法。 6 附加负钢脑 形加负锅脑 有底毅力 分布能 附加负钢 附负钢 每种钢筋2分,共10分 1答:单层厂房设计中,内力组合应该注意:(1)永久荷载在任何一种内力组合下都存 在。(2)吊车竖向荷载Dm可分别作用在一跨的左柱或右柱,对于这两种情况,每次只 能选择一种情况参加内力组合。(3)在考虑吊车横向水平荷载时,该跨必然作用有吊车 竖向荷载,但在考虑吊车竖向荷载时,该跨不一定作用有吊车横向水平荷载。(4)风荷 载的作用方向有向左和向右两种,只能考虑其中一种参与组合。 回答3点即可,共6分 2答:单层厂房的钢筋混凝土柱(带牛腿)构造要求有:(1)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 于12mm,通常在12~32mm范围内选用。(2)深入牛腿纵向受力筋的下弯位置,不应 与上下柱的纵向受力筋相重合。同时为了避免牛腿钢筋过密,牛腿的纵向受力筋与弯筋 宜放置在上下两排。(3)柱内箍筋应为封闭式,箍筋间距不应大于400mm,且不应大于 构件截面的短边尺寸。(4)当柱截面高度h三600m, 在侧面应设置纵向构造钢筋, 并相 应设置附加箍筋,纵向构造筋间距不应大于500m,(⑤)柱与外纵墙用预留拉筋连接, 留拉筋沿柱高每500mm设置一根。每点3分,共12分 3.答:混合砂浆:和易性好,强度高 (2分)

先计算次梁的计算跨度: 边跨 l mm mm a l l n n 1.025 1.025(7200 120 150) 7103 7050 2 240 (7200 120 150) 2 0  = − − = = + = − − + = 中间跨 l 0 = l n = 7200 − 300 = 6900mm 恒荷载设计值 g = 3.33.18 + (0.5 − 0.08) 0.25 251.2 = 13.6k N / m (2 分) 活荷载设计值 q = 2.83.3 = 9.24kN / m (2 分) 5.答:肋梁楼盖弹性设计方法不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塑性设计方法考虑塑性内力重分 布。其中板和次梁采用塑性设计方法,主梁采用弹性设计方法。 6. 每种钢筋 2 分,共 10 分 二. 1.答:单层厂房设计中,内力组合应该注意:(1)永久荷载在任何一种内力组合下都存 在。(2)吊车竖向荷载 Dmax 可分别作用在一跨的左柱或右柱,对于这两种情况,每次只 能选择一种情况参加内力组合。(3)在考虑吊车横向水平荷载时,该跨必然作用有吊车 竖向荷载,但在考虑吊车竖向荷载时,该跨不一定作用有吊车横向水平荷载。(4)风荷 载的作用方向有向左和向右两种,只能考虑其中一种参与组合。 回答 3 点即可,共 6 分 2.答:单层厂房的钢筋混凝土柱(带牛腿)构造要求有:(1)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 于 12mm,通常在 12~32mm 范围内选用。(2)深入牛腿纵向受力筋的下弯位置,不应 与上下柱的纵向受力筋相重合。同时为了避免牛腿钢筋过密,牛腿的纵向受力筋与弯筋 宜放置在上下两排。(3)柱内箍筋应为封闭式,箍筋间距不应大于 400mm,且不应大于 构件截面的短边尺寸。(4)当柱截面高度 h≧600mm,在侧面应设置纵向构造钢筋,并相 应设置附加箍筋,纵向构造筋间距不应大于 500mm.(5)柱与外纵墙用预留拉筋连接,预 留拉筋沿柱高每 500mm 设置一根。每点 3 分,共 12 分 3.答:混合砂浆:和易性好,强度高 (2 分)

水泥砂浆:防水性好 (2分) 4.答: 三 1.解 =191.5mm3取中=0(即不考虑上部荷载) 38300 1370 A y=1+0.35 -1=1+0.35V9.1-1=1.99>1.53分 VA 取Y=1.5 7f4,=0.7×1.5×1.5×38300=60.3kN<100Kn,不满足要求。 6分 2.解: 5600 5600 1010 4400 160 610 1.0 2分 由题可知,当两台吊车满载并行,其中一台一个轮子正好位于计算排架柱上,另一台吊 车与它紧靠在一起时,传给柱子的压力为最大。根据B与K及反力影响线,可算得各轮 对应的反力影响线竖标,于是可求得作用于柱上的吊车垂直荷载。 Dx=0.9 YoP∑y=0.9×1.4×202×1+0.267+0.8+0.067)=543kW 3分 -D-0x543=16v 60 3分

水泥砂浆:防水性好 (2 分) 4.答: 三. 1.解: mm f h a 191.5 1.5 550 0 = 10 = 10 = <240mm,取 a=191.5mm 3 分 2 Al = a0b = 191.5 200 = 38300mm 3 分 2 A0 = 370 (200 + 370 + 3700 = 347800mm 3 分 9.1 38300 0 347800 = = AL A >3 取ψ=0(即不考虑上部荷载) 1 0.35 1 1 0.35 9.1 1 1.99 0 = + − = + − = AL A  >1.5 3 分 取γ=1.5 fAl = 0.71.51.538300 = 60.3kN <100Kn,不满足要求。 6 分 2.解: 0.267 1.0 0.8 0.067 Pmax Pmax Pmax Pmax 2 分 由题可知,当两台吊车满载并行,其中一台一个轮子正好位于计算排架柱上,另一台吊 车与它紧靠在一起时,传给柱子的压力为最大。根据 B 与 K 及反力影响线,可算得各轮 对应的反力影响线竖标,于是可求得作用于柱上的吊车垂直荷载。 Dmax = 0.9 Q Pmax, ky = 0.91.4202(1+ 0.267 + 0.8+ 0.067) = 543kN 3 分 D kN P P D 543 161 202 60 max max min min = =  = 3 分 N0 Nl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