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设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7章 砌体结构墙体设计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S
文档页数:18
文件大小:496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设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7章 砌体结构墙体设计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 第7章 砌体结构墙体设计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 第7章 砌体结构墙体设计

7.1墙、柱高厚比验算 砌体结构房屋中的墙、柱均是受压构件,除了应满足 承载力的要求外,还必须保证其稳定性,《规范》规定: 用验算墙、柱高厚比的方法来保证墙、柱在施工阶段和使 用阶段的稳定性。 2

2 砌体结构房屋中的墙、柱均是受压构件,除了应满足 承载力的要求外,还必须保证其稳定性,《规范》规定: 用验算墙、柱高厚比的方法来保证墙、柱在施工阶段和使 用阶段的稳定性。 7.1 墙、柱高厚比验算

7.1墙、 柱高厚比验算 7.1.1墙、柱计算高度 表5.1.3受压构件的计算高度H 柱 带壁柱墙或周边拉接的墙 房屋类别 垂直 排架方向 s>2H2H≥s>Hs≤H 排架方向 变截面 弹性方案 2.5H 1.25H 2.5H 有吊车的 单层房屋 柱上段 刚性、刚弹性方案 2.0Hu 1.25H 2.0H. 变截面柱下段 1.0H 0.8H 1.0H 弹性方案 1.5H 1.0H 1.5H 单跨 刚弹性方案 1.2H 1.0H 1.2H 无吊车的 弹性方案 1.25H 1.0H 1.25H 单层和 多跨 刚弹性方案 1.10H 1.0H 1.1H 多层房屋 刚性方案 1.0H 1.0H 1.0H0.4s+0.2H0.6s

3 7.1 墙、柱高厚比验算 7.1.1 墙、柱计算高度

7.1墙、柱高厚比验算 7.1.1墙、柱计算高度 1在房屋底层,为楼板顶面到构件下端支点的距离。下端 支点的位置,可取在基础顶面。当埋置较深且有刚性地坪时,可 取室外地面下500mm处; 2在房屋其他层,为楼板或其他水平支点间的距离; 3对于无壁柱的山墙,可取层高加山墙尖高度的1/2;对 于带壁柱的山墙可取壁柱处的山墙高度。 4

4 7.1 墙、柱高厚比验算 7.1.1 墙、柱计算高度

7.1墙、柱高厚比验算 7.1.2墙、柱高厚比验算 高厚比的影响因素 影响墙、柱允许高厚比的因素比较复杂,难以用理论推导 的公式来计算,《规范》规定的高厚比限值是综合考虑以下 各种因素确定的。 1)砂浆强度等级 砂浆强度直接影响砌体的弹性模量,而砌体弹性模量的大 小又直接影响砌体的刚度。所以砂浆强度是影响允许高厚比 的重要因素。砂浆强度愈高,允许高厚比亦相应增大。 2)砌体截面刚度 砌体截面惯性矩较大,稳定性则好。当墙上门窗洞口削弱 较多时,允许高厚比值降低,可以通过有门窗洞口墙允许高厚 比的修正系数来考虑此项影响。 5

5 影响墙、柱允许高厚比的因素比较复杂,难以用理论推导 的公式来计算,《规范》规定的高厚比限值是综合考虑以下 各种因素确定的。 1) 砂浆强度等级 砂浆强度直接影响砌体的弹性模量,而砌体弹性模量的大 小又直接影响砌体的刚度。所以砂浆强度是影响允许高厚比 的重要因素。砂浆强度愈高,允许高厚比亦相应增大。 高厚比的影响因素 2) 砌体截面刚度 砌体截面惯性矩较大,稳定性则好。当墙上门窗洞口削弱 较多时,允许高厚比值降低,可以通过有门窗洞口墙允许高厚 比的修正系数来考虑此项影响。 7.1 墙、柱高厚比验算 7.1.2 墙、柱高厚比验算

7.1墙、柱高厚比验算 7.1.2墙、柱高厚比验算 高厚比的影响因素 3)砌体类型 毛石墙比一般砌体墙刚度差,允许高厚比要降低,而组合 砌体由于钢筋混凝土的刚度好,允许高厚比可提高。 4)构件重要性和房屋使用情况 对次要构件,如自承重墙允许高厚比可以增大,通过修正 系数考虑;对于使用时有振动的房屋则应酌情降低。 5)构造柱间距及截面 构造柱间距愈小,截面愈大,对墙体的约束愈大,因此墙 体稳定性愈好,允许高厚比可提高。计算时通过修正系数来 考虑。 6

6 3) 砌体类型 毛石墙比一般砌体墙刚度差,允许高厚比要降低,而组合 砌体由于钢筋混凝土的刚度好,允许高厚比可提高。 4) 构件重要性和房屋使用情况 对次要构件,如自承重墙允许高厚比可以增大,通过修正 系数考虑;对于使用时有振动的房屋则应酌情降低。 5) 构造柱间距及截面 构造柱间距愈小,截面愈大,对墙体的约束愈大,因此墙 体稳定性愈好,允许高厚比可提高。计算时通过修正系数来 考虑。 7.1 墙、柱高厚比验算 7.1.2 墙、柱高厚比验算 高厚比的影响因素

7.1 墙、柱高厚比验算 7.1.2墙、柱高厚比验算 高厚比的影响因素 6)横墙间距 横墙间距愈小,墙体稳定性和刚度愈好;横墙间距愈大, 墙体稳定性和刚度愈差。高厚比验算时用改变墙体的计算高 度来考虑这一因素,柱子没有横墙联系,其允许高厚比应比 墙小些。 7)支承条件 刚性方案房屋的墙柱在屋盖和楼盖支承处假定为不动铰支 座,刚性好;而弹性和刚弹性房屋的墙柱在屋(楼)盖处侧移 较大,稳定性差。验算时用改变其计算高度来考虑这一因素 7

7 6) 横墙间距 横墙间距愈小,墙体稳定性和刚度愈好;横墙间距愈大, 墙体稳定性和刚度愈差。高厚比验算时用改变墙体的计算高 度来考虑这一因素,柱子没有横墙联系,其允许高厚比应比 墙小些。 7) 支承条件 刚性方案房屋的墙柱在屋盖和楼盖支承处假定为不动铰支 座,刚性好;而弹性和刚弹性房屋的墙柱在屋(楼)盖处侧移 较大,稳定性差。验算时用改变其计算高度来考虑这一因素 。 7.1 墙、柱高厚比验算 7.1.2 墙、柱高厚比验算 高厚比的影响因素

7.1墙、柱高厚比验算 7.1.2墙、柱高厚比验算 墙、柱高厚比的允许极限值称允许高厚比,用[B]表 示,可按下表采用。需要指出,[B]值与墙、柱砌体材料 的质量和施工技术水平等因素有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在材料强度日益增高,砌体质量不断提高的情况下,[B] 值将有所增大。 墙、柱允许高厚比[B]值 砌体类型 砂浆强度等级 墙 柱 M2.5 22 15 无筋砌体 M5.0或Mb5.0、Ms5.0 24 16 ≥M7.5或Mb7.5、Ms7.5 26 17 配筋砌块砌体 30 21 注:①毛石墙、柱允许高厚比应按表中数值降低20%。 ②组合砖砌体构件的允许高厚比,可按表中数值提高20%,但不得大于28。 ③验算施工阶段砂浆尚未硬化的新砌砌体高厚比时,允许高厚比对墙取4, 对柱取11

8 墙、柱高厚比的允许极限值称允许高厚比,用[ ]表 示,可按下表采用。需要指出,[ ]值与墙、柱砌体材料 的质量和施工技术水平等因素有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在材料强度日益增高,砌体质量不断提高的情况下,[ ] 值将有所增大。  注:① 毛石墙、柱允许高厚比应按表中数值降低20%。 ② 组合砖砌体构件的允许高厚比,可按表中数值提高20%,但不得大于28。 ③ 验算施工阶段砂浆尚未硬化的新砌砌体高厚比时,允许高厚比对墙取14, 对柱取11。   墙、柱允许高厚比[ ]  值 7.1 墙、柱高厚比验算 7.1.2 墙、柱高厚比验算

7.1墙、柱高厚比验算 7.1.2墙、柱高厚比验算 (一)一般墙、柱高厚比验算 矩形截面墙、柱高厚比应按下式验算: B H。≤4[] h 式中:%一一墙柱的计算高度,按表7.1取值; h 墙厚或与矩形柱较小边长; [B]一一墙柱的允许高厚比可查上表。 9

9 (一)一般墙、柱高厚比验算 矩形截面墙、柱高厚比应按下式验算:   0 1 2 H h     =  式中:H0——墙柱的计算高度,按表7.1取值; h——墙厚或与矩形柱较小边长; ——墙柱的允许高厚比可查上表。 7.1 墙、柱高厚比验算 7.1.2 墙、柱高厚比验算

7.1.2墙、柱高厚比验算 (一)一般墙、柱高厚比验算 Ho 矩形截面墙、柱高厚比应按下式验算: B= ≤44[] u1一一墙厚小于等于240mm的自承重墙允许高厚比修正系数: 当h=240mm时,u1=1.2; 当h=90mm时,u1=1.50;中间数值按内插取值。 2上端为白由端墙的允许高厚比,除按上述规定提高外, 尚可提高30%。 3对厚度小于90mm的墙,当双面采用不低于M10的水泥 砂浆抹面,包括抹面层的墙厚不小于90mm时,可按墙厚等于 90mm险算高厚比。 条件相同时,承重墙允许高厚比更大小? 10

10 (一)一般墙、柱高厚比验算 矩形截面墙、柱高厚比应按下式验算:   0 1 2 H h     =  1——墙厚小于等于240mm的自承重墙允许高厚比修正系数; 当h=240mm时,1=1.2; 当h=90mm时,1=1.50;中间数值按内插取值。 7.1.2 墙、柱高厚比验算 条件相同时,承重墙允许高厚比更大/小?

共18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