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三章 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3.8)方程的近似解

838方的近似解 高等数学
高 等 数 学

问题的提出 问题:高次代数方程或其他类型的方程求精确 根一般比较困难,希望寻求方程近似根的有效计 算方法 求近似实根的步骤: 1.确定根的大致范围——根的隔离 确定一个区间[a,b]使所求的根是位于这个 区间内的唯一实根 区间a,6称为所求实根的隔离区间
一、问题的提出 求近似实根的步骤: 1.确定根的大致范围——根的隔离. 区间内的唯一实根. 确定一个区间[a,b]使所求的根是位于这个 问题:高次代数方程或其他类型的方程求精确 根一般比较困难,希望寻求方程近似根的有效计 算方法. 区间[a,b] 称为所求实根的隔离区间.

如图,精确画出y=∫(x)的图形,然后从图上 定出它与x轴交点的大概位置. 2.以根的隔离区间的端点作为根的初始近似 值,逐步改善根的近似值的精确度,直至求得 满足精确度要求的近似实根 常用方法二分法和切线法(牛顿法)
定出它与 轴交点的大概位置. 如图,精确画出 的图形,然后从图上 x y f (x) 2.以根的隔离区间的端点作为根的初始近似 值,逐步改善根的近似值的精确度,直至求得 满足精确度要求的近似实根. 常用方法——二分法和切线法(牛顿法)

二、二分法 设f(x)在区间[a,b上连续,f(a),f(b)<0, 且方程f(x)0在(a,b)内仅有一个实根与, 于是[a,b]即是这个根的一个隔离区间 作法: a+b 取a,b的中点5=2 计算f(51 如果∫(41)=0,那末5=51
二、二分法 设 f (x) 在区间[a,b]上连续,f (a) f (b) 0, 如果 f ( 1 ) 0,那末 1; 作法: ( ). 2 [ , ] 1 1 f a b 取 a b 的中点 ,计算 且方程 f (x)=0在 (a,b)内仅有一个实根 , 于是[a,b]即是这个根的一个隔离区间.

如果f(1)与∫(a)同号,那末取a1=51,b1=b, 由f(a1)·f(b1)<0,即知a1<5<b且 (b-a); 如果∫(41)与∫(b)同号,那未取a1=a,b=51, 也有a1<5<b1及b1-a1=(b-a) 总之, 当≠51时,可求得a1<<b且b-a1=(b-a)
( ) ( ) , , 1 1 1 1 如果 f 与 f a 同号,那末取 a b b ( ); 2 1 ( ) ( ) 0 1 1 1 1 1 1 b a b a f a f b a b 由 ,即知 ,且 ( ) ( ) , , 1 1 1 1 如果 f 与 f b 同号,那末取 a a b ( ); 2 1 1 1 1 1 也有 a b 及 b a b a 总之, ( ); 2 1 1 1 1 1 当 1时,可求得 a b 且 b a b a

以{a1,b1作为新的隔离区间,重复上述做法, 当号≠2=(a1+b1)时,可求得a2<<b2且 (b-a); 2 如此重复n次,可求得an<<bn且 bn ( b-a). 2 如果以an或bn作为ξ的近似值,那末其误差 小于立(b-a) 2
( ); 2 1 ( ) 2 1 [ , ] 2 2 2 2 1 1 2 2 1 1 b a b a a b a b a b 当 时,可求得 且 以 作为新的隔离区间,重 复上述做法, ( ). 2 1 , b a b a n a b n n n n n 如此重复 次 可求得 且 小于 . 如果以 或 作为 的近似值,那末其误差 ( ) 2 1 b a a b n n n

例1用二分法求方程x3+1.1x2+0.9x-14=0 的实根的近似值,使误差不超过10-3 解令∫(x)=x3+11x2+0.9x-1.4, 显然∫(x)在(-∞,+∞)内连续 f∫(x)=3x2+2.2x+0.9 △=-140.如图 故∫(x)在(-∞,+∞)内单调增加, f(x)=0至多有一个实根
例1 , 10 . 1.1 0.9 1.4 0 3 3 2 的实根的近似值 使误差不超过 用二分法求方程 x x x 解 ( ) 1.1 0.9 1.4, 3 2 令 f x x x x 显然 f (x) 在 (,)内连续. ( ) 3 2.2 0.9, 2 f x x x 1.49 0, f (x) 0. 故 f (x) 在 (,)内单调增加, 如图 f (x) 0 至多有一个实根.

f(0)=-1.40, ∫(x)=0在[0,1有唯一的实根 取a=0,b=1,0,1即是一个隔离区间 计算得: 51=0.5,f(51)=-0.550,故a2=0.5,b2=0.75; 与3=0.625,f(43)=-0.160,故a4=0.625,b=0.687;
f (0) 1.4 0, f (1) 1.6 0, f ( x) 0 在[0,1]内有唯一的实根. 取 a 0,b 1, [0,1]即是一个隔离区间. 计算得: 0.5, ( ) 0.55 0, 0.5, 1; 1 f 1 故 a1 b1 0.75, ( ) 0.32 0, 0.5, 0.75; 2 f 2 故 a2 b2 0.625, ( ) 0.16 0, 0.625, 0.75; 3 f 3 故 a3 b2 0.687, ( ) 0.062 0, 0.625, 0.687; 4 f 4 故 a4 b4

5=0.656,f(25)=-0.0540,故a=0.656,b=0.672; 5=0.664,f(51)=-0.0250,故a10=0670,b0=0.671 0.670<5<0.671.即0.670作为根的不足近似值, 0.671作为根的过剩近似值,其误差都小于103
0.656, ( ) 0.054 0, 0.656, 0.687; 5 f 5 故 a5 b5 0.672, ( ) 0.005 0, 0.656, 0.672; 6 f 6 故 a6 b6 0.664, ( ) 0.025 0, 0.664, 0.672; 7 f 7 故 a7 b7 0.668, ( ) 0.010 0, 0.668, 0.672; 8 f 8 故 a8 b8 0.670, ( ) 0.002 0, 0.670, 0.672; 9 f 9 故 a9 b9 0.671, ( ) 0.001 0, 0.670, 0.671. 10 f 10 故 a10 b10 0.670 0.671. 0.671 , 10 . 0.670 , 作为根的过剩近似值 其误差都小于 3 即 作为根的不足近似值

、切线法 设f(x)在[a,b上具有二阶导数,f(a)f(b)<0, 且f(x)及f(x)在[a,b]上保持定号 则方程∫(x)=0在(a,b)内有唯一个的实根ξ, [a,b是根的一个隔离区间 定义用曲线弧一端的切线来代替曲线弧,从 而求出方程实根的近似值,这种方法叫做切线 法(牛顿法)
三、切线法 设 f (x) 在[a,b]上具有二阶导数,f (a) f (b) 0, 定义 用曲线弧一端的切线来代替曲线弧,从 而求出方程实根的近似值,这种方法叫做切线 法(牛顿法). 且 f (x) 及 f (x) 在[a,b]上保持定号. 则方程 f (x)=0在 (a,b)内有唯一个的实根, [a,b]是根的一个隔离区间.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三章 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3.7)曲率.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三章 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3.6)函数图形的描绘.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三章 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3.5)函数的值及其求法.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三章 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3.4)函数单调性的判别法.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三章 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3.3)泰勒(TayIor)公式.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三章 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3.2)洛必达法则.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三章 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3.1)中值定理.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二章习题课.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2.8)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2.7)函数的微分.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2.6)隐函数的导数.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2.5)高阶导数.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2.4)初等函数的求导问题双曲函数与反双曲函数的导数.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2.3)反函数的导数、复合函数的求导法.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2.2)函数的和,差,商的求导法.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2.1)导数的概念.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四章习题课.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四章 不定积分(4.5)积分表的使用.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四章 不定积分(4.4)几种特殊类型函数的积分.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四章 不定积分(4.3)分部积分法.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三章习题课.ppt
- 《正交试验设计》(PPT电子讲义课件).ppt
- 《非线性泛函理论与方法》教学资源(书籍文献)PDF电子版(全文,共八章).pdf
- 《非线性泛函理论与方法》教学资源(书籍文献)PDF电子版(目录).pdf
- 高等数学考点精析与习题全解_高等数学考点精析与习题全解(上).pdf
- 高等数学考点精析与习题全解_高等数学考点精析与习题全解(下).pdf
- 《随机过程》第1章 随机变量.ppt
- 《随机过程》第2章 随机向量.ppt
- 《随机过程》第3章 数字特征.ppt
- 《随机过程》第四章 统计估计.ppt
- 《随机过程》第5章 统计检验.ppt
- 《随机过程》第6章 方差分析.ppt
- 《随机过程》第7章 回归分析.ppt
- 《数学模型系列》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植物生长模型.ppt
- 《数学模型系列》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波传播模型.ppt
- 《数学模型系列》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彩票中的数学.ppt
- 《数学模型系列》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分子模型.ppt
- 《数学模型系列》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SARS传播的数学模型.ppt
- 《数学模型系列》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车灯线光源的优化设计方案.ppt
- 《数学模型系列》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脑血流量(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局部脑血流量模型多媒体演示软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