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卫生学》课程教学大纲(学前教育专业)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学前卫生学一、说明(一)课程性质《学前卫生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也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研究如何保护儿童、增进儿童健康的一门学科,它研究学前儿童的机体与其生活和学习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促进学前儿童健康成长的卫生要求和卫生措施的制定,是预防医学和教育学的交叉学科。(二)教学目的通过学习《学前卫生学》,学生应全面掌握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以及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掌握营养学基础知识,了解托幼机构的膳食管理,了解学前儿童常见疾病的有关知识及基本急救措施,熟悉教育环境创设及教育过程中的卫生要求,系统了解学前儿童常见心理卫生问题及教育对策,能够对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进行科学的评价,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切实作到维护和增进儿童的健康。(三)教学内容《学前卫生学》课程的内容,包括四大块共七章。第一块包括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介绍学前儿童的生理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第二块既第四章,介绍学前儿童营养和托幼机构饮食卫生要求:第三块包括第五章和第六章,介绍幼儿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防、处理及托幼机构安全教育;第四块包括第七章,介绍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知识。另加绪论部分,介绍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意义。(四)教学时数本课程共45学时,其中课堂教学35学时,观摩、见习10学时。(五)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讨论、情景模拟操作、自学的方式进行教学。对于解剖生理部分,建议教师利用多媒体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在学习病儿护理技能和意外事故急救处理时,要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采用情景模拟手段,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能真正掌握护理和意外事故急救处理技能。为了配合课堂教学,本课程安排有课程见习,可安排学生到幼儿园参观见习,并要求写出见习报告。二、本文绪论教学要点:在系统学习本课程前了解这门课程“是什么”、“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学”几个基本问题。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内容:一、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对象二、学前卫生学的研究任务1
1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学前卫生学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学前卫生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也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研究如何保护儿童、增进儿童 健康的一门学科,它研究学前儿童的机体与其生活和学习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促进学前儿童健康 成长的卫生要求和卫生措施的制定,是预防医学和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二)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学前卫生学》,学生应全面掌握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以及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掌握 营养学基础知识,了解托幼机构的膳食管理,了解学前儿童常见疾病的有关知识及基本急救措施,熟悉 教育环境创设及教育过程中的卫生要求,系统了解学前儿童常见心理卫生问题及教育对策,能够对学前 儿童的身心发展进行科学的评价,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切实作到维护和增 进儿童的健康。 (三)教学内容 《学前卫生学》课程的内容,包括四大块共七章。第一块包括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介绍学前 儿童的生理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第二块既第四章,介绍学前儿童营养和托幼机构饮食卫生要求;第三 块包括第五章和第六章,介绍幼儿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防、处理及托幼机构安全教育;第四块包括第七 章,介绍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知识。另加绪论部分,介绍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意义。 (四)教学时数 本课程共 45 学时,其中课堂教学 35 学时,观摩、见习 10 学时。 (五)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讲授、讨论、情景模拟操作、自学的方式进行教学。对于解剖生理部分,建议教师利用 多媒体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在学习病儿护理技能和意外事故急救处理时,要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采用情景模拟手段,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能真正掌握护理和意外事故急救处理技能。为了配合课堂 教学,本课程安排有课程见习,可安排学生到幼儿园参观见习,并要求写出见习报告。 二、本文 绪 论 教学要点: 在系统学习本课程前了解这门课程“是什么”、“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学”几个基本 问题。 教学时数:1 学时 教学内容: 一、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对象 二、学前卫生学的研究任务

三、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内容四、学前卫生学的研究方法考核要求:1.领会学前卫生学的意义。2.识记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对象。第一章人体概述教学要点:在学习学前卫生学知识之前对人体的基本形态、基本结构、功能有大致的了解。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内容:一、人体的基本形态二、人体的基本结构三、人体功能的调节四、人体的新陈代谢考核要求:1.领会人体功能的调节和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2.识记人体的基本形态和基本结构。第二章学前儿童的生理解剖特点教学要点:本章介绍学前儿童的生理特点,以人体的各个系统为顺序,比较系统、全面地掌握儿童为什么不是“小大人”,同时对学前儿童应注意的一些保健问题做了阐述,教学时数:8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运动系统(1学时)一、什么是运动系统二、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和保育要点第二节呼吸系统(1学时)一、什么是呼吸系统二、学前儿童呼吸系统的特点和保育要点第三节循环系统(1学时)一、什么是循环系统二、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特点和保育要点第四节消化系统(1学时)一、什么是消化系统2
2 三、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内容 四、学前卫生学的研究方法 考核要求: 1. 领会学前卫生学的意义。 2. 识记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对象。 第一章 人体概述 教学要点: 在学习学前卫生学知识之前对人体的基本形态、基本结构、功能有大致的了解。 教学时数:1 学时 教学内容: 一、人体的基本形态 二、人体的基本结构 三、人体功能的调节 四、人体的新陈代谢 考核要求: 1. 领会人体功能的调节和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 2. 识记人体的基本形态和基本结构。 第二章 学前儿童的生理解剖特点 教学要点: 本章介绍学前儿童的生理特点,以人体的各个系统为顺序,比较系统、全面地掌握儿童为什么不是 “小大人”,同时对学前儿童应注意的一些保健问题做了阐述。 教学时数:8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运动系统 (1 学时) 一、什么是运动系统 二、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和保育要点 第二节 呼吸系统(1 学时) 一、什么是呼吸系统 二、学前儿童呼吸系统的特点和保育要点 第三节 循环系统(1 学时) 一、什么是循环系统 二、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特点和保育要点 第四节 消化系统(1 学时) 一、什么是消化系统

二、学前儿童消化系统的特点和保育要点第五节泌尿系统(1学时)一、什么是泌尿系统二、学前儿童泌尿系统的特点和保育要点第六节神经系统(1.5学时)一、什么是神经系统二、学前儿童神经系统的特点和保育要点第七节感觉器官(1学时)一、皮肤二、视觉器官三、听觉器官第八节生殖系统(0.5学时)一、什么是生殖系统二、学前儿童生殖系统的特点和保育要点考核要求:1.领会人体各系统的功能及相互关系。2.识记学前儿童的解剖生理特点。3.识记学前儿童身体的保育要点并能熟练运用。第三章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教学要点:本章介绍生长、发育、发育成熟的概念及儿童年龄阶段的划分: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指标及测量。教学时数:7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生长发育概述(1.5学时)一、生长、发育、发育成熟的概念二、儿童年龄阶段的划分及各阶段的特点第二节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1.5学时)一、学前儿童生长发育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复杂过程二、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性第三节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1学时)一、遗传因素二、环境因素第四节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指标及测量评价(3学时,其中见习2学时)一、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指标3
3 二、学前儿童消化系统的特点和保育要点 第五节 泌尿系统(1 学时) 一、什么是泌尿系统 二、学前儿童泌尿系统的特点和保育要点 第六节 神经系统(1.5 学时) 一、什么是神经系统 二、学前儿童神经系统的特点和保育要点 第七节 感觉器官(1 学时) 一、皮肤 二、视觉器官 三、听觉器官 第八节 生殖系统(0.5 学时) 一、什么是生殖系统 二、学前儿童生殖系统的特点和保育要点 考核要求: 1.领会人体各系统的功能及相互关系。 2.识记学前儿童的解剖生理特点。 3.识记学前儿童身体的保育要点并能熟练运用。 第三章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 教学要点: 本章介绍生长、发育、发育成熟的概念及儿童年龄阶段的划分;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影响学 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指标及测量。 教学时数:7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生长发育概述 (1.5 学时) 一、生长、发育、发育成熟的概念 二、儿童年龄阶段的划分及各阶段的特点 第二节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1.5 学时) 一、学前儿童生长发育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复杂过程 二、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性 第三节 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1 学时) 一、遗传因素 二、环境因素 第四节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指标及测量评价(3 学时,其中见习 2 学时) 一、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指标

二、体格发育的测量方法三、体格发育评价考核要求:1.识记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2.领会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指标。3.能熟练运用学前儿童体格发育的测量方法。第四章学前儿童营养卫生教学要点:儿童正值长身体的时间,若营养摄入不足,不仅会导致营养不良症,而且还会影响儿童智力发展,因此,合理的营养结构对儿童来说非常重要。本章介绍营养学基础知识和学前儿童的营养需要:学前儿童的膳食及托幼机构饮食卫生要求。教学时数:7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营养学基础知识和学前儿童的营养需要(2.5学时)一、热能二、蛋白质三、脂肪四、糖类五、无机盐六、维生素七、水第二节学前儿童的膳食(3.5学时,其中见习2学时)一、膳食配制原则二、膳食计划三、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第三节托幼机构饮食卫生要求(1学时)一、食品卫生二、厨房卫生三、炊事人员卫生考核要求:1.领会六大营养素的营养意义及来源。2.领会托幼机构饮食卫生要求。3.识记学前儿童的膳食特点和安排幼儿膳食的原则。第五章传染病和常见病的预防及处理4
4 二、体格发育的测量方法 三、体格发育评价 考核要求: 1.识记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 2.领会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指标。 3.能熟练运用学前儿童体格发育的测量方法。 第四章 学前儿童营养卫生 教学要点: 儿童正值长身体的时间,若营养摄入不足,不仅会导致营养不良症,而且还会影响儿童智力发展, 因此,合理的营养结构对儿童来说非常重要。本章介绍营养学基础知识和学前儿童的营养需要;学前儿 童的膳食及托幼机构饮食卫生要求。 教学时数:7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营养学基础知识和学前儿童的营养需要(2.5 学时) 一、热能 二、蛋白质 三、脂肪 四、糖类 五、无机盐 六、维生素 七、水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膳食(3.5 学时,其中见习 2 学时) 一、膳食配制原则 二、膳食计划 三、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 第三节 托幼机构饮食卫生要求(1 学时) 一、食品卫生 二、厨房卫生 三、炊事人员卫生 考核要求: 1.领会六大营养素的营养意义及来源。 2.领会托幼机构饮食卫生要求。 3.识记学前儿童的膳食特点和安排幼儿膳食的原则。 第五章 传染病和常见病的预防及处理

教学要点:小孩身体尚未发育完全,抵御疾病的能力比较弱,及时发现幼儿的病症,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并遵守“防治结合”的方针,为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本章介绍学前儿童常见病、传染病、寄生虫病的预防和处理的相关知识。教学时数:7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2学时)一、疾病早发现二、传染病概述第二节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3学时,其中见习1学时)水痘、二v流行性腮腺炎三、风疹和幼儿急诊四、麻疹五、猩红热六、百日咳七、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八、病毒性肝炎九、细菌性痢疾十、流行性乙型脑炎十一、狂犬病十二、艾滋病第三节学前儿童常见病(2学时,其中见习1学时)一、与营养有关的疾病二、五官疾病三、皮肤病四、肠道寄生虫病五、消化道疾病六、呼吸道疾病考核要求:1.领会各类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和产生原因。2.识记各类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3.识记传染病的特性和预防措施。4.能够进行各类常见疾病的护理。第六章托幼机构安全教育及常见意外的处理5
5 教学要点: 小孩身体尚未发育完全,抵御疾病的能力比较弱,及时发现幼儿的病症,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并遵守“防治结合”的方针,为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本章介绍学前儿童常见病、传染病、寄 生虫病的预防和处理的相关知识。 教学时数:7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2 学时) 一、疾病早发现 二、传染病概述 第二节 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3 学时,其中见习 1 学时) 一、 水痘 二、 流行性腮腺炎 三、 风疹和幼儿急诊 四、 麻疹 五、 猩红热 六、 百日咳 七、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八、 病毒性肝炎 九、 细菌性痢疾 十、 流行性乙型脑炎 十一、狂犬病 十二、艾滋病 第三节 学前儿童常见病(2 学时,其中见习 1 学时) 一、与营养有关的疾病 二、五官疾病 三、皮肤病 四、肠道寄生虫病 五、消化道疾病 六、呼吸道疾病 考核要求: 1.领会各类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和产生原因。 2.识记各类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 3.识记传染病的特性和预防措施。 4.能够进行各类常见疾病的护理。 第六章 托幼机构安全教育及常见意外的处理

教学要点:常言说:“三分治,七分养。”对于小孩来说,生病后的护理就显得更为重要。所以掌握一些护理技术,有利于生病的孩子早日恢复健康。本章介绍托幼机构安全措施、安全教育及常用护理技术和急救技术。教学时数:7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安全措施和安全教育(1学时)一、安全措施二、安全教育第二节常用护理技术(3学时,其中见习1学时)一、测体温二、数脉搏三、观察呼吸四、物理降温法五、喂药第三节常见意外的处理(3学时,其中见习1学时)一、小外伤二、脑震荡三、惊厥四、出血五、烧伤、烫伤六、晕厥七、异物八、脱白九、眼外伤的处理十、中毒十一、中暑、冻伤考核要求:1.领会常用护理技术。2.识记托幼机构安全措施和安全教育内容。3.熟练运用常见意外的处理方法。第七章托幼机构卫生保健教学要点:合理的生活制度不仅有利于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良好习惯的养成,也有利于保教人员更好地安排教育教学活动。本章介绍托幼机构的生活制度和卫生保健要求6
6 教学要点: 常言说:“三分治,七分养。”对于小孩来说,生病后的护理就显得更为重要。所以掌握一些护理技 术,有利于生病的孩子早日恢复健康。本章介绍托幼机构安全措施、安全教育及常用护理技术和急救技 术。 教学时数:7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安全措施和安全教育(1 学时) 一、安全措施 二、安全教育 第二节 常用护理技术(3 学时,其中见习 1 学时) 一、测体温 二、数脉搏 三、观察呼吸 四、物理降温法 五、喂药 第三节 常见意外的处理(3 学时,其中见习 1 学时) 一、小外伤 二、脑震荡 三、惊厥 四、出血 五、烧伤、烫伤 六、晕厥 七、异物 八、脱臼 九、眼外伤的处理 十、中毒 十一、中暑、冻伤 考核要求: 1.领会常用护理技术。 2.识记托幼机构安全措施和安全教育内容。 3.熟练运用常见意外的处理方法。 第七章 托幼机构卫生保健 教学要点: 合理的生活制度不仅有利于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良好习惯的养成,也有利于保教人员更好地安排 教育教学活动。本章介绍托幼机构的生活制度和卫生保健要求

教学时数:7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托幼园所卫生保健工作(1学时)一、托幼园所卫生保健工作的意义二、托幼园所卫生保健工作的任务三、保健室的职责第二节学前儿童生活制度(4学时,其中见习2学时)一、合理安排生活制度二、制定一日生活日程的原则三、学前儿童一日生活各环节的卫生要求第三节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制度(2学时)一、健康检查二、预防接种制度三、隔离制度四、消毒制度五、膳食制度六、环境卫生制度考核要求:1.领会托幼园所卫生保健工作的意义,制定生活制度的意义和原则。2.领会学前儿童一日生活各环节的卫生要求3.识记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制度。三、参考书目1.麦少美,《学前卫生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2.万,《学前卫生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3.朱家雄,《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7月第1版。4.钱梓文,《人体解部生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4月第1版。四、本课程使用教具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性意见1.加强直观教学,紧密配合教学内容,恰当使用直观教具(挂图、模型等)或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便于学生理解所学理论2.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到幼儿园观摩、见习,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五、课外学习(一)课外读书7
7 教学时数:7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托幼园所卫生保健工作(1 学时) 一、托幼园所卫生保健工作的意义 二、托幼园所卫生保健工作的任务 三、保健室的职责 第二节 学前儿童生活制度(4 学时,其中见习 2 学时) 一、合理安排生活制度 二、制定一日生活日程的原则 三、学前儿童一日生活各环节的卫生要求 第三节 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制度(2 学时) 一、健康检查 二、预防接种制度 三、隔离制度 四、消毒制度 五、膳食制度 六、环境卫生制度 考核要求: 1.领会托幼园所卫生保健工作的意义,制定生活制度的意义和原则。 2.领会学前儿童一日生活各环节的卫生要求 3.识记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制度。 三、参考书目 1. 麦少美,《学前卫生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年 1 月第 1 版。 2. 万钫,《学前卫生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年 7 月第 1 版。 3. 朱家雄,《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年 7 月第 1 版。 4. 钱梓文,《人体解剖生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年 4 月第 1 版。 四、本课程使用教具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性意见 1.加强直观教学,紧密配合教学内容,恰当使用直观教具(挂图、模型等)或利用多媒体教学手 段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便于学生理解所学理论。 2. 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到幼儿园观摩、见习,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课外学习 (一)课外读书

1.目标以本课程为基点,通过课外读书活动,弥补生理卫生学方面知识的欠缺,同时使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补充课堂教学和课本的不足,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学前卫生学的兴趣和热情,有效提高从事学前儿童保教工作的能力。2.阅读书目(1)钱梓文,《人体解剖生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万,《学前卫生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朱家雄,《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人民教育出版社3.学习要求写出相应书目的读书笔记。4.时间安排根据课程进度阅读相关内容,总结读书笔记。5.评价方式所交作业,按百分制给出成绩,其平均成绩记一次平时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10%。(二)课外讨论1.目标达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目的,使学生利用所学理论解决实践当中遇到的问题。2.讨论内容(1)你对人体的认识有多少?(2)影响儿童体格发育的因素是什么?(3)如何提高各营养素的营养价值?(4)你所知道的各类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和护理的偏方、良方有哪些?(5)各种意外的处理与技巧。(6)结合实例谈一谈托幼机构制定卫生保健制度的重要性。(7)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原因、表现、矫治)。3.讨论要求自觉做好讨论准备,围绕主题进行,每次讨论时间不少于1小时;课前根据讨论内容进行分组,并指定负责人,要求有讨论记录。4.时间安排按照课堂讲授的进度,相关理论讲授前后一周内在课外完成。5.评价方式课堂随机提问,按百分制给出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占期末总成绩的10%。(三)实践活动1.目标利用理论指导实践活动,学会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2.实践内容8
8 1.目标 以本课程为基点,通过课外读书活动,弥补生理卫生学方面知识的欠缺,同时使学生开阔视野,活 跃思维,补充课堂教学和课本的不足,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学前卫生学的兴趣和热情,有效提高从事学前 儿童保教工作的能力。 2.阅读书目 (1)钱梓文,《人体解剖生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万钫,《学前卫生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朱家雄,《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人民教育出版社 3.学习要求 写出相应书目的读书笔记。 4.时间安排 根据课程进度阅读相关内容,总结读书笔记。 5.评价方式 所交作业,按百分制给出成绩,其平均成绩记一次平时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 10%。 (二)课外讨论 1.目标 达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目的,使学生利用所学理论解决实践当中遇到的问题。 2.讨论内容 (1)你对人体的认识有多少? (2)影响儿童体格发育的因素是什么? (3)如何提高各营养素的营养价值? (4)你所知道的各类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和护理的偏方、良方有哪些? (5)各种意外的处理与技巧。 (6)结合实例谈一谈托幼机构制定卫生保健制度的重要性。 (7)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原因、表现、矫治)。 3.讨论要求 自觉做好讨论准备,围绕主题进行,每次讨论时间不少于 1 小时;课前根据讨论内容进行分组,并 指定负责人,要求有讨论记录。 4.时间安排 按照课堂讲授的进度,相关理论讲授前后一周内在课外完成。 5.评价方式 课堂随机提问,按百分制给出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占期末总成绩的 10%。 (三)实践活动 1.目标 利用理论指导实践活动,学会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实践内容

(1)观摩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分析评价教师的保教情况,(2)观摩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学会接待幼儿入园并进行晨检。(3)练习测量幼儿的身高、体重、头围、胸围。(4)对幼儿园的一周食谱进行分析:为幼儿园配制一份一周食谱。(5)消毒液的配制及学会对幼儿园环境及教玩具进行消毒。(6)对常用护理技术的实习:学习对轻微外伤的处理。3.实践要求(1)重视实践课的学习,实践学习前作必要的资料准备工作。(2)实践教学活动中,服从指导老师的统一安排和指挥,遵章守纪。(3)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参加实践学习,完成实践活动的任务要求。实践学习结束时,独立完成一份总结报告或通过实践学习对所学理论加深理解的心得体会文章。4.时间安排根据教学内容安排,每章理论教学结束后进行。5.评价方式所交见习报告(或心得体会),按百分制给出成绩,其平均分算一次平时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10%。(四)课外作业1.目标巩固知识: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扩展知识面,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2.作业内容(1)针对婴幼儿各系统的特点,保育工作要注意哪些问题?(2)儿童年龄阶段的划分及各阶段的特点是什么?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指标有哪些?(3)如何制定膳食计划?学前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哪些?托幼机构饮食卫生要求有哪些?(4)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是什么?试述托幼机构应怎样预防传染病?(5)托幼机构安全教育的措施和内容是什么?(6)试述学前儿童一日生活各环节的卫生要求和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制度。(7)每节课之后,在课堂笔记基础上结合课本进行笔记的补充和整理。3.作业要求以电子版的形式发给或以文本形式上缴任课教师。4.时间安排每章节的授课结束后布置一次,笔记部分为每节课结束后自觉完成。5.评价方式每次作业按百分制给出成绩,其平均分算一次平时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10%。(五)说明1.期末卷面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课堂考勤占总评成绩的10%。2.本大纲在执行过程中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一些改动。9
9 (1)观摩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分析评价教师的保教情况。 (2)观摩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学会接待幼儿入园并进行晨检。 (3)练习测量幼儿的身高、体重、头围、胸围。 (4)对幼儿园的一周食谱进行分析;为幼儿园配制一份一周食谱。 (5)消毒液的配制及学会对幼儿园环境及教玩具进行消毒。 (6)对常用护理技术的实习;学习对轻微外伤的处理。 3.实践要求 (1)重视实践课的学习,实践学习前作必要的资料准备工作。 (2)实践教学活动中,服从指导老师的统一安排和指挥,遵章守纪。 (3)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参加实践学习,完成实践活动的任务要求。实践学习结束时,独立完成 一份总结报告或通过实践学习对所学理论加深理解的心得体会文章。 4.时间安排 根据教学内容安排,每章理论教学结束后进行。 5.评价方式 所交见习报告(或心得体会),按百分制给出成绩,其平均分算一次平时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 10%。 (四)课外作业 1.目标 巩固知识;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扩展知识面,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 2.作业内容 (1)针对婴幼儿各系统的特点,保育工作要注意哪些问题? (2)儿童年龄阶段的划分及各阶段的特点是什么?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指标有哪些? (3)如何制定膳食计划?学前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哪些?托幼机构饮食卫生要求有哪些? (4)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是什么?试述托幼机构应怎样预防传染病? (5)托幼机构安全教育的措施和内容是什么? (6)试述学前儿童一日生活各环节的卫生要求和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制度。 (7)每节课之后,在课堂笔记基础上结合课本进行笔记的补充和整理。 3.作业要求 以电子版的形式发给或以文本形式上缴任课教师。 4.时间安排 每章节的授课结束后布置一次,笔记部分为每节课结束后自觉完成。 5.评价方式 每次作业按百分制给出成绩,其平均分算一次平时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 10%。 (五)说明 1. 期末卷面成绩占总评成绩的 50%,课堂考勤占总评成绩的 10%。 2. 本大纲在执行过程中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一些改动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职业卫生服务与健康促进.ppt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控制.ppt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职业伤害与职业安全(0ccupational Injury and Safety).ppt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职业卫生法规与监督管理.ppt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健康损害 第三节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Physical Agents & Physical Agents Induced Occupational Diseases 三 噪声.ppt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健康损害 第五节 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性肿瘤 Occupational carcinogens & Occupational tumors.ppt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健康损害 第三节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Physical Agents & Physical Agents Induced Occupational Diseases 四 振动.ppt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健康损害 第三节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Physical Agents & Physical Agents Induced Occupational Diseases 六 电离辐射.ppt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健康损害 第三节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Physical Agents & Physical Agents Induced Occupational Diseases 五 非电离辐射.ppt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健康损害 第三节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Physical Agents & Physical Agents Induced Occupational Diseases 一 概述 二 高温作业.ppt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健康损害 第二节 生产性粉尘与尘肺 industrial dust and pneumoconiosis 一 粉尘总论.ppt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健康损害 第二节 生产性粉尘与尘肺 industrial dust and pneumoconiosis 四 石棉粉尘与石棉肺.ppt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健康损害 第二节 生产性粉尘与尘肺 industrial dust and pneumoconiosis 五 其它尘肺.ppt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健康损害 第二节 生产性粉尘与尘肺 industrial dust and pneumoconiosis 二 矽肺.ppt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健康损害 第二节 生产性粉尘与尘肺 industrial dust and pneumoconiosis 三 煤工尘肺.ppt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健康损害 第一节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Industrial toxicant and Occupational poisoning 七 高分子化合物中毒.ppt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健康损害 第一节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Industrial toxicant and Occupational poisoning 六 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ppt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健康损害 第一节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Industrial toxicant and Occupational poisoning 二 金属与类金属中毒.ppt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健康损害 第一节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Industrial toxicant and Occupational poisoning 八 农药中毒-双语.ppt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健康损害 第一节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Industrial toxicant and Occupational poisoning 五 有机溶剂中毒.ppt
- 《学前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绪论 第一章 人体概述.pdf
- 《学前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章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 第一部分 运动系统与呼吸系统.pdf
- 《学前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章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 第二部分 循环系统、消化系统.pdf
- 《学前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章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 第三部分 泌尿系统与皮肤.pdf
- 《学前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章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 第四部分 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视觉器官.pdf
- 《学前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章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 第五部分 听觉器官、神经系统、生殖系统.pdf
- 《学前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章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pdf
- 《学前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学前儿童营养卫生.pdf
- 《学前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五章 传染病和常见病的预防和处理.pdf
- 《学前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六章 托幼机构安全教育及常见意外处理.pdf
- 《学前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七章 学前儿童生活保健制度.pdf
- 《学前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试题及答案)试题(一).pdf
- 《学前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试题及答案)试题(二).pdf
- 《学前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试题及答案)试题(三).pdf
- 《学前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试题及答案)试题(四).pdf
- 《学前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试题及答案)试题(五).pdf
- 《学前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试题及答案)试题(六).pdf
- 《学前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试题及答案)试题(七).pdf
- 《学前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试题及答案)试题(八).pdf
- 《学前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试题及答案)试题(九).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