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 5 植物根系活力的测定(TTC法)

实验 5 植物根系活力的测定 ( TTC 法) 植物根系是活跃的吸收器官和合成器官,根的生长情况和活力水平直接影响地上部的营养状况 及产量水平。本实验练习测定根系活力的方法,为植物营养研究提供依据。 一、原理 氯化三苯基四氮唑( TTC )是标准氧化电位为 80 mV 的氧化还原色素,溶于水中成为无色溶 液,但还原后即生成红色而不溶于水的三苯甲 ( TTF ),如下式: 生成的三苯甲 ( TTF )比较稳定,不会被空气中的氧自动氧化,所以 TTC 被广泛用作酶试 验的氢受体,植物根系中脱氢酶所引起的 TTC 还原,可因加入琥珀酸、延胡索酸、苹果酸得 到增强,而被丙二酸、碘乙酸所抑制。所以 TTC 还原量能表示脱氢酶活性,并作为根系活力 的指标。 二、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设备 (一)实验材料 水培或砂培小麦、玉米等植物根系。 (二)试剂 1. 乙酸乙酯(分析纯)。 2. 次硫酸钠( Na 2 S 2 O 4 ,分析纯),粉末。 3. 1 % TTC 溶液:准确称取 TTC 1.0 g ,溶于少量水中,定容到 100 mL 。用时稀释至需 要的浓度。 4. 磷酸缓冲液( 1/15 mol/L , pH7.0 )。 5. 1 mol/L 硫酸:用量筒取比重 1.84 的浓硫酸 55 mL ,边搅拌边加入盛有 500 mL 蒸馏水 的烧杯中,冷却后稀释至 1000 mL 。 6. 0.4 mol/L 琥珀酸:称取琥珀酸 4.72 g ,溶于水中,定容至 100 mL 即成。 (三)仪器设备 小烧杯 3 个,研钵 1 个,移液管: 0.5 mL 1 支、 10 mL 1 支、 5 mL 3 支,刻度试管 6 支, 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感量 0.1 mg ),电子顶载天平(感量 0.1 g ),温箱,试管架, 药勺,石英砂适量,滤纸。 三、实验步骤 1. 定性测定 ( 1 )配制反应液 把 1 % TTC 溶液、 0.4 mol / L 的琥珀酸和磷酸缓冲液按 1:5:4 比 例混合
实验 5 植物根系活力的测定 ( TTC 法) 植物根系是活跃的吸收器官和合成器官,根的生长情况和活力水平直接影响地上部的营养状况 及产量水平。本实验练习测定根系活力的方法,为植物营养研究提供依据。 一、原理 氯化三苯基四氮唑( TTC )是标准氧化电位为 80 mV 的氧化还原色素,溶于水中成为无色溶 液,但还原后即生成红色而不溶于水的三苯甲 ( TTF ),如下式: 生成的三苯甲 ( TTF )比较稳定,不会被空气中的氧自动氧化,所以 TTC 被广泛用作酶试 验的氢受体,植物根系中脱氢酶所引起的 TTC 还原,可因加入琥珀酸、延胡索酸、苹果酸得 到增强,而被丙二酸、碘乙酸所抑制。所以 TTC 还原量能表示脱氢酶活性,并作为根系活力 的指标。 二、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设备 (一)实验材料 水培或砂培小麦、玉米等植物根系。 (二)试剂 1. 乙酸乙酯(分析纯)。 2. 次硫酸钠( Na 2 S 2 O 4 ,分析纯),粉末。 3. 1 % TTC 溶液:准确称取 TTC 1.0 g ,溶于少量水中,定容到 100 mL 。用时稀释至需 要的浓度。 4. 磷酸缓冲液( 1/15 mol/L , pH7.0 )。 5. 1 mol/L 硫酸:用量筒取比重 1.84 的浓硫酸 55 mL ,边搅拌边加入盛有 500 mL 蒸馏水 的烧杯中,冷却后稀释至 1000 mL 。 6. 0.4 mol/L 琥珀酸:称取琥珀酸 4.72 g ,溶于水中,定容至 100 mL 即成。 (三)仪器设备 小烧杯 3 个,研钵 1 个,移液管: 0.5 mL 1 支、 10 mL 1 支、 5 mL 3 支,刻度试管 6 支, 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感量 0.1 mg ),电子顶载天平(感量 0.1 g ),温箱,试管架, 药勺,石英砂适量,滤纸。 三、实验步骤 1. 定性测定 ( 1 )配制反应液 把 1 % TTC 溶液、 0.4 mol / L 的琥珀酸和磷酸缓冲液按 1:5:4 比 例混合

( 2 )把根仔细洗净,把地上部分从茎基部切除。将根放入三角瓶中,倒入反应液,以浸没 根为度,置 37 ℃左右暗处放 1 ~ 3 h ,以观察着色情况,新根尖端几毫米以及细侧根都明 显地变成红色,表明该处有脱氢酶存在。 2. 定量测定 ( 1 ) TTC 标准曲线的制作 取 0.4 % TTC 溶液 0.2 mL 放入大试管中,加 9.8 mL 乙酸 乙酯,再加少许 Na 2 S 2 O 4 粉末摇匀,则立即产生红色的 TTF 。此溶液浓度为每毫升含 有 TTF 80 μg 。分别取此溶液 0.25 mL 、 0.50 mL 、 1.00 mL 、 1.50 mL 、 2.00 mL 置 10 mL 刻度试管中,用乙酸乙酯定容至刻度,即得到含 TTF 20 μg 、 40 μg 、 80 μg 、 120 μg 、 160 μg 的系列标准溶液,以乙酸乙酯作参比,在 485 nm 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绘制标准曲线。 ( 2 )称取根尖样品 0.5 g ,放入小烧杯中,加入 0.4 % TTC 溶液和磷酸缓冲液( pH7.0 ) 各 5 mL ,使根充分浸没在溶液内,在 37 ℃下暗保温 1 ~ 2 h ,此后立即加入 1 mol/L 硫 酸 2 mL ,以停止反应。(与此同时做一空白实验,先加硫酸,再加根样品, 37 ℃下暗保温 后不加硫酸,其溶液浓度、操作步骤同上)。 ( 3 )把根取出,用滤纸吸干水分,放入研钵中,加乙酸乙酯 3 ~ 4 mL ,充分研磨,以提 出 TTF 。把红色提取液移入刻度试管,并用少量乙酸乙酯把残渣洗涤 2 ~ 3 次,皆移入刻 度试管,最后加乙酸乙酯使总量为 10 mL ,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 485 nm 下比色,以空白试 验作参比测出吸光度,查标准曲线,即可求出 TTC 还原量。 四、结果计算 根系活力 = [mg TTF/ ( g · h ) ] 式中: C ——四氮唑还原量, μg 。 W ——根重, g 。 h ——时间, h 。 [ 思考题 ] 为什么要测定根系活力 ? 植物的根与地上部分有何关系 ?
( 2 )把根仔细洗净,把地上部分从茎基部切除。将根放入三角瓶中,倒入反应液,以浸没 根为度,置 37 ℃左右暗处放 1 ~ 3 h ,以观察着色情况,新根尖端几毫米以及细侧根都明 显地变成红色,表明该处有脱氢酶存在。 2. 定量测定 ( 1 ) TTC 标准曲线的制作 取 0.4 % TTC 溶液 0.2 mL 放入大试管中,加 9.8 mL 乙酸 乙酯,再加少许 Na 2 S 2 O 4 粉末摇匀,则立即产生红色的 TTF 。此溶液浓度为每毫升含 有 TTF 80 μg 。分别取此溶液 0.25 mL 、 0.50 mL 、 1.00 mL 、 1.50 mL 、 2.00 mL 置 10 mL 刻度试管中,用乙酸乙酯定容至刻度,即得到含 TTF 20 μg 、 40 μg 、 80 μg 、 120 μg 、 160 μg 的系列标准溶液,以乙酸乙酯作参比,在 485 nm 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绘制标准曲线。 ( 2 )称取根尖样品 0.5 g ,放入小烧杯中,加入 0.4 % TTC 溶液和磷酸缓冲液( pH7.0 ) 各 5 mL ,使根充分浸没在溶液内,在 37 ℃下暗保温 1 ~ 2 h ,此后立即加入 1 mol/L 硫 酸 2 mL ,以停止反应。(与此同时做一空白实验,先加硫酸,再加根样品, 37 ℃下暗保温 后不加硫酸,其溶液浓度、操作步骤同上)。 ( 3 )把根取出,用滤纸吸干水分,放入研钵中,加乙酸乙酯 3 ~ 4 mL ,充分研磨,以提 出 TTF 。把红色提取液移入刻度试管,并用少量乙酸乙酯把残渣洗涤 2 ~ 3 次,皆移入刻 度试管,最后加乙酸乙酯使总量为 10 mL ,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 485 nm 下比色,以空白试 验作参比测出吸光度,查标准曲线,即可求出 TTC 还原量。 四、结果计算 根系活力 = [mg TTF/ ( g · h ) ] 式中: C ——四氮唑还原量, μg 。 W ——根重, g 。 h ——时间, h 。 [ 思考题 ] 为什么要测定根系活力 ? 植物的根与地上部分有何关系 ?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齐齐哈尔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植物的呼吸作用.ppt
- 齐齐哈尔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 4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小液流法).doc
- 齐齐哈尔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植物的矿质与氮素营养.ppt
- 齐齐哈尔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 3 植物细胞渗透势的测定(质壁分离法).doc
- 齐齐哈尔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植物的水分生理.ppt
- 齐齐哈尔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 2 植物组织含水量的测定.doc
- 齐齐哈尔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 20 植物体内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测定.doc
- 齐齐哈尔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主讲:张东向).ppt
- 齐齐哈尔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 1 植物组织中自由水和束缚水含量的测定.doc
- 齐齐哈尔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 19 逆境对植物的伤害(电导仪法).doc
- 齐齐哈尔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 18 果实、蔬菜中有机酸含量的测定.doc
- 齐齐哈尔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 17 种子生活力的快速测定.doc
- 齐齐哈尔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 16 赤霉素对α淀粉酶的诱导形成.doc
- 齐齐哈尔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 15 IAA 的生物鉴定(芽鞘伸长法).doc
- 齐齐哈尔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 14 植物组织中淀粉含量的测定.doc
- 齐齐哈尔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植物的逆境生理.ppt
- 齐齐哈尔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 12 植物组织中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doc
- 齐齐哈尔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 11 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比色法).doc
- 齐齐哈尔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植物的衰老、脱落与休眠.ppt
- 齐齐哈尔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 10 希尔反应的观察.doc
- 齐齐哈尔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ppt
- 齐齐哈尔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 6 植物体内硝酸还原酶活力的测定.doc
- 齐齐哈尔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植物体内同化物的运输与分配.ppt
- 齐齐哈尔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 7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和理化性质.doc
- 齐齐哈尔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植物生长物质.ppt
- 齐齐哈尔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 8 叶绿体色素的定量测定.doc
- 齐齐哈尔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植物的营养生长.ppt
- 齐齐哈尔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 9 植物叶绿素的分离制备.doc
- 齐齐哈尔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植物的成花生理.ppt
- 山东师范大学:《微生物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基因工程与固定化细胞.ppt
- 山东师范大学:《微生物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微生物工程下游工程简介.ppt
- 山东师范大学:《微生物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三章 发酵实例.ppt
- 山东师范大学:《微生物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菌种来源.ppt
- 山东师范大学:《微生物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发酵培养基.ppt
- 山东师范大学:《微生物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生物反应器(发酵罐).ppt
- 山东师范大学:《微生物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灭菌工程及空气净化、第六章 种子扩大培养.ppt
- 山东师范大学:《微生物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气液质量传递.ppt
- 山东师范大学:《微生物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发酵操作方式及发酵动力学.ppt
- 山东师范大学:《微生物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发酵工艺控制.ppt
- 山东师范大学:《微生物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发酵过程的参数检测.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