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给排水管道系统》课程授课教案(教学设计)分区给水的能量分析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5
文件大小:279.44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给排水管道系统》课程授课教案(教学设计)分区给水的能量分析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教学设计七分区给水的能量分析第7章分区给水系统章节7.1 概述课程名称给排水管道系统名称7.2分区给水的能量分析教学给排水专业课程讲授45分钟设计教师对象本科生时间课堂1、了解分区给水系统的概念,熟悉分区的类型和特点及分区的原因;教学2、掌握分区给水系统的能量分析;目的3、了解串、并联分区给水系统节能的理论推导过程,掌握推导的结论。7.1 概述1、概念:根据城市地形特点将整个给水系统分成几区,每区有独立的泵站和管网等,各区之间有适当的联系,以保证供水可靠和调度灵活。(2min)2、分区的类型和特点(4min)(1)串联分区:泵站分建,高区水泵从低区末端的贮水池取水,进入贮水池前的自由水头被浪费,贮水池容积较大,安全性较差。教学内容贴水池高区泵站及教学安排低区泵站合用泵站图8-1(a)并联分区图8-1(b)串联分区(2)并联分区:泵站共用,由低压水泵和高压水泵分别向高区和低区供水,管理方便,安全性高:输水管道较长,高区靠近水源处的压力大,需耐高压管材。3、分区的原因(2min)(1)技术上的原因:均衡管网水压,实现管网低压供水,从而减少漏失水量并避免管道及附件的损坏。(2)经济上的原因:降低能耗

教学设计七 分区给水的能量分析 章节 名称 第 7 章 分区给水系统 7.1 概述 7.2 分区给水的能量分析 课程名称 给排水管道系统 教学 对象 给排水专业 本科生 课程讲授 时间 45 分钟 设计教师 课堂 教学 目的 1、了解分区给水系统的概念,熟悉分区的类型和特点及分区的原因; 2、掌握分区给水系统的能量分析; 3、了解串、并联分区给水系统节能的理论推导过程,掌握推导的结论。 教学 内容 及 教学 安排 7.1 概述 1、概念:根据城市地形特点将整个给水系统分成几区,每区有独立的 泵站和管网等,各区之间有适当的联系,以保证供水可靠和调度灵活。 (2min) 2、分区的类型和特点(4min) (1)串联分区: 泵站分建,高区水泵从低区末端的贮水池取水,进 入贮水池前的自由水头被浪费,贮水池容积较大,安全性较差。 图 8-1(a)并联分区 图 8-1(b)串联分区 (2)并联分区:泵站共用,由低压水泵和高压水泵分别向高区和低区 供水,管理方便,安全性高;输水管道较长,高区靠近水源处的压力 大,需耐高压管材。 3、分区的原因(2min) (1)技术上的原因:均衡管网水压,实现管网低压供水,从而减少漏 失水量并避免管道及附件的损坏。 (2)经济上的原因:降低能耗

7.2分区给水的能量分析1、能量计算的基本公式(10min)E= pghq(8.1)H,=Z+H,+hShHAHAZ式中:E一水泵消耗的能量,W;P一水的密度,1000kg/m;8一重力加速度,9.81m/s;h一水泵或泵站的扬程,m;q一水泵或泵站的供水量,m/s。以图8-2的输水管为例,泵站的供水能量情况如下:H,AhsAhAhHqirHF292Hr3q3kHr494AAZ,fAZ,Z(1)所需的能量:y.qH, +y-q2(H-Ah)+y-(H,-Ah)+y.q4(H,-Ah)(2)实际提供的能量:(g+92+9;+q4)H(3)浪费的能量:.q2h+.q3h+.94h(4)泵站供水能量分配图

7.2 分区给水的能量分析 1、能量计算的基本公式(10min) E ghq   (8.1) 式中:E —水泵消耗的能量,W;  —水的密度,1000kg/m³; g —重力加速度,9.81m/s2; h —水泵或泵站的扬程,m; q—水泵或泵站的供水量,m/s。 以图 8-2 的输水管为例,泵站的供水能量情况如下: (1)所需的能量:                  q H q H h q H h q H h 1 2 2 3 3 4 4 p p p p       (2)实际提供的能量:  1 2 3 4  p  q q q q H    (3)浪费的能量: 2 2 3 3 4 4               q h q h q h (4)泵站供水能量分配图 H p  Z  HF  h

AhAhEh-sAhaHhe-sShy-sHEIEha-sHrHF3HF4.AZ.AZ.AZ,AZ.gs949241十十+2、串、并联分区供水的节能计算HH,-h并联分区H,-AhHngikHr92H,-AhHr:93Hr424KAZAZ,fz,申联分区H9119Hr2Hp9okHp3q4Hr4AZNZAZ,(1)并联分区供水(10min)各区流量等于α,n-2各区泵站扬程为H。-nn--Hp,则分区后系统的供水能量为:nOn-2QQn-1n+101n+EOH.E.=H2n2nnnnnnnn(2)串联分区供水(5min)假定全区用水量均匀,则各区用水量分别为9,nnn

2、串、并联分区供水的节能计算 (1) 并联分区供水(10min) 各区流量等于 1 Q n ,各区泵站扬程为 HP , 1 P n H n , 2 P n H n ,., 1 HP n ,则分区后系统的供水能量为: 1 2 1 1 1 . 2 2 n P P P P P Q Q n Q n Q n n E H H H H QH E n n n n n n n n n            (2) 串联分区供水(5min) 假定全区用水量均匀,则各区用水量分别为Q , n 1Q n , n 2 Q n

AZ+h+HZ+hHpVO各区的水泵扬程为:分区后nnnn供水能量为:HHHH,n+1n+1n-OOOH,EHC-2n2nnnnnnnn结论:无论是串联分区还是并联分区,分区后系统最多节约50%的能量。3、例题(12min)1例1:某城市地形平坦,采用如图示分区串联供水,在I、Ⅱ区HI区压力控制点B、C处设增压泵站。I区用水占总用水量的1/2,II、C泵站II区各占1/4,水厂二级泵房A至泵站B点水头损失为15m,泵1I区站B点到泵站C点水头损失10m,泵站C点到III区压力控制点D水头损失10m,要求管网的最小服B泵站务水头为16m,则设分区供水比不分区供水可节能多少?(不计I区泵站能量损失)(A)48.0%(B)24.5%(C)44.1%(D) 19.6%A水厂例2:某城市给水系统如图示,供水分为三区,I区供水量占总供水量的50%,ⅡI区占总供水量的30%,II区占总供水量的20%;当采用分区供水时,供I区的水泵扬程为38m,供II区的水泵扬程为32m,增压泵房增压扬程为16m,如果这三区采用统一供水系统,则其能量增加多少(增压泵房内的水头损失不计)?(A)16.5%(B)20.4%(C) 25.7%(D)50.9%I区日区口增压泵组Ⅱ区供水泵房

1 Q n ,各区的水泵扬程为: P H Z h H Z h n n n          ,分区后 供水能量为: 1 2 1 1 1 . 2 2 P P P P n P H H H H n n n n E Q Q Q Q QH E n n n n n n n n n            结论:无论是串联分区还是并联分区,分区后系统最多节约 50%的能量。 3、例题(12min) 例 1:某城市地形平坦,采用如 图示分区串联供水,在Ⅰ、Ⅱ区 压力控制点 B、C 处设增压泵站。 Ⅰ区用水占总用水量的 1/2,Ⅱ、 Ⅲ区各占 1/4,水厂二级泵房 A 至泵站 B 点水头损失为 15m,泵 站 B 点到泵站 C 点水头损失 10m, 泵站 C 点到Ⅲ区压力控制点 D 水 头损失 10m,要求管网的最小服 务水头为 16m,则设分区供水比 不分区供水可节能多少?(不计 泵站能量损失) (A) 48.0% (B) 24.5% (C) 44.1% (D) 19.6% 例 2:某城市给水系统如图示,供水分为三区,I 区供水量占总供水 量的 50%,Ⅱ区占总供水量的 30%,Ⅲ区占总供水量的 20%;当采用分 区供水时,供 I 区的水泵扬程为 38m,供Ⅱ区的水泵扬程为 32m,增 压泵房增压扬程为 16m,如果这三区采用统一供水系统,则其能量增 加多少(增压泵房内的水头损失不计)? (A) 16.5% (B) 20.4% (C) 25.7% (D) 50.9% D III区 C泵站 B泵站 II区 I区 A水厂

教学重点:分区给水系统的类型、特点、分区原因及能量分析;教学难点:串、并联分区给水系统能量分析计算的推导过程;教学对策:(1)采用图片、示意图的方式对所介绍的基本理论进行直观的讲授,使学生能将理论与实际工程建立联系;重点与(2)串、并联分区的计算在讲授基本计算公式后,课堂中引入例题对难点所介绍的公式进行运用,使学生掌握该类计算的切入点和易错点。而对策后,通过预留练习题的方式,让学生在课下掌握和继续巩固该类计算问题。(3)串、并联分区给水系统能量分析计算的推导过程,主要通过教师严谨的板书推导完成,教师讲授时注重推导的逻辑性,逐步的引导学生完成推导内容,重在使学生理解推导的结论性内容。教学采用板书为主,多媒体为辅,二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基本概念、公方法式和推导过程主要采用板书,图片演示、例题等内容的讲授主要采用多与媒体课件展示。手段练习题:图示一个地处平原地区的较大城市给水系统,分为三个区,其中I区的供水量为总供水量的一半,水泵扬程为H;II区和IⅢI区的供水量均为总供水量的四分之一,三个区内都不设调节构筑物时,I区增压水泵扬程为0.7H,III区增压水泵扬程为0.8H,I区管网在II区和IⅢI区增压水泵房的进水点处的水压均为0.4H,该分区给水比不分区时约能节省多少能量?(A) 16%(B) 24%(C) 31%(D) 35%作业Ⅱ及区 II区一增压泵房课外网管区T资源管网水推荐一级泵房ⅢI区增压泵房II区管网

重点 与 难点 对策 教学重点:分区给水系统的类型、特点、分区原因及能量分析; 教学难点:串、并联分区给水系统能量分析计算的推导过程; 教学对策: (1) 采用图片、示意图的方式对所介绍的基本理论进行直观的讲授, 使学生能将理论与实际工程建立联系; (2) 串、并联分区的计算在讲授基本计算公式后,课堂中引入例题对 所介绍的公式进行运用,使学生掌握该类计算的切入点和易错点。而 后,通过预留练习题的方式,让学生在课下掌握和继续巩固该类计算 问题。 (3) 串、并联分区给水系统能量分析计算的推导过程,主要通过教师 严谨的板书推导完成,教师讲授时注重推导的逻辑性,逐步的引导学 生完成推导内容,重在使学生理解推导的结论性内容。 教学 方法 与 手段 采用板书为主,多媒体为辅,二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基本概念、公 式和推导过程主要采用板书,图片演示、例题等内容的讲授主要采用多 媒体课件展示。 作业 及 课外 资源 推荐 练习题:图示一个地处平原地区的较大城市给水系统,分为三个区,其 中 I 区的供水量为总供水量的一半,水泵扬程为 H;Ⅱ区和Ⅲ区的供水量 均为总供水量的四分之一,三个区内都不设调节构筑物时,Ⅱ区增压水 泵扬程为 0.7H,Ⅲ区增压水泵扬程为 0.8H,I 区管网在Ⅱ区和Ⅲ区增压 水泵房的进水点处的水压均为 0.4H,该分区给水比不分区时约能节省多 少能量? (A) 16% (B) 24% (C) 31% (D) 35% 区 管 网 Ⅱ 区 管 网 Ⅲ 区 管 网 水 厂 二 级 泵 房 Ⅱ 区 增 压 泵 房 Ⅲ 区 增 压 泵 房 I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