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管道系统》课程授课教案(教学设计)排水系统总论

教学设计八排水系统总论第10章排水系统总论章节10.1概述课程名称给排水管道系统名称10.2排水系统的体制与选择教学给排水专业课程讲授45分钟设计教师对象本科生时间课堂了解污水的分类和污水的几个有关概念;教学2、熟悉排水系统及污水处理后的出路。目的3、掌握排水系统的体制类型、特点及其选择。10.1概述1、污水分类(5min)生活污水:日常生活中用过的水,包括:住宅、公共场所、机关、学校、医院、商店及工厂中的厕所、浴室、盟洗室、厨房、食堂和洗衣房等处的排水。按污水来源划工业废水:工业生产中所排出的废水。生产废水:轻度站污或水温稍有增高的废水,如:冷却水经适当处理重复使用或直接排放。>生产污水:受到较严重污染的水,往往含大量有机物、有毒有害物质或放射性物质,大都需处理后才能排放或分在生产中再利用。教学降水:包括液态降水(雨露)和固态降水(雪、冰霍、霜内容及2、城市污水、污水流量及污染物浓度(5min)教学安排(1)城市污水:排入城镇污水排水系统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在合流制排水系统中,还包括截流的雨水。(2)污水流量:单位时间的污水量,以m/d、L/s、m/h等计。(3)污染物浓度:单位体积污水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以mg/L或g/m计。3、排水系统(2min)收集、输送、处理、再生和处置污水和雨水的设施以一定的方式组合成的总体。通常由管道系统(即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处理厂)组成。4、污水处理后的出路(8min)(1)排放水体:污水的自然归宿,也称稀释处理法;
教学设计八 排水系统总论 章节 名称 第 10 章排水系统总论 10.1 概述 10.2 排水系统的体制与选择 课程名称 给排水管道系统 教学 对象 给排水专业 本科生 课程讲授 时间 45 分钟 设计教师 课堂 教学 目的 1、了解污水的分类和污水的几个有关概念; 2、熟悉排水系统及污水处理后的出路。 3、掌握排水系统的体制类型、特点及其选择。 教学 内容 及 教学 安排 10.1 概述 1、污水分类(5min) 生活污水:日常生活中用过的水,包括:住宅、公共场所、 机关、学校、医院、商店及工厂中的厕所、浴室、盥洗室、 厨房、食堂和洗衣房等处的排水。 工业废水:工业生产中所排出的废水。 生产废水:轻度玷污或水温稍有增高的废水,如:冷却 水经适当处理重复使用或直接排放。 生产污水:受到较严重污染的水,往往含大量有机物、 有毒有害物质或放射性物质,大都需处理后才能排放或 在生产中再利用。 降水:包括液态降水(雨露)和固态降水(雪、冰雹、霜 2、城市污水、污水流量及污染物浓度(5min) (1)城市污水:排入城镇污水排水系统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在 合流制排水系统中,还包括截流的雨水。 (2)污水流量:单位时间的污水量,以 m 3/d、L/s、m 3/h 等计。 (3)污染物浓度:单位体积污水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以 mg/L 或 g/m3计。 3、排水系统(2min) 收集、输送、处理、再生和处置污水和雨水的设施以一定的方式组 合成的总体。通常由管道系统(即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处 理厂)组成。 4、污水处理后的出路(8min) (1)排放水体:污水的自然归宿,也称稀释处理法; 按 污 水 来 源 划 分

自然复用(2)重复使用间接复用:回灌地下水直接复用:污水再生利用,如成为工业用水水源(如冷却设备补充水等)、城市杂用水水源(如冲厕、洗车、园林灌溉)、环境水体补水。注:建筑中水、居住小区中水、工业废水的循序使用和循环使用均是直接复用所采用的形式。(3)灌溉农田:既是污水处理,也是污水利用的一种方法。10.2排水系统的体制与选择1、排水制度类型(10min)合流制: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个灌渠内排除的系统。>直流式合流制:合流+直排,污染环境严重。排》截流式合流制:设置截流井溢流部分混合污水。水■分流制体制》完全分流制:具备独立的污水排水系统和雨水排水系统。》不完全分流制:只具有污水排水系统,未建污水排水系统、雨水自然排泄或只修建部分雨水渠道。注:判定排水体制的原则是看雨水是否和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或与这两种中的某一种合并排放,如果是就是合流制,反之则不是。D图2-4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图2-5分流制排水系统1-合流干管:2-截留主干管:3-截流井:1-污水干管:2-污水主干管;4-湾水处理厂:5~出水口;6-溢流出水口3-污水处理厂;4-出水口;5-雨水干管2、排水制度的特点(5min)项目合流制分流制环保截流式合流制相对直流式合流制分流制中的初雨径流会对方面对环境的污染有所减小,但雨天时城市水体造成污染
自然复用 (2)重复使用 间接复用:回灌地下水 直接复用:污水再生利用,如成为工业用水水源(如 冷却设备补充水等)、城市杂用水水源(如冲厕、洗车、园林灌溉)、环 境水体补水。 注:建筑中水、居住小区中水、工业废水的循序使用和循环使用均是直 接复用所采用的形式。 (3)灌溉农田:既是污水处理,也是污水利用的一种方法。 10.2 排水系统的体制与选择 1、排水制度类型(10min) 合流制: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个灌渠 内排除的系统。 直流式合流制:合流+直排,污染环境严重。 截流式合流制:设置截流井溢流部分混合污水。 分流制 完全分流制:具备独立的污水排水系统和雨水排水系 统。 不完全分流制:只具有污水排水系统,未建污水排水系 统、雨水自然排泄或只修建部分雨水渠道。 注:判定排水体制的原则是看雨水是否和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或与这两 种中的某一种合并排放,如果是就是合流制,反之则不是。 2、排水制度的特点(5min) 项目 合流制 分流制 环保 方面 截流式合流制相对直流式合流制 对环境的污染有所减小,但雨天时 分流制中的初雨径流会对 城市水体造成污染。 排 水 体 制

部分雨水溢流仍会造成水体污染。截流干管尺寸大,污水厂规模增大总造价方面:完全分很多,建设费相应增加。合流制管投资流制合流制;初期投资道造价比完全分流制低20%-40%,方面方面:合流制和完全分流但合流泵站和污水处理厂投资高制均不完全分流制。于分流制。合流制晴天时合流管道内流速低流入污水厂的水量和水质维护的变化比合流制小得多,易于沉淀,雨天时水量变化很大,方面增加了污水厂运行管理的复杂性。污水厂易于控制。直流式合流制基本已淘汰,截流式工业企业中一般采用分流适用合流制常作为老城区合流制的改制;新建地区的排水系统条件造使用。宜采用分流制。3、排水体制的选择(5min)(1)排水系统制度的选择应满足环境保护的需求,根据当地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而环境保护应是选择排水制度时所考虑的主要间题。(2)排水制度的选择应河根据城镇的总体规划、结合当(a)(b)地的地形热点、水文条件、水体条件、气候特征、原有排水图2-6完全分流制及不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α)完全分流制:(6)不完全分流制设施、污水处理程度和处理后1-污水管道;2-雨水管渠;3-原有巢道;的出水利用等因素综合考虑4-污水厂:5-山水口后确定。(3)回一城镇的不同地区可采用不同的排水制度。合流制排水系统应设置污水截流措施。对水体保护要求高的地区,可对初期雨水进行截流、调蓄和处理。例题:(5min)1、下列哪几种排水管渠系统属于合流制管渠系统类型?(A)城市污水与雨水由同一管渠直接排入水体(B)城市污水与雨水由同一管渠全部送往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C)将生活污水用管道送往污水处理厂,雨水沿地面或道路边沟排放(D)在雨污管道上设溢流井,将暴雨时从溢流井溢出的混合污水排入水体2、排水系统采用下述哪种排水体制的初期建设规模最小?
部分雨水溢流仍会造成水体污染。 投资 方面 截流干管尺寸大,污水厂规模增大 很多,建设费相应增加。合流制管 道造价比完全分流制低 20%-40%, 但合流泵站和污水处理厂投资高 于分流制。 总造价方面:完全分 流制>合流制;初期投资 方面:合流制和完全分流 制均>不完全分流制。 维护 方面 合流制晴天时合流管道内流速低 易于沉淀,雨天时水量变化很大, 增加了污水厂运行管理的复杂性。 流入污水厂的水量和水质 的变化比合流制小得多, 污水厂易于控制。 适用 条件 直流式合流制基本已淘汰,截流式 合流制常作为老城区合流制的改 造使用。 工业企业中一般采用分流 制;新建地区的排水系统 宜采用分流制。 3 、 排 水 体 制 的 选 择 (5min) (1)排水系统制度的选 择应满足环境保护的需求,根 据当地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 较确定,而环境保护应是选择 排水制度时所考虑的主要问 题。 (2)排水制度的选择应 根据城镇的总体规划、结合当 地的地形热点、水文条件、水 体条件、气候特征、原有排水 设施、污水处理程度和处理后 的出水利用等因素综合考虑 后确定。 (3)同一城镇的不同地区可采用不同的排水制度。合流制排水系统 应设置污水截流措施。对水体保护要求高的地区,可对初期雨水进行截 流、调蓄和处理。 例题:(5min) 1、下列哪几种排水管渠系统属于合流制管渠系统类型? (A)城市污水与雨水由同一管渠直接排入水体 (B)城市污水与雨水由同一管渠全部送往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C)将生活污水用管道送往污水处理厂,雨水沿地面或道路边沟排放 (D)在雨污管道上设溢流井,将暴雨时从溢流井溢出的混合污水排入 水体 2、排水系统采用下述哪种排水体制的初期建设规模最小?

(A)合流制(B)截流式合流制(C)分流制(D)不完全分流制教学重点:排水系统及污水处理后的出路;教学难点:排水系统的体制与选择。教学对策:(1)采用图片、图表对照的方式对所介绍的基本理论进行直观的讲授,重点使学生能将理论与实际工程建立联系;与难点(2)污水处理后的出路的讲授,主要通过举例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污水对策排放或再利用的途径,使学生能将理论与实际联想起来。(3)排水体制及其选择的讲授,主要通过图式的方式先让学生对各种排水体制有个初步认识,而后通过图表对照来对比学习各种排水体制的区别和优缺点。最后,点明排水体制选择需考虑的因素。教学采用板书为主,多媒体为辅,二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基本概念、理方法论的讲述过程中主要采用板书,讲述过程中所用到的图片、图表和例题与等内容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手段练习题:1、下列关于城市排水系统的说法中,哪几项正确?(A)合流制排水系统管道的造价一般比完全分流制要低,不完全分流制系统管道初期投资最低(B)分流制排水系统的污水处理厂水量、水质比合流制的污水厂变化小得多,运行控制更容易些(C)分流制排水系统将全部城市污水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对受纳水体不会造成任何污染(D)排水体制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地形等各种因素后确定,同一城市的不同地区可采用不同的排水体制作业及2、下面关于合流排水系统的水量、水质特点的论述,哪一项是错误的?课外(A)合流制排水管道中在晴天时只有城市污水,雨天时为雨污混合水资源(B)全部处理式合流制能有效的控制雨污水的排放,有利于水体保护,推荐但污水处理厂规模大,工程投资大(C)从合流制截流干管溢流井溢流出的雨污混合污水就近排入水体,对水体的污染也是很严重的(D)雨天时,截流干管送往污水处理厂的混合污水,因有雨水的稀释作用,水质可能比旱流污水好,这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是有利的3、下列哪几项是分流制排水系统?(A)根据城镇地形状况所设置的排水系统(B)将城镇污水和雨水分别在独立的管渠系统内排除(C)将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独立的管渠系统内排除(D)将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分别在独立的管渠系统内排除
(A)合流制 (B)截流式合流制 (C)分流制 (D)不完全分流制 重点 与 难点 对策 教学重点:排水系统及污水处理后的出路; 教学难点:排水系统的体制与选择。 教学对策: (1) 采用图片、图表对照的方式对所介绍的基本理论进行直观的讲授, 使学生能将理论与实际工程建立联系; (2) 污水处理后的出路的讲授,主要通过举例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污水 排放或再利用的途径,使学生能将理论与实际联想起来。 (3) 排水体制及其选择的讲授,主要通过图式的方式先让学生对各种 排水体制有个初步认识,而后通过图表对照来对比学习各种排水 体制的区别和优缺点。最后,点明排水体制选择需考虑的因素。 教学 方法 与 手段 采用板书为主,多媒体为辅,二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基本概念、理 论的讲述过程中主要采用板书,讲述过程中所用到的图片、图表和例题 等内容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 作业 及 课外 资源 推荐 练习题: 1、下列关于城市排水系统的说法中,哪几项正确? (A)合流制排水系统管道的造价一般比完全分流制要低,不完全分流 制系统管道初期投资最低 (B)分流制排水系统的污水处理厂水量、水质比合流制的污水厂变化 小得多,运行控制更容易些 (C)分流制排水系统将全部城市污水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对受纳水 体不会造成任何污染 (D)排水体制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地形等各种因素后确定,同一城市 的不同地区可采用不同的排水体制 2、下面关于合流排水系统的水量、水质特点的论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合流制排水管道中在晴天时只有城市污水,雨天时为雨污混合水 (B)全部处理式合流制能有效的控制雨污水的排放,有利于水体保护, 但污水处理厂规模大,工程投资大 (C)从合流制截流干管溢流井溢流出的雨污混合污水就近排入水体, 对水体的污染也是很严重的 (D)雨天时,截流干管送往污水处理厂的混合污水,因有雨水的稀释 作用,水质可能比旱流污水好,这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是有利的 3、下列哪几项是分流制排水系统? (A)根据城镇地形状况所设置的排水系统 (B)将城镇污水和雨水分别在独立的管渠系统内排除 (C)将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独立的管渠系统内排除 (D)将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分别在独立的管渠系统内排除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给排水管道系统》课程授课教案(教学设计)雨水调蓄池.pdf
- 《给排水管道系统》课程授课教案(教学设计)污水管道设计.pdf
- 《给排水管道系统》课程授课教案(教学设计)合流制管渠设计流量的确定.pdf
- 《给排水管道系统》课程授课教案(教学设计)雨水管渠设计流量的确定.pdf
- 《给排水管道系统》课程授课教案(教学设计)用水量计算.pdf
- 《给排水管道系统》课程授课教案(教学设计)工业给水系统.pdf
- 《给排水管道系统》课程授课教案(教学方案).pdf
- 《给排水管道系统》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The Preliminary design for Pipeline Network of Water and Wastewater.pdf
- 《给排水管道系统》课程考试大纲(给水排水管网工程).pdf
- 《给排水管道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Pipeline Network of Water and Wastewater.pdf
-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其它设施简介.ppt
-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室内消防给水系统 1/2(不含演示动画).ppt
-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建筑内部给水工程.ppt
-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室内热水供应系统(不含演示动画).ppt
-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室内消防给水系统 2/2(不含演示动画).ppt
-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雨水排水系统.ppt
-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不含演示动画).ppt
-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增压贮水设备(无演示动画).ppt
-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计算.ppt
-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ppt
- 《给排水管道系统》课程授课教案(教学设计)污水管道计算.pdf
- 《给排水管道系统》课程授课教案(教学设计)输水管渠计算.pdf
- 《给排水管道系统》课程授课教案(教学设计)分区给水的能量分析.pdf
- 《给排水管道系统》课程授课教案(教学设计)给水系统的水压关系.pdf
- 《给排水管道系统》课程授课教案(教学设计)水塔与清水池容积计算.pdf
- 《给排水管道系统》课程授课教案(教学设计)沿线流量与节点流量.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