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管道系统》课程授课教案(教学设计)用水量计算

教学设计二用水量设计计算章节第2章设计用水量课程名称给排水管道系统名称2.1设计供水量教学给排水专业课程讲授45分钟设计教师对象本科生时间课堂1、掌握供水量的组成;教学2、掌握用水量定额;目的3、熟练掌握用水量的设计计算。1、供水量的组成(10min)(1)综合生活用水量Q:居民生活用水量+公共建筑用水量;(2)工业企业用水量Q2;(3)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量Q3:(4)管网漏失水量Q;(5)未预见水量Qs;(6)消防用水量Q。城市给水系统的设计供水量Q:Q=Q,+Q+Q,+Q,+Q,该值又称为城市给水系统的设计规模或水厂的设计规模。2、用水量定额(5min)(1)居民生活用水定额(2)综合生活用水定额详见《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3)其他用水定额教学内容3、用水量设计计算(15min)及(1)居民生活用水定额Q:Q=q,Nf/1000(m/d)】Q=qN/1000教学 (m/d);(2)综合生活用水量Q":Q"=Zq,N(m/d)安排(3)工业企业用水量Q2:Q=(Q,+Q+Qm)(m/d);(4)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量Q:Q=ZqiN(m/d);(5)管网漏失水量Q:Q=(10%~12%)(Q+Q+Q)(m/d);(6)未预见水量Q:Q=(8%~12%)(Q,+Q,+Q+Q)(m/d);(7)消防用水量Q:Q=qN,详见《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则:最高日设计流量Q:Q=Q+Q+Q:+Q,+Q5。4、例题例1:某城镇人口设计年限内预期发展到10万人,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定额为200L/(人·d)。通过调查和实测,工业企业用水量为综合生活用水量的40%,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量是综合生活用水量与工业用水之和的5%,管网漏失水量按上述用水的10%考虑,未预见水量按前述总水量的10%考虑,则最高日设计用水量为多少?(5min)例2:城市概况:A市位于我国华北地区,该市拥有人口43万,属于
教学设计二 用水量设计计算 章节 名称 第 2 章 设计用水量 2.1 设计供水量 课程名称 给排水管道系统 教学 对象 给排水专业 本科生 课程讲授 时间 45 分钟 设计教师 课堂 教学 目的 1、掌握供水量的组成; 2、掌握用水量定额; 3、熟练掌握用水量的设计计算。 教学 内容 及 教学 安排 1、供水量的组成(10min) (1)综合生活用水量 Q1:居民生活用水量+公共建筑用水量; (2)工业企业用水量 Q2; (3)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量 Q3; (4)管网漏失水量 Q4; (5)未预见水量 Q5; (6)消防用水量 Q6。 城市给水系统的设计供水量 Q:Q=Q1+Q2+Q3+Q4+Q5,该值又称为城市给水 系统的设计规模或水厂的设计规模。 2、用水量定额(5min) (1)居民生活用水定额 (2)综合生活用水定额 (3)其他用水定额 3、用水量设计计算(15min) (1)居民生活用水定额 Q1′:Q1′=qiNf/1000(m3/d) (2)综合生活用水量 Q1″:Q1″=ΣqjNj(m3/d) (3)工业企业用水量 Q2:Q2=Σ(QⅠ+QⅡ+QⅢ)(m3/d); (4)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量 Q3:Q3=ΣqLNL(m3/d); (5)管网漏失水量 Q4:Q4=(10%~12%)(Q1+Q2+Q3)(m3/d); (6)未预见水量 Q5:Q5=(8%~12%)(Q1+Q2+Q3+Q4)(m3/d); (7)消防用水量Q6:Q6=qx·Nx,详见《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则:最高日设计流量 Qd:Qd=Q1+Q2+Q3+Q4+Q5。 4、例题 例 1:某城镇人口设计年限内预期发展到 10 万人,最高日综合生活用 水定额为 200L/(人·d)。通过调查和实测,工业企业用水量为综合生 活用水量的 40%,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量是综合生活用水量与工业用水 之和的 5%,管网漏失水量按上述用水的 10%考虑,未预见水量按前述 总水量的 10%考虑,则最高日设计用水量为多少?(5min) 例 2:城市概况:A 市位于我国华北地区,该市拥有人口 43 万,属于 Q1=qN/1000 (m3/d); 详见《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中等型城市,一条铁路贯穿城区,一条河流东西横亘于该市中心,城市位于河的南岸,铁路把城市分成两个区。该市有3个大型工厂,采用统一给水系统,计算该市最高日用水量。(10min)(1)城市各区人口:I区15万人:I区28万人:(2)城市居住房中的设备卫生情况:I区室内有卫生设备,II区室内有卫生设备+淋浴+热水设备;(3)该城市有下列工业企业,火车站用水量1000m/d。c工厂AB生产用水量9000m3/d6116.64m3/d9000m3/d工人数960人,分三班600人,分三班750人,分三班热车间人数每班100人每班120人每班50人使用淋浴数每班100人每班120人每班50人教学重点:供水量的组成和用水量定额:教学难点:用水量的设计计算。教学对策:重点(1)采用具体工程实例做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城市供水量的组成,在与获得供水用户类型后,进而引导学生对用水量定额的思考;难点(2)用水量的设计计算过程中,引入规范条文具体阐明公式中有关定对策额的规定。而后引入例题立即对所介绍的公式进行运用,使学生掌握该类计算的切入点和易错点。课后,通过预留练习题的方式,让学生在课下掌握和继续巩固该类计算问题。教学采用板书为主,多媒体为辅,二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基本概念和公方法式的讲述过程中主要采用板书,图片演示、例题等内容的讲授主要采用与多媒体课件展示。手段练习题:B市是我国华北地区的一座中等型城市,人口30万,一条河流将该市分成南北两区,南区人口9万人,北区人口21万人:南区室内有给排水设施但无淋浴设备,北区室内有给排水卫生设备及淋浴设备;市区有如下工业企业,采用统一给水系统。另外,该市郊区火车站的用水作业及量约8000m/d,市区绿化面积3.7×10m,道路面积约90000m,试计算课外该市区最高日用水量。资源工厂化工厂皮革厂推荐生产用水量25000m3/d1000m3/d工人数1200人,分三班900人,分三班热车间人数每班250人每班200人使用淋浴数每班120人每班120人
中等型城市,一条铁路贯穿城区,一条河流东西横亘于该市中心,城 市位于河的南岸,铁路把城市分成两个区。该市有 3 个大型工厂,采 用统一给水系统,计算该市最高日用水量。(10min) (1)城市各区人口:Ⅰ区 15 万人,Ⅱ区 28 万人; (2)城市居住房中的设备卫生情况:Ⅰ区室内有卫生设备,Ⅱ区室内有 卫生设备+淋浴+热水设备; (3)该城市有下列工业企业,火车站用水量 1000m3/d。 工厂 A B C 生产用水量 9000m3/d 6116.64m3/d 9000m3/d 工人数 960 人,分三班 600 人,分三班 750 人,分三班 热车间人数 每班 100 人 每班 120 人 每班 50 人 使用淋浴数 每班 100 人 每班 120 人 每班 50 人 重点 与 难点 对策 教学重点:供水量的组成和用水量定额; 教学难点:用水量的设计计算。 教学对策: (1) 采用具体工程实例做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城市供水量的组成,在 获得供水用户类型后,进而引导学生对用水量定额的思考; (2) 用水量的设计计算过程中,引入规范条文具体阐明公式中有关定 额的规定。而后引入例题立即对所介绍的公式进行运用,使学生 掌握该类计算的切入点和易错点。课后,通过预留练习题的方式, 让学生在课下掌握和继续巩固该类计算问题。 教学 方法 与 手段 采用板书为主,多媒体为辅,二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基本概念和公 式的讲述过程中主要采用板书,图片演示、例题等内容的讲授主要采用 多媒体课件展示。 作业 及 课外 资源 推荐 练习题:B 市是我国华北地区的一座中等型城市,人口 30 万,一条河流 将该市分成南北两区,南区人口 9 万人,北区人口 21 万人;南区室内有 给排水设施但无淋浴设备,北区室内有给排水卫生设备及淋浴设备;市 区有如下工业企业,采用统一给水系统。另外,该市郊区火车站的用水 量约 8000m3/d,市区绿化面积 3.7×106m 2,道路面积约 90000m2,试计算 该市区最高日用水量。 工厂 化工厂 皮革厂 生产用水量 25000m3/d 1000m3/d 工人数 1200 人,分三班 900 人,分三班 热车间人数 每班 250 人 每班 200 人 使用淋浴数 每班 120 人 每班 120 人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给排水管道系统》课程授课教案(教学设计)工业给水系统.pdf
- 《给排水管道系统》课程授课教案(教学方案).pdf
- 《给排水管道系统》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The Preliminary design for Pipeline Network of Water and Wastewater.pdf
- 《给排水管道系统》课程考试大纲(给水排水管网工程).pdf
- 《给排水管道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Pipeline Network of Water and Wastewater.pdf
-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其它设施简介.ppt
-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室内消防给水系统 1/2(不含演示动画).ppt
-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建筑内部给水工程.ppt
-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室内热水供应系统(不含演示动画).ppt
-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室内消防给水系统 2/2(不含演示动画).ppt
-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雨水排水系统.ppt
-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不含演示动画).ppt
-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增压贮水设备(无演示动画).ppt
-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计算.ppt
-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ppt
-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给水排水设计指南.pdf
-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Engineering of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for Building.pdf
- 《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Micro Irrigation.pdf
- 《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八章 微灌技术.pdf
- 《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七章 喷灌技术.pdf
- 《给排水管道系统》课程授课教案(教学设计)雨水管渠设计流量的确定.pdf
- 《给排水管道系统》课程授课教案(教学设计)合流制管渠设计流量的确定.pdf
- 《给排水管道系统》课程授课教案(教学设计)污水管道设计.pdf
- 《给排水管道系统》课程授课教案(教学设计)雨水调蓄池.pdf
- 《给排水管道系统》课程授课教案(教学设计)排水系统总论.pdf
- 《给排水管道系统》课程授课教案(教学设计)污水管道计算.pdf
- 《给排水管道系统》课程授课教案(教学设计)输水管渠计算.pdf
- 《给排水管道系统》课程授课教案(教学设计)分区给水的能量分析.pdf
- 《给排水管道系统》课程授课教案(教学设计)给水系统的水压关系.pdf
- 《给排水管道系统》课程授课教案(教学设计)水塔与清水池容积计算.pdf
- 《给排水管道系统》课程授课教案(教学设计)沿线流量与节点流量.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