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课程教学大纲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hydrogeology(含考试大纲)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7
文件大小:59.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课程教学大纲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hydrogeology(含考试大纲)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Engineering geology and hydrogeology教学大纲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二0一0年五月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hydrogeology 教学大纲 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 二 0 一 0 年五月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教学大纲Engineering geology and hydrogeology课程编码:Z206002总学时/总学分:48/3理论学时/理论学分:46/3实验学时/实验学分:2(待定)适用专业: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开课单位:农业水利工程教研室一、课程性质及目的1、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2、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各种地质作用的形成机理、影响因素以及对工程的影响和治理方法;了解不良地质现象的形成条件和机制,掌握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问题的分析方法及如何根据勘察数据和资料进行防治设计:了解工程地质勘察的内容、方法和过程,对一些中小型工程能进行一般的工程地质勘察:能把学到的工程地质学知识与专业知识密切联系起来,正确运用工程地质勘察资料进行设计与施工。二、课程内容及要求(不要用表格)(每一章均应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1.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要求按章节填写,含实验的需列出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待定)绪论1 课时第一章1 课时地球的基本知识第二章岩石2课时第三章地质构造3课时4课时第四章自然地质作用第五章4课时地下水概论第六章地下水运动与动态6课时5课时第七章不同含水介质中的地下水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教学大纲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hydrogeology 课程编码:Z206002 总学时/总学分:48/3 理论学时/理论学分:46/3 实验学时/实验学分:2(待定) 适用专业:农业水利工程专业 开课单位:农业水利工程教研室 一、课程性质及目的 1、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 2、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各种地质作用的形成机理、影 响因素以及对工程的影响和治理方法;了解不良地质现象的形成条件和机制,掌 握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问题的分析方法及如何根据勘察数据和资料进行防治设 计;了解工程地质勘察的内容、方法和过程,对一些中小型工程能进行一般的工 程地质勘察;能把学到的工程地质学知识与专业知识密切联系起来, 正确运用工 程地质勘察资料进行设计与施工。 二、课程内容及要求(不要用表格) (每一章均应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要求按章节填写,含实验的需列出实验内容及学时分 配)(待定) 绪论 1 课时 第一章 地球的基本知识 1 课时 第二章 岩石 2 课时 第三章 地质构造 3 课时 第四章 自然地质作用 4 课时 第五章 地下水概论 4 课时 第六章 地下水运动与动态 6 课时 第七章 不同含水介质中的地下水 5 课时

第八章地下水资源评价4课时第九章4课时岩体的工程地质研究第十章4课时坝的工程地质研究4课时第十一章边坡的工程地质研究第十二章2课时渠道的工程地质研究第十三章2课时水库的工程地质研究1课时第十四章环境地质问题第十五章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勘察1 课时2、教学要求绪论了解该课程在本学科的作用与地位、现状与发展前景、主要研究内容、学习目。第一章地球的基本知识了解地球的物质组成、构造,地球历史及地质年代表;掌握判断地层年代的基本方法。第二章岩石了解造岩矿物的形态、物理力学性质;常见造岩矿物;理解岩浆岩、沉积岩及变质岩的形成、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分类;掌握类岩石的鉴定特征;掌握三大类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与水文地质性质第三章地质构造了解地壳运动的主要形式,掌握岩层产状要素:掌握褶皱构造、断裂构造类型、特征及野外鉴定方法;理解褶皱构造、断裂构造对水工建筑物的影响第四章自然地质作用了解自然地质作用的类型;掌握各风化作用、河流地质作用、岩溶作用、地震等地质作用所产生的效应;了解岩石风化程度的分级及地震震级、烈度;第五章地下水概论了解地下水的概念、类型及地下水主要的化学成分;理解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的形成条件及特征、掌握岩石的水理性质及指标;理解包气带水、潜水、承

第八章 地下水资源评价 4 课时 第九章 岩体的工程地质研究 4 课时 第十章 坝的工程地质研究 4 课时 第十一章 边坡的工程地质研究 4 课时 第十二章 渠道的工程地质研究 2 课时 第十三章 水库的工程地质研究 2 课时 第十四章 环境地质问题 1 课时 第十五章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勘察 1 课时 2、教学要求 绪论 了解该课程在本学科的作用与地位、现状与发展前景、主要研究内容、学习 目。 第一章 地球的基本知识 了解地球的物质组成、构造,地球历史及地质年代表;掌握判断地层年代的 基本方法。 第二章 岩石 了解造岩矿物的形态、物理力学性质;常见造岩矿物; 理解岩浆岩、沉积岩 及变质岩的形成、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分类; 掌握类岩石的鉴定特征;掌握 三大类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与水文地质性质 第三章 地质构造 了解地壳运动的主要形式,掌握岩层产状要素;掌握褶皱构造、断裂构造类 型、特征及野外鉴定方法;理解褶皱构造、断裂构造对水工建筑物的影响 第四章 自然地质作用 了解自然地质作用的类型;掌握各风化作用、河流地质作用、岩溶作用、地 震等地质作用所产生的效应;了解岩石风化程度的分级及地震震级、烈度; 第五章 地下水概论 了解地下水的概念、类型及地下水主要的化学成分;理解孔隙水、裂隙水、岩 溶水的形成条件及特征、掌握岩石的水理性质及指标;理解包气带水、潜水、承

压水的形成条件及主要工程特征:掌握地下水等水位线图和等水压线图及其工程应用:了解泉的概念、分类及研究意义第六章地下水运动与动态了解线性渗透定律一达西定律的原理及适用条件:理解达地下水向非完整、河渠运动的规律;了解影响地下水动态的主要影响因素、掌握地下水动态平衡方程的建立方法。第七章不同含水介质中的地下水理解河流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及河谷地貌的形态特征对水工建筑物工程选址的影响;掌握各种不同含水介质中的地下水特征,重点冲积物、洪积物及基岩中的地下水特征。第八章地下水资源评价了解地下水资源的概念及地下水资源的评价内容、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掌握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方法及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第九章岩体的工程地质研究了解岩体、岩体结构面、结构体的概念及岩体结构类型:理解岩体的变形和强度特征、掌握表征岩体变形和强度特征的指标;理解解岩体天然应力的形成和特征以及工程意义;了解岩体的工程分类。第十章坝的工程地质研究厂解坝的常见工程地质问题:了解坝区渗漏的工程地质条件,渗漏量计算方法。理解坝的渗透变形式及产生条件;了解坝基岩体滑动破坏类型,理解坝基岩体滑动边界条件及边界条件的阻滑因素,坝肩岩体滑动的边界条件;掌握项基岩体抗滑稳定计算;了解降低坝基岩体抗滑稳定性的渗透作用和坝下游河床冲刷作用的原理、作用方式、条件。了解提高坝基岩体稳定性的处理措施;了理坝基岩体压缩变形类型及特征,掌握坝基压缩变形量的计算原理,了解坝基承载力的评价方法。第十一章边坡的工程地质研究了解边坡变形后岩体应力分布特征;掌握边坡岩体变形与破坏类型,理解滑坡形成的机制及边界条件;了解边坡的工程地质分类;了解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地质因素;掌握用极限平衡理论、赤平极射投影法等计算法进行岩质边坡稳定性评

压水的形成条件及主要工程特征; 掌握地下水等水位线图和等水压线图及其工程 应用;了解泉的概念、分类及研究意义. 第六章 地下水运动与动态 了解线性渗透定律—达西定律的原理及适用条件;理解达地下水向非完整井、 河渠运动的规律;了解影响地下水动态的主要影响因素、掌握地下水动态平衡方 程的建立方法。 第七章 不同含水介质中的地下水 理解河流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及河谷地貌的形态特征对水工建筑物工程 选址的影响;掌握各种不同含水介质中的地下水特征,重点冲积物、洪积物及基 岩中的地下水特征。 第八章 地下水资源评价 了解地下水资源的概念及地下水资源的评价内容、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掌 握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方法及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 第九章 岩体的工程地质研究 了解岩体、岩体结构面、结构体的概念及岩体结构类型;理解岩体的变形和 强度特征、掌握表征岩体变形和强度特征的指标;理解解岩体天然应力的形成和 特征以及工程意义;了解岩体的工程分类。 第十章 坝的工程地质研究 了解坝的常见工程地质问题;了解坝区渗漏的工程地质条件,渗漏量计算方 法。理解坝的渗透变形式及产生条件;了解坝基岩体滑动破坏类型,理解坝基岩 体滑动边界条件及边界条件的阻滑因素,坝肩岩体滑动的边界条件; 掌握坝基岩 体抗滑稳定计算;了解降低坝基岩体抗滑稳定性的渗透作用和坝下游河床冲刷作 用的原理、作用方式、条件。了解提高坝基岩体稳定性的处理措施;了理坝基岩 体压缩变形类型及特征,掌握坝基压缩变形量的计算原理,了解坝基承载力的评 价方法。 第十一章 边坡的工程地质研究 了解边坡变形后岩体应力分布特征;掌握边坡岩体变形与破坏类型,理解滑 坡形成的机制及边界条件;了解边坡的工程地质分类;了解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地 质因素;掌握用极限平衡理论、赤平极射投影法等计算法进行岩质边坡稳定性评

价,了解工程地质类比法;掌握不稳定边坡的防治措施。第十二章渠道的工程地质研究了解渠道的常见工程地质问题;理解影响渠道选线的工程地质条件;掌握渠道的边坡稳定分析方法第十三章水库的工程地质研究熟悉几种常见库区工程地质问题;掌握水库的渗漏条件分析;了解水库的渗漏量计算:理解坝区渗漏地质条件分析:掌握坝区渗漏量计算:了解岩层渗透性指标及常见防渗措施第十四章环境地质问题了解常见环境地质问题第十五章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勘察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任务、内容、方法及阶段划分;工程地质测绘的内容和比例尺、测绘方法要点;工程地质勘探方法的类型、目的和要求;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编写3、教学方法1)采用提问式、启发式及引导式等教学方式,注意理论和工程应用实例的穿插互动教学。2)组织学生进行课内工程地质试验,通过自已动手,认识矿物与岩石的物理性质,辨认矿物与岩石。3)深入工程实地进行工程地质实习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体会课堂学习内容并将其应用于实践。4、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有效结合多媒体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应用计算机技术,开发电子教学课件,使枯燥的内容生动、形象、可视性好,易于理解掌握,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同时为巩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适当布置课外作业及思考题;课程后期配以野外地质实习,使学生从中学到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并学会分析和解决设计、施工中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与现象。三、参考教材1、使用教材:《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第三版),陈南祥主编,水利水电出

价,了解工程地质类比法;掌握不稳定边坡的防治措施。 第十二章 渠道的工程地质研究 了解渠道的常见工程地质问题;理解影响渠道选线的工程地质条件;掌握渠道 的边坡稳定分析方法 第十三章 水库的工程地质研究 熟悉几种常见库区工程地质问题;掌握水库的渗漏条件分析;了解水库的渗漏 量计算;理解坝区渗漏地质条件分析;掌握坝区渗漏量计算;了解岩层渗透性指 标及常见防渗措施. 第十四章 环境地质问题 了解常见环境地质问题 第十五章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勘察 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任务、内容、方法及阶段划分; 工程地质测绘的内容 和比例尺、测绘方法要点; 工程地质勘探方法的类型、目的和要求; 工程地质 勘察报告的编写 3、教学方法 1)采用提问式、启发式及引导式等教学方式,注意理论和工程应用实例的 穿插互动教学。 2)组织学生进行课内工程地质试验,通过自己动手,认识矿物与岩石的物 理性质,辨认矿物与岩石。 3)深入工程实地进行工程地质实习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体会课堂学习内容并将其应用于实践。 4、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 有效结合多媒体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应用计算机技术,开发电子教学 课件,使枯燥的内容生动、形象、可视性好,易于理解掌握,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同时为巩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适当布置课外作业及思考题;课程后期配以 野外地质实习,使学生从中学到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并学会分析和解决设计、施 工中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与现象。 三、参考教材 1、使用教材:《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第三版),陈南祥主编,水利水电出

版社,2007。2、主要参考资料:《水文地质学基础》王大纯主编地质出版社,1995;《专门工程地质学》张咸恭主编地质出版社,1993;《专门水文地质学》房佩贤主编地质出版社,1987《地质学概论》夏邦栋主编地质出版社1995《岩体力学》沈明荣、陈建峰,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手册》,水利电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主编;《岩土工程手册》,岩土工程手册编委会建筑工业出版社。四、学习要求本课程作为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内容较多、涉及专业较广、实践性较强,要求具有较强的观察分析理解能力,建议学习时注意如下几点:1、在学习本课程教材之前应仔细阅读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熟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以及与相关课程的关系,使以后的学习紧紧围绕本课程的基本要求。2、在学习每一章教材内容之前,先阅读教学大纲中本章的学习要求,知识点和教学要求,以使学习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失。学完每一章,应及时通过习题来巩固所学的知识。3、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自然科学,很多概念、理论,仅通过书本上的知识,不易理解。在学习时,应多看媒体材料,且在现实生活中多观察多分析多应用,这样才能加深理解和掌握五、成绩评定方式本门课程考试形式:闭卷考试与平时成绩相结合的形式。成绩构成及比例分配::平时成绩占总成绩30%,其中:作业10%、课内实验10%、考勒5%、课堂回答问题5%、试卷成绩占总成绩70%,闭卷考试卷面成绩采用百分制计分

版社,2007。 2、主要参考资料: 《水文地质学基础》 王大纯主编 地质出版社,1995; 《专门工程地质学》 张咸恭主编 地质出版社,1993; 《专门水文地质学》房佩贤主编 地质出版社,1987; 《地质学概论》夏邦栋主编 地质出版社. 1995 《岩体力学》沈明荣、陈建峰,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手册》,水利电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主编; 《岩土工程手册》,岩土工程手册编委会建筑工业出版社。 四、学习要求 本课程作为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内容较多、涉及专业较广、实践性较强, 要求具有较强的观察分析理解能力,建议学习时注意如下几点: 1、在学习本课程教材之前应仔细阅读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了解本课程的性 质和特点,熟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以及与相关课程的关系,使以后的学习紧紧围 绕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2、在学习每一章教材内容之前,先阅读教学大纲中本章的学习要求,知识点 和教学要求,以使学习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学完每一章,应及时通过习 题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3、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自然科学,很多概念、理论,仅通过书本上的 知识,不易理解。在学习时,应多看媒体材料,且在现实生活中多观察多分析多 应用,这样才能加深理解和掌握 五、成绩评定方式 本门课程考试形式:闭卷考试与平时成绩相结合的形式。 成绩构成及比例分配::平时成绩占总成绩 30% ,其中:作业 10%、课内实验 10% 、考勤 5%、课堂回答问题 5%、试卷成绩占总成绩 70% , 闭卷考试卷面成绩采 用百分制计分

附:实验大纲(指理论含实验课中的实验部分内容)主要仪每组序号学时分配实验类型实验项目名称实验内容人数器/设备21基本操作矿物与6肉眼辨识矿物通过肉眼从颜色、光泽、训练岩石标与岩石硬度、解理等性质辨识本矿物与岩石标本2大纲制定者:大纲审定者:大纲批准者:石河子大学二0一0年五月

附:实验大纲(指理论含实验课中的实验部分内容)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内容 学时分配 实验类型 主要仪 器/设备 每组 人数 1 肉眼辨识矿物 与岩石 通过肉眼从颜色、光泽、 硬度、解理等性质辨识 矿物与岩石标本 2 基本操作 训练 矿物与 岩石标 本 6 2 大纲制定者: 大纲审定者: 大纲批准者: 石河子大学 二 0 一 0 年五月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