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授课教案(石河子大学:范文波)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30
文件大小:62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授课教案(石河子大学:范文波)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石河子大学教案2007至2008学年第2学期课程:灌溉排水工程学班级:农水2005-1、2教师:范文波

石 河 子 大 学 教 案 2007 至 2008 学年第 2 学期 课 程:灌溉排水工程学 班 级:农水 2005-1、2 教 师:范 文 波

日期:2008.2姓名范文波职称讲师总学时64使用教材灌溉排水工程学灌溉排水工程学是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它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农田水分状态及其变化规律,通过各种工程及管理措施课程教学目的来调节和改变农田水分状况及其地区的水利条件,它介于工程学与农学之间,属于农业工程学科范畴。是一门利用灌溉排水工程措施,消除水旱灾害,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的科学。其主要任务要使学生掌握灌溉、排水的基本原理;掌握灌溉与排水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有能力进行灌溉系统与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管理。章章名学时次1绪论2 学时2第一章10学时农田灌溉原理38学时第二章灌水方法与灌水技术4第三章8学时灌排系统规划设计学时分配5第四章4学时灌溉管道系统6配第五章4 学时旱区雨水径流集蓄灌溉工程7第六章农田排水原理4学时8第七章农田排水技术4学时9第八章2学时排水系统规划设计10第九章灌排系统管理2学时11第十章4学时灌溉排水对环境的影响与评价1

1 日 期:2008. 2 姓名 范文波 职称 讲师 总学时 64 使用教材 灌溉排水工程学 课 程 教 学 目 的 灌溉排水工程学是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它的基 本任务是研究农田水分状态及其变化规律,通过各种工程及管理措施 来调节和改变农田水分状况及其地区的水利条件,它介于工程学与农 学之间,属于农业工程学科范畴。是一门利用灌溉排水工程措施,消 除水旱灾害,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的科学。其主要任务要使学生掌握 灌溉、排水的基本原理;掌握灌溉与排水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有能力进行灌溉系统与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管理。 学 时 分 配 章 次 章 名 学时 1 绪论 2 学时 2 第一章 农田灌溉原理 10 学时 3 第二章 灌水方法与灌水技术 8 学时 4 第三章 灌排系统规划设计 8 学时 5 第四章 灌溉管道系统 4 学时 6 第五章 旱区雨水径流集蓄灌溉工程 4学时 7 第六章 农田排水原理 4学时 8 第七章 农田排水技术 4 学时 9 第八章 排水系统规划设计 2 学时 10 第九章 灌排系统管理 2 学时 11 第十章 灌溉排水对环境的影响与评价 4 学时

12第十一章2 学时灌排工程效益与评价作业2学时13实验课8学时合64学时计年月日教学要求重点了解本学科研究内容、目前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目的绪论1.历史上我国灌溉排水事业的发展教2.我国灌溉排水事业及其发展方向学3.世界灌溉排水事业动态内4.灌溉排水工程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容5.课程特点、教学要求与学习方法重点:灌溉排水工程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我国灌溉排水事业及其发展方向教学重点、难难点:点及教教学方法:结合图片讲叙学方法作业、阅读序论,了解水利简史,本学科的研究内容思考题(讨论题)、阅读材料2

2 12 第十一章 灌排工程效益与评价 2 学时 13 作业 2 学时 实验课 8 学时 合 计 64 学时 年 月 日 教 学 目 的 要求重点了解本学科研究内容、目前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教 学 内 容 绪论 1.历史上我国灌溉排水事业的发展 2.我国灌溉排水事业及其发展方向 3.世界灌溉排水事业动态 4.灌溉排水工程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 5.课程特点、教学要求与学习方法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重点:灌溉排水工程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 我国灌溉排水事业及其发展方向 难点: 教学方法:结合图片讲叙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题)、阅 读材料 阅读序论,了解水利简史,本学科的研究内容

题后记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第一节课授课路1、点名2、讲世界及国内水资源目前存在的问题,引发的事件、对国家、民族的影响。土尔其的稳定,中俄对额耳济斯的分水,眉公河问题,三峡水库394亿m3库容。3、讲农田水利学的定义,特点4、讲农田水利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5、农田水利学的发展方向。6、讲清楚这门课程在本专业中的地位,对学生的作用。7、讲自己的要求,不可迟到,睡觉,交谈。8、作业:我国农田水利问题概论,我国农田水利现状,我国农田水利事业中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统一A4纸张,正文五号字体,论文格式。可以讲一下论文格式。标题,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外文摘要,正文,参考文献

3 题 后 记 注 : 课 后记包括 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 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一节课授课路 1、点名 2、讲世界及国内水资源目前存在的问题,引发的事件、对国家、民族的影响。土 尔其的稳定,中俄对额耳济斯的分水,眉公河问题,三峡水库 394 亿 m3库容。 3、讲农田水利学的定义,特点 4、讲农田水利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5、农田水利学的发展方向。 6、讲清楚这门课程在本专业中的地位,对学生的作用。 7、讲自己的要求,不可迟到,睡觉,交谈。 8、作业:我国农田水利问题概论,我国农田水利现状,我国农田水利事业中所存 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统一 A4 纸张,正文五号字体,论文格式。可以讲一下 论文格式。标题,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外文摘要,正文,参考文献

年月日教学掌握田间水分形态与其对作物生长的有效性1.目的2.了解灌溉对作物生长的生态环境影响第一章第一节农田土壤水分存在的基本形式(basictypesofsoilmoisture)1.2.作物生长对农田土壤水分状况的要求(fieldwaterrequirementsfor教cropgrowth)学3.农田土壤水分运动(movementofsoilmoisture)内容教学重难点:4

4 年 月 日 教 学 目 的 1.掌握田间水分形态与其对作物生长的有效性 2.了解灌溉对作物生长的生态环境影响 教 学 内 容 第一章第一节 1.农田土壤水分存在的基本形式(basic types of soil moisture) 2.作物生长对农田土壤水分状况的要求(field water requirements for crop growth) 3.农田土壤水分运动(movement of soil moisture) 教学重 难点:

点、难1.土壤水分运动基本方程点及教2.入渗时的土壤水运动学方法重点:1.田间水分形态与其对作物生长的有效性2.灌溉对作物生长的生态环境影响教学方法:结合挂图讲叙作业、复习本节所学内容完成课后作业。思考题(讨论题)、阅读材料题后记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年月日教学掌握作物水分生理,熟悉作物水分生态关系及灌溉对作物生长的生态环目的境影响本节主要内容见李远华主编《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P8-22。1.作物水分生理一一蒸腾机理、输送机理、根的吸水机理、作物细胞教水势学2.土壤一植物一大气连续体水分运移(watertransportin内soil-plant-atmospherecontinuum(SPAC))容3.作物水分生态关系及灌溉对作物生长的生态环境影响;4.农田土壤水调控(adjustmentof soilmoisture)教学重重点:n

5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1.土壤水分运动基本方程 2.入渗时的土壤水运动 重点:1.田间水分形态与其对作物生长的有效性 2.灌溉对作物生长的生态环境影响 教学方法:结合挂图讲叙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题)、阅 读材料 复习本节所学内容完成课后作业。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年 月 日 教 学 目 的 掌握作物水分生理,熟悉作物水分生态关系及灌溉对作物生长的生态环 境影响 教 学 内 容 本节主要内容见李远华主编《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P8-22。 1.作物水分生理——蒸腾机理、输送机理、根的吸水机理、作物细胞 水势 2.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水分运移(water transport in soil-plant-atmosphere continuum(SPAC)) 3.作物水分生态关系及灌溉对作物生长的生态环境影响; 4.农田土壤水调控(adjustment of soil moisture) 教学重 重点:

点、难1.作物水分生理一一蒸腾机理、输送机理、根的吸水机理、作物细胞点及教水势学方法2.土壤一植物一大气连续体水分运移难点:作物水分生理教学方法:讲叙、结合挂图作业、作业:思考题(讨论题)、阅读材料题后记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年月日要求学生掌握主要农作物的作物需水量、作物耗水量、田间需水量、田间耗水量的概念及作物需水量的估算方法;了解农作物灌溉制度制订的一般教学方法,掌握作物灌溉制度制定中有关参数的确定方法;重点掌握利用农田目的水量平衡方程式制定农作物灌溉制度的方法;了解我国主要农作物、果树和蔬菜等作物的灌溉制度。第一章第二节教1.作物需水量的含义学2.直接计算作物需水量的九种方法一一单因素、多因素法内3.能量平衡法的基本原理,彭曼公式的应用容4.旱作物灌溉制度的拟定5.水田作物灌溉制度的拟定6

6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1.作物水分生理——蒸腾机理、输送机理、根的吸水机理、作物细胞 水势 2.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水分运移 难点:作物水分生理 教学方法:讲叙、结合挂图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题)、阅 读材料 作业: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年 月 日 教 学 目 的 要求学生掌握主要农作物的作物需水量、作物耗水量、田间需水量、田间 耗水量的概念及作物需水量的估算方法;了解农作物灌溉制度制订的一般 方法,掌握作物灌溉制度制定中有关参数的确定方法;重点掌握利用农田 水量平衡方程式制定农作物灌溉制度的方法;了解我国主要农作物、果树 和蔬菜等作物的灌溉制度。 教 学 内 容 第一章第二节 1.作物需水量的含义 2.直接计算作物需水量的九种方法——单因素、多因素法 3.能量平衡法的基本原理,彭曼公式的应用 4.旱作物灌溉制度的拟定 5.水田作物灌溉制度的拟定

重点:1作物需水量的涵义2作物需水量计算的基本原理教学重3旱作物灌溉制度的拟定点、难难点:1能量平衡法的基本原理点及教2旱作物灌溉制度的拟定学方法教学方法:讲叙、结合挂图作业、作业:1利用彭曼公式计算作物需水量思考题2作图法一一拟定旱作物的制度(讨论题、阅读材料题后记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年月A本节要求学生了解水分亏缺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及水分亏缺的判别指标;了解非充分灌溉基本原理及适度水分亏缺对作物生长的积极作用。掌教学握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的基本概念:明确水分生产函数在生产实际中的用目的途、非充分灌溉条件下作物优化灌溉制度制定。掌握灌水率计算,并能进行灌水率图的绘制与修正。第一章第三节、第四节教1.非充分灌溉的基本原理学2.非充分灌溉的水分生产函数内3.灌区灌溉用水过程线的推求容4.灌水率及设计灌水率的计算及确定方法7

7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重点:1 作物需水量的涵义 2 作物需水量计算的基本原理 3 旱作物灌溉制度的拟定 难点:1 能量平衡法的基本原理 2 旱作物灌溉制度的拟定 教学方法:讲叙、结合挂图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题)、阅 读材料 作业:1 利用彭曼公式计算作物需水量 2 作图法——拟定旱作物的制度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年 月 日 教 学 目 的 本节要求学生了解水分亏缺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及水分亏缺的判别指 标;了解非充分灌溉基本原理及适度水分亏缺对作物生长的积极作用。掌 握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的基本概念;明确水分生产函数在生产实际中的用 途、非充分灌溉条件下作物优化灌溉制度制定。掌握灌水率计算,并能进行 灌水率图的绘制与修正。 教 学 内 容 第一章第三节、第四节 1.非充分灌溉的基本原理 2.非充分灌溉的水分生产函数 3.灌区灌溉用水过程线的推求 4.灌水率及设计灌水率的计算及确定方法

重点:1.非充分灌溉的基本原理教学重2.灌水率图的绘制及修还原则点、难难点:非充分灌溉的基本原理点及教教学方法:挂图,讲叙学方法作业、作业:设计灌水率的确定思考题节水及非充分灌溉的认识以及看法,要求有自己的思维。(讨论题、阅读材料题后记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年月日教学了解灌水方法的分类、特点及其适应条件;掌握灌水方法的基本要求、评目的价灌水质量的指标;掌握睦灌、沟灌的原理、规划与设计以及今后的发展。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节1.灌水方法的分类、特点及其适应条件、灌水技术的评价指标教2.睦灌的原理、规划与设计以及今后的发展学3.沟灌的原理、规划与设计以及今后的发展内容教学重重点、难点:灌水技术的评价指标

8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重点: 1.非充分灌溉的基本原理 2.灌水率图的绘制及修还原则 难点:非充分灌溉的基本原理 教学方法:挂图,讲叙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题)、阅 读材料 作业:设计灌水率的确定 节水及非充分灌溉的认识以及看法,要求有自己的思维。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年 月 日 教 学 目 的 了解灌水方法的分类、特点及其适应条件;掌握灌水方法的基本要求、评 价灌水质量的指标;掌握畦灌、沟灌的原理、规划与设计以及今后的发展。 教 学 内 容 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节 1.灌水方法的分类、特点及其适应条件、灌水技术的评价指标 2.畦灌的原理、规划与设计以及今后的发展 3.沟灌的原理、规划与设计以及今后的发展 教学重 重点、难点:灌水技术的评价指标

点、难睦灌的原理、规划与设计以及今后的发展点及教沟灌的原理、规划与设计以及今后的发展学方法教学方法:联系实际讲解睦、沟灌的原理及应用关键:1引导学生学会思维2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作业、思考题(讨论题、阅读材料题后记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年月日教学教学的目的是学生通过学习,要了解喷灌系统工作原理与工作制度,并必须目的掌握喷灌系统的规划与设计。第一章第三节l.喷灌的优缺点(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of sprinklerirrigation)2.喷灌系统的组成和分类(componentsandclassificationofsprinkler教irrigation system)学3.喷头与管道(sprinklersandpipes)内喷头技术参数(technicalfactors of sprinklerirrigation)4.容5.喷灌的田间设计(design of sprinkler irrigation system)6.喷灌工作制度(working schemeof sprinklerirrigation)9:

9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畦灌的原理、规划与设计以及今后的发展 沟灌的原理、规划与设计以及今后的发展 教学方法: 联系实际讲解畦、沟灌的原理及应用 关键:1 引导学生学会思维 2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题)、阅 读材料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年 月 日 教 学 目 的 教学的目的是学生通过学习,要了解喷灌系统工作原理与工作制度,并必须 掌握喷灌系统的规划与设计。 教 学 内 容 第一章第三节 1.喷灌的优缺点(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sprinkler irrigation) 2.喷灌系统的组成和分类(components and classification of sprinkler irrigation system) 3.喷头与管道(sprinklers and pipes) 4.喷头技术参数(technical factors of sprinkler irrigation) 5.喷灌的田间设计(design of sprinkler irrigation system) 6. 喷灌工作制度(working scheme of sprinkler irrigation)

共30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