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动物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Animal Microbiology)

《动物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动物微生物学(AnimalMicrobiology)课程编码:09363176总学时/总学分:46/4理论学时/理论学分:36/4实验学时/实验学分:10适用专业:动医开课单位:动物科技学院一、课程性质及目的1、课程性质:应用于动医四年制本科,必修课程。动物微生物是动医专业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和应用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技术性质。它要求以物理学、生物化学、化学、家畜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课为基础。故应开设于二年级下学期2、课程目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动物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为学习后期课程如兽医卫生检验、家畜病理学和家畜传染病学打下必要基础,以便进一步应用于畜牧业生产实践中。另外,本课程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应适当重视其他生物学性质,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应用能力水平。二、课程内容及要求绪论(1学时)绪论是介绍本学科研究对象、范畴、发展概况极其重大意义的成就贡献。讲好这些内容对于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任务,增强学习信心具有极为关键的作用。教学内容:内容包括微生物、微生物学的概念,微生物的种类,微生物学发展史(重点:koch三原则),动物微生物学研究对象及任务,微生物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学好这门课。教学要求:要求课外阅读陆承平主编的《兽医微生物学》等相关书籍和期刊杂志,掌握微生物及微生物学概念以及微生物分类,加深对微生物学的发展历程的了解。第一章细菌学总论17学时(其中理论教学11学时,实验教学6学时)教学内容:细菌的形态、G一菌和G+菌细菌细胞壁的不同:细菌的特殊构造:细菌的代谢过程;掌握营养类型呼吸类型:细菌生长紧殖条件、生长曲线以及在培养基中群体生长的特征:物理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病原性与毒力的定义、构成毒力的因素、内、外毒素的差别、毒力大小的测量方法,传染的概念、引起传染的必要条件、传染的表现形式;细菌的遗传物质的类型及变异类型;细菌分类的方法、原则及细菌的分类体系与命名。教学要求:掌握G一菌和G+菌细菌细胞的不同:革兰氏染色方法和瑞特氏染色方法:掌握细菌的特殊构造:细菌的代谢过程:掌握营养类型呼吸类型:掌握细菌生长繁殖条件、生长曲线以及在培养基中群体生长的特征;掌握物理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病原性与毒力的定义、构成毒力的因素、内、外毒素的差别、毒力大小的测量方法,传染的概念、引起传染的必要条件、传染的表现形式:细菌的遗传物质的类型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和细菌形态的观察实验二细菌的染色方法实验三细菌培养基的制备
《动物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动物微生物学 (Animal Microbiology ) 课程编码:09363176 总学时/总学分:46/4 理论学时/理论学分:36/4 实验学时/实验学分:10 适用专业:动医 开课单位:动物科技学院 一、课程性质及目的 1、课程性质:应用于动医四年制本科,必修课程。动物微生物是动医专业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和 应用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技术性质。它要求以物理学、生物化学、化学、家畜解剖学与组织胚 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课为基础。故应开设于二年级下学期。 2、课程目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动物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为学习后期课程如兽 医卫生检验、家畜病理学和家畜传染病学打下必要基础,以便进一步应用于畜牧业生产实践中。另 外,本课程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应适当重视其他生物学性质,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 应用能力水平。 二、课程内容及要求 绪 论(1 学时) 绪论是介绍本学科研究对象、范畴、发展概况极其重大意义的成就贡献。讲好这些内容对于使学 生明确学习目的任务,增强学习信心具有极为关键的作用。 教学内容:内容包括微生物、微生物学的概念,微生物的种类,微生物学发展史(重点:koch 三 原则),动物微生物学研究对象及任务,微生物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学好这门课。 教学要求:要求课外阅读陆承平主编的《兽医微生物学》等相关书籍和期刊杂志,掌握微生物及 微生物学概念以及微生物分类,加深对微生物学的发展历程的了解。 第一章 细菌学总论 17 学时 (其中理论教学 11 学时,实验教学 6 学时) 教学内容:细菌的形态、G—菌和 G+菌细菌细胞壁的不同;细菌的特殊构造;细菌的代谢过程; 掌握营养类型呼吸类型;细菌生长繁殖条件、生长曲线以及在培养基中群体生长的特征;物理因素 对微生物的影响;病原性与毒力的定义、构成毒力的因素、内、外毒素的差别、毒力大小的测量方 法,传染的概念、引起传染的必要条件、传染的表现形式;细菌的遗传物质的类型及变异类型;细 菌分类的方法、原则及细菌的分类体系与命名。 教学要求:掌握 G—菌和 G+菌细菌细胞壁的不同;革兰氏染色方法和瑞特氏染色方法;掌握细菌 的特殊构造;细菌的代谢过程;掌握营养类型呼吸类型;掌握细菌生长繁殖条件、生长曲线以及在 培养基中群体生长的特征;掌握物理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病原性与毒力的定义、构成毒力的因素、 内、外毒素的差别、毒力大小的测量方法,传染的概念、引起传染的必要条件、传染的表现形式; 细菌的遗传物质的类型 实验一 显微镜的使用和细菌形态的观察 实验二 细菌的染色方法 实验三 细菌培养基的制备

第二章细菌各论9学时(其中理论教学7学时,实验教学2学时)教学内容:金色葡萄球菌、马腺疫链球菌、兽疫链球菌、布鲁氏菌、埃希氏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炭疽杆菌、产气荚膜梭菌、李氏杆菌、丹毒杆菌、牛结核分支杆菌、副结核分支杆菌、猪肺炎霉形体、禽败血霉形体等病原形态结构特点、染色特性、培养特性、生化特性以及在临床中引起传染病的名称和种类。教学要求:分别掌握金色葡萄球菌、布鲁氏菌、埃希氏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炭疽杆菌、产气荚膜梭菌、李氏杆菌、丹毒杆菌、牛结核分支杆菌等形态结构特征、生化反应特点以及其实验室诊断要点。实验四肠杆菌科试验第三章病毒总论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6学时,实验教学2学时)教学内容:病毒的概念与特征、病毒的形态与结构、病毒的抵抗力、病毒的复制过程、病毒的分离培养方法、病毒的致病作用、病毒的遗传变异以及病毒的微生物检查方法。教学要求:掌握病毒的概念与特征、病毒的形态与结构、病毒的抵抗力、病毒的复制过程、病毒的分离培养方法、病毒的致病作用实验五病毒的培养第三章病毒各论(9学时)教学内容:绵羊痘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禽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鸡减蛋综合症病毒、犬和猪细小病毒、猪圆环病毒、反转录病毒、蓝舌病病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新城疫病毒、狂犬病病毒禽流感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口蹄疫病毒、猪呼吸与繁殖障碍综合征病毒、猪瘟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猪的呼吸与繁殖障碍综合症病毒特征及致病性特点。教学要求:掌握伪狂犬病病毒、禽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鸡减蛋综合症病毒、犬和猪细小病毒、猪圆环病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新城疫病毒、狂犬病病毒、禽流感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口蹄疫病毒、猪呼吸与繁殖障碍综合征病毒、猪瘟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猪的呼吸与繁殖障碍综合症病毒等病原特点及实验室诊断方法第四章病原真菌(2学时)教学内容:真菌的形态与结构、真菌的培养条件及影响因素、真菌的致病性、真菌的微生物检查以及主要的几种病原真菌。教学要求:兽医临床中常见的有真菌引起的家畜传染病。三、参考教材陆承平主编,兽医微生物,第四版,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2008,中国农业出版社陆德源主编《医学微生物》,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徐为燕主编《兽医病毒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2年杜念兴主编,兽医病毒学,1997年,中国农业出版社般震主编,动物病毒学(第二版),1997,科学出版社四、学习要求
第二章 细菌各论 9 学时(其中理论教学 7 学时,实验教学 2 学时) 教学内容:金色葡萄球菌、马腺疫链球菌、兽疫链球菌、布鲁氏菌、埃希氏大肠杆菌、沙门氏菌、 巴氏杆菌、炭疽杆菌、产气荚膜梭菌、李氏杆菌、丹毒杆菌、牛结核分支杆菌 、副结核分支杆菌、 猪肺炎霉形体、禽败血霉形体等病原形态结构特点、染色特性、培养特性、生化特性以及在临床中 引起传染病的名称和种类。 教学要求:分别掌握金色葡萄球菌、布鲁氏菌、埃希氏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炭疽杆菌、 产气荚膜梭菌、李氏杆菌、丹毒杆菌、牛结核分支杆菌等形态结构特征、生化反应特点以及其实验 室诊断要点。 实验四 肠杆菌科试验 第三章 病毒总论 8 学时(其中理论教学 6 学时,实验教学 2 学时) 教学内容:病毒的概念与特征、病毒的形态与结构、病毒的抵抗力、病毒的复制过程、病毒的分 离培养方法、病毒的致病作用、病毒的遗传变异以及病毒的微生物检查方法。 教学要求:掌握病毒的概念与特征、病毒的形态与结构、病毒的抵抗力、病毒的复制过程、病毒 的分离培养方法、病毒的致病作用 实验五 病毒的培养 第三章 病毒各论 (9 学时) 教学内容:绵羊痘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禽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鸡减蛋综合症病毒、犬和猪细 小病毒、猪圆环病毒、反转录病毒、蓝舌病病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新城疫病毒、狂犬病病毒、 禽流感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口蹄疫病毒、猪呼吸与繁殖障碍综合 征病毒、猪瘟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猪的呼吸与繁殖障碍综合症病毒特征及致病性特点。 教学要求:掌握伪狂犬病病毒、禽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鸡减蛋综合症病毒、犬和猪细小病毒、 猪圆环病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新城疫病毒、狂犬病病毒、禽流感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口蹄疫病毒、猪呼吸与繁殖障碍综合征病毒、猪瘟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 毒、猪的呼吸与繁殖障碍综合症病毒等病原特点及实验室诊断方法 第四章 病原真菌(2 学时) 教学内容:真菌的形态与结构、真菌的培养条件及影响因素、真菌的致病性、真菌的微生物检查 以及主要的几种病原真菌。 教学要求:兽医临床中常见的有真菌引起的家畜传染病。 三、参考教材 陆承平主编,兽医微生物,第四版,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2008,中国农业出版社 陆德源主编《医学微生物》,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年 徐为燕主编《兽医病毒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2 年 杜念兴主编,兽医病毒学,1997 年,中国农业出版社 殷震主编,动物病毒学(第二版),1997,科学出版社 四、学习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微生物学的一般理论,明确基本概念,建立无菌概念,掌握常见多发病病原微生物的性致病性及实验室诊断要点。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五、成绩评定方式期末闭卷考试占65%,实验成绩占30%(包括实验报告、操作技能考核、小测试),平时成绩占5%(包括平时作业、上课提问、考勒等)。测试内容包括基本理论,基本技术,临床与生产应用,新理论与新技术。附:实验大纲(指理论含实验课中的实验部分内容)学时分实验每组主要仪器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内容类型配/设备人数基本显微镜的使用和细菌油镜的使用方法及观察常见具有代21显微镜5操作形态的观察表性细菌的形态特点基本22显微镜5细菌的染色方法革兰氏染色和瑞特氏染色操作基本高压锅,3常规培养基的制备方法2细菌培养基的制备5操作酸度计基本高压锅,5肠杆菌科试验肠杆菌科部分细菌的生化试验25操作酸度计基本26病毒的培养鸡胚接种孵化箱5操作实验类型包括:基本操作训练、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开放性实验等验。大纲制定者:周霞大纲审定者:马勋制定时间:2010年9月
通过本课程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微生物学的一般理论,明确基本概念,建立无菌概念,掌握常见 多发病病原微生物的性致病性及实验室诊断要点。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五、成绩评定方式 期末闭卷考试占 65%,实验成绩占 30%(包括实验报告、操作技能考核、小测试),平时成绩占 5% (包括平时作业、上课提问、考勤等)。测试内容包括基本理论,基本技术,临床与生产应用,新理 论与新技术。 附:实验大纲(指理论含实验课中的实验部分内容)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内容 学时分 配 实验 类型 主要仪器 /设备 每组 人数 1 显微镜的使用和细菌 形态的观察 油镜的使用方法及观察常见具有代 表性细菌的形态特点 2 基本 操作 显微镜 5 2 细菌的染色方法 革兰氏染色和瑞特氏染色 2 基本 操作 显微镜 5 3 细菌培养基的制备 常规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2 基本 操作 高压锅, 酸度计 5 5 肠杆菌科试验 肠杆菌科部分细菌的生化试验 2 基本 操作 高压锅, 酸度计 5 6 病毒的培养 鸡胚接种 2 基本 操作 孵化箱 5 实验类型包括:基本操作训练、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开放性实验等验。 大纲制定者:周霞 大纲审定者:马勋 制定时间: 2010 年 9 月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动物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动物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 Animal Immunology).doc
- 《动物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附录 染色体参考资料.doc
- 《动物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细胞遗传学实验五 小鼠睾丸染色体标本的制备.doc
- 《动物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细胞遗传学实验四 果蝇唾腺染色体标本制备和观察.doc
- 《动物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细胞遗传学实验三 鸡的伴性遗传实验.doc
- 《动物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细胞遗传学实验二 鸡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和观察.doc
- 《动物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细胞遗传学实验一 小白鼠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和观察.doc
- 《动物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分子遗传学实验五 目标基因的效应分析.doc
- 《动物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分子遗传学实验四 突变位点的序列分析.doc
- 《动物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分子遗传学实验三 凝胶检测和等位基因型鉴别.doc
- 《动物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分子遗传学实验二 目标基因扩增.doc
- 《动物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分子遗传学实验一 基因组DNA的提取.doc
- 《动物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附录 果蝇实验参考资料.doc
- 《动物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果蝇实验四 新突变基因的定位.doc
- 《动物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果蝇实验三 连锁遗传分析.doc
- 《动物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果蝇实验二 F1、F2表型观察、计数和试验结果的统计学分析.doc
- 《动物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果蝇实验一 雌雄识别、突变型观察、亲本杂交.doc
- 《动物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数量遗传学基础.ppt
- 《动物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群体遗传学基础.ppt
- 《动物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孟德尔定律的扩展和非孟德尔遗传.ppt
- 《动物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动科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Animal icrobiology).doc
- 《动物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食品免疫学教学大纲 Foods Immunology).doc
- 《动物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兽医微生物课程实习教学大纲 Veterinary Microbiology Curriculum practice).doc
- 《动物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 Animal Microbiology & Immunology.doc
- 《动物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实验指导(兽医微生物学课程实习指导).doc
- 《动物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食源性感染免疫与免疫预防.ppt
- 《动物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食物与超敏反应.ppt
- 《动物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抗原抗体反应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ppt
- 《动物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免疫系统.ppt
- 《动物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ppt
- 《动物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抗原(Antigen,Ag)、第三章 抗体(Antibody,Ab).ppt
- 《动物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食品免疫学绪论 Food Immunology(石河子大学:马勋).ppt
- 《动物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doc
- 《动物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二篇 兽医免疫学知识 第一章 诸论.doc
- 《动物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八章 免疫检测.doc
- 《动物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二章 细菌的生长繁殖和生态.doc
- 《动物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二章 抗原 antigen.doc
- 《动物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一章 免疫系统.doc
- 《动物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五章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doc
- 《动物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五章 特异性免疫应答.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