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物理》第十章 光的波动理论及应用(10.8)圆孔衍射

§108圆孔衍射光学系统的分辨率 、夫琅禾费圆孔衍射 2 d 艾里斑 0中央明斑 1条纹特点 122竺第一级暗环 164竺第二级暗环 理论计算可得,爱里斑对透镜光心的张角即为第一级衍射最小对圆孔中心所张 =244 光强曲线 1/10 122(D) 爱里斑 爱里斑直径 2.44
1 § 10.8 圆孔衍射 光学系统的分辨率 一、夫琅禾费圆孔衍射 1 条纹特点 理论计算可得,爱里斑对透镜光心的张角即为:第一级衍射最小对圆孔中心所张 的角 爱里斑直径 s d f D L E 2 艾里斑 d 2 2.44 d f D = = 0 光强曲线 1.22(/D) sin 1 I / I0 爱里斑 2 2.44 d f D = = sin = 0 1.22 1.64 d d 中央明斑 第一级暗环 第二级暗环

d=2.44f 二、光学仪器的分辨率 1瑞利判据 若两个物点发出的两束平行光经过光学仪器后形成两个爱里斑,两光斑可分辩的 极限为 两光斑中心距离等于任一光斑半径时,两光斑刚好能分辨 0 2最小分辩角 f 2f 最小分辨角 6=1.22 D 光学仪器分辨率 R= D 22A 提髙分辨本领的途径:增加通光孔径D,提高分辩本领R 减小波长λ,提高分辩本领R 如:望远镜:λ不可选择,可个D→↑R 显微镜:D不会很大,可↓→↑R 电子显微镜:电子波长λ=0.1A~1A,电子显微镜R很大,可观察物质结构
2 二、光学仪器的分辨率 1 瑞利判据 若两个物点发出的两束平行光经过光学仪器后形成两个爱里斑,两光斑可分辩的 极限为 两光斑中心距离等于任一光斑半径时,两光斑刚好能分辨 2 最小分辩角 3 提高分辨本领的途径: 增加通光孔径 D,提高分辩本领 R 减小波长,提高分辩本领 R 如: 望远镜:不可选择,可D → R 显微镜:D 不会很大,可 → R 电子显微镜:电子波长=0.1 Å~1 Å,电子显微镜 R 很大,可观察物质结构。 * * 1 s 2 s f 0 2 d d = 1.22 D 最小分辨角 = 光学仪器分辨率 1 1.22 D R = = 1 D, d f 2.44 D = 0 2 d d f f = =

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 建在波多黎各岛的 Arecibo直径305m, 能探测射到整个地球表面仅0-12W的 功率,也可探测引力波。 人眼对=5500A的光δθ≈1,在~9m远处可分辨相距~2mm的两个点 例10-2人眼的瞳孔直径为2~3mm,在明亮的环境中,感觉最敏感的是黄绿光 波长为550nm,人眼中玻璃液的折射率为n=1.336。试求 (1)人眼的最小分辨角 (2)若物体放在距人眼25cm(明视距离)处,则两物点间距为多大时才能被分 辨 解:设人眼瞳孔的直径取 在玻璃液中光波波长2=2.0551=0415×10°m n1.336 则人眼的最小分辨角 ′1.22×0.415×106 rad=2.5×10-4rad D 2×10-3 (2)设两物点的距离为 6 人眼的明视距离为,则人眼的最小分辨角 0.25×2.5×10-m=6.3×10-m 所以两物点相距大于6.3×10-sm时,才能被人眼所分辨
3 人眼对= 5500Å 的光 1,在~9m 远处可分辨相距~2mm 的两个点。 例 10-2 人眼的瞳孔直径为 23mm,在明亮的环境中,感觉最敏感的是黄绿光, 波长为 550nm,人眼中玻璃液的折射率为 n=1.336 。试求: (1)人眼的最小分辨角; (2)若物体放在距人眼 25cm(明视距离)处,则两物点间距为多大时才能被分 辨? 解:设人眼瞳孔的直径取 在玻璃液中光波波长 则人眼的最小分辨角 (2)设两物点的距离为 人眼的明视距离为 l,则人眼的最小分辨角 所以两物点相距大于 6.3 ×10-5 m 时,才能被人眼所分辨。 6 0.555 10 6 m 0.415 10 m n 1.336 − − = = = 6 3 1.22 0.415 10 1.22 D 2 10 − − = = rad=2.5×10-4 -rad 3 D m 2 10− = y l = y l = 4 5 0.25 2.5 10 m=6.3 10 m − = - 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 建在波多黎各岛的Arecibo直径305m, 能探测射到整个地球表面仅0-12W的 功率,也可探测引力波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高职高专物理》第十章 光的波动理论及应用(10.7)单缝衍射.doc
- 《高职高专物理》第十章 光的波动理论及应用(10.10)光的偏振.doc
- 《高职高专物理》第十章 光的波动理论及应用(10.5)薄膜干涉.doc
- 《高职高专物理》第十章 光的波动理论及应用(10.7)惠更斯-费聂耳原理.doc
- 《高职高专物理》第四章 热力学基础(4.7)耗散结构.doc
- 《高职高专物理》第四章 热力学基础(4.6)熵 熵增加原理.doc
- 《高职高专物理》第四章 热力学基础(4.4)循环过程热机.doc
- 《高职高专物理》第四章 热力学基础(4.3)热力学第一定律应用.doc
- 《高职高专物理》第四章 热力学基础(4.5)热力学第二定律 卡诺定理.doc
- 《高职高专物理》第四章 热力学基础(4.2)热力学第一定律.doc
- 《高职高专物理》第四章 热力学基础(4.1)理想气体物态方程 准静态过程.doc
- 《高职高专物理》第三章 刚体的定轴转动(3.4)角动量守恒定律.doc
- 《高职高专物理》第三章 刚体的定轴转动(3.3)转动定律.doc
- 《高职高专物理》第三章 刚体的定轴转动(3.2)刚体转动的动能定理.doc
- 《高职高专物理》第三章 刚体的定轴转动 3.1 角速度和角加速度.doc
- 《高职高专物理》第二章 动量守恒 能量守恒(2.1)动量定理.doc
- 《高职高专物理》第二章 动量守恒 能量守恒(2.5)功能原理机械能守恒定理.doc
- 《高职高专物理》第二章 动量守恒 能量守恒(2.4)势能.doc
- 《高职高专物理》第二章 2.3 变力做功 动能定理.doc
- 《高职高专物理》第二章 动量守恒 能量守恒(2.2)定理守恒定律.doc
- 《高职高专物理》第十章 光的波动理论及应用(10.1)电磁波 光的电磁特性.doc
- 《高职高专物理》第十章 光的波动理论及应用(10.2)相干光.doc
- 《高职高专物理》第十章 光的波动理论及应用(10.3)杨氏双缝实验.doc
- 《高职高专物理》第十章 光的波动理论及应用(10.4)光程.doc
- 《高职高专物理》第十章 光的波动理论及应用(10.9)衍射光栅.doc
- 《高职高专物理》第十章 光的波动理论及应用(10.11)反射光和折射光的偏振.doc
- 河北师范大学:《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零章第三节 三度在坐标系中的表示及一些重要公式.ppt
- 河北师范大学:《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绪论及教学准备(杨世平).ppt
- 河北师范大学:《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零章第一节 矢量代数与张量初步.ppt
- 河北师范大学:《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零章第二节 矢量场论复习.ppt
- 河北师范大学:《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电磁现象的普遍规律(1.6)电磁场的能量和能流.ppt
- 河北师范大学:《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电磁现象的普遍规律(1.1)电荷和静电场.ppt
- 河北师范大学:《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电磁现象的普遍规律(1.2)电流与磁场.ppt
- 河北师范大学:《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电磁现象的普遍规律(1.3)麦克斯韦方程组.ppt
- 河北师范大学:《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电磁现象的普遍规律(1.4)介质的电磁性质.ppt
- 河北师范大学:《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电磁现象的普遍规律(1.5)电磁场的边值关系.ppt
- 河北师范大学:《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静电场(2.6)电多极矩.ppt
- 河北师范大学:《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静电场(2.1)静电势及其微分方程.ppt
- 河北师范大学:《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静电场(2.2)唯一性定理.ppt
- 河北师范大学:《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静电场(2.3)拉普拉斯方程的解——分离变量法.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