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郑州大学:《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思政教案)医学微生物学教案(共三十六章,任课教师:臧文巧)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60
文件大小:537.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 第三章 噬菌体 第四章 细菌的遗传变异 第五章 细菌的耐药性 第六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第七章 细菌感染的检测方法与防治原则 第八章 球菌 第九章 肠杆菌科 第十章 弧菌属 第十一章 螺杆菌属 第十二章 厌氧性细菌 第十三章 分支杆菌属 第十四章 嗜血杆菌属 第十五章 动物源性细菌 第十七章 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 第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章 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及螺旋体 第二十二章 病毒的基本性状 第二十三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第二十四章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第二十五章 呼吸道病毒 第二十六章 肠道病毒 第二十七章 急性胃肠炎病毒 第二十八章 肝炎病毒 第二十九章 虫媒病毒 第三十章 出血热病毒 第三十二章 逆转录病毒 第三十一章 疱疹病毒 第三十三章 其它病毒 第三十四章 朊粒 第三十五章 真菌学总论 第三十六章 主要致病性真菌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案2020~2021学年第2学期课程名称:医学微生物学基础医学院院(系部):教研室:医学微生物学系授课年级专业:2019级基础医学专业任课教师:臧文巧职称:副教授使用教材:医学微生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9版)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制二〇二一年二月

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 教 案 2020~2021 学年第 2 学期 课 程 名 称 : 医学微生物学 院 ( 系 部 ): 基础医学院 教 研 室 : 医学微生物学系 授课年级专业: 2019 级基础医学专业 任 课 教 师 : 臧文巧 职 称: 副教授 使 用 教 材 : 医学微生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 9 版) 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制 二〇二一年二月

教案首页医学微生物学课程名称学时安排总计:52学时5专业基础课学分课程类别讲授:32学时授课2017级临床医学五年制实年级专业验:20学时医学微生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9版)选用教材医学微生物学主要是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性状、感染与免疫的机理,微生物学检查与特异防治。《医学微生物学》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检验、口腔、影象等专业基础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本专业其他基础课和临床医学,特别是传染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打下基础。本课程以医学微生物(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微生物)为研究对象,以细菌、病毒为重点。学完本课程应要求学生熟悉医学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系统掌握医学微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细菌/真菌/病课程目的毒的形态结构生理、遗传变异机制感染与免疫、微生物学检查方法与和要求防治原则、常见的消毒灭菌方法、常见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免疫性、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原则),具有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实施思政课程,在提高教师队伍修养、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明确专业课程育人导向的基础上,探索课程思政在医学教育中的实施路径。将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要素贯穿于整个专业课教学过程、建立融入课程思政的新教学模式,努力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政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使医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认清使命担当,确立人生目标,报效祖国社会,实现人生价值!N

2 教 案 首 页 课程名称 医学微生物学 学 时 安 排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 学 分 5 总 计: 52 学时 讲 授: 32 学时 实 验: 20 学时 授 课 年级专业 2017 级临床医学五年制 选用教材 医学微生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 9 版 ) 课程目的 和要求 医学微生物学主要是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性状、 感染与免疫的机理,微生物学检查与特异防治。《医学微生物学》是 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检验、口腔、影象等专业基础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 本技能,为学习本专业其他基础课和临床医学,特别是传染病的诊断、 预防和治疗打下基础。 本课程以医学微生物(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微生物)为研究 对象,以细菌、病毒为重点。学完本课程应要求学生熟悉医学微生物 学的基本概念,系统掌握医学微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细菌/真菌/病 毒的形态结构生理、遗传变异机制感染与免疫、微生物学检查方法与 防治原则、常见的消毒灭菌方法、常见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 免疫性、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原则),具有利用所学知识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实施思政课程, 在提高教师队伍修养、坚 持立德树人为根本、明确专业课程育人导向的基础上,探索课程思政 在医学教育中的实施路径。将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要素贯穿于整个专 业课教学过程、建立融入课程思政的新教学模式,努力形成专业课教 学与思政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使医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认 清使命担当,确立人生目标,报效祖国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李凡徐志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主要《医学微生物学》(供8年制及七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贾文祥主参考资料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3 主 要 参考资料 《医学微生物学》第 9 版,李凡 徐志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医学微生物学》(供 8 年制及七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贾文祥主 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案教学章节绪论(教学主题)授课方式课时45min理论课(√)实验课()讨论课()习题课()安排(请打√)【目的与要求】1.掌握:根据结构和组成的不同对微生物的三大分类。2.熟悉:微生物和医学微生物学的含义。3.了解:微生物的分布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重点与难点】重点:微生物学及其分类。难点:医学微生物学研究的内容、目的、及其发展方向,时间教学基本内容方法及手段分配第一节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10min通过文字、图片1. 定义:△等多媒体素材微生物(micro-organism):存在于自然界中,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病原微生物(pathogenicmicroorganisms):能够引起人类和动植物发生疾病的微生物。20min通过文字,图片2.类型:△等多媒体素材非细胞型微生物(acellularmicrobe):仅由核酸(DNA或RNA)和讲解蛋白质组成。如:病毒(virus)原核细胞型微生物(prokaryoticmicrobe):有细胞壁、细胞膜、原始的核质。包括:细菌(Bacterium)/衣原体(Chlamydia)/支原体(Mycoplasma)/立克次体(Rickettsia)/螺旋体(Spirochete)/放线菌(Actinomycete)真核细胞型微生物(eukaryoticmicrobe):有典型的细胞核(核膜、核仁),细胞质中细胞器完整。如:真菌(fungus)3.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5min益害注:1.重点以“^”标注,难点以“★”标注:2.时间分配单位是“分钟”,1学时=45分钟4

4 (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案 教学章节 (教学主题) 绪论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实验课( )讨论课( ) 习题课( ) 课时 安排 45min 【目的与要求】 1.掌握:根据结构和组成的不同对微生物的三大分类。 2.熟悉:微生物和医学微生物学的含义。 3.了解:微生物的分布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重点与难点】 重点:微生物学及其分类。 难点:医学微生物学研究的内容、目的、及其发展方向。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时间 分配 方法及手段 第一节 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 1. 定义: ▲ 微 生 物(micro-organism): 存在于自然界中,个体微小,结构 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 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病原微生物(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能够引起人类和动 植物发生疾病的微生物。 2. 类型: ▲ 非细胞型微生物 (acellular microbe):仅由核酸(DNA 或 RNA)和 蛋白质组成。 如:病毒(virus)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prokaryotic microbe):有 细胞壁、 细胞膜、 原始的核质 。 包 括 : 细 菌 (Bacterium) / 衣 原 体 (Chlamydia) / 支原体 (Mycoplasma)/立克次体(Rickettsia)/螺旋体(Spirochete)/放 线菌(Actinomycete)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eukaryotic microbe):有典型的细胞核(核膜、 核仁), 细胞质中细胞器完整。 如:真菌(fungus) 3.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益 害 10min 20min 5min 通过文字、图片 等多媒体素材 通过文字,图片 等多媒体素材 讲解 注:1. 重点以“▲”标注,难点以“★”标注; 2. 时间分配单位是“分钟”,1 学时=45 分钟

时间教学基本内容方法及手段分配第二节医学徽生物学一、医学微生物学(microbiology)研究对象:病原微生物二、医学微生物学发展史10min理论联系实际,利用图片和动1.实验微生物学时期画及部分视频Leeuwenhoek----自制显微镜发现微生物等多媒体资料Pasteur----巴氏消毒法,炭疽、狂犬疫苗Koch----分离细菌,郭霍法则Iwanovsky----烟草花叶病毒Fleming-青霉素Jenner----牛痘预防天花Fleming,Florey----青霉素2.现代微生物学时期(1)新病原微生物的发现:粒,军团菌,幽门螺杆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疯牛病,埃博拉病毒,冠状病毒,离流感H5NI(2)病原微生物致病性的认识内源性感染,细菌耐药性,分子水平上的致病机制的研究(3)病原微生物学诊断技术快速、准确、简易ELISA,PCR...(4)病原微生物的防治措施新型疫苗的研制:基因工程疫苗,核酸疫苗.下课【讨论题、思考题】1.名词解释:微生物学、菌株2.真核细胞型、原核细胞型和非细胞型3大类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课后小结】1.要求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一定要深入浅出,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2.提醒同学们要提前预习相关的内容,可能会有很多地方看不明白,但是课前预习的确可以提高听课效率。3.在课上重复讲述一次难点,可以帮助形成记忆。最好的记忆是建立在对内容完全理解的基础上,还需要同学们在课下多下功夫。5

5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时间 分配 方法及手段 第二节 医学微生物学 一、医学微生物学(microbiology) 研究对象: 病原微生物 二、医学微生物学发展史 1.实验微生物学时期 Leeuwenhoek-自制显微镜发现微生物 Pasteur- 巴氏消毒法,炭疽、狂犬疫苗 Koch-分离细菌,郭霍法则 Iwanovsky- -烟草花叶病毒 Fleming- 青霉素 Jenner-牛痘预防天花 Fleming,Florey-青霉素 2.现代微生物学时期 (1)新病原微生物的发现 : 朊粒,军团菌,幽门螺杆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疯牛病,埃 博拉病毒,冠状病毒,禽流感 H5N1 (2)病原微生物致病性的认识 内源性感染,细菌耐药性,分子水平上的致病机制的研究. (3)病原微生物学诊断技术 快速、准确、简易 ELISA,PCR. (4)病原微生物的防治措施 新型疫苗的研制 : 基因工程疫苗,核酸疫苗. 10min 下课 理论联系实际, 利用图片和动 画及部分视频 等多媒体资料 【讨论题、思考题】 1. 名词解释:微生物学、菌株 2. 真核细胞型、原核细胞型和非细胞型 3 大类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 【课后小结】 1. 要求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一定要深入浅出,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2. 提醒同学们要提前预习相关的内容,可能会有很多地方看不明白,但是课前预习的确可以提 高听课效率。 3. 在课上重复讲述一次难点,可以帮助形成记忆。最好的记忆是建立在对内容完全理解的基础 上,还需要同学们在课下多下功夫

(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案教学章节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教学主题)授课方式课时45min理论课(√)实验课()讨论课()习题课()安排(请打√)【目的与要求】1.掌握:细菌的大小与测量单位;细菌的基本形态;磷壁酸和脂多糖的结构、性质及功能;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不同点;细菌L型、质粒的概念;细胞壁的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的概念及意义:革兰染色的步骤及实验意义2.熟悉:中介体、核蛋白体、异染颗粒的概念。3.了解:细菌细胞膜的结构功能、核质的概念。【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细菌的细胞壁结构;细菌的特殊结构及其功能时间教学基本内容方法及手段分配第一节细菌的大小与形态1.细菌的大小----观察仪器:光学显微镜,测量单位:微米(um)通过文字、图片10min等多媒体素材2.细菌的形态---球菌(coccus)/杆菌(bacillus)/螺形菌(spiralbacterium)第二节细菌的基本结构★50min利用图片和动画及部分视频细菌的基本结构一一指细菌都具有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等多媒体资料细胞质和核质。()细胞壁(cellwall)------位于细菌细胞的最外层,包绕在细胞膜的周围,组成较复杂,并随不同细菌而异。根据细胞壁的不同可用革兰氏染色法可将细菌分为两大类:革兰氏阳性菌(G+)革兰氏阴性菌(G-)1.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组分:(1)肽聚糖(peptidoglycan)-----多聚糖,是细菌细胞壁中的主要成分,为原核细胞所特有。(2)磷壁酸(teichoicacid)-----G+菌细胞壁还含有大量磷壁酸,是G+菌的重要表面抗原,且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注:1.重点以“”标注,难点以“★”标注:2.时间分配单位是“分钟”,1学时=45分针6

6 (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案 教学章节 (教学主题) 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实验课( )讨论课( ) 习题课( ) 课时 安排 45min 【目的与要求】 1.掌握:细菌的大小与测量单位;细菌的基本形态;磷壁酸和脂多糖的结构、性质 及功能;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不同点;细菌 L 型、质粒的概念;细胞壁的 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的概念及意义;革兰染色的步骤及实验意义。 2.熟悉:中介体、核蛋白体、异染颗粒的概念。 3.了解:细菌细胞膜的结构功能、核质的概念。 【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细菌的细胞壁结构; 细菌的特殊结构及其功能。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时间 分配 方法及手段 第一节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 1.细菌的大小 -观察仪器:光学显微镜, 测量单位:微米(μm) 2.细菌的形态 - 球菌(coccus)/杆菌(bacillus)/螺形菌(spiral bacterium) 第二节 细菌的基本结构 ▲ ★ 细菌的基本结构――指细菌都具有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 细胞质和核质。 (一)细胞壁(cell wall)- 位于细菌细胞的最外层,包绕在 细胞膜的周围,组成较复杂,并随不同细菌而异。 根据细胞壁的不同可用革兰氏染色法可将细菌分为两大类: 革兰氏阳性菌(G+) 革兰氏阴性菌(G-) 1.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组分: (1)肽聚糖(peptidoglycan)- 多聚糖,是细菌细胞壁中的主 要成分,为原核细胞所特有。 (2)磷壁酸(teichoic acid)-G+菌细胞壁还含有大量磷壁酸, 是 G+菌的重要表面抗原,且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10min 50min 通过文字、图片 等多媒体素材 利用图片和动 画及部分视频 等多媒体资料 注:1. 重点以“▲”标注,难点以“★”标注; 2. 时间分配单位是“分钟”,1 学时=45 分钟

时间教学基本内容方法及手段分配利用图片和动2.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组分(1)肽聚糖---由聚糖骨架和四肽侧链组成(无五肽交联桥)。含量画及部分视频少,仅有1~2层。等多媒体资料(2)外膜-—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主要结构,由脂蛋白、脂质双层和脂多糖组成。3.细胞壁的功能:维持菌体形态;抵抗渗透压的影响;参与细菌体内外的物质交换:具有多种抗原表位,诱发机体免疫应答:粘附宿主细胞,与细菌致病性有关。4.细菌细胞壁缺陷型---细菌的L型(Lformedbacteria)(二)细胞膜(cellmembrane)(三)细胞质(cytoplasm)(四)核质(nuclearmaterial)第三节细菌学诊断40min理论联系实际,可以讲解临床一、病原菌检测及实验中细菌1.标本specimens):2.细菌形态与结构检查:的诊断方法注意涂片镜检可初步诊断的病原菌。3.分离与鉴定(isolationandidentification):主要内容:培养特征一形态特征一生化反应一血清学鉴定(玻片凝集)一药物敏感试验一动物试验4.病原菌抗原的检测(detectionofbacterialantigens):免疫学的快速诊断方法:用已知抗体检测未知抗原。如协同凝集试验,免疫荧光法(IF),酶免疫测定(EIA),夹心ELISA方法等5.其他检测方法:如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细菌核酸:PCR,核酸杂交。下课二、血清学诊断:已知抗原检测血清中未知抗体。【讨论题、思考题】1.名词解释:脂多糖、核蛋白体、荚膜、细菌L型2.简述肽聚糖的主要结构及某些抗生素作用于细菌细胞壁肽聚糖而起抑菌或杀菌的作用机理。3.试比较G菌与G菌细胞壁结构的特征。【课后小结】1.老师在讲解的过程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图片等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2.提醒同学们要提前预习相关的内容,可能会有很多地方看不明白,但是课前预习的确可以提高听课效率。3.在课上重复讲述一次难点,可以帮助形成记忆,7

7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时间 分配 方法及手段 2.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组分 (1)肽聚糖-由聚糖骨架和四肽侧链组成(无五肽交联桥)。 含量 少,仅有 1~2 层。 (2)外膜 - 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主要结构,由脂蛋白、脂质 双层和脂多糖组成。 3. 细胞壁的功能: 维持菌体形态;抵抗渗透压的影响;参与细菌体 内外的物质交换;具有多种抗原表位,诱发机体免疫应答;粘附宿 主细胞,与细菌致病性有关。 4. 细菌细胞壁缺陷型 -细菌的 L 型( L formed bacteria ) (二)细胞膜(cell membrane) (三)细胞质(cytoplasm) (四)核质(nuclear material) 第三节 细菌学诊断 一、病原菌检测 1.标本(specimens): 2.细菌形态与结构检查: 注意涂片镜检可初步诊断的病原菌。 3.分离与鉴定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主要内容: 培养特征-形态特征-生化反应-血清学鉴定(玻片 凝集)-药物敏感试验-动物试验 4. 病原菌抗原的检测(detection of bacterial antigens): 免疫学的快速诊断方法:用已知抗体检测未知抗原。如 协同凝集试 验, 免疫荧光法 ( IF ),酶免疫测定(EIA),夹心 ELISA 方法等 5. 其他检测方法: 如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细菌核酸: PCR ,核酸 杂交。 二、 血清学诊断:已知抗原检测血清中未知抗体。 40min 下课 利用图片和动 画及部分视频 等多媒体资料 理论联系实际, 可以讲解临床 及实验中细菌 的诊断方法 【讨论题、思考题】 1. 名词解释:脂多糖、核蛋白体、荚膜、细菌 L 型 2. 简述肽聚糖的主要结构及某些抗生素作用于细菌细胞壁肽聚糖而起抑菌或杀菌的作用机理。 3. 试比较 G +菌与 G -菌细胞壁结构的特征。 【课后小结】 1. 老师在讲解的过程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图片等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 2. 提醒同学们要提前预习相关的内容,可能会有很多地方看不明白,但是课前预习的确可 以提高听课效率。 3. 在课上重复讲述一次难点,可以帮助形成记忆

(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案教学章节第二章细菌的生理(教学主题)授课方式课时45min理论课(√)实验课()讨论课()习题课()安排(请打√)【目的与要求】1.掌握:细菌合成代谢产物的概念及意义;细菌生长繁殖的一般规律(繁殖方式、分裂速度、菌落与纯培养概念);消毒、灭菌、防腐、无菌的概念;常用物理灭菌法(高压蒸气灭菌法,干烤温度与作用时间、意义);紫外线杀菌原理。2:熟悉:细菌不同营养类型(自营菌、异营菌、异营菌)的概念:细菌生长所需条件;生长曲线及其意义;细菌的人工培养;常用消毒剂的名称、作用原理及应用。3.了解: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与生化反应;细菌的理化性状;冷冻真空干燥法的原理及应用;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细菌的分类法原则。【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细菌合成代谢产物及其临床意义。湿热灭菌法时间教学基本内容方法及手段分配(一)细菌的能量代谢发酵:以有机物为受氢体的生物氧化过程。5min通过文字、图片呼吸:以无机物为受氢体的生物氧化过程。需氧呼吸一以分子氧为等多媒体素材受氢体;厌氧呼吸一以其他无机物为受氢体。(二)细菌的新陈代谢★1.分解代谢产物和细菌的生化反应:10min细菌的生化反应-———--检测细菌对各种基质的代谢作用及代谢产物,借以区别和鉴别细菌种类的生化试验,称为细菌的生化反应。2.合成代谢产物及其在医学上的意义(1)热原质(pyrogen)(2)毒素(toxin)(3)色素(4)抗生素(5)细菌素(bactericin)(6)维生素利用图片和动画及部分视频(三)细菌的生长繁殖与培养10min等多媒体资料1.细菌生长的环境因素注:1.重点以“”标注,难点以“★”标注;2.时间分配单位是“分钟”,1学时=45分钟8

8 (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案 教学章节 (教学主题) 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实验课( )讨论课( ) 习题课( ) 课时 安排 45min 【目的与要求】 1.掌握:细菌合成代谢产物的概念及意义;细菌生长繁殖的一般规律(繁殖方式、 分裂速度、菌落与纯培养概念);消毒、灭菌、防腐、无菌的概念;常用物理灭菌法 (高压蒸气灭菌法,干烤温度与作用时间、意义);紫外线杀菌原理。 2.熟悉:细菌不同营养类型(自营菌、异营菌、异营菌)的概念;细菌生长所需条 件;生长曲线及其意义;细菌的人工培养;常用消毒剂的名称、作用原理及应用。 3.了解: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与生化反应;细菌的理化性状;冷冻真空干燥法的原 理及应用;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细菌的分类法原则。 【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细菌合成代谢产物及其临床意义。 湿热灭菌法。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时间 分配 方法及手段 (一)细菌的能量代谢 发酵:以有机物为受氢体的生物氧化过程。 呼吸:以无机物为受氢体的生物氧化过程。 需氧呼吸—以分子氧为 受氢体;厌氧呼吸—以其他无机物为受氢体。 (二)细菌的新陈代谢 ▲ ★ 1.分解代谢产物和细菌的生化反应 : 细菌的生化反应- 检测细菌对各种基质的代谢作用及代 谢产物,借以区别和鉴别细菌种类的生化试验,称为细菌的生化 反应。 2.合成代谢产物及其在医学上的意义 (1)热原质(pyrogen) (2)毒素(toxin) (3)色素 (4)抗生素 (5)细菌素(bactericin) (6)维生素 (三)细菌的生长繁殖与培养 1.细菌生长的环境因素 5min 10min 10min 通过文字、图片 等多媒体素材 利用图片和动 画及部分视频 等多媒体资料 注:1. 重点以“▲”标注,难点以“★”标注; 2. 时间分配单位是“分钟”,1 学时=45 分钟

时间教学基本内容方法及手段分配专性需氧菌:具有完善的呼吸系统,需要氧分子作为受氢体以完成需氧呼吸,仅能在有氧的环境下生存。如结核杆菌。微需氧菌:在低氧压(5%~6%)生长最好,氧压大于10%对其有抑制作用。如幽门螺杆菌。兼性厌氧菌:兼有需氧呼吸和无氧发酵两种功能,在有氧或无氧环境中都能生长,但以有氧时生长较好。大多数的病原菌。专性厌氧菌:缺之完善的呼吸酶系统,只能在无氧环境中进行发酵。如破伤风杆菌。2.生长方式与速度(1)细菌个体的生长繁殖:10min繁殖方式:二分裂繁殖,无性繁殖。利用图片和动繁殖速度:20~30min/代画及部分视频等多媒体资料(2)细菌群体的生长紧殖:细菌生长曲线迟缓期:细菌的适应阶段,对数期:生长迅速,菌数急剧上升。稳定期:细菌繁殖速度减慢,死菌数逐渐增加。衰亡期:死菌数活菌数,细菌形态显著改变,生理代谢活动趋于停滞。3.细菌的人工培养(四)消毒与灭菌★理论联系实际,5min消毒: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并不一定能杀死含芽孢的细可以讲解临床及实验中消毒菌或非病原微生物。灭菌:杀死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包括细菌的芽孢)的方法。与灭菌的方法抑菌:抑制体内或体外细菌的生长。防腐:抑制体外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无菌:不存在任何活的微生物。无菌操作:防止细菌进入人体或其他物品的操作技术。(五)细菌的分类5min【讨论题、思考题】1.名词解释:培养基、专性需氧菌、兼性厌氧菌2.细菌群体生长繁殖可分为几个期?简述各期特点。3.简述细菌的培养方法及其条件【课后小结】1.讲解的过程中一定要深入浅出,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2.提醒同学们要提前预习相关的内容,可能会有很多地方看不明白,但是课前预习的确可以提高听课效率。3.在课上重复讲述一次难点,可以帮助形成记忆9

9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时间 分配 方法及手段 专性需氧菌: 具有完善的呼吸系统,需要氧分子作为受氢体以完成 需氧呼吸,仅能在有氧的环境下生存。 如结核杆菌。 微需氧菌: 在低氧压(5%~6%)生长最好,氧压大于 10%对其有 抑制作用。如幽门螺杆菌。 兼性厌氧菌: 兼有需氧呼吸和无氧发酵两种功能,在有氧或无氧环 境中都能生长,但以有氧时生长较好。大多数的病原菌。 专性厌氧菌:缺乏完善的呼吸酶系统,只能在无氧环境中进行发酵。 如破伤风杆菌。 2.生长方式与速度 (1) 细菌个体的生长繁殖: 繁殖方式:二分裂繁殖,无性繁殖。 繁殖速度: 20~30min/代 (2)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细菌生长曲线 迟缓期:细菌的适应阶段。 对数期:生长迅速,菌数急剧上升。 稳定期:细菌繁殖速度减慢,死菌数逐渐增加。 衰亡期:死菌数活菌数,细菌形态显著改变,生理代谢活动趋 于停滞。 3. 细菌的人工培养 (四)消毒与灭菌 ★ 消毒: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并不一定能杀死含芽孢的细 菌或非病原微生物。 灭菌: 杀死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包括细菌的芽孢)的方法。 抑菌:抑制体内或体外细菌的生长。 防腐:抑制体外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 无菌:不存在任何活的微生物。 无菌操作:防止细菌进入人体或其他物品的操作技术。 (五)细菌的分类 10min 5min 5min 利用图片和动 画及部分视频 等多媒体资料 理论联系实际, 可以讲解临床 及实验中消毒 与灭菌的方法 【讨论题、思考题】 1. 名词解释:培养基、专性需氧菌、兼性厌氧菌 2. 细菌群体生长繁殖可分为几个期? 简述各期特点。 3. 简述细菌的培养方法及其条件。 【课后小结】 1. 讲解的过程中一定要深入浅出,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2. 提醒同学们要提前预习相关的内容,可能会有很多地方看不明白,但是课前预习的确可 以提高听课效率。 3. 在课上重复讲述一次难点,可以帮助形成记忆

(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案教学章节第三章噬菌体(教学主题)授课方式课时45min理论课(√)实验课()讨论课()习题课()安排(请打√【目的与要求】1.掌握:温和、毒性噬菌体概念、溶菌性周期、溶原性周期。2.熟悉:噬菌体的生物学性状;3.了解:噬菌体在医学上的应用【重点与难点】重点:噬菌体的概念;难点:噬菌体的类型。时间教学基本内容方法及手段分配(一)噬菌体的生物学性状^10min通过文字、图片等多媒体素材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分布广有细菌的场所就有相应的噬菌体存在。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只能在活的微生物细胞内复制。1)形态与结构2)化学组成:核酸(DNA或RNA);蛋白质(二)毒性噬菌体★10min利用图片和动能在宿主细胞内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并最终裂解细画及部分视频菌。等多媒体资料注:1.重点以“”标注,难点以“★”标注:2.时间分配单位是“分钟”,1学时=45分钟10

10 (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案 教学章节 (教学主题) 第三章 噬菌体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实验课( )讨论课( ) 习题课( ) 课时 安排 45min 【目的与要求】 1. 掌握:温和、毒性噬菌体概念、溶菌性周期、溶原性周期。 2. 熟悉:噬菌体的生物学性状; 3. 了解:噬菌体在医学上的应用 【重点与难点】 重点: 噬菌体的概念; 难点: 噬菌体的类型。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时间 分配 方法及手段 (一)噬菌体的生物学性状 ▲ 是感染细菌、 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分布广, 有细菌的场所就有相应的噬菌体存在。 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只能在活的微生物细胞内复制。 1)形态与结构 2)化学组成: 核酸(DNA或RNA);蛋白质 (二)毒性噬菌体 ★ 能在宿主细胞内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并最终裂解细 菌。 10min 10min 通过文字、图片 等多媒体素材 利用图片和动 画及部分视频 等多媒体资料 注:1. 重点以“▲”标注,难点以“★”标注; 2. 时间分配单位是“分钟”,1 学时=45 分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