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基础会计》课程授课教案

《基础会计》教案(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教师姓名:许腾授课班级:旅游管理241班
《基础会计》教案 (2024-2025 学年第一学期) 教师姓名: 许腾 授课班级: 旅游管理 241 班

教案首页课次第1次//单学时周次第 1教学周2项目一元会计的内涵、会计的职能与方法、会计基本知识项目一:任务一、二、假设与会计基础教学题目三单元教学环境设计与说明本次课/本单元教学的环境设计与安排组织安排深刻理解会计的含义、职能,了解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熟悉会计方法与会计循环的内容。理论知识教学目标搞清楚“什么是会计?“会计是干什么的?”能说出会计的基本及达专业技能特征,会计工作与会计目标的关系。成度职业道德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明白会计人员所具备的职业素养。教学重点:会计的基本职能、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的具体运用;难点思政点:通过讲解会计诚信,引导同学们树立诚信意识,认识到诚信是市场思政点经济的基石。教学方法手段教学媒介采用教材、板书、多媒体相结合媒介教学本节的教学组织主要采用讲授法和学生的启发、讨论与互动组织方式课内实践环节:实践课外实践环节:环节
教 案 首 页 课次 /单 元 第 1 次/ 项目一 学时 2 周次 第 1 教学周 知识 单元 项目一:任务一、二、 三 教学题目 会计的内涵、会计的职能与方法、会计基本 假设与会计基础 教学环境设计与 组织安排 说明本次课/本单元教学的环境设计与安排 教学 目标 及达 成度 理论知识 深刻理解会计的含义、职能,了解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熟悉会 计方法与会计循环的内容。 专业技能 搞清楚“什么是会计?“会计是干什么的?”能说出会计的基本 特征,会计工作与会计目标的关系。 职业道德 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明白会计人员所具备的职业素养。 教学 重点 难点 思政 点 教学重点:会计的基本职能、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教学难点: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的具体运用; 思政点:通过讲解会计诚信,引导同学们树立诚信意识,认识到诚信是市场 经济的基石。 教学 方法 手段 媒介 教学媒介采用教材、板书、多媒体相结合 教学 组织 方式 本节的教学组织主要采用讲授法和学生的启发、讨论与互动 实践 环节 课内实践环节: 课外实践环节:

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10分钟)一回顾上节课内容,提问学生对会计基础知识的理解。2.导入新课(10分钟)通过提问“会计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扮演什么角色?”引入会计的内涵和职能。3.新课讲授(50分钟)一详细讲解会计的基本职能、方法和基本假设一思政点:强调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对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性。4.案例分析(10分钟)二分析会计诚信案例,讨论其对个人和企业的影响。5.归纳总结(6分钟)一总结会计的基本职能和基本假设,以及会计信息真实性的重要性。6.布置作业(2分钟)一要求学生浏览关于会计作假的新闻报道,下节课分享会计诚信感受。7.确定预习内容(2分钟)一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会计基础和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质量要求。课次第2 次/学时/单2周次第2教学周项目一元会计基础、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质量要知识项目一:任务三、四、求、会计规范与会计机构教学题目五单元教学环境设计与说明本次课/本单元教学的环境设计与安排组织安排教学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了解会计准则体目标系。理论知识及达成度
教学过程 1. 复习提问 (10 分钟) - 回顾上节课内容,提问学生对会计基础知识的理解。 2. 导入新课 (10 分钟) - 通过提问“会计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扮演什么角色?”引入会计的内涵和 职能。 3. 新课讲授 (50 分钟) - 详细讲解会计的基本职能、方法和基本假设。 - 思政点:强调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对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性。 4. 案例分析 (10 分钟) - 分析会计诚信案例,讨论其对个人和企业的影响。 5. 归纳总结 (6 分钟) - 总结会计的基本职能和基本假设,以及会计信息真实性的重要性。 6. 布置作业 (2 分钟) - 要求学生浏览关于会计作假的新闻报道,下节课分享会计诚信感受。 7. 确定预习内容 (2 分钟) -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会计基础和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质量要求。 课次 /单 元 第 2 次/ 项目一 学时 2 周次 第 2 教学周 知识 单元 项目一:任务三、四、 五 教学题目 会计基础、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质量要 求、会计规范与会计机构 教学环境设计与 组织安排 说明本次课/本单元教学的环境设计与安排 教学 目标 及达 成度 理论知识 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了解会计准则体 系

专业技能掌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在实务中的应用职业道德了解会计准则体系,会计机构设置的原则教学重点:会计核算基础及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在实务中的具体应用难点思政点:通过讲解会计规范,引导同学们树立法治意识,认识到遵守会计法思政点规是每个会计人员的责任。教学方法手段教学媒介采用教材、板书、多媒体相结合。媒介教学本节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法和案例法教学启发学生思考、讨论与互动。组织方式课内实践环节:实践课外实践环节:环节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10分钟)一回顾上节课内容,提问学生对会计基本职能和基本假设的理解。2.导入新课(10分钟)一通过提问“会计信息对谁重要?”引入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和质量要求。3.新课讲授(50分钟)详细讲解会计基础、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质量要求,以及会计规范与会计机构的设置。一思政点:强调会计规范对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性。4.案例分析(10分钟)一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案例,讨论其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专业技能 掌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在实务中的应用 职业道德 了解会计准则体系,会计机构设置的原则 教学 重点 难点 思政 点 教学重点:会计核算基础及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教学难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在实务中的具体应用 思政点:通过讲解会计规范,引导同学们树立法治意识,认识到遵守会计法 规是每个会计人员的责任。 教学 方法 手段 媒介 教学媒介采用教材、板书、多媒体相结合。 教学 组织 方式 本节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法和案例法教学启发学生思考、讨论与互动。 实践 环节 课内实践环节: 课外实践环节: 教学过程 1. 复习提问 (10 分钟) - 回顾上节课内容,提问学生对会计基本职能和基本假设的理解。 2. 导入新课 (10 分钟) - 通过提问“会计信息对谁重要?”引入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和质量要求。 3. 新课讲授 (50 分钟) - 详细讲解会计基础、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质量要求,以及会计规范与 会计机构的设置。 - 思政点:强调会计规范对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性。 4. 案例分析 (10 分钟) - 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案例,讨论其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5.归纳总结(6分钟)一总结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性,以及会计规范对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作用。6.布置作业(2分钟)一要求学生调查并撰写关于会计规范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报告。7.确定预习内容(2分钟)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课次第3次//单学时2周次第3教学周项目二元知识项目二:任务一、二教学题目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单元教学环境设计与说明本次课/本单元教学的环境设计与安排组织安排熟知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基本内容,熟悉会计要素的含义与特理论知识征、常用的会计计量属性。教学目标及达掌握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与构成,能正确划分会计要素,并指出专业技能成度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要素。职业道德客观、公正、准确确认会计要素教学重点:正确划分会计要素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会计六要素含义的理解与运用难点思政点:通过讲解会计要素,引导同学们认识到会计工作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思政点重要性。教学方法教学媒介采用教材、板书、多媒体相结合。手段媒介教学本节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法和案例法教学启发学生思考、讨论与互动。组织方式
5. 归纳总结 (6 分钟) - 总结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性,以及会计规范对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作用。 6. 布置作业 (2 分钟) - 要求学生调查并撰写关于会计规范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报告。 7. 确定预习内容 (2 分钟) -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 课次 /单 元 第 3 次/ 项目二 学时 2 周次 第 3 教学周 知识 单元 项目二:任务一、二 教学题目 会计对象、会计要素 教学环境设计与 组织安排 说明本次课/本单元教学的环境设计与安排 教学 目标 及达 成度 理论知识 熟知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基本内容,熟悉会计要素的含义与特 征、常用的会计计量属性。 专业技能 掌握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与构成,能正确划分会计要素,并指出 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要素。 职业道德 客观、公正、准确确认会计要素 教学 重点 难点 思政 点 教学重点:正确划分会计要素 教学难点:会计六要素含义的理解与运用 思政点:通过讲解会计要素,引导同学们认识到会计工作对国家经济发展的 重要性。 教学 方法 手段 媒介 教学媒介采用教材、板书、多媒体相结合。 教学 组织 方式 本节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法和案例法教学启发学生思考、讨论与互动

课内实践环节:实践课外实践环节:环节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10分钟)回顾上节课内容,提问学生对会计信息使用者和质量要求的理解。2.导入新课(10分钟)-通过提问“会计核算什么?”引入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的概念。3.新课讲授(50分钟)-详细讲解会计对象的含义、工业企业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以及会计要素的分类。思政点:强调会计要素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4.案例分析(10分钟)·分析企业会计要素确认的案例,让学生理解会计要素的实际应用。5.归纳总结(6分钟)总结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的重要性,强调会计信息对国家经济决策的贡献。6.布置作业(2分钟)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会计要素在企业决策中作用的分析报告。7.确定预习内容(2分钟)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会计等式。课次第4 次//单学时2周次第4教学周项目二元知识项目二:任务三教学题目会计等式单元教学环境设计与说明本次课/本单元教学的环境设计与安排组织安排
实践 环节 课内实践环节: 课外实践环节: 教学过程 1. 复习提问 (10 分钟) - 回顾上节课内容,提问学生对会计信息使用者和质量要求的理解。 2. 导入新课 (10 分钟) - 通过提问“会计核算什么?”引入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的概念。 3. 新课讲授 (50 分钟) - 详细讲解会计对象的含义、工业企业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以及会计要素的分类。 - 思政点:强调会计要素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 4. 案例分析 (10 分钟) - 分析企业会计要素确认的案例,让学生理解会计要素的实际应用。 5. 归纳总结 (6 分钟) - 总结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的重要性,强调会计信息对国家经济决策的贡献。 6. 布置作业 (2 分钟) -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会计要素在企业决策中作用的分析报告。 7. 确定预习内容 (2 分钟) -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会计等式。 课次 /单 元 第 4 次/ 项目二 学时 2 周次 第 4 教学周 知识 单元 项目二:任务三 教学题目 会计等式 教学环境设计与 组织安排 说明本次课/本单元教学的环境设计与安排

熟知会计等式的基本原理,会计等式之间的勾稽关系,为深入学习会计的基本方法奠定理论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目标及达掌握会计等式的表现形式,掌握基本经济业务的类型及分析对会专业技能成度计等式的影响。职业道德教学重点:会计等式的三种表现形式及经济业务的类型对会计等式的影响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基本经济业务的类型及分析对会计等式的影响难点思政点:通过讲解会计等式,引导同学们理解会计信息对投资者决策的重要思政点性,树立投资者保护意识。教学方法教学媒介采用教材、板书、多媒体相结合。手段媒介1.根据本教学项目的能力目标,拟定若干经济业务:教学2.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几个作业小组,掌握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组织式的影响方式课内实践环节:实践课外实践环节:环节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10分钟)-回顾上节课内容,提问学生对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的理解。2.导入新课(10分钟-通过提问“会计等式如何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引入会计等式的概念
教学 目标 及达 成度 理论知识 熟知会计等式的基本原理,会计等式之间的勾稽关系,为深入学 习会计的基本方法奠定理论基础。 专业技能 掌握会计等式的表现形式,掌握基本经济业务的类型及分析对会 计等式的影响。 职业道德 教学 重点 难点 思政 点 教学重点:会计等式的三种表现形式及经济业务的类型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教学难点:基本经济业务的类型及分析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思政点:通过讲解会计等式,引导同学们理解会计信息对投资者决策的重要 性,树立投资者保护意识。 教学 方法 手段 媒介 教学媒介采用教材、板书、多媒体相结合。 教学 组织 方式 1.根据本教学项目的能力目标,拟定若干经济业务; 2.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几个作业小组,掌握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 式的影响 实践 环节 课内实践环节: 课外实践环节: 教学过程 1. 复习提问 (10 分钟) - 回顾上节课内容,提问学生对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的理解。 2. 导入新课 (10 分钟) - 通过提问“会计等式如何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引入会计等式的概念

3.新课讲授(50分钟)-详细讲解会计等式的三种表现形式及其勾稽关系。-思政点:强调会计等式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的作用。4.案例分析(10分钟)-分析企业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影响的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会计等式的动态平衡。5.归纳总结(6分钟)-总结会计等式的基本原理和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6.布置作业(2分钟)-要求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企业经济业务,记录其对会计等式的影响。7.确定预习内容(2分钟)-预习下一节课内容。通过这些教学过程,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会计的基础知识,还能深刻理解会计工作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课次第 5 次/学时/单2周次第5教学周项目三元知识教学题目项目三:任务一、二会计科目与账户单元教学环境设计与多媒体教室授课组织安排1、理解会计科目的概念;明确会计科目的设置要求;了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和编号。理论知识2、理解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的关系:熟悉会计账户的基本结构教学和金额要素。目标及达能分析和判断简单的社会经济业务内容;能明确试算平衡在成度专业技能会计核算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能根据经济业务设置会计科目,并运用借贷记账法开设账户。职业道德了解会计科目和账户的内容
3. 新课讲授 (50 分钟) - 详细讲解会计等式的三种表现形式及其勾稽关系。 - 思政点:强调会计等式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的作用。 4. 案例分析 (10 分钟) - 分析企业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影响的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会计等式的动态 平衡。 5. 归纳总结 (6 分钟) - 总结会计等式的基本原理和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6. 布置作业 (2 分钟) - 要求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企业经济业务,记录其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7. 确定预习内容 (2 分钟) -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通过这些教学过程,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会计的基础知识,还能深刻理解会计工作 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课次 /单 元 第 5 次/ 项目三 学时 2 周次 第 5 教学周 知识 单元 项目三:任务一、二 教学题目 会计科目与账户 教学环境设计与 组织安排 多媒体教室授课 教学 目标 及达 成度 理论知识 1、理解会计科目的概念;明确会计科目的设置要求;了解会计 科目的分类和编号。 2、理解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的关系;熟悉会计账户的基本结构 和金额要素。 专业技能 能分析和判断简单的社会经济业务内容;能明确试算平衡在 会计核算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能根据经济业务设置会计科目,并 运用借贷记账法开设账户。 职业道德 了解会计科目和账户的内容

教学重点:理解会计科目的概念:明确会计科目的设置要求:理解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的关系。教学难点:了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和编号:会计账户的基本结构和金额要素。教学思政点:本节课通过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到会计工作在维重点难点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强调会计信息的真思政实性、准确性,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通过点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精神。通过讨论和归纳总结,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体现“和谐”的价值追求。教学讲授、讨论角色扮演、练习、实验、研究性学习、实习作业、探究、案方法例、合作学习、指导教学、任务分析、自主学习等。手段媒介教学媒介指教科书、板书、多媒体等教学工具。1.讲解:会计科目的概念、设置原则、分类;会计账户的概念、分类、教学组织基本结构等基础知识。方式2.互动:讨论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的区别与联系。课内实践环节:通过例题设置某公司各项经济内容,让同学们依据经济内容设置相应的会计科目并判断各科目性质,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实践会计科目性质及分类。环节课外实践环节:课外以小组为单位,自已搜集某公司业务登记账户基本账户和T型账户。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5分钟)回顾上节课的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提问学生以检验他们的理解。2.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提问“企业的资产如何进行会计分类?”引入会计科目的概念。3.新课讲授(30分钟)详细讲解会计科目的概念、设置原则、分类,以及会计账户的概念、分类和基本结构
教学 重点 难点 思政 点 教学重点:理解会计科目的概念;明确会计科目的设置要求;理解会计科目 和会计账户的关系。 教学难点:了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和编号;会计账户的基本结构和金额要素。 思政点:本节课通过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到会计工作在维 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强调会计信息的真 实性、准确性,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通过 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体现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中的“敬业”精神。通过讨论和归纳总结,增强学生的合 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体现“和谐”的价值追求。 教学 方法 手段 媒介 讲授、讨论角色扮演、练习、实验、研究性学习、实习作业、探究、案 例、合作学习、指导教学、任务分析、自主学习等。 教学媒介指教科书、板书、多媒体等教学工具。 教学 组织 方式 1.讲解:会计科目的概念、设置原则、分类;会计账户的概念、分类、 基本结构等基础知识。 2.互动:讨论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的区别与联系。 实践 环节 课内实践环节:通过例题设置某公司各项经济内容,让同学们依据经济内容 设置相应的会计科目并判断各科目性质,帮助学生熟练掌握 会计科目性质及分类。 课外实践环节:课外以小组为单位,自己搜集某公司业务登记账户基本账户 和 T 型账户。 教学过程 1. 复习提问 (5 分钟) 回顾上节课的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提问学生以检验他们的理解。 2. 导入新课 (5 分钟) 通过提问“企业的资产如何进行会计分类?”引入会计科目的概念。 3. 新课讲授 (30 分钟) 详细讲解会计科目的概念、设置原则、分类,以及会计账户的概念、分类 和基本结构

4.互动讨论(10分钟)讨论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它们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5.案例分析(20分钟)分析鲲鹏公司经济内容的会计科目设置及其性质,让学生实际操作。6.归纳总结(10分钟)总结会计科目与账户的理论知识,强调它们在会计核算中的核心地位。7.布置作业(5分钟)要求学生简述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区别和联系,并举例说明对会计科目与账户的认识。8.确定预习内容(5分钟)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为学习会计核算方法做准备。通过这样的教学安排,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会计科目与账户的专业知识,还能在思政教育的引导下,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课次第6次/学时/单2周次第6教学周项目四元知识项目四:任务一、教学题目记账方法、借贷记账法二单元教学环境设计与多媒体教室授课组织安排理论知识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和内容教学目标能编制简单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能根据账户记录信息进行及达专业技能试算平衡。成度职业道德
4. 互动讨论 (10 分钟) 讨论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它们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5. 案例分析 (20 分钟) 分析鲲鹏公司经济内容的会计科目设置及其性质,让学生实际操作。 6. 归纳总结 (10 分钟) 总结会计科目与账户的理论知识,强调它们在会计核算中的核心地位。 7. 布置作业 (5 分钟) 要求学生简述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区别和联系,并举例说明对会计科目与账 户的认识。 8. 确定预习内容 (5 分钟)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为学习会计核算方法做准备。 通过这样的教学安排,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会计科目与账户的专业知识,还能在思 政教育的引导下,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 课次 /单 元 第 6 次/ 项目四 学时 2 周次 第 6 教学周 知识 单元 项目四:任务一、 二 教学题目 记账方法、借贷记账法 教学环境设计与 组织安排 多媒体教室授课 教学 目标 及达 成度 理论知识 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和内容 专业技能 能编制简单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能根据账户记录信息进行 试算平衡。 职业道德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沈阳师范大学:《国际经济合作》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三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pdf
- 长春大学:《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九章 股利理论与政策.doc
- 长春大学:《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八章 短期筹资管理.doc
- 长春大学:《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七章 流动资产管理.doc
- 长春大学:《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六章 项目投资管理.doc
- 长春大学:《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五章 资本结构决策.doc
- 长春大学:《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四章 长期筹资方式.doc
- 长春大学:《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三章 财务分析.doc
- 长春大学:《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二章 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doc
- 长春大学:《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一章 财务管理总论.doc
- 长春大学:《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十一章 金融与经济发展.doc
- 长春大学:《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十章 国际金融.doc
- 长春大学:《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doc
- 长春大学:《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八章 货币政策.doc
- 长春大学:《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七章 货币供求与均衡.doc
- 长春大学:《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六章 中央银行.doc
- 长春大学:《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五章 商业银行.doc
- 长春大学:《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四章 金融机构.doc
- 长春大学:《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三章 金融市场.doc
- 长春大学:《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二章 信用与利息.doc
-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经济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pdf
- 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汇编(共五十三门).pdf
- 中国政法大学:2012版商学院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pdf
- 沈阳师范大学:《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共五章).pdf
- 《成本会计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一章 成本计算分步法.ppt
- 《成本会计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章 成本计算分批法.ppt
- 《成本会计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成本计算品种法.ppt
- 《成本会计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八章 生产类型与成本计算方法.pdf
- 《成本会计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的划分.ppt
- 《成本会计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生产损失.ppt
- 《成本会计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辅助生产费用.ppt
- 《成本会计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制造费用.ppt
- 《成本会计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人工费用.ppt
- 《成本会计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材料费用.pdf
- 《成本会计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绪论 COST ACCOUNTING.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