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2012版商学院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资本论导读》教学大纲齐勇编写
《资本论导读》教学大纲 齐勇 编写

资本论导读目录课程简介:6教材:6任课教师教学、科研简历:.6主要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6参考书目:第一讲绪论..一、马克思的研究和写作过程9.9二、学习《资本论》的意义三、《资本论》的不足.10四、复习与思考题.10拓展阅读书目:.10第二讲七篇序言和跋11一、介绍《资本论一一政治经济学批判》11二、《资本论》第一卷是一个单独的体系11三、《资本论》第一卷的篇章结构.11四、介绍威廉·沃尔弗11五、论述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12六、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3复习和思考题:13拓展阅读书目:13第三讲.14第一篇商品和货币...14第一节.14一、第一篇商品和货币的主要内容.14二、第一篇研究的主要问题..14三、第一章商品的主要内容和内在逻辑关系.14第二节讲解第一章第4节商品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15一、商品的拜物教性质是从商品的形式本身发生的.15二、商品的拜物教性质是商品生产关系的必然产物..15三、商品的拜物教性质不存在于商品生产社会以外的社会形态中.15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陷入商品拜物教的幻觉之中。..15第三节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遭遇到的挑战..15、组织课堂讨论:.15二、复习与思考题:.16拓展阅读书目:..16第四讲第二篇或者是第四章货币转化为资本..17第一节,17一、第二篇或者是第四章货币转化为资本是研究简单商品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的过渡17二、本章的中心和研究的主要问题.17
资本论导读 1 目 录 课程简介:.6 教材:.6 任课教师教学、科研简历:.6 主要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6 参考书目:.7 第一讲 绪 论.9 一、马克思的研究和写作过程.9 二、学习《资本论》的意义.9 三、《资本论》的不足.10 四、复习与思考题.10 拓展阅读书目:.10 第二讲 七篇序言和跋. 11 一、介绍《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 11 二、《资本论》第一卷是一个单独的体系. 11 三、《资本论》第一卷的篇章结构. 11 四、介绍威廉•沃尔弗. 11 五、论述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12 六、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3 复习和思考题:.13 拓展阅读书目:.13 第三讲.14 第一篇 商品和货币.14 第一节.14 一、第一篇 商品和货币的主要内容.14 二、第一篇研究的主要问题.14 三、第一章 商品的主要内容和内在逻辑关系.14 第二节 讲解第一章第 4 节商品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15 一、商品的拜物教性质是从商品的形式本身发生的 .15 二、商品的拜物教性质是商品生产关系的必然产物 .15 三、商品的拜物教性质不存在于商品生产社会以外的社会形态中 .15 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陷入商品拜物教的幻觉之中。 .15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遭遇到的挑战.15 一、组织课堂讨论:.15 二、复习与思考题:.16 拓展阅读书目:.16 第四讲 第二篇或者是第四章货币转化为资本.17 第一节.17 一、第二篇或者是第四章 货币转化为资本是研究简单商品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的过渡17 二、本章的中心和研究的主要问题.17

商学院经济学专业三、第四章货币转化为资本的主要内容及其逻辑关系.17第二节..17一、1.资本总公式..17二、2.总公式的矛盾.17第三节....18一、结合中国、外国的经济史讲解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18二、资本、雇佣劳动是历史的范畴.18三、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18四、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18复习与思考题:.18拓展阅读书目:.18..19第五讲,第三篇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19第一节.19..19第二节...、劳动力的剥削程度,.19二、产品价值在产品相应部分上的表现.19三、西尼耳的“最后一小时”..19.20第三节讲解第八章工作日..20一、讲解1.工作日的界限二、讲解2.对剩余劳动的贪欲。工厂主和领主。.20三、讲解3和4两节.20四、讲解5和6两节..20五、讲解7.争取正常工作日的斗争。英国工厂立法对其他国家的影响...20.21复习与思考题:拓展阅读书目:..21...22第六讲第四篇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22..22第一节..第二节讲解第十一章协作..22.22第二三节讲解第十二章分工和工场手工业...23复习与思考题:...24拓展阅读书目:第七讲,.25...25第十三章机器和大工业第一节...25.25一、机械业和大工业二、本篇内容的逻辑关系..25..25三、讲解1.机器的发展..四、讲解2.机器的价值向产品的转移.25..25五、讲解3.机器生产对工人的直接影响六、讲解4.工厂.262
商学院经济学专业 2 三、第四章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主要内容及其逻辑关系 .17 第二节.17 一、1.资本总公式.17 二、2.总公式的矛盾.17 第三节.18 一、结合中国、外国的经济史讲解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18 二、资本、雇佣劳动是历史的范畴.18 三、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18 四、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18 复习与思考题:.18 拓展阅读书目:.18 第五讲.19 第三篇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19 第一节.19 第二节.19 一、劳动力的剥削程度.19 二、产品价值在产品相应部分上的表现.19 三、西尼耳的“最后一小时”.19 第三节 讲解第八章工作日.20 一、讲解 1.工作日的界限.20 二、讲解 2.对剩余劳动的贪欲。工厂主和领主。 .20 三、讲解 3 和 4 两节.20 四、讲解 5 和 6 两节.20 五、讲解 7.争取正常工作日的斗争。英国工厂立法对其他国家的影响 .20 复习与思考题:.21 拓展阅读书目:.21 第六讲.22 第四篇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22 第一节.22 第二节 讲解第十一章 协作.22 第二三节 讲解第十二章 分工和工场手工业.22 复习与思考题:.23 拓展阅读书目:.24 第七讲.25 第十三章 机器和大工业.25 第一节.25 一、机械业和大工业.25 二、本篇内容的逻辑关系.25 三、讲解 1.机器的发展.25 四、讲解 2.机器的价值向产品的转移.25 五、讲解 3.机器生产对工人的直接影响.25 六、讲解 4.工厂.26

资本论导读第二节.26一、讲解5.工人和机器之间的斗争.26二、讲解6.关于被机器排挤的工人会得到补偿的理论...26三、讲解7.工人随机器生产的发展而被排斥和吸引。...26第三节...26一、讲解8大工业所引起的工场手工业、手工业和家庭劳动的革命.26二、9.工厂法(卫生条款和教育条款)。它在英国的普遍实行...26三、讲解10.大工业与农业...27复习与思考题:..27...27拓展阅读书目:第八讲,...28.28第五篇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一、本篇主要内容..28...28二、讲解第十四章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主要内容复习与思考题:.28拓展阅读书目...28.29第九讲..第七篇资本的积累过程..29第一节...29第二十一章简单再生产内容.29第二节。.30第二十二章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30..30第三节....30第二十三章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一、资本的有机构成及其变化.31二、个别资本的增长一一资本的积聚和集中.31三、资本积累和相对人口过剩..31四、简单介绍相对过剩人口的几种形式:.31五、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及其效应..31复习与思考题:..32拓展阅读书目:..32第十讲。..33...33第七篇资本的积累过程第二十四章所谓原始积累...3.第一节..33...33第二十四章所谓原始积累..35第二节第三节如何理解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的理论?..35...36第二十五章现代殖民理论的主要内容复习与思考题:.36拓展阅读书目:..363
资本论导读 3 第二节.26 一、讲解 5.工人和机器之间的斗争.26 二、讲解 6.关于被机器排挤的工人会得到补偿的理论 .26 三、讲解 7.工人随机器生产的发展而被排斥和吸引。 .26 第三节.26 一、讲解 8.大工业所引起的工场手工业、手工业和家庭劳动的革命 .26 二、9.工厂法(卫生条款和教育条款)。它在英国的普遍实行 .26 三、讲解 10.大工业与农业.27 复习与思考题:.27 拓展阅读书目:.27 第八讲.28 第五篇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28 一、本篇主要内容.28 二、讲解第十四章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主要内容 .28 复习与思考题:.28 拓展阅读书目.28 第九讲.29 第七篇 资本的积累过程.29 第一节.29 第二十一章 简单再生产内容.29 第二节.30 第二十二章 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30 第三节.30 第二十三章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30 一、资本的有机构成及其变化.31 二、个别资本的增长——资本的积聚和集中.31 三、资本积累和相对人口过剩.31 四、简单介绍相对过剩人口的几种形式:.31 五、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及其效应.31 复习与思考题:.32 拓展阅读书目:.32 第十讲.33 第七篇 资本的积累过程.33 第二十四章 所谓原始积累.33 第一节.33 第二十四章 所谓原始积累.33 第二节.35 第三节 如何理解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的理论? .35 第二十五章 现代殖民理论的主要内容.36 复习与思考题:.36 拓展阅读书目:.36

商学院经济学专业第十一讲《资本论》第二卷.37第一节.37一、《资本论》第二卷的对象和中心..37..37二、《资本论》第二卷的结构和内容三、《资本论》第二卷的地位和意义..37第二节讲解第二卷第一、二篇....38.38第一篇资本循环理论第二篇资本周转理论,..38第三节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39...39一、社会资本与单个资本..二、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40三、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40.40四、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复习与思考题:.41拓展阅读书目:.41第十二讲《资本论》第三卷.42..42第一节介绍《资本论》第三卷...、《资本论》第三卷研究对象.42二、《资本论》第三卷中心.43三、《资本论》第三卷结构......43第三节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44第十三讲关于第九章转型问题的争论.46第9章一般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和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46第10章一般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市场价格和市场价值。超额利润...47、研究对象和研究次序.47..47二、本章结构三、重点讲解第二部分.47一部门内部竞争与市场价值形成--复习与思考题:..48拓展阅读书目:..48.49第十四讲,第三篇利润率倾向下降的规律..49第十三章规律本身的含义.49第十四章作用相反的各种原因..50第十五章规律的各种内部矛盾的展开.50..51复习与思考题:拓展阅读书目:...51第十五讲..52..52第四篇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转化为商品经营第五篇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生息资本..52第六篇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生息资本(续)..52第一节马克思的生息资本和利息理论的主要内容.52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股份制的论述及其现实意义.534
商学院经济学专业 4 第十一讲 《资本论》第二卷.37 第一节.37 一、《资本论》第二卷的对象和中心.37 二、《资本论》第二卷的结构和内容.37 三、《资本论》第二卷的地位和意义.37 第二节 讲解第二卷第一、二篇.38 第一篇 资本循环理论.38 第二篇 资本周转理论.38 第三节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39 一、社会资本与单个资本.39 二、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40 三、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40 四、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40 复习与思考题:.41 拓展阅读书目:.41 第十二讲 《资本论》第三卷.42 第一节 介绍《资本论》第三卷.42 一、《资本论》第三卷研究对象.42 二、《资本论》第三卷中心.43 三、《资本论》第三卷结构.43 第三节 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44 第十三讲 关于第九章转型问题的争论.46 第 9 章 一般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和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46 第 10 章 一般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 市场价格和市场价值。超额利润 .47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次序.47 二、本章结构.47 三、重点讲解第二部分——部门内部竞争与市场价值形成 .47 复习与思考题:.48 拓展阅读书目:.48 第十四讲.49 第三篇 利润率倾向下降的规律.49 第十三章 规律本身的含义.49 第十四章 作用相反的各种原因.50 第十五章 规律的各种内部矛盾的展开.50 复习与思考题:.51 拓展阅读书目:.51 第十五讲.52 第四篇 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转化为商品经营.52 第五篇 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生息资本.52 第六篇 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生息资本(续).52 第一节 马克思的生息资本和利息理论的主要内容.52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股份制的论述及其现实意义 .53

资本论导读第十六讲马克思的地租理论,..56第一节马克思地租理论的主要内容..56第三节课堂讨论:...56复习与思考题:.57拓展阅读书目:..57第十七讲...58第七篇各种收入及其源泉....58第四十八章三位一体的公式...58..58第四十九章关于生产过程的分析第五十章分配关系和生产关系..59复习与思考题:.60拓展阅读书目:..60n
资本论导读 5 第十六讲 马克思的地租理论.56 第一节 马克思地租理论的主要内容.56 第三节 课堂讨论:.56 复习与思考题:.57 拓展阅读书目:.57 第十七讲.58 第七篇 各种收入及其源泉.58 第四十八章 三位一体的公式.58 第四十九章 关于生产过程的分析.58 第五十章 分配关系和生产关系.59 复习与思考题:.60 拓展阅读书目:.60

商学院经济学专业课程简介:《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著作,作为面向经济学系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基础理论课,它的研究对象是以一定的社会生产力状况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以及与其相联系的经济运行机制。它的主要内容包括:通过对《资本论》的介绍,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实质和基本规律;懂得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必然为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规律;了解资本主义在当代的新特点、新变化以及当代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的主要方面和主要内容:了解资本主义经济中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规律的有关知识:把握马克思关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特征的一些天才设想。把马克思《资本论》作为革命的理论武器和经济建设的理论宝库两者结合起来,着力阐明了《资本论》所揭示的规律,旨在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伟大实践。另一方面又结合各章内容,专门介绍与评析了资产阶级经济理论,旨在将马克思主义部分经济理论与资产阶级理论作比较,使学习者能加深对政治经济学原理的理解,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各种经济问题和解释经济现象的能力。教材:马克思,《资本论》第一、二、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任课教师教学、科研简历:自1998年7月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中国北京市委党校任教,先后在市委党校主体班、研究生班讲授《公司治理理论》、《资本论与当代》等专题课:在本科生班、专科生班讲授政治经济学、经济学原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世界经济等几门基础课和专业课。2003年3月因为工作调动到我校商学院任教,担任讲师,从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说史两门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从教以来,共发表专著、编著、论文等多部,累计50余万字。其中2001年至今,在《当代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经济论坛》等核心期刊上共发表学术论文数篇,参与北京市政府课题3项。曾作为与会代表参加2002年全国党校系统《资本论》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十次会议。主要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计划第1—17周讲解,第18周复习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七篇序言和跋,是重点,用一次课。讲解《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方法和理论结构特点;第一篇商品和货币是重点,用1次课:第二篇货币转化为资本是重点,用1次课:第三篇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重点,用一次课。讲述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工作日;第四篇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重点,用二次课。资本主义生产的几个阶段即简单协作、分工和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的特点及对资本主义生产的影响:第六篇工资,不是重点,可以不讲。工资的本质和工资的国民差异问题;第七篇资本的积累过程,是重点,用两次至三次课;讲述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原始积累的本质等问题。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其中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第二篇资本周转不讲。6
商学院经济学专业 6 课程简介: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著作,作为面向经济学系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基础理论课,它的 研究对象是以一定的社会生产力状况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以及与其相联 系的经济运行机制。它的主要内容包括:通过对《资本论》的介绍,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实质 和基本规律;懂得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必然为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规律;了解资本主义在当代的 新特点、新变化以及当代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的主要方面和主要内容;了解资本主义经济中反映 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规律的有关知识;把握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特征的一些天才设 想。把马克思《资本论》作为革命的理论武器和经济建设的理论宝库两者结合起来,着力阐明了《资 本论》所揭示的规律,旨在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伟大实践。另一方面又结合各章内容, 专门介绍与评析了资产阶级经济理论,旨在将马克思主义部分经济理论与资产阶级理论作比较,使 学习者能加深对政治经济学原理的理解,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各种经济问题和解释经济现象的能 力。 教材: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二、三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 任课教师教学、科研简历: 自 1998 年 7 月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中国北京市委党校任教,先后在市委党校主体班、研 究生班讲授《公司治理理论》、《资本论与当代》等专题课;在本科生班、专科生班讲授政治经济学、 经济学原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世界经济等几门基础课和专业课。2003 年 3 月因为工作调动到 我校商学院任教,担任讲师,从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说史两门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从教 以来,共发表专著、编著、论文等多部,累计 50 余万字。其中 2001 年至今,在《当代经济研究》、 《经济学动态》、《经济论坛》等核心期刊上共发表学术论文数篇,参与北京市政府课题 3 项。曾作 为与会代表参加 2002 年全国党校系统《资本论》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十次会议。 主要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计划第 1—17 周讲解,第 18 周复习 第一卷 资本的生产过程 七篇序言和跋,是重点,用一次课。讲解《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方法和理论结构特点; 第一篇 商品和货币是重点,用 1 次课; 第二篇 货币转化为资本是重点,用 1 次课; 第三篇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重点,用一次课。讲述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不变资本和可 变资本的划分;工作日; 第四篇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重点,用二次课。资本主义生产的几个阶段即简单协作、分 工和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的特点及对资本主义生产的影响; 第六篇 工资,不是重点,可以不讲。工资的本质和工资的国民差异问题; 第七篇 资本的积累过程,是重点,用两次至三次课;讲述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原始积 累的本质等问题。 第二卷 资本的流通过程,其中 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第二篇 资本周转不讲

资本论导读第三篇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是重点,用二次课。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第一篇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第二篇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第三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是重点,用两次课。第四篇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转化为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商人资本)不讲。第五篇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生息资本。第五篇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生息资本(续)是重点,用两次课。第六篇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是重点,用一次课。第七篇各种收入及其源泉,是重点,用一次课。第18周考试参考书目:1.《资本论》第1、2、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6月版。2.《剩余价值理论》,人民出版社1975年11月版。3.《欧洲近代经济史》,约瑟夫·库利舍尔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9月版。4.《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吴易风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10月版。5.《政治经济学史》,卢森贝著,三联书店1959年1月版。6.《从古典经济学派到马克思》,陈岱孙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第2版。7.《英国古典经济理论》,吴易风著,商务印书馆1996年8月版。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6月版。9.《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10月第2版。10.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7011,《毛泽东选集》1-5卷,人民出版社197812.《邓小平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199313.《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选集》,季陶达主编,有关新历史学派部分。14.《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亚当·斯密著,商务印书馆1972年12月版15.《政治经济学新原理》,西斯蒙第著,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16.《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李嘉图著,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17.《经济学原理》上卷,马歇尔著,商务印书馆。18: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上下册),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19.迈克尔·佩罗曼著,《资本主义的诞生一一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一种诠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版20.[苏】卢森贝著:《《资本论)注释》(1-3册),三联书店出版196321.北大经济系:《(资本论)释义》(1-3册),北京出版社198222:《政治经济学方法论史》,刘永估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8年10月版23.卫兴华、顾学荣主编:《政治经济学原理(全国自考经管类用)》,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24.蒋学模主编:《政治经济教材》(第七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525.谈世中:《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26.《拉丁美洲史稿》马克思·韦搏:《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27.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28.斯威齐:《资本主义发展论》7
资本论导读 7 第三篇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是重点,用二次课。 第三卷 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第一篇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第二篇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第三 篇 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是重点,用两次课。 第四篇 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转化为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商人资本)不讲。 第五篇 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生息资本。第五篇 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生息资本 (续)是重点,用两次课。 第六篇 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是重点,用一次课。 第七篇 各种收入及其源泉,是重点,用一次课。 第 18 周 考试 参考书目: 1.《资本论》第 1、2、3 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 6 月版。 2.《剩余价值理论》,人民出版社 1975 年 11 月版。 3.《欧洲近代经济史》,约瑟夫•库利舍尔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 年 9 月版。 4.《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吴易风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年 10 月版。 5.《政治经济学史》,卢森贝著,三联书店 1959 年 1 月版。 6.《从古典经济学派到马克思》,陈岱孙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年 10 月第 2 版。 7.《英国古典经济理论》,吴易风著,商务印书馆 1996 年 8 月版。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 6 月版。 9.《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 10 月第 2 版。 10.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 1970 11.《毛泽东选集》1-5 卷,人民出版社 1978 12.《邓小平文选》1-3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13.《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选集》,季陶达主编,有关新历史学派部分。 14.《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亚当•斯密著,商务印书馆 1972 年 12 月版 15.《政治经济学新原理》,西斯蒙第著,商务印书馆 1977 年版。 16.《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李嘉图著,商务印书馆 1977 年版。 17.《经济学原理》上卷,马歇尔著,商务印书馆。 18.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上下册),中国发展出版社 1992 19.迈克尔•佩罗曼著,《资本主义的诞生——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一种诠释》,广西师范大学 出版社 2001 年 9 月版 20.[苏] 卢森贝著:《〈资本论〉注释》(1-3 册),三联书店出版 1963 21.北大经济系:《〈资本论〉释义》(1-3 册),北京出版社 1982 22.《政治经济学方法论史》,刘永佶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88 年 10 月版 23.卫兴华、顾学荣主编:《政治经济学原理(全国自考经管类用)》,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3 24.蒋学模主编:《政治经济教材》(第七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3.5 25.谈世中:《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 26.《拉丁美洲史稿》马克思•韦搏:《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 27.布罗代尔:《15 至 18 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28.斯威齐:《资本主义发展论》

商学院经济学专业29.保尔·芒图:《18世纪英国产业革命》30.中国青年出版社:《西欧封建社会》31.中国青年出版社:《推动历史进程的工业革命》32.曼德尔:《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33.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34.大卫科兹:《来自上层的革命一一苏联体制的终结》35.徐崇温:《西方马克思主义》36.王珏:《世界经济史》8
商学院经济学专业 8 29.保尔•芒图:《18 世纪英国产业革命》 30.中国青年出版社:《西欧封建社会》 31.中国青年出版社:《推动历史进程的工业革命》 32.曼德尔:《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3.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 34.大卫科兹:《来自上层的革命——苏联体制的终结》 35.徐崇温:《西方马克思主义》 36.王珏:《世界经济史》

资本论导读第一讲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马克思研究和写作《资本论》的过程,以及学习《资本论》的意义,用什么样的方法学习。学时分配:3课时一、马克思的研究和写作过程(一)第一阶段,1843年一1849年,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初步形成时期(二)第二阶段,1850年一1859年,马克思经济学体系基本建立时期(三)第三阶段,1859年一1867年,马克思经济学体系最终确立时期(四)第四阶段,1867年9月一1895年8月5日,恩格斯的贡献(五)第五阶段,考茨基时期,《资本论》第四卷的出版二、学习《资本论》的意义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的教授们上世纪末在校内征询推选出谁是人类第二个千年的“千年第一学人”。投票结果马克思位居第一,早已被习惯公认第一的爱因斯坦却屈居第二。执政的工党在“千年来最伟大的思想家”评选中,把马克思评为第一名。2005年7月,英国BBC策划了一个“谁是现今英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哲学家”的公众调查节目,马克思以27.93%的得票率荣登榜首,第二位的苏格兰哲学家大卫·休谟得票率为12.6%,远远落在其后。柏拉图、康德、苏格拉底、亚里斯多德等更是望尘莫及,黑格尔甚至没进前20名。主持人布拉格说,刚看到马克思得到这么多票感到很吃惊,不过,仔细想想也不觉得这有什么奇怪。马克思似乎对全世界的主要问题都给出了答案。这非常迎合人心。英国《经济学家》认为资本主义是有效的,马克思已经过时了,希望其读者选休谟,把马克思从候选名单上拉下来。但英国公众得出了自己的决断。很多人认为今天世界发生的一切并不能否定马克思,只能证实他写的内容。英国《卫报》2002年的一篇文章称:“的确,现代世界经济与他1848年在《共产党宣言》中描述的资本主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相像。”剑桥大学政治学教授加里斯特·琼斯说:《共产党宣言》“虽然出版于1848年,但我们现在经常谈到的全球化、裁员、跨国公司、世界经济朝这个或那个方向发展,所有这些内容书中都能找到,它有令人惊的现实意义,任何其他文献都没有这个力量。”《卡尔·马克思传》的作者朗西斯·未恩对这种结果并不感到奇怪。他说:“20世纪忽视了他或把他当作一个不一样的马克思。如今,人们刚开始发现他的辉煌,他的确在回归。现在是我们让马克思成为21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的时候了,这是他应得的机会。”马克思重返欧洲且被大众所接受,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全球化浪潮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困惑着劳工阶层。全球化拉平了国家间的距离,让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人民摆脱贫困,但也加剧了资本家的财富集中,欧美国家的中产阶级因生产、技术和资金的全球流动而被涮到劳工阶层队伍中。联合国最近报告估计,全球2%的富人拥有全球逾50%的财富,而全球50%的穷人仅拥有1%的财富。所以有学者认为马克思的重要性、预见性和伟大性到21世纪才能充分显示。中国社科院哲学所魏小萍教授说:“马克思对人类社会结束资本主义命运的预言虽然显得过于乐观,但是马克思以消灭剥削和压迫为宗旨的人类解放思想仍然是人们今天探索替代资本主义社会模式、构建人类理想社会的最为宝贵的思想资源。”这也许是过了100多年后马克思才被西方人视9
资本论导读 9 第一讲 绪 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马克思研究和写作《资本论》的过程,以及学习《资 本论》的意义,用什么样的方法学习。 学时分配:3 课时 一、马克思的研究和写作过程 (一)第一阶段,1843 年—1849 年,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初步形成时期 (二)第二阶段,1850 年—1859 年,马克思经济学体系基本建立时期 (三)第三阶段,1859 年—1867 年,马克思经济学体系最终确立时期 (四)第四阶段,1867 年 9 月—1895 年 8 月 5 日,恩格斯的贡献 (五)第五阶段,考茨基时期,《资本论》第四卷的出版 二、学习《资本论》的意义 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的教授们上世纪末在校内征询推选出谁是人类第二个千年的“千年第一 学人”。投票结果马克思位居第一,早已被习惯公认第一的爱因斯坦却屈居第二。 执政的工党在“千年来最伟大的思想家”评选中,把马克思评为第一名。 2005 年 7 月,英国 BBC 策划了一个“谁是现今英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哲学家”的公众调查节 目,马克思以 27.93%的得票率荣登榜首,第二位的苏格兰哲学家大卫•休谟得票率为 12.6%,远远 落在其后。柏拉图、康德、苏格拉底、亚里斯多德等更是望尘莫及,黑格尔甚至没进前 20 名。主 持人布拉格说,刚看到马克思得到这么多票感到很吃惊,不过,仔细想想也不觉得这有什么奇怪。 马克思似乎对全世界的主要问题都给出了答案。这非常迎合人心。英国《经济学家》认为资本主义 是有效的,马克思已经过时了,希望其读者选休谟,把马克思从候选名单上拉下来。但英国公众得 出了自己的决断。 很多人认为今天世界发生的一切并不能否定马克思,只能证实他写的内容。 英国《卫报》2002 年的一篇文章称:“的确,现代世界经济与他 1848 年在《共产党宣言》中 描述的资本主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相像。” 剑桥大学政治学教授加里斯特•琼斯说:《共产党宣言》“虽然出版于 1848 年,但我们现在经常 谈到的全球化、裁员、跨国公司、世界经济朝这个或那个方向发展,所有这些内容书中都能找到, 它有令人惊讶的现实意义,任何其他文献都没有这个力量。” 《卡尔•马克思传》的作者弗朗西斯•未恩对这种结果并不感到奇怪。他说:“20 世纪忽视了他, 或把他当作一个不一样的马克思。如今,人们刚开始发现他的辉煌,他的确在回归。现在是我们让 马克思成为 21 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的时候了,这是他应得的机会。” 马克思重返欧洲且被大众所接受,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全球化浪潮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困惑着劳 工阶层。全球化拉平了国家间的距离,让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人民摆脱贫困,但也加剧了资本家的财 富集中,欧美国家的中产阶级因生产、技术和资金的全球流动而被涮到劳工阶层队伍中。联合国最 近报告估计,全球 2%的富人拥有全球逾 50%的财富,而全球 50%的穷人仅拥有 1%的财富。所以 有学者认为马克思的重要性、预见性和伟大性到 21 世纪才能充分显示。 中国社科院哲学所魏小萍教授说:“马克思对人类社会结束资本主义命运的预言虽然显得过于 乐观,但是马克思以消灭剥削和压迫为宗旨的人类解放思想仍然是人们今天探索替代资本主义社会 模式、构建人类理想社会的最为宝贵的思想资源。”这也许是过了 100 多年后马克思才被西方人视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汇编(共五十三门).pdf
-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经济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pdf
-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基础会计》课程授课教案.pdf
- 沈阳师范大学:《国际经济合作》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三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pdf
- 长春大学:《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九章 股利理论与政策.doc
- 长春大学:《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八章 短期筹资管理.doc
- 长春大学:《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七章 流动资产管理.doc
- 长春大学:《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六章 项目投资管理.doc
- 长春大学:《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五章 资本结构决策.doc
- 长春大学:《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四章 长期筹资方式.doc
- 长春大学:《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三章 财务分析.doc
- 长春大学:《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二章 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doc
- 长春大学:《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一章 财务管理总论.doc
- 长春大学:《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十一章 金融与经济发展.doc
- 长春大学:《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十章 国际金融.doc
- 长春大学:《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doc
- 长春大学:《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八章 货币政策.doc
- 长春大学:《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七章 货币供求与均衡.doc
- 长春大学:《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六章 中央银行.doc
- 长春大学:《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五章 商业银行.doc
- 沈阳师范大学:《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共五章).pdf
- 《成本会计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一章 成本计算分步法.ppt
- 《成本会计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章 成本计算分批法.ppt
- 《成本会计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成本计算品种法.ppt
- 《成本会计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八章 生产类型与成本计算方法.pdf
- 《成本会计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的划分.ppt
- 《成本会计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生产损失.ppt
- 《成本会计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辅助生产费用.ppt
- 《成本会计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制造费用.ppt
- 《成本会计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人工费用.ppt
- 《成本会计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材料费用.pdf
- 《成本会计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绪论 COST ACCOUNTING.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