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Power System Analysis(一)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3
文件大小:46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Power System Analysis(一)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电力系统分析(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电力系统分析(一)Power System Analysis(一) 课程编码:Z105041 总学时/总学分:40/2.5 理论学时:40实验学时: 适用专业: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开课单位:机械电气工程学院 一、课程性质及目的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方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2、课程目的:使学生全面了解电力系统的组成和稳定运行方式,深入理解电网各元件的特性,数 学模型和相互之间的关系,掌握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一定程度地掌握计 算机计算电力系统潮流的方法,逐步培有学生树立工程观点及处理实际问题能力。 二、课程内容及要求 1.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及要求 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2学时 教学内容:电力系统的组成和特点、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和规定、电力系统的接线方式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的主要内容 重点掌握: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电能质量及各种电压等级的适用范围 牧学要求:本章应使学生建立起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理解并掌握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电能质量, 接线方式的特点及各种电压等级的适用范围,了解电力系统工程学科和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的内涵及 我国电力工业和电力系统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第二章电力网络元件参数和等值电路6学时 教学内容:架空输电线路的参数、架空输电线路的等值电路、变压器的等值电路和参数、标么值 重点掌握:变压器、线路的参数和模型、以及电力网铬的模型。 教学要求:本章主要阐述电力线路结构及等值电路、变压器的等值电路、发电机及负荷的等值电路、 标么制。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变压器、线路的参数和模型、以及电力网络的模型。 第三章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16学时 教学内容:基本概念、开式网的电压和功率分布计算、简单闭式网的电压和功率分布计算、复杂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数学模型、牛顿一拉夫逊潮流计算、P-Q分解法潮流计算 重点掌握:简单网络的功率分布和电压损耗的计算、复杂网络数学模型的建立,节点电压方程的解

电力系统分析(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电力系统分析(一)Power System Analysis(一) 课程编码:Z105041 总学时/总学分:40/2.5 理论学时:40 实验学时: 适用专业: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开课单位:机械电气工程学院 一、课程性质及目的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方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2、课程目的:使学生全面了解电力系统的组成和稳定运行方式,深入理解电网各元件的特性,数 学模型和相互之间的关系,掌握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一定程度地掌握计 算机计算电力系统潮流的方法,逐步培育学生树立工程观点及处理实际问题能力。 二、课程内容及要求 1.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及要求 第一章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2 学时 教学内容: 电力系统的组成和特点 、 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和规定 、 电力系统的接线方式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的主要内容 重点掌握: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电能质量及各种电压等级的适用范围 教学要求:本章应使学生建立起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理解并掌握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电能质量, 接线方式的特点及各种电压等级的适用范围,了解电力系统工程学科和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的内涵及 我国电力工业和电力系统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第二章 电力网络元件参数和等值电路 6 学时 教学内容:架空输电线路的参数 、架空输电线路的等值电路、变压器的等值电路和参数、 标幺值 重点掌握:变压器、线路的参数和模型、以及电力网络的模型。 教学要求:本章主要阐述电力线路结构及等值电路、变压器的等值电路、发电机及负荷的等值电路、 标幺制。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变压器、线路的参数和模型、以及电力网络的模型。 第三章 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16 学时 教学内容: 基本概念 、开式网的电压和功率分布计算、简单闭式网的电压和功率分布计算、复杂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数学模型 、牛顿—拉夫逊潮流计算、P-Q 分解法潮流计算 重点掌握:简单网络的功率分布和电压损耗的计算、复杂网络数学模型的建立,节点电压方程的解

算。 教学要求:本章主要阐述电力线路和变压器运行状况的计算和分析以及简单电力网铭的湖流分布及 其控制、复杂网络数学模型的建立、节点电压方程的解算以及解线性方程组的稀疏技术。加强学生 对电力系统运行潮流的了解,培养计算能力,重点掌握简单网络的功率分布和电压损耗的计算、复 杂网络数学模型的建立,节点电压方程的解算。它是复杂电力系统稳态和暂态运行分析的基础。 第四章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和频率调整 6学时 教学内容:概述、自动调速系统、电力系统的频率特性、电力系统的频率调整、电力系统的有功功 率平衡。 重点掌握:有功功率平衡及一次、二次调频。 教学要求:本章围绕电力系统中有功功率的最优分布和频率调整,熟悉有功功率平衡,掌握有功功 率的最优分配,理解频率的一次、二次调整。 第五章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和电压调整6学时 教学内容:电压调整必要性、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平衡、电力系统的电压管理、电压调整的措施 重点掌握:无功功率平衡及电压调整原理、方法、措施。 教学要求:本章主要了解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的最优分配,无功功率平衡与电压的关系,掌握电压 调整原理、方法、措施。 第六章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 4学时 教学内容:电力系统负荷和负荷曲线、电力系统有功功率负荷的经济分配、电力网中的电能损耗 降低电力网电能损耗的措施 重点掌握:电力网的能量损耗的计算及火电厂间有功功率负荷的经济分配、无功功率负荷的经济分 配、水、火电厂间有功功率负荷的经济分配 教学要求:了解电力系统负荷和负荷曲线的基本概念,掌握电力网的能量损耗的计算及火电厂间有 功功率负荷的经济分配、无功功率负荷的经济分配、水、火电厂间有功功率负荷的经济分配。理解 降低电力网电能损耗的措施。 2、教学手段 采用课堂讲授、电化教学、课程设计、借助挂图、照片、认识实习,进行直观教学,运用多媒 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 3、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演示法、对比法、实验法外,主要采用问题法、讨论 法等启发式教学方法,鼓励和培养学生自学:在保证课程内容的完整性下,重点和难点精讲细讲: 通过适量的习题来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课程内容

算。 教学要求:本章主要阐述电力线路和变压器运行状况的计算和分析以及简单电力网络的潮流分布及 其控制、复杂网络数学模型的建立、节点电压方程的解算以及解线性方程组的稀疏技术。加强学生 对电力系统运行潮流的了解,培养计算能力,重点掌握简单网络的功率分布和电压损耗的计算、复 杂网络数学模型的建立,节点电压方程的解算。它是复杂电力系统稳态和暂态运行分析的基础。 第四章 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和频率调整 6 学时 教学内容:概述、自动调速系统、电力系统的频率特性、电力系统的频率调整、电力系统的有功功 率平衡。 重点掌握:有功功率平衡及一次、二次调频。 教学要求:本章围绕电力系统中有功功率的最优分布和频率调整,熟悉有功功率平衡,掌握有功功 率的最优分配,理解频率的一次、二次调整。 第五章 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和电压调整 6 学时 教学内容:电压调整必要性、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平衡、 电力系统的电压管理、电压调整的措施 重点掌握:无功功率平衡及电压调整原理、方法、措施。 教学要求:本章主要了解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的最优分配,无功功率平衡与电压的关系,掌握电压 调整原理、方法、措施。 第六章 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 4 学时 教学内容:电力系统负荷和负荷曲线 、电力系统有功功率负荷的经济分配、电力网中的电能损耗 、 降低电力网电能损耗的措施 重点掌握:电力网的能量损耗的计算及火电厂间有功功率负荷的经济分配、无功功率负荷的经济分 配、水、火电厂间有功功率负荷的经济分配 教学要求:了解电力系统负荷和负荷曲线的基本概念,掌握电力网的能量损耗的计算及火电厂间有 功功率负荷的经济分配、无功功率负荷的经济分配、水、火电厂间有功功率负荷的经济分配。理解 降低电力网电能损耗的措施。 2、教学手段 采用课堂讲授、电化教学、课程设计、借助挂图、照片、认识实习,进行直观教学,运用多媒 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 3、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演示法、对比法、实验法外,主要采用问题法、讨论 法等启发式教学方法,鼓励和培养学生自学;在保证课程内容的完整性下,重点和难点精讲细讲; 通过适量的习题来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课程内容

三、参考教材 教材:《电力系统分析》(上,下) 主编何仰赞,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 《电力系统基础》 主编杨川涵 水利电力出版社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陈珩 编 水利电力出版社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 李光埼编 水利电力出版社 《短路电流计算》(不对称短路) 水利电力出版社 《电力系统设计手册》水利电力出版社,电力工业部设计院主编 《电力系统习题集》 上海电院陆敏政编 四、学习要求 1、本课程的先修课是:高等数学、工程数学、电路、电机学、工程电磁场。与本课程相关的课程 有、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2、为加深学生对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授课后要求学生写一篇课程总结。 五、成绩评定方式 本门课程成绩采用百分制计分,笔试,闭卷 成绩构成:平时成绩30%,作业(课堂讨论、平时作业、课程总结)20%、考勤10%、笔试70%。 平时成绩构成及要求:1、考勤2、课堂讨论3、平时作业4、课程总结 注:1、考勤:迟到一次扣1分,旷课一次扣3分。 2、课堂讨论:积极主动回答问题一次加3分 3、平时作业:优秀5分 4、课程总结:优秀5分 大纲制定者:蔡新红 大纲审定者: 制定时间:2010年4月20日

三、参考教材 教材:《电力系统分析》(上,下) 主编何仰赞,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 《电力系统基础》 主编 杨川涵 水利电力出版社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陈 珩 编 水利电力出版社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 李光埼 编 水利电力出版社 《短路电流计算》 (不对称短路) 水利电力出版社 《电力系统设计手册》水利电力出版社,电力工业部设计院主编 《电力系统习题集》 上海电院陆敏政编 四、学习要求 1、本课程的先修课是:高等数学、工程数学、电路、电机学、工程电磁场。与本课程相关的课程 有、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2、为加深学生对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授课后要求学生写一篇课程总结。 五、成绩评定方式 本门课程成绩采用百分制计分,笔试,闭卷 成绩构成:平时成绩 30% ,作业(课堂讨论、平时作业 、课程总结)20%、考勤 10% 、笔试 70%。 平时成绩构成及要求:1、考勤 2、课堂讨论 3、平时作业 4、课程总结 注:1、考勤:迟到一次扣 1 分,旷课一次扣 3 分。 2、课堂讨论:积极主动回答问题一次加 3 分 3、平时作业:优秀 5 分 4、课程总结:优秀 5 分 大纲制定者:蔡新红 大纲审定者: 制定时间: 2010 年 4 月 20 日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