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2 电力系统各元件的特性和数学模型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134
文件大小:5.24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2.1 发电机组的运行特性和数学模型 2.2 变压器的参数和数学模型 2.3 电力线路的参数和数学模型 2.4 负荷的运行特性和数学模型 2.5 电力网络的数学模型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二章电力系统各元件的 特性和数学模型

第二章 电力系统各元件的 特性和数学模型

复功率的规定 ·国际电工委员会(EC)的规定=U1 S=UI=UeJe =Ule(-9)=Ulelo =U(coso+jsinp) =S(cosp+jsin) “滞后功率因数运 行”的含义 Pu p =P+j0 符号 含义 表达式 S 视在功率 S-UI 中 功率因数角口 中=中。中: P 有功功率 P=UIcos中 2 无功功率 O-UIsin 2014-12-29 电力系统各元件的特性和数学模型 2

复功率的规定 •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规定 2 S U I         ( ) cos sin cos sin u u i i j j j j S U I Ue Ie UIe UIe UI j S j P jQ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符号 含义 表达式 S 视在功率 S=UI φ 功率因数角 φ=φu -φi P 有功功率 P=UIcosφ Q 无功功率 Q=UIsinφ “滞后功率因数运 行”的含义 2014-12-29 电力系统各元件的特性和数学模型

目录 2.1发电机组的运行特性和数学模型 2.2变压器的参数和数学模型 2.3电力线路的参数和数学模型 2.4负荷的运行特性和数学模型 2.5电力网络的数学模型 本章小结 习题 2014-12-29 电力系统各元件的特性和数学模型 3

目 录 2.1 发电机组的运行特性和数学模型 2.2 变压器的参数和数学模型 2.3 电力线路的参数和数学模型 2.4 负荷的运行特性和数学模型 2.5 电力网络的数学模型 本章小结 习题 2014-12-29 电力系统各元件的特性和数学模型 3

2.1发电机组的运行特性和数学模型→ ·隐极机的稳态相量图 ·隐极机的功角特性 。隐极机的运行限额 ·发电机的稳态模型 2014-12-29 电力系统各元件的特性和数学模型 4

2.1 发电机组的运行特性和数学模型 • 隐极机的稳态相量图 • 隐极机的功角特性 • 隐极机的运行限额 • 发电机的稳态模型 2014-12-29 电力系统各元件的特性和数学模型 4

隐极机的稳态相量图个 d E U jIxa Q E,=U+jx。 6:功率角(功角) 2014-12-29 电力系统各元件的特性和数学模型 5

隐极机的稳态相量图 5 q d E U jIx      δ: 功率角(功角) 2014-12-29 电力系统各元件的特性和数学模型

隐极机的功角特性 ·功角特性:P=P(6),Q=Q(6) Ix cos=E,sin x,sinp=E,cosδ-U I coso=- E sin Xd E cos5-U Isino=- xd 2014-12-29 电力系统各元件的特性和数学模型 6

隐极机的功角特性 • 功角特性:P=P(δ), Q=Q(δ) 6 cos sin sin cos d q d q Ix E Ix E U           sin cos cos sin q d q d E I x E U I x             2014-12-29 电力系统各元件的特性和数学模型

隐极机的功角特性 E Usin P=UI cos= xd → EUcos8-U2 EUcos8 U2 Q=UⅡsinp= Xd Xd xd P= EUsin8 → Xd O= E,U cos U xd xd 2014-12-29 电力系统各元件的特性和数学模型 7

隐极机的功角特性 7 2 2 cos cos sin sin cos q d q d q d d UI E U U E U P x E U U x x Q UI x                  2 sin cos q d q d d E U P x E U U Q x x      2014-12-29 电力系统各元件的特性和数学模型

隐极机的功角特性合 E,Usinδ P.Q P= Xd EUcos U2 O= Xd Xd 有功功率依靠两点 电压之间的角差传输; 无功功率的传输则主要 依靠压差实现。 2014-12-29 电力系统各元件的特性和数学模型 8

隐极机的功角特性 8 有功功率依靠两点 电压之间的角差传输; 无功功率的传输则主要 依靠压差实现。 2 sin cos q d q d d E U P x E U U Q x x      2014-12-29 电力系统各元件的特性和数学模型

隐极机的运行限额 。 受运行条件限值,机组发出的有功、无功有一定限制 ·发电机组的额定运行状态 比例变换 N 2014-12-29 电力系统各元件的特性和数学模型 9

隐极机的运行限额 • 受运行条件限值,机组发出的有功、无功有一定限制 • 发电机组的额定运行状态 9 比例变换 N d U x  2014-12-29 电力系统各元件的特性和数学模型

隐极机的运行限额 原动机 励磁绕组 功率约束 温升约束 其它约束 定子绕组 温升约束 Q0,过励运行 2014-12-29 电力系统各元件的特性和数学模型 10

隐极机的运行限额 10 定子绕组 温升约束 励磁绕组 温升约束 原动机 功率约束 其它约束 Q0,过励运行 2014-12-29 电力系统各元件的特性和数学模型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