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表界面基础-固体表面的吸附性能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41
文件大小:709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3.1 固体的表面特性 3.1.1 固体表面分子(原子)的运动受缚性 3.1.2 固体表面的不均一性 3.1.3 固体表面吸附性 3.2 固体表面的自由能 3.3 固-气界面吸附 3.3.1 吸附等温线 3.3.2 Langmuir吸附等温式 3.3.3 Freundlish 吸附等温式 3.3.4 BET多分子层吸附理论 3.3.4-4 气体吸附法测定固体的比表面积 3.4 气体吸附法测定固体的比表面积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3固体表面的吸附性能

3 固体表面的吸附性能

3.1固体的表面特性 3.1.1固体表面分子(原子)的运动受缚性 ·新生表面分子受到表面应力,向平衡位置移动,发生松 弛。 3.1.2固体表面的不均一性 ·表面凹凸不平:平均高度、均方根平均高度、粗糙度 ·晶体晶面的不均一性,fcc(100)、(111)、(110) 被外来物质污染

3.1 固体的表面特性 3.1.1 固体表面分子(原子)的运动受缚性 • 新生表面分子受到表面应力,向平衡位置移动,发生松 弛。 3.1.2 固体表面的不均一性 • 表面凹凸不平:平均高度、均方根平均高度、粗糙度 • 晶体晶面的不均一性,fcc(100)、(111)、(110) • 被外来物质污染

3.1固-气界面吸附 3.1.3固体表面吸附性 (1)固体表面具有吸附其他物质的能力。 (2)如果被吸附物质深入到固体体相中,则称为吸收。 (3)根据吸附力的本质,可将固体表面的吸附作用区分 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3.1固-气界面吸附 3.1.3 固体表面吸附性 (1) 固体表面具有吸附其他物质的能力。 (2) 如果被吸附物质深入到固体体相中,则称为吸收。 (3) 根据吸附力的本质,可将固体表面的吸附作用区分 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3.1固-气界面吸附 表3-2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差别 吸附性质 物理吸附 化学吸附 吸附力 Vanderwaals力 化学键力 吸附热 小,接近液化热 大,接近反应热 选择性 无 有 吸附层 单或多分子层 单分子层 吸附速度 快,不需活化能 慢,需活化能 可逆性 可逆 不可逆 发生吸附的温度 低于吸附质临界温度 远高于吸附质沸点

3.1固-气界面吸附

3.1固-气界面吸附 2.比表面积:单位质量的吸附剂所具有的表面积。 可按下式计算: A (1-67) 提高固体比表面积的方法: (1)将固体粉碎成微粒 (2)使固体内部具有多孔性

2. 比表面积:单位质量的吸附剂所具有的表面积。 可按下式计算: 0 A A W = / (1-67) 提高固体比表面积的方法: (1)将固体粉碎成微粒 (2)使固体内部具有多孔性 3.1固-气界面吸附

3.1固-气界面吸附 ·例:1g某种固体,其密度为2.2g/cm3,把它粉 碎成边长为10-6cm的小立方体,求其总表面 积

3.1固-气界面吸附 • 例:1g某种固体,其密度为2.2 g/cm3,把它粉 碎成边长为10-6 cm的小立方体,求其总表面 积

3.1固-气界面吸附 ·解:设小立方体的边长为a,则其体积V=a3,表面 积为6a,1g某固体的体积为1/p,这样的小立方体 的个数n=(1p)/V,所以,总表面积: S=6a2N=6a2 pp =6a2 6 2.2×10-6=2.8×10cm2 6 023 pa

3.1固-气界面吸附 • 解:设小立方体的边长为a,则其体积V=a3,表面 积为6a2 ,1g某固体的体积为1/ρ,这样的小立方体 的个数n=(1/ρ)/V,所以,总表面积: 5 2 3 6 2 2 2 2.8 10 2.2 10 1 6 6 6 1 6 6 cm a a a V S a N a =   = = = = = −   

3,2固体表面的自由能 。固体的表面张力: =(1+t2)/2(3-4) 。而: t=GS+A(dGs/dA1) 2=G+A(dGdA2)(3-5) 。对各向同性的来说: T1=t2 t-Gs+A(dGs/dA)(3-6)

3.2 固体表面的自由能 • 固体的表面张力: σ=(τ1+τ2 )/2 (3-4) • 而: τ1=Gs+A1 (dGs /dA1 ) τ2=Gs+A2 (dGs /dA2 ) (3-5) • 对各向同性的来说: τ1=τ2 τ=Gs+A(dGs /dA) (3-6)

3.3固-气界面吸附 3.3.1吸附等温线 吸附量可用单位质量吸附剂所吸附气体的量或 体积来表示,即: q=x/m (1-68) 或 q'=v/m (1-69) 式中q和g为吸附量,x为被吸附气体的量,v为被吸 附气体的体积,为吸附剂的质量

3.3固-气界面吸附 3.3.1 吸附等温线 吸附量可用单位质量吸附剂所吸附气体的量或 体积来表示,即: 式中q和q’为吸附量,x为被吸附气体的量,v为被吸 附气体的体积,m为吸附剂的质量。 q=x/m (1-68) ' / (1-6 或 q v m = 9)

3.1固-气界面吸附 平衡时吸附量取决于温度T和气体的压力P即: q=f(T,p) (1-70) 恒温下,q=p),称为吸附等温式; 恒压下,q=T),称为吸附等压式; 恒q下,p=T),称为吸附等量式;

3.1固-气界面吸附 平衡时吸附量取决于温度T和气体的压力P0即: q = f(T,p) (1-70) 恒温下,q=f(p),称为吸附等温式; 恒压下,q=f(T),称为吸附等压式; 恒q下,p=f(T),称为吸附等量式;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