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0章 复合材料界面 10.3 复合材料的界面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61
文件大小:4.43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10.3 复合材料的界面 10.3.1 复合材料界面形成过程 10.3.1.1 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 10.3.2 复合材料界面理论 10.3.2.1 浸润性理论 (N/m)树脂表面张力:3.10.3~4 *10-4(N/m)。 10.3.2.2 化学键理论 10.3.2.3 过渡层理论 10.3.2.4 可逆水解理论 10.3.2.5 摩擦理论 10.3.2.6 扩散理论  聚酯的溶解度参数为10.3 (cal/mol)1/2 10.3.2.7 静电理论 10.3.2.8 酸碱作用理论 10.3.3 非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 10.3.4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稳定性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10章复合材料的界面 1

1 第10章 复合材料的界面

10.3复合材料的界面 ▣ 界面对复合材料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复合 材料的性能不是组成材料性能的简单加和,而产生 了1十1>2的作用,称为协同效应。界面是复合 材料产生协同效应的根本原因。 玻璃纤维的断裂能:10J/m2; 断裂能大幅提高的 原因? 聚酯树脂断裂能:100/m2; 聚酯玻璃钢的断裂能:105J/m2; 2

2 10.3 复合材料的界面  界面对复合材料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复合 材料的性能不是组成材料性能的简单加和,而产生 了 1+1>2 的作用,称为协同效应。界面是复合 材料产生协同效应的根本原因。 玻璃纤维的断裂能:10 J/m2; 聚酯树脂断裂能:100 J/m2; 聚酯玻璃钢的断裂能:105 J/m2; 断裂能大幅提高的 原因?

纤维增强塑料复合前后的结构示意图 基体 基体 界面 纤维 纤维 心

3 纤维增强塑料复合前后的结构示意图

复合材料破坏过程中的能量吸收 裂纹在基体中发展,遇到纤维,可 能发生界面脱粘、基体和纤维的断 裂、纤维拔出等过程,吸收了大量 能量。并且裂纹发展未必在一个平 面上,可沿着材料中不同的平面发 生如上的界面脱粘、基体和纤维的 断裂、纤维拔出等过程,直到裂纹 贯穿了某一平面材料才破坏,这就 使得复合材料的断裂能大大高于各 组分材料的断裂能的加和,充分体 现出复合材料的协同效应

4 复合材料破坏过程中的能量吸收 裂纹在基体中发展,遇到纤维,可 能发生界面脱粘、基体和纤维的断 裂、纤维拔出等过程,吸收了大量 能量。并且裂纹发展未必在一个平 面上,可沿着材料中不同的平面发 生如上的界面脱粘、基体和纤维的 断裂、纤维拔出等过程,直到裂纹 贯穿了某一平面材料才破坏,这就 使得复合材料的断裂能大大高于各 组分材料的断裂能的加和,充分体 现出复合材料的协同效应

1纤维本体区 2纤维表面区 "3界面吸附层 4基体表面区 5基体本体区 复合材料界面模型 界面相很薄,是亚微观的,却有极其复杂的结构。在两相复合过 程中,会出现热应力(导热系数,膨胀系数的不同),界面化学 效应(官能团之间的作用或反应)和界面结晶效应(成核诱发结 晶,横晶),这些效应引起的界面微观结构和性能特征,对复合 材料的宏观性能产生直接的影响

5 复合材料界面模型 1 纤维本体区 2 纤维表面区 3 界面吸附层 4 基体表面区 5 基体本体区 界面相内的化学组分,分子 排列,热性能,力学性能呈 现连续的梯度性变化。 界面相很薄,是亚微观的,却有极其复杂的结构。在两相复合过 程中,会出现热应力(导热系数,膨胀系数的不同),界面化学 效应(官能团之间的作用或反应)和界面结晶效应(成核诱发结 晶,横晶),这些效应引起的界面微观结构和性能特征,对复合 材料的宏观性能产生直接的影响

10.3.1复合材料界面形成过程 第一阶段:纤维与液态基体(树脂或 金属)间的接触与浸润过程。增强体 与基体形成紧密的接触。 第二阶段:基体的固化过程。增强体 与基体分子处于能量最低、结构稳定 的状态 。 6

6 10.3.1 复合材料界面形成过程 第一阶段:纤维与液态基体(树脂或 金属)间的接触与浸润过程。增强体 与基体形成紧密的接触。 第二阶段:基体的固化过程。增强体 与基体分子处于能量最低、结构稳定 的状态

10.3.1.1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 口1、树脂固化过程 口2、增强体表面的有序树脂胶束层 -树脂抑制层 口3、界面区的厚度对力学性能的影 响

7 10.3.1.1 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 1、树脂固化过程 2、增强体表面的有序树脂胶束层 -树脂抑制层 3、界面区的厚度对力学性能的影 响

1、热固性树脂的固化过程 口在固化后的环氧树脂内,以固化剂为中心 ,向四周辐射延伸固化,形成了中心密度 大、边缘密度小的非均匀固化结构,密度 大的中心称为“胶束”或“胶粒”,密度 小的叫“胶絮” ▣在以树脂本身官能团进行固化反应的过程 中,也存在类似胶束的高密度区和胶絮的 低密度区

8 在固化后的环氧树脂内,以固化剂为中心 ,向四周辐射延伸固化,形成了中心密度 大、边缘密度小的非均匀固化结构,密度 大的中心称为“胶束”或“胶粒”,密度 小的叫“胶絮”。 在以树脂本身官能团进行固化反应的过程 中,也存在类似胶束的高密度区和胶絮的 低密度区。 1、热固性树脂的固化过程

2、增强体表面的有序树 不同性能 的树脂层 脂胶束层-树脂抑制层 吸附层 表面层 纤维相 低 6-3复合材料界面横型 一本体蕃体 模 高表面能下界面 区形成“致密层 量 ”十松散层,低表 临近增强剂 表面的基体 面能下界面区形 增强剂 成“松散层”。 增强剂 9 界面区的优先吸附

9 2、增强体表面的有序树 脂胶束层-树脂抑制层  高表面能下界面 区形成“致密层 ”+松散层,低表 面能下界面区形 成“松散层”。 模 量 增强剂 界面区的优先吸附 不同性能 的树脂层 吸附层 表面层 纤维相

复合材料界面区的作用: (1)使基体与增强体结合形成材料整体; (2)在外场作用下承受载荷时,基体通过界 面将应力传递至增强体,增强体承受了主 要应力,基体承受的应力较小,界面区则 承受从增强体表面至基体表面梯度分布的 应力。 10

10 复合材料界面区的作用: (1)使基体与增强体结合形成材料整体; (2)在外场作用下承受载荷时,基体通过界 面将应力传递至增强体,增强体承受了主 要应力,基体承受的应力较小,界面区则 承受从增强体表面至基体表面梯度分布的 应力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