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章 现代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现代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二次大战以后,在系统科学思想的深刻影响下,随着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心理学的 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心理学研究表现出两个重要特点:一是研究领域不断 拓展,形成了心理学的许多分支;二是各种理论观点在吸收新材料的同时,不断相互融合, 形成了心理学的主流理论。我们将这一时期的心理学理论称之为现代心理学。现代心理学是 个十分庞大的知识体系。为了使师范生更迅速地占有现代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成果,形成正 确的心理学观念,本章将为高等师范学校的学生提供现代心理学的最基本的理论,主要内容 有认知理论、人格理论、行为动力理论等 第一节认知理论 认知理论主要研究人类的认识活动。现代心理学中的认知理论主张研究心理活动的结构 与过程。这种观点得到了心理学界的广泛认同,成为当前占主导地位的心理学思潮。本节将 简要介绍认知理论的基本框架,系统阐述认知领域各方面的重要研究 认知理论概述 (一)认知 “认知”是心理学界普遍使用的一个心理学术语,但是国内外心理学家在使用“认知” 词往往含义不同。一般认为,认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认知与认识的含义基本相同, 指个体通过感觉、知觉、表象、想象、记忆、思维等形式,把握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的认 识活动。狭义的认知与记忆含义基本相同,是指个体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贮存和提取的过 程。认知是个体重要的心理活动,是人的意识的集中表现。认知对人的情绪、行为具有重要 的调节作用。认知心理学对认知活动的研究涉及以下四个方面内容: 1、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是个体认知活动的信息加工过程。认知心理学将认知过程看成一个由信息的获 得、编码( Encoding& Coding)、贮存、提取和使用等一系列连续的认知操作阶段组成的按 定程序进行信息加工的系统。信息的获得就是接受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信息。感觉的作 用就在于获得信息。信息的编码是将一种形式的信息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信息,以利于信息 的贮存和提取、使用。个体在知觉、表象、想象、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中都有相应的信息 编码方式。信息的贮存就是信息在大脑中的保持,在记忆活动中,信息的贮存有多种形式。 信息的提取就是依据一定的线索从记忆中寻找所需要的信息并将它取出来。信息的使用就是 利用所提取的信息对新信息进行认知加工。在认知过程中,通过信息的编码,外部客体的特 性可以转换为具体形象、语义或命题等形式的信息,再通过贮存,保持在大脑中。这些具体 形象、语义和命题实际就是外部客体的特性在个体心理上的表现形式,是客观现实在大脑中 的反映。认知心理学将在大脑中反映客观事物特性的这些具体形象、语义或命题称为外部客 体的心理表征,简称表征( Representation)。通常,“表征〃还指将外部客体以一定的形式 表现在大脑中的信息加工过程 2、认知风格 认知风格是个体习惯化的信息加工的方式,又称认知方式。认知风格是个体在长期的认 知活动中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倾向,表现为对一定的信息加工方式的偏爱。个体常常意识不 到自己存在这种偏爱。例如,在获得信息时,有人喜欢从外部环境中寻找,易受外部环境的 影响,有人则从认知目标本身中探索,不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在回答问题时,有人倾向于 迅速回答,有人则只在有把握时才回答问题:在阅读材料时,有人重视细节,有人则重视整 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在学习方式、学科兴趣和对教师教学方式的适应性方面存在一定的 差异,这些差异会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产生影响。应当提出,认知风格并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 任何认知风格都有其优点和不足,只要能针对不同认知风格的特点进行教学,任何认知风格 的学生都能取得好成绩 3、认知策略
第二章 现代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二次大战以后,在系统科学思想的深刻影响下,随着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心理学的 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心理学研究表现出两个重要特点:一是研究领域不断 拓展,形成了心理学的许多分支;二是各种理论观点在吸收新材料的同时,不断相互融合, 形成了心理学的主流理论。我们将这一时期的心理学理论称之为现代心理学。现代心理学是 一个十分庞大的知识体系。为了使师范生更迅速地占有现代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成果,形成正 确的心理学观念,本章将为高等师范学校的学生提供现代心理学的最基本的理论,主要内容 有认知理论、人格理论、行为动力理论等。 第一节 认知理论 认知理论主要研究人类的认识活动。现代心理学中的认知理论主张研究心理活动的结构 与过程。这种观点得到了心理学界的广泛认同,成为当前占主导地位的心理学思潮。本节将 简要介绍认知理论的基本框架,系统阐述认知领域各方面的重要研究。 一、认知理论概述 (一)认知 “认知”是心理学界普遍使用的一个心理学术语,但是国内外心理学家在使用“认知” 一词往往含义不同。一般认为,认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认知与认识的含义基本相同, 指个体通过感觉、知觉、表象、想象、记忆、思维等形式,把握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的认 识活动。狭义的认知与记忆含义基本相同,是指个体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贮存和提取的过 程。认知是个体重要的心理活动,是人的意识的集中表现。认知对人的情绪、行为具有重要 的调节作用。认知心理学对认知活动的研究涉及以下四个方面内容: 1、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是个体认知活动的信息加工过程。认知心理学将认知过程看成一个由信息的获 得、编码(Encoding & Coding)、贮存、提取和使用等一系列连续的认知操作阶段组成的按 一定程序进行信息加工的系统。信息的获得就是接受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信息。感觉的作 用就在于获得信息。信息的编码是将一种形式的信息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信息,以利于信息 的贮存和提取、使用。个体在知觉、表象、想象、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中都有相应的信息 编码方式。信息的贮存就是信息在大脑中的保持,在记忆活动中,信息的贮存有多种形式。 信息的提取就是依据一定的线索从记忆中寻找所需要的信息并将它取出来。信息的使用就是 利用所提取的信息对新信息进行认知加工。在认知过程中,通过信息的编码,外部客体的特 性可以转换为具体形象、语义或命题等形式的信息,再通过贮存,保持在大脑中。这些具体 形象、语义和命题实际就是外部客体的特性在个体心理上的表现形式,是客观现实在大脑中 的反映。认知心理学将在大脑中反映客观事物特性的这些具体形象、语义或命题称为外部客 体的心理表征,简称表征(Representation)。通常,“表征”还指将外部客体以一定的形式 表现在大脑中的信息加工过程。 2、认知风格 认知风格是个体习惯化的信息加工的方式,又称认知方式。认知风格是个体在长期的认 知活动中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倾向,表现为对一定的信息加工方式的偏爱。个体常常意识不 到自己存在这种偏爱。例如,在获得信息时,有人喜欢从外部环境中寻找,易受外部环境的 影响,有人则从认知目标本身中探索,不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在回答问题时,有人倾向于 迅速回答,有人则只在有把握时才回答问题;在阅读材料时,有人重视细节,有人则重视整 体。 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在学习方式、学科兴趣和对教师教学方式的适应性方面存在一定的 差异,这些差异会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产生影响。应当提出,认知风格并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 任何认知风格都有其优点和不足,只要能针对不同认知风格的特点进行教学,任何认知风格 的学生都能取得好成绩。 3、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是指导认知活动的计划、方案、技巧或窍门(荆其诚,1990)。人脑的信息加 工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在瞬间进行多种操作,为了顺利地加工大量的信息,人只能按照 定的策略在每一时刻选择特定的信息进行操作,并将整个认知过程的大量操作组织起来。因 此,认知策略对认知活动的有效进行是十分重要的。通常我们所说的如何解决问题”、“如 何保持注意〃、"如何记忆″,指的都是认知策略。当前,认知心理学对记忆和思维的策略研 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例如,记忆活动中的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和思维活动中 的 解决问题的策略等研究结论,已得到了心理学界的认可。 4、元认知 元认知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的认知。元认知由三种心理成份组成:一是元认知知识 主要包括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认知活动的过程、结果等方面的知识:二是元认知体验,指伴 随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三是元认知监控,指认知主体在认知过程中,以 自己的认知活动为对象,进行自觉的监督、控制和调节。元认知监控主要包括确定认知目标、 选择认知策略、控制认知操作、评价认知活动并据此调整认知目标、认知策略和认知操作等 环节。元认知监控是元认知最重要的心理成份。 (二)认知心理学 1、认知心理学的含义 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观点研究人的认知活动的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重要分支 所谓信息加工观点,就是将人脑类比为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王甦、汪安圣,1992)。应 当指出,这种类比主要局限于人脑与计算机在机能方面的相似性,而不管产生这些机能的物 质结构。人脑的物质结构与计算机的物质结构虽然无法比拟,但人脑的认知过程与计算机的 信息加工过程的确非常相似。例如,它们都必须依据一定的程序对信息进行加工,都包含信 息输入和输出、信息的贮存和提取等过程 2、认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认知心理学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认知活动、认知发展和人工智能(计算机模拟)等。认 知活动的研究主要是指旨在揭示认知活动的信息加工过程的心理机制:认知发展的研究旨在 探讨个体认知能力的发展规律;人工智能的研究旨在以心理学关于心理过程的理论为依据, 建立心理过程的计算机模型(计算机程序),以验证心理学理论的正确性,并将成果运用于 自动化机器的控制。本节只介绍认知心理学关于认知过程的研究成果 认知心理学兴起于本世纪50年代中期。这是心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它标志着现 代心理学的诞生 1、认知心理学建立以前的认知研究 自从W·冯特1879年创建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以来,认知始终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其研究成果是心理学知识体系的主体。抛开以内省方法研究人的意识的W冯特和反对研究 人的意识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不说,在认知心理学建立以前,认知领域的研究有两个重要特点 其一是相当数量的心理学家致力于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认知过程中的神经活动以 及导致这些神经活动的生物化学过程,试图揭示认知活动的生理机制。这种研究至今已持续 了几十年。心理学家在研究较低级的认知过程的生理机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在研究 记忆、思维等高级认知过程的生理机制时却困难重重,至今仍未取得重大突破。其根本原因 是,人的心理虽然是在一定的生理基础上形成的,但心理活动是比生理活动更高级、更复杂 的运动形式。以低级运动形式来解释较高级的运动形式,自然是困难的 其二是观点林立,使人莫衷一是。格式塔学派的知觉硏究、H·艾宾浩斯的记忆硏究、 符兹堡学派的思维研究,分别从不同角度解释人的认知活动,都有一定的合理成份,但仅在 解释某些认知活动或认知活动的某些侧面是有效的。因此,在传统的心理学教材中,关于认 知的阐述,成为不同认知理论各管一段的大杂烩。认知过程被支解为相互独立的心理成份。 2、认知心理学兴起的条件 认知心理学的兴起是由心理学发展的内部矛盾所决定的。近代心理学关于认知活动生理 机制的研究进展的迟缓,使许多心理学家开始感到探索认知活动的心理机制的必要性。格式 塔学派关于知觉研究和符兹堡学派关于思维研究都是探索认知活动心理机制的有益尝试。同 时,近代心理学将认知过程分割成不同的部分,分别由不同理论进行解释的现象,引起了心
认知策略是指导认知活动的计划、方案、技巧或窍门(荆其诚,1990)。人脑的信息加 工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在瞬间进行多种操作,为了顺利地加工大量的信息,人只能按照一 定的策略在每一时刻选择特定的信息进行操作,并将整个认知过程的大量操作组织起来。因 此,认知策略对认知活动的有效进行是十分重要的。通常我们所说的“如何解决问题”、“如 何保持注意”、“如何记忆”,指的都是认知策略。当前,认知心理学对记忆和思维的策略研 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例如,记忆活动中的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和思维活动中 的 解决问题的策略等研究结论,已得到了心理学界的认可。 4、元认知 元认知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的认知。元认知由三种心理成份组成:一是元认知知识, 主要包括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认知活动的过程、结果等方面的知识;二是元认知体验,指伴 随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三是元认知监控,指认知主体在认知过程中,以 自己的认知活动为对象,进行自觉的监督、控制和调节。元认知监控主要包括确定认知目标、 选择认知策略、控制认知操作、评价认知活动并据此调整认知目标、认知策略和认知操作等 环节。元认知监控是元认知最重要的心理成份。 (二)认知心理学 1、认知心理学的含义 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观点研究人的认知活动的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重要分支。 所谓信息加工观点,就是将人脑类比为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王甦、汪安圣,1992)。应 当指出,这种类比主要局限于人脑与计算机在机能方面的相似性,而不管产生这些机能的物 质结构。人脑的物质结构与计算机的物质结构虽然无法比拟,但人脑的认知过程与计算机的 信息加工过程的确非常相似。例如,它们都必须依据一定的程序对信息进行加工,都包含信 息输入和输出、信息的贮存和提取等过程。 2、认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认知心理学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认知活动、认知发展和人工智能(计算机模拟)等。认 知活动的研究主要是指旨在揭示认知活动的信息加工过程的心理机制;认知发展的研究旨在 探讨个体认知能力的发展规律;人工智能的研究旨在以心理学关于心理过程的理论为依据, 建立心理过程的计算机模型(计算机程序),以验证心理学理论的正确性,并将成果运用于 自动化机器的控制。本节只介绍认知心理学关于认知过程的研究成果。 (三)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的兴起 认知心理学兴起于本世纪 50 年代中期。这是心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它标志着现 代心理学的诞生。 1、认知心理学建立以前的认知研究 自从W·冯特1879年创建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以来,认知始终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其研究成果是心理学知识体系的主体。抛开以内省方法研究人的意识的 W·冯特和反对研究 人的意识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不说,在认知心理学建立以前,认知领域的研究有两个重要特点: 其一是相当数量的心理学家致力于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认知过程中的神经活动以 及导致这些神经活动的生物化学过程,试图揭示认知活动的生理机制。这种研究至今已持续 了几十年。心理学家在研究较低级的认知过程的生理机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在研究 记忆、思维等高级认知过程的生理机制时却困难重重,至今仍未取得重大突破。其根本原因 是,人的心理虽然是在一定的生理基础上形成的,但心理活动是比生理活动更高级、更复杂 的运动形式。以低级运动形式来解释较高级的运动形式,自然是困难的。 其二是观点林立,使人莫衷一是。格式塔学派的知觉研究、H·艾宾浩斯的记忆研究、 符兹堡学派的思维研究,分别从不同角度解释人的认知活动,都有一定的合理成份,但仅在 解释某些认知活动或认知活动的某些侧面是有效的。因此,在传统的心理学教材中,关于认 知的阐述,成为不同认知理论各管一段的大杂烩。认知过程被支解为相互独立的心理成份。 2、认知心理学兴起的条件 认知心理学的兴起是由心理学发展的内部矛盾所决定的。近代心理学关于认知活动生理 机制的研究进展的迟缓,使许多心理学家开始感到探索认知活动的心理机制的必要性。格式 塔学派关于知觉研究和符兹堡学派关于思维研究都是探索认知活动心理机制的有益尝试。同 时,近代心理学将认知过程分割成不同的部分,分别由不同理论进行解释的现象,引起了心
理学界的不满,心理学迫切需要建立一个能将认知过程统一成整体的理论。 系统科学思想的影响是认知心理学兴起的重要的外部条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系 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为代表的系统科学思想对心理学的研究产生深刻影响。一些心理学家 从自动化机器的控制中获得启示,产生了将机器控制系统与人的生命系统进行类比的思想。 特别是以控制论和信息论为基础的计算机科学诞生后,这种思想最终形成了一个大胆的假 设:人的认知过程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过程,可以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描述和研究人的 认知过程,并且可以建立认知过程的计算机模型(计算机程序)。 二、注意 (一)注意的概念 1、注意的含义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我们通常所说的“专心致志”、“聚精会神 主要就指“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的重要特性,但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我们通常所说的 注意黑板”、“注意这段音乐”,意思是“注意(看)黑板”和“注意(听)这段音乐” 意思 2、注意的特点 注意有两个基本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特点,即指向性和集中性。指向性就是指,人的心 理活动在某一时刻指向一部分对象,而离开其他对象,表现出心理活动的选择性。例如,在 看小说时,你的心理活动就指向了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对周围发生的一切往往熟视无睹。指 向性不同,人们从周围环境中获得的信息就不同。集中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保持在一定的 对象上,并深入下去。集中性使个体的心理活动不仅离开无关事物,而且对无关的活动进行 抑制。通常注意的集中性有两种含义。广义的集中性是指相关的心理活动集中于一定的对象 上,如上课时,听课、看课本、记笔记都是集中于学习对象上的;狭义的集中性是指同一心 理活动集中于一定的对象上,如“注意听”、“注意看”,等等, (二)注意的功能 注意是心理活动的重要特性,是心理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具体来说,注意有三种 功能 1、选择功能 人脑的信息加工能力是有限的,在同一瞬间,只能加工部分信息。注意的选择功能使大 脑选择那些重要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排除其他信息的干扰作用 2、维持功能 所谓维持,就是将心理活动维持在一定的对象上,并保持一定的强度。这是人脑进行信 息加工的必要条件 3、调节功能 当人脑的信息加工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时,注意可使这种转移能够顺利完成, 这就是注意的调节功能。 (三)注意的种类 根据注意的目的性和维持注意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 和有意后注意。 1、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例 如,在安静的教室里,突然一位同学的铅笔盒掉在地上,大家都会不由自主地向他望去。刺 激物的特点和个体的主观状态是无意注意产生的基本条件。 引起人的无意注意的刺激物一般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刺激的强度(包括绝对强度和相对 强度)。刺激的强度越大,越易引起无意注意。二是刺激之间的差异程度。差异越显著,越 易引起无意注意。三是刺激的变化。活动的刺激比静止的刺激更易引起无意注意。四是刺激 物的新异性。新异的刺激比熟知的刺激更易引起无意注意。 个体的主观状态中的许多因素影响着无意注意的产生。其中,个体的需要和兴趣是最主 要的。能满足个体的需要,符合个体的兴趣的事物就很容易成为注意的对象。此外,良好的 心境、饱满的精神状态也可促进无意注意的产生。 2、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随意注意。例如同学们
理学界的不满,心理学迫切需要建立一个能将认知过程统一成整体的理论。 系统科学思想的影响是认知心理学兴起的重要的外部条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系 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为代表的系统科学思想对心理学的研究产生深刻影响。一些心理学家 从自动化机器的控制中获得启示,产生了将机器控制系统与人的生命系统进行类比的思想。 特别是以控制论和信息论为基础的计算机科学诞生后,这种思想最终形成了一个大胆的假 设:人的认知过程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过程,可以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描述和研究人的 认知过程,并且可以建立认知过程的计算机模型(计算机程序)。 二、注意 (一)注意的概念 1、注意的含义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我们通常所说的“专心致志”、“聚精会神” 主要就指“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的重要特性,但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我们通常所说的 “注意黑板”、“注意这段音乐”,意思是“注意(看)黑板”和“注意(听)这段音乐”的 意思。 2、注意的特点 注意有两个基本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特点,即指向性和集中性。指向性就是指,人的心 理活动在某一时刻指向一部分对象,而离开其他对象,表现出心理活动的选择性。例如,在 看小说时,你的心理活动就指向了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对周围发生的一切往往熟视无睹。指 向性不同,人们从周围环境中获得的信息就不同。集中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保持在一定的 对象上,并深入下去。集中性使个体的心理活动不仅离开无关事物,而且对无关的活动进行 抑制。通常注意的集中性有两种含义。广义的集中性是指相关的心理活动集中于一定的对象 上,如上课时,听课、看课本、记笔记都是集中于学习对象上的;狭义的集中性是指同一心 理活动集中于一定的对象上,如“注意听”、“注意看”,等等。 (二)注意的功能 注意是心理活动的重要特性,是心理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具体来说,注意有三种 功能。 1、选择功能 人脑的信息加工能力是有限的,在同一瞬间,只能加工部分信息。注意的选择功能使大 脑选择那些重要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排除其他信息的干扰作用。 2、维持功能 所谓维持,就是将心理活动维持在一定的对象上,并保持一定的强度。这是人脑进行信 息加工的必要条件。 3、调节功能 当人脑的信息加工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时,注意可使这种转移能够顺利完成, 这就是注意的调节功能。 (三)注意的种类 根据注意的目的性和维持注意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 和有意后注意。 1、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例 如,在安静的教室里,突然一位同学的铅笔盒掉在地上,大家都会不由自主地向他望去。刺 激物的特点和个体的主观状态是无意注意产生的基本条件。 引起人的无意注意的刺激物一般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刺激的强度(包括绝对强度和相对 强度)。刺激的强度越大,越易引起无意注意。二是刺激之间的差异程度。差异越显著,越 易引起无意注意。三是刺激的变化。活动的刺激比静止的刺激更易引起无意注意。四是刺激 物的新异性。新异的刺激比熟知的刺激更易引起无意注意。 个体的主观状态中的许多因素影响着无意注意的产生。其中,个体的需要和兴趣是最主 要的。能满足个体的需要,符合个体的兴趣的事物就很容易成为注意的对象。此外,良好的 心境、饱满的精神状态也可促进无意注意的产生。 2、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随意注意。例如同学们
按老师的要求观察两种相似植物的特点时所表现出的注意,就是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的引起和维持是一系列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对活动任务的认识。活 动任务越明确,对活动的意义的理解越深刻,就越能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二是对活动的间 接兴趣。间接兴趣是个体对活动结果的兴趣。间接兴趣越浓厚,就越能集中注意。三是个体 的意志努力。个体克服各种不良刺激的干扰,抵御各种诱惑,需要付出艰苦的意志努力。四 是对活动的精心组织。很好地组织各种活动可以防止因单调而产生疲劳、分心 3、有意后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后注意形成的条 件有两个。一是对活动浓厚的兴趣。例如,你在对心理学没有兴趣时,学习心理学需要付出 艰苦的意志努力,这时的注意是有意注意。当你对心理学产生了兴趣时,心理学的书籍、杂 志很容易引起你的注意,你无须付出意志努力就能保持自己的注意,这时的注意就是有意后 注意。二是活动的自动化。例如,骑自行车活动中的注意就是一种有意后注意。平时我们在 骑自行车时,很少付出意志努力,这是因为骑车已成了自动化的活动。 (四)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里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一般 成人能同时把握4-6个没有意义联系的对象。注意的广度随着个体经验的积累而扩大。同 时,个体的情绪对注意的广度也有影响,情绪越紧张,注意广度越小 2、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是个体在较长时间内将注意集中在某一活动或对象上的特性。与之相反的 注意品质是注意的分散。个体的需要和兴趣是注意稳定性的内部条件;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和 形式的多样性,是注意稳定的外部条件 3、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心二用”,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同时指向不同的对象 的特点。如一边看电视,一边打毛衣。注意分配的条件是,同时进行的活动只有一种是不熟 悉的,其余活动都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 4、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注意 的转移要求新的活动符合引起注意的条件。同时,注意的转移与原先注意的强度有关。原先 的注意越集中,转移就越困难。 三、感觉和知觉 (一)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1、感觉的概念 感觉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现象。我们用眼看,用耳听,用鼻闻……,这些都是感觉。 认知心理学认为,感觉是个体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的觉察。感觉是认知活动的起点 过感觉,个体可以获得客观事物具体的、特殊的信息。每个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又称感 受性)是不同的。通常,感觉能力是通过感觉阈限来测量的。所谓感觉阈限是指引起某种感 觉的一定限度的刺激量。感觉能力与感觉阈限成反比,感觉阈限越大,感觉能力越差。人的 感觉能力可以通过训练加以提高 2、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个体将感觉信息组织成有意义的整体的过程。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但 知觉不是感觉信息的简单结合。感觉信息是简单而具体的,它主要受刺激物的物理特性所决 定。知觉则较为复杂,它要利用己有的经验,对所获得的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同时解释这些 信息,使之成为有意义的整体。例如,我们听到身后的熟悉的脚步声,就知道是谁来了。“听 到脚步声”是感觉,“熟悉的”是指已有经验,感觉信息与已有经验的相互作用,使我们产 生了“谁来了”这种知觉。 (二)感觉和知觉的种类 1、感觉的种类 感觉可以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两大类。外部感觉是个体对外部刺激的觉察,主要包 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内部感觉是个体对内部刺激的觉察,主要包括机体觉 平衡觉和运动觉。其中视觉和听觉是最重要的感觉,因此,本教材只介绍这两种感觉形式
按老师的要求观察两种相似植物的特点时所表现出的注意,就是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的引起和维持是一系列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对活动任务的认识。活 动任务越明确,对活动的意义的理解越深刻,就越能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二是对活动的间 接兴趣。间接兴趣是个体对活动结果的兴趣。间接兴趣越浓厚,就越能集中注意。三是个体 的意志努力。个体克服各种不良刺激的干扰,抵御各种诱惑,需要付出艰苦的意志努力。四 是对活动的精心组织。很好地组织各种活动可以防止因单调而产生疲劳、分心。 3、有意后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后注意形成的条 件有两个。一是对活动浓厚的兴趣。例如,你在对心理学没有兴趣时,学习心理学需要付出 艰苦的意志努力,这时的注意是有意注意。当你对心理学产生了兴趣时,心理学的书籍、杂 志很容易引起你的注意,你无须付出意志努力就能保持自己的注意,这时的注意就是有意后 注意。二是活动的自动化。例如,骑自行车活动中的注意就是一种有意后注意。平时我们在 骑自行车时,很少付出意志努力,这是因为骑车已成了自动化的活动。 (四)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里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一般 成人能同时把握 4—6 个没有意义联系的对象。注意的广度随着个体经验的积累而扩大。同 时,个体的情绪对注意的广度也有影响,情绪越紧张,注意广度越小。 2、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是个体在较长时间内将注意集中在某一活动或对象上的特性。与之相反的 注意品质是注意的分散。个体的需要和兴趣是注意稳定性的内部条件;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和 形式的多样性,是注意稳定的外部条件。 3、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心二用”,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同时指向不同的对象 的特点。如一边看电视,一边打毛衣。注意分配的条件是,同时进行的活动只有一种是不熟 悉的,其余活动都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 4、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注意 的转移要求新的活动符合引起注意的条件。同时,注意的转移与原先注意的强度有关。原先 的注意越集中,转移就越困难。 三、感觉和知觉 (一)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1、感觉的概念 感觉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现象。我们用眼看,用耳听,用鼻闻……,这些都是感觉。 认知心理学认为,感觉是个体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的觉察。感觉是认知活动的起点,通 过感觉,个体可以获得客观事物具体的、特殊的信息。每个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又称感 受性)是不同的。通常,感觉能力是通过感觉阈限来测量的。所谓感觉阈限是指引起某种感 觉的一定限度的刺激量。感觉能力与感觉阈限成反比,感觉阈限越大,感觉能力越差。人的 感觉能力可以通过训练加以提高。 2、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个体将感觉信息组织成有意义的整体的过程。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但 知觉不是感觉信息的简单结合。感觉信息是简单而具体的,它主要受刺激物的物理特性所决 定。知觉则较为复杂,它要利用已有的经验,对所获得的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同时解释这些 信息,使之成为有意义的整体。例如,我们听到身后的熟悉的脚步声,就知道是谁来了。“听 到脚步声”是感觉,“熟悉的”是指已有经验,感觉信息与已有经验的相互作用,使我们产 生了“谁来了”这种知觉。 (二)感觉和知觉的种类 1、感觉的种类 感觉可以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两大类。外部感觉是个体对外部刺激的觉察,主要包 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内部感觉是个体对内部刺激的觉察,主要包括机体觉、 平衡觉和运动觉。其中视觉和听觉是最重要的感觉,因此,本教材只介绍这两种感觉形式
视觉是个体对光波刺激的觉察。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个体觉察到的信息的80%来 自视觉。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为380~780毫微米的光波(电磁波) 我们感觉到的客观事物都是有颜色的。人类对颜色的视觉具有色调、明度、饱和度三种 特性。这些特性是由光波的物理特性决定的。红橙黄绿等颜色的色调,是由光波的波长决定 的。颜色的明度是由光的强度决定的,光的强度越大,颜色越亮,最后接近白色:光的强度 越小,颜色越暗,最后接近于黑色。颜色的纯洁度(饱和度)是由不同光波成份所决定的, 光波成份越单纯,颜色就越鲜艳 听觉是个体对声音刺激的觉察。听觉是人类仅次于视觉的一种重要的感觉。人类语言信 息和其他与声音有关的信息主要就是通过听觉获得的。听觉的适宜刺激是频率为1620000 赫兹的声波,其中人耳最敏感的声波频率为10004000赫兹 人类的听觉具有音调、音响、音色三种特性。这些特性主要是由声波的物理特性决定的 音调主要是由声波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成年男子说话声的频率一般约为 95^142赫兹,而成年女子说话声的频率一般约为272653赫兹。音响主要是由声波的强度 决定的,强度越大,响度越大。普通的说话声的响度约为60分贝。音色主要是由声波成份 的复杂程度决定的。我们听到说话声就能分辨出是谁在说话,就是因为每个人说话声都有独 特的音色。 2、知觉的分类 知觉有很多种。通常,按照知觉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性不同,可以将知觉分为空间知觉、 时间知觉、运动知觉:按照知觉所凭借的感觉信息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视知觉、听知觉 嗅知觉、味知觉、触知觉。另外,我们把知觉印象与客观事物不相符合的知觉称作错觉 (三)感觉现象 1、感觉后象 当刺激对感官的作用停止以后,我们对刺激的感觉并没有立即停止,而是继续维持一段 很短的时间,这种现象叫感觉后象。感觉后象可以使我们对断续出现的刺激产生连续的感觉。 当然,这种断续刺激的出现必须达到一定的频率。电影正是运用了感觉后象的心理学原理 2、感觉适应 当刺激持续地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对刺激的感觉能力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感觉适 应。感觉适应在视觉和嗅觉中最为明显。例如,当人从明亮的地方走到暗处,或从暗处走到 明亮的地方,刚开始什么都看不见,过一会儿便能看见了。在厕所呆久了,就觉得里面的气 味不太臭了。 3、感觉对比 当同一感官受到不同刺激的作用时,其感觉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感觉对比。例如, 喝过苦的东西后,喝白开水都觉得甜。灰色的正方形放在红色的纸上,看上去有点发绿:灰 色正方形放在绿色的纸上,看上去有点发红 (四)知觉的基本特征 1、知觉的意义性 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力图赋予知觉对象一定的意义。这就是知觉的意义性(又称理解 性)。当一个知觉对象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总倾向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这个对象 将它归于经验中的某一类事物。可见,在知觉过程中有思维活动的参与。同时,语言在知觉 的过程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当我们赋予知觉对象一定的意义时,往往需要用词来标志它: 而且,当知觉对象的外部标志不太明显时,语言就会帮助我们迅速利用己有经验弥补感觉信 息的不足。例如,图2-1中的墨点画的是什么往往看不出来,如果告诉你这是一条狗,狗的 图形会立即成为你的知觉对象,你会觉得这确实象一条狗 图2-1狗的墨迹图 2、知觉的完整性 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倾向于把零散的对象知觉为一个整体。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在
视觉是个体对光波刺激的觉察。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个体觉察到的信息的 80%来 自视觉。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为 380~780 毫微米的光波(电磁波)。 我们感觉到的客观事物都是有颜色的。人类对颜色的视觉具有色调、明度、饱和度三种 特性。这些特性是由光波的物理特性决定的。红橙黄绿等颜色的色调,是由光波的波长决定 的。颜色的明度是由光的强度决定的,光的强度越大,颜色越亮,最后接近白色;光的强度 越小,颜色越暗,最后接近于黑色。颜色的纯洁度(饱和度)是由不同光波成份所决定的, 光波成份越单纯,颜色就越鲜艳。 听觉是个体对声音刺激的觉察。听觉是人类仅次于视觉的一种重要的感觉。人类语言信 息和其他与声音有关的信息主要就是通过听觉获得的。听觉的适宜刺激是频率为 16~20000 赫兹的声波,其中人耳最敏感的声波频率为 1000~4000 赫兹。 人类的听觉具有音调、音响、音色三种特性。这些特性主要是由声波的物理特性决定的。 音调主要是由声波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成年男子说话声的频率一般约为 95~142 赫兹,而成年女子说话声的频率一般约为 272~653 赫兹。音响主要是由声波的强度 决定的,强度越大,响度越大。普通的说话声的响度约为 60 分贝。音色主要是由声波成份 的复杂程度决定的。我们听到说话声就能分辨出是谁在说话,就是因为每个人说话声都有独 特的音色。 2、知觉的分类 知觉有很多种。通常,按照知觉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性不同,可以将知觉分为空间知觉、 时间知觉、运动知觉;按照知觉所凭借的感觉信息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视知觉、听知觉、 嗅知觉、味知觉、触知觉。另外,我们把知觉印象与客观事物不相符合的知觉称作错觉。 (三)感觉现象 1、感觉后象 当刺激对感官的作用停止以后,我们对刺激的感觉并没有立即停止,而是继续维持一段 很短的时间,这种现象叫感觉后象。感觉后象可以使我们对断续出现的刺激产生连续的感觉。 当然,这种断续刺激的出现必须达到一定的频率。电影正是运用了感觉后象的心理学原理。 2、感觉适应 当刺激持续地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对刺激的感觉能力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感觉适 应。感觉适应在视觉和嗅觉中最为明显。例如,当人从明亮的地方走到暗处,或从暗处走到 明亮的地方,刚开始什么都看不见,过一会儿便能看见了。在厕所呆久了,就觉得里面的气 味不太臭了。 3、感觉对比 当同一感官受到不同刺激的作用时,其感觉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感觉对比。例如, 喝过苦的东西后,喝白开水都觉得甜。灰色的正方形放在红色的纸上,看上去有点发绿;灰 色正方形放在绿色的纸上,看上去有点发红。 (四)知觉的基本特征 1、知觉的意义性 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力图赋予知觉对象一定的意义。这就是知觉的意义性(又称理解 性)。当一个知觉对象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总倾向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这个对象, 将它归于经验中的某一类事物。可见,在知觉过程中有思维活动的参与。同时,语言在知觉 的过程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当我们赋予知觉对象一定的意义时,往往需要用词来标志它; 而且,当知觉对象的外部标志不太明显时,语言就会帮助我们迅速利用已有经验弥补感觉信 息的不足。例如,图 2-1 中的墨点画的是什么往往看不出来,如果告诉你这是一条狗,狗的 图形会立即成为你的知觉对象,你会觉得这确实象一条狗。 图 2-1 狗的墨迹图 2、知觉的完整性 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倾向于把零散的对象知觉为一个整体。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在
完整性的知觉中,对象内部的关系起重要作用。例如,一个人的画像,无论像的大小如何变 化,只要画像中线条的比例不变,看上去总是像这个人。同时,在形成完整性知觉时,对象 各部分的作用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强的部分会掩蔽弱的部分。例如,有的山峰看上去象 个少女,并不是因为山峰的所有部分都象,而是山峰的突出的部分象少女的某个部位(如身 材或脸形)。另外,整体性知觉离不开个体的经验,经验可以弥补知觉整体中不完整的部分 3、知觉的选择性 当我们面对众多的客体时,常常优先知觉部分客体。这就是知觉的选择性。被清楚地知 觉到的客体叫对象,未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背景。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很多。从客观 方面来说,与背景差别较大的、活动的、新颖的刺激容易被选择为知觉的对象。从主观方面 来说,与个体当前的任务有关、能满足个体需要、符合个体兴趣、个体对之有丰富经验的刺 激,容易被选择为知觉的对象, 4、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的印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 恒常性。例如,一个熟悉的身材高大的人,我们不会因为他站得离我们远而把他知觉为一个 矮子。通常,人们对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亮度的知觉均表现出恒常性。个体的经验是 保持知觉恒常性的基本条件,儿童由于经验不足,对不熟悉的事物的知觉常随知觉的条件的 变化而变化。同时,知觉的恒常性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参照物,离开参照物,恒常性就会减 少甚至消失。当然知觉恒常性是有限度的,如果知觉条件变化太大,就不会有恒常性。 四、表象和想象 (一)表象和想象的概念 1、表象的概念 表象是表征的一种特殊形式。作为心理活动,它是大脑以形象的心理形式表现客观事物 的过程:作为心理活动的结果,它就是在大脑中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久别的老同学偶然 相遇时,从前在一起生活、学习中的情景都仿佛浮现在自己的眼前。这些情景就是表象 2、想象的概念 想象是个体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产生新形象的过程。我们在看小说时,头脑中会出现 各种人物和情景的形象:工程师根据自己在建筑方面的知识经验,设计出建筑物的形象。这 些都是想象 (二)表象和想象的特征 1、表象的特征 首先,表象是以对客观事物的知觉为基础的,具有明显的直观性。虽然,表象不如知觉 形象那么清晰,也没有知觉形象那样完整;同时,表象还会因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表现出不 稳定的特点。但是,表象中的形象具有与知觉形象相似的特征。例如,研究证实,客观物体 的表象具有一定的空间特性,人们可以对自己的表象进行观察和操作(如心理旋转、心理扫 描),就象在观察和操作一个物体一样。 其次,表象还具有一定的概括性。表象往往只包含对象的一些主要外部特征。例如,人 们关于“树”的表象,往往不是某一棵具体的树的形象,而是指具有“直立于地面、有枝叶 会开花结果”等主要特征的形象。表象的概括性是个体对知觉形象进行综合的结果。当然, 表象的概括性只是对事物外部特征的概括,而不是对事物本质特征的概括。 表象既有直观性,又有概括性,在人的认识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一方面表象以知觉为 基础,与知觉有联系紧密;另一方面,表象不为具体事物的知觉所限制,概括地反映事物主 要的外部特征,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感性基础。例如,学生对“长方形”概念的掌握 就是以学生对桌面、墙面、书的封面等表象为基础的。正因为如此,表象常被人们看作知觉 与思维相联系的桥梁 2、想象的特征 想象既具有形象性,又具有新颖性。想象是通过对已有表象的加工而创造新形象的,它 加工的对象是形象信息,而不是语言或符号。同时,想象所产生的形象与表象不同,是对已 有表象的改造或重新组合。例如,“猪八戒”的形象虽然来自人的形象与猪的形象,却既不 同于人的形象,也不同于猪的形象。 (三)表象和想象的种类 1、表象的种类
完整性的知觉中,对象内部的关系起重要作用。例如,一个人的画像,无论像的大小如何变 化,只要画像中线条的比例不变,看上去总是像这个人。同时,在形成完整性知觉时,对象 各部分的作用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强的部分会掩蔽弱的部分。例如,有的山峰看上去象一 个少女,并不是因为山峰的所有部分都象,而是山峰的突出的部分象少女的某个部位(如身 材或脸形)。另外,整体性知觉离不开个体的经验,经验可以弥补知觉整体中不完整的部分。 3、知觉的选择性 当我们面对众多的客体时,常常优先知觉部分客体。这就是知觉的选择性。被清楚地知 觉到的客体叫对象,未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背景。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很多。从客观 方面来说,与背景差别较大的、活动的、新颖的刺激容易被选择为知觉的对象。从主观方面 来说,与个体当前的任务有关、能满足个体需要、符合个体兴趣、个体对之有丰富经验的刺 激,容易被选择为知觉的对象。 4、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的印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 恒常性。例如,一个熟悉的身材高大的人,我们不会因为他站得离我们远而把他知觉为一个 矮子。通常,人们对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亮度的知觉均表现出恒常性。个体的经验是 保持知觉恒常性的基本条件,儿童由于经验不足,对不熟悉的事物的知觉常随知觉的条件的 变化而变化。同时,知觉的恒常性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参照物,离开参照物,恒常性就会减 少甚至消失。当然知觉恒常性是有限度的,如果知觉条件变化太大,就不会有恒常性。 四、表象和想象 (一)表象和想象的概念 1、表象的概念 表象是表征的一种特殊形式。作为心理活动,它是大脑以形象的心理形式表现客观事物 的过程;作为心理活动的结果,它就是在大脑中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久别的老同学偶然 相遇时,从前在一起生活、学习中的情景都仿佛浮现在自己的眼前。这些情景就是表象。 2、想象的概念 想象是个体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产生新形象的过程。我们在看小说时,头脑中会出现 各种人物和情景的形象;工程师根据自己在建筑方面的知识经验,设计出建筑物的形象。这 些都是想象。 (二)表象和想象的特征 1、表象的特征 首先,表象是以对客观事物的知觉为基础的,具有明显的直观性。虽然,表象不如知觉 形象那么清晰,也没有知觉形象那样完整;同时,表象还会因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表现出不 稳定的特点。但是,表象中的形象具有与知觉形象相似的特征。例如,研究证实,客观物体 的表象具有一定的空间特性,人们可以对自己的表象进行观察和操作(如心理旋转、心理扫 描),就象在观察和操作一个物体一样。 其次,表象还具有一定的概括性。表象往往只包含对象的一些主要外部特征。例如,人 们关于“树”的表象,往往不是某一棵具体的树的形象,而是指具有“直立于地面、有枝叶、 会开花结果”等主要特征的形象。表象的概括性是个体对知觉形象进行综合的结果。当然, 表象的概括性只是对事物外部特征的概括,而不是对事物本质特征的概括。 表象既有直观性,又有概括性,在人的认识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一方面表象以知觉为 基础,与知觉有联系紧密;另一方面,表象不为具体事物的知觉所限制,概括地反映事物主 要的外部特征,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感性基础。例如,学生对“长方形”概念的掌握 就是以学生对桌面、墙面、书的封面等表象为基础的。正因为如此,表象常被人们看作知觉 与思维相联系的桥梁。 2、想象的特征 想象既具有形象性,又具有新颖性。想象是通过对已有表象的加工而创造新形象的,它 加工的对象是形象信息,而不是语言或符号。同时,想象所产生的形象与表象不同,是对已 有表象的改造或重新组合。例如,“猪八戒”的形象虽然来自人的形象与猪的形象,却既不 同于人的形象,也不同于猪的形象。 (三)表象和想象的种类 1、表象的种类
表象有很多种。根据表象产生的信息来源不同,可以将表象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 味觉表象等;根据表象的概括程度不同,可以将表象分为个别表象和一般表象;根据表象的 创造性,可以将表象分为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 2、想象的种类 根据想象的目的性,可以将想象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事先有预定的目的的想象叫 做有意想象。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的想象叫做无意想象。无意想象是在外界刺激的作用下 不由自主地产生的。例如,看到蓝天上飘浮的白云,不由自主地想起大草原上奔跑的羊群。 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 有意想象有两种形式,即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产生的形象在新颖 性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再造想象是根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大脑中产生新形象的过程。例如, 建筑工人看到建筑图纸,就能在大脑中产生建筑物的形象。再造想象在人们的生活、工作、 学习中有着重要意义,它使人们能够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广泛、更深入地认识客观世 界。创造想象是不根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大脑中独立地产生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是一切 创造性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家的科学发明、建筑师的建筑设计、画家的精美构思,都 包含了创造想象的成份。 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与个人生活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幻 想不同于一般的创造想象,它是个体人生愿望的反映,对人的行为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如果 幻想中的愿望是以现实为根据的,而且通过努力可以实现,那么这种幻想就是理想。理想可 以激励人不断进取,取得生活和工作上的成功。如果幻想中的愿望脱离现实,根本无法实现, 那么这种幻想就是空想。空想会消磨人的斗志,将人生引入歧途 (四)想象活动中的认知加工 想象是一种高级认知活动。想象对己有表象的认知加工,是一种复杂的分析与综合活动。 在想象时,人们从已有表象中抽取出必要形象元素,再将它们按照一定的构思重新结合,构 成新的形象。想象常用的认知加工方式有四种 1、粘合 粘合就是把从未结合过的形象要素,结合在一起,构成新形象。例如前面所说的“猪八 戒”的形象就是通过粘合而形成的。在科技发明和艺术创作中,常使用加工方式。 2、夸张 夸张就是对客观事物的形象中的某一部分进行改变,突出其特点,从而产生新形象。如 漫画中的人物形象、神话中的“千手观音”形象、童话中“大人国”和“小人国”的形象等, 都是使用了夸张而形成的。 3、人格化 人格化就是对客观事物赋予人的形象和特征,从而产生的新形象。如动画片中的“米老 鼠”的形象、神话中的风神、火神、雷神、电神的形象,都是通过人格化而创造出的新形象 4、典型化 典型化就是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来创造新形象。如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就是作家综 合了许多人的特点后创作出来的 五、记忆 (一)记忆的概念 记忆就是人脑对有关信息进行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认知加工过程。记忆活动所加工的信 息可以是感觉、知觉、想象、思维等认知活动的产物,也可以是情绪、情感活动和意志活动 的产物,因此,记忆使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同时,记忆是人的心理发 展的重要前提,如果没有记忆将所学习的知识经验保持下来,人的心理就会永远停留在出生 时的水平。 1、信息的编码 信息的编码是记忆活动的第一个环节,又可称为识记。有目的的识记有两种形式,即机 械识记、理解识记。机械识记是根据记忆对象的外部联系,通过重复进行识记。如幼儿一遍 一遍地读自己根本不懂的古诗词,以记住它们。理解识记,又叫意义识记,是根据记忆对象 的内部联系,通过建立记忆对象与已有知识的联系来进行识记。例如,人们通过深入的思考 对概念、定理、公式、定律等的识记就是理解识记 2、信息的贮存
表象有很多种。根据表象产生的信息来源不同,可以将表象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 味觉表象等;根据表象的概括程度不同,可以将表象分为个别表象和一般表象;根据表象的 创造性,可以将表象分为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 2、想象的种类 根据想象的目的性,可以将想象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事先有预定的目的的想象叫 做有意想象。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的想象叫做无意想象。无意想象是在外界刺激的作用下, 不由自主地产生的。例如,看到蓝天上飘浮的白云,不由自主地想起大草原上奔跑的羊群。 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 有意想象有两种形式,即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产生的形象在新颖 性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再造想象是根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大脑中产生新形象的过程。例如, 建筑工人看到建筑图纸,就能在大脑中产生建筑物的形象。再造想象在人们的生活、工作、 学习中有着重要意义,它使人们能够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广泛、更深入地认识客观世 界。创造想象是不根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大脑中独立地产生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是一切 创造性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家的科学发明、建筑师的建筑设计、画家的精美构思,都 包含了创造想象的成份。 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与个人生活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幻 想不同于一般的创造想象,它是个体人生愿望的反映,对人的行为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如果 幻想中的愿望是以现实为根据的,而且通过努力可以实现,那么这种幻想就是理想。理想可 以激励人不断进取,取得生活和工作上的成功。如果幻想中的愿望脱离现实,根本无法实现, 那么这种幻想就是空想。空想会消磨人的斗志,将人生引入歧途。 (四)想象活动中的认知加工 想象是一种高级认知活动。想象对已有表象的认知加工,是一种复杂的分析与综合活动。 在想象时,人们从已有表象中抽取出必要形象元素,再将它们按照一定的构思重新结合,构 成新的形象。想象常用的认知加工方式有四种: 1、粘合 粘合就是把从未结合过的形象要素,结合在一起,构成新形象。例如前面所说的“猪八 戒”的形象就是通过粘合而形成的。在科技发明和艺术创作中,常使用加工方式。 2、夸张 夸张就是对客观事物的形象中的某一部分进行改变,突出其特点,从而产生新形象。如 漫画中的人物形象、神话中的“千手观音”形象、童话中“大人国”和“小人国”的形象等, 都是使用了夸张而形成的。 3、人格化 人格化就是对客观事物赋予人的形象和特征,从而产生的新形象。如动画片中的“米老 鼠”的形象、神话中的风神、火神、雷神、电神的形象,都是通过人格化而创造出的新形象。 4、典型化 典型化就是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来创造新形象。如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就是作家综 合了许多人的特点后创作出来的。 五、记忆 (一)记忆的概念 记忆就是人脑对有关信息进行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认知加工过程。记忆活动所加工的信 息可以是感觉、知觉、想象、思维等认知活动的产物,也可以是情绪、情感活动和意志活动 的产物,因此,记忆使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同时,记忆是人的心理发 展的重要前提,如果没有记忆将所学习的知识经验保持下来,人的心理就会永远停留在出生 时的水平。 1、信息的编码 信息的编码是记忆活动的第一个环节,又可称为识记。有目的的识记有两种形式,即机 械识记、理解识记。机械识记是根据记忆对象的外部联系,通过重复进行识记。如幼儿一遍 一遍地读自己根本不懂的古诗词,以记住它们。理解识记,又叫意义识记,是根据记忆对象 的内部联系,通过建立记忆对象与已有知识的联系来进行识记。例如,人们通过深入的思考, 对概念、定理、公式、定律等的识记就是理解识记。 2、信息的贮存
信息的贮存是记忆的中间环节,通常也称为保持。与保持相对而言的就是遗忘。遗忘并 不是所记忆的信息的完全丧失,而是所保持的信息不能在使用时顺利地提取出来。有的遗忘 是因为提取信息的线索不当而造成的,这种遗忘叫做暂时性遗忘;有的遗忘是由于丢失的信 息过多,无法提取,这种遗忘叫做永久性遗忘。遗忘是大脑对信息进行自动加工的结果。通 常对所学习的内容的遗忘是消极的,如概念、原理等的遗忘。但也有的遗忘却有积极意义 如对不良情绪的遗忘有助于心理健康,对一些不必要的知识细节的遗忘有助于知识的系统 化 3、信息的提取 信息的提取是记忆的最后一个环节。信息的提取有两形式,即再认和回忆。再认就是以 前记忆的内容重新出现时,能够将它们辨认出来。回忆是在大脑中把所记忆的内容再现出来 信息的提取能否成功,关键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信息的保持是否巩固:二是提取信息的线 索是否适当。通常,对所保持的信息建立的意义联系越丰富就越易于找到提取信息的线索: 同时,积极而平静的情绪状态和灵活的思维活动也是有助于寻找提取信息的线索。 (二)记忆的种类 记忆有很多种,根据记忆所加工的信息的内容的不同,可以将记忆分为四种: 1、形象记忆 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如对见过的人和物、尝过的味道 闻过的气味等记忆。 2、动作记忆 动作记忆是以做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如对骑马、游泳、打乒乓球等运动的记忆。 3、抽象记忆 抽象记忆是以语义或命题为内容的记忆。如对概念、公式、定理、定律等的记忆 4、情绪记忆 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如童年时与小伙伴的友情,过了多少 年还能记得 (三)记忆的信息加工系统 心理学研究表明,记忆活动是由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三个相互联系的记忆系 统组成。这三个记忆系统在信息的贮存时间、信息的编码方式、记忆的容量等方面都有各自 不同的特点;同时,三个系统的信息加工水平是不同的,感觉记忆的信息加工水平最低,长 时记忆的信息加工水平最高。信息的长期保持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将信息由感觉记忆转入短 时记忆,再由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这种信息加工过程可以用图2-2表示: 信息输入 感觉注意短时复述长时 记忆检索记忆 图2-2记忆的信息加工系统 图2-2记忆的信息加工系统 1、感觉记忆 通过感觉获得的信息在大脑中都要保存一个极短的时间。这就是感觉记忆,又称瞬时记 忆或感觉登记。在感觉记忆中,信息保持的时间大约有0.252秒;信息的编码是以信息 所具有的物理特性来进行的,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不同内容的感觉记忆,其容量有一定的差 异,例如,视觉信息的记忆容量大于听觉信息的记忆容量。一般认为感觉记忆的容量比短时 记忆大。感觉记忆中保存的信息如果没有受到注意,就会很快地丧失;如果受到注意,它就 进入了短时记忆系统进行保存 2、短时记忆 注意的条件下,将有关信息只短暂地呈现一次(信息呈现的时间一般为1秒),对这 种当前信息的记忆叫做短时记忆。短时记忆所加工的信息有两个来源,其一是感觉记忆中的 信息因受到注意而进入短时记忆的,其二是为了解决当前的问题而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出来 暂时存放在短时记忆中的。在短时记忆中,信息的保存时间约为5秒2分钟:信息的编 码方式以言语的听觉形式为主,也存在视觉编码和语义编码。短时记忆的容量相当有限
信息的贮存是记忆的中间环节,通常也称为保持。与保持相对而言的就是遗忘。遗忘并 不是所记忆的信息的完全丧失,而是所保持的信息不能在使用时顺利地提取出来。有的遗忘 是因为提取信息的线索不当而造成的,这种遗忘叫做暂时性遗忘;有的遗忘是由于丢失的信 息过多,无法提取,这种遗忘叫做永久性遗忘。遗忘是大脑对信息进行自动加工的结果。通 常对所学习的内容的遗忘是消极的,如概念、原理等的遗忘。但也有的遗忘却有积极意义。 如对不良情绪的遗忘有助于心理健康,对一些不必要的知识细节的遗忘有助于知识的系统 化。 3、信息的提取 信息的提取是记忆的最后一个环节。信息的提取有两形式,即再认和回忆。再认就是以 前记忆的内容重新出现时,能够将它们辨认出来。回忆是在大脑中把所记忆的内容再现出来。 信息的提取能否成功,关键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信息的保持是否巩固;二是提取信息的线 索是否适当。通常,对所保持的信息建立的意义联系越丰富就越易于找到提取信息的线索; 同时,积极而平静的情绪状态和灵活的思维活动也是有助于寻找提取信息的线索。 (二)记忆的种类 记忆有很多种,根据记忆所加工的信息的内容的不同,可以将记忆分为四种: 1、形象记忆 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如对见过的人和物、尝过的味道、 闻过的气味等记忆。 2、动作记忆 动作记忆是以做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如对骑马、游泳、打乒乓球等运动的记忆。 3、抽象记忆 抽象记忆是以语义或命题为内容的记忆。如对概念、公式、定理、定律等的记忆。 4、情绪记忆 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如童年时与小伙伴的友情,过了多少 年还能记得。 (三)记忆的信息加工系统 心理学研究表明,记忆活动是由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三个相互联系的记忆系 统组成。这三个记忆系统在信息的贮存时间、信息的编码方式、记忆的容量等方面都有各自 不同的特点;同时,三个系统的信息加工水平是不同的,感觉记忆的信息加工水平最低,长 时记忆的信息加工水平最高。信息的长期保持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将信息由感觉记忆转入短 时记忆,再由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这种信息加工过程可以用图 2-2 表示: 图 2-2 记忆的信息加工系统 1、感觉记忆 通过感觉获得的信息在大脑中都要保存一个极短的时间。这就是感觉记忆,又称瞬时记 忆或感觉登记。在感觉记忆中,信息保持的时间大约有 0.25 ~ 2 秒;信息的编码是以信息 所具有的物理特性来进行的,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不同内容的感觉记忆,其容量有一定的差 异,例如,视觉信息的记忆容量大于听觉信息的记忆容量。一般认为感觉记忆的容量比短时 记忆大。感觉记忆中保存的信息如果没有受到注意,就会很快地丧失;如果受到注意,它就 进入了短时记忆系统进行保存。 2、短时记忆 在注意的条件下,将有关信息只短暂地呈现一次(信息呈现的时间一般为 1 秒),对这 种当前信息的记忆叫做短时记忆。短时记忆所加工的信息有两个来源,其一是感觉记忆中的 信息因受到注意而进入短时记忆的,其二是为了解决当前的问题而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出来, 暂时存放在短时记忆中的。在短时记忆中,信息的保存时间约为 5 秒 ~ 2 分钟;信息的编 码方式以言语的听觉形式为主,也存在视觉编码和语义编码。短时记忆的容量相当有限,一
般约为7±2个组块。组块是短时记忆信息加工的单位,它可以是字母、单词、句子甚至更 大的单位。每一个单位的内部是由非常熟悉的内容组成。可见,短时记忆的容量实际上取决 于组块的大小。也有人(如 Simon,1974)认为,如果组块较大,则短时记忆的容量只有4 5个组块。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经过复述,就进入了长时记忆。如果得不到复述就会随时间而 自动消退 3、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是对经过深入加工的信息的记忆。长时记忆保存的时间很长,可以是一分钟, 也可以是几个小时、几天、几年,甚至是终身的。长时记忆的容量非常巨大,我们在一生中 所学的东西几乎不可能将其填满。长时记忆主要采用语义的形式进行编码,有时也以各种感 觉形象的形式进行编码。前者如一个概念、定理的记忆,后者如一些生活情景的记忆。长时 记忆是研究最多的记忆系统,在早期的记忆研究中,长时记忆曾被当作唯一的记忆系统。 (四)记忆保持的基本规律 自从德国心理学家H·艾宾浩斯(18791884)开创了对遗忘的实验研究以来,心理学界 对遗忘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了许多遗忘规律。这里只介绍一些主要的研究成果。 1、干扰与遗忘的关系 遗忘主要是由于先后学习的内容相互干扰而产生的。先后两种学习的时间间隔越小,干 扰就越大。先后两种学习具有中等程度的相似性时,干扰最大;先后两种学习具有高相似或 不相似,则干扰则较小。 2、遗忘的进程的规律 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这是由艾宾浩斯首先发现的,他用遗忘曲 线来表示了这种遗忘的进程(见图2-3)。艾宾浩斯是用无意义音节作为记忆材料进行研究 的,后来有人(陆志伟,1922)用有意义材料进行研究,证实了遗忘进程的这种趋势。 100 保持 80 百60 分 44% 比 40°。34% 36% 25% 20 28% 23456 间隔天数 图2-3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图2-3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3、遗忘的大小与记忆材料的性质和长度的关系 从记忆材料的性质上说,抽象的材料比形象的材料更容易遗忘;无意义的材料比有意义 的材料更容易遗忘。从记忆材料的长度来说,记忆材料长度越大,就越容易遗忘 4、遗忘的大小与个体的心理状态的关系 能满足个体需要或对个体有重要意义的材料容易保持,不能满足个体需要或对个体没有
般约为 7±2 个组块。组块是短时记忆信息加工的单位,它可以是字母、单词、句子甚至更 大的单位。每一个单位的内部是由非常熟悉的内容组成。可见,短时记忆的容量实际上取决 于组块的大小。也有人(如 Simon,1974)认为,如果组块较大,则短时记忆的容量只有 4 ~ 5 个组块。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经过复述,就进入了长时记忆。如果得不到复述就会随时间而 自动消退。 3、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是对经过深入加工的信息的记忆。长时记忆保存的时间很长,可以是一分钟, 也可以是几个小时、几天、几年,甚至是终身的。长时记忆的容量非常巨大,我们在一生中 所学的东西几乎不可能将其填满。长时记忆主要采用语义的形式进行编码,有时也以各种感 觉形象的形式进行编码。前者如一个概念、定理的记忆,后者如一些生活情景的记忆。长时 记忆是研究最多的记忆系统,在早期的记忆研究中,长时记忆曾被当作唯一的记忆系统。 (四)记忆保持的基本规律 自从德国心理学家 H·艾宾浩斯(1879~1884)开创了对遗忘的实验研究以来,心理学界 对遗忘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了许多遗忘规律。这里只介绍一些主要的研究成果。 1、干扰与遗忘的关系 遗忘主要是由于先后学习的内容相互干扰而产生的。先后两种学习的时间间隔越小,干 扰就越大。先后两种学习具有中等程度的相似性时,干扰最大;先后两种学习具有高相似或 不相似,则干扰则较小。 2、遗忘的进程的规律 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这是由艾宾浩斯首先发现的,他用遗忘曲 线来表示了这种遗忘的进程(见图 2—3)。艾宾浩斯是用无意义音节作为记忆材料进行研究 的,后来有人(陆志伟,1922)用有意义材料进行研究,证实了遗忘进程的这种趋势。 图 2-3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3、遗忘的大小与记忆材料的性质和长度的关系 从记忆材料的性质上说,抽象的材料比形象的材料更容易遗忘;无意义的材料比有意义 的材料更容易遗忘。从记忆材料的长度来说,记忆材料长度越大,就越容易遗忘。 4、遗忘的大小与个体的心理状态的关系 能满足个体需要或对个体有重要意义的材料容易保持,不能满足个体需要或对个体没有
意义的材料容易遗忘:能引起个体愉快的情绪体验的材料容易保持,能引起个体不愉快的情 绪体验的材料容易遗忘。 5、遗忘与个体的学习程度和学习方式的关系 从学习程度方面来说,学习重复的次数越多,就越不容易遗忘。当学习重复的次数达到 能刚好完全背诵的150%时,对阻止遗忘的效果最好。超过150%的重复,其阻止遗忘的效果 便不再增长。从学习方式方面来说,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比单纯的反复阅读记忆保持 的效果好。这是因为,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能加强注意力,同时,能根据不同部分材 料的的记忆效果分配时间,充分利用时间 (一)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知。在日常生活中,人 们经常说到的“考虑”、“思考”、“想一想”等,都是指思维活动。认知心理学认为,思维是 以已有知识和客观事物的知觉印象为中介,形成客观事物概括表征的认知过程。 (二)思维的特征 1、思维的概括性 思维是对客观事物概括的表征,具有概括性。所谓概括的表征是指,思维活动所表征的 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或称共同特征),而不是客观事物具体的形象;是客观事物变化的 规律,而不是客观事物的具体变化。例如,人们所见的鸟有各种不同的具体形象,但人们在 思考时,把它们都称为鸟。这就舍弃了鸟的非本质特征,如:大小、形状、毛色、会不会飞 等,而抽取了共同特征:身上有羽毛、前肢成翼状、嘴上有尖利的喙。再如,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看到的水烧开了就会冒出蒸汽,冬天里屋外的水就会结成冰。通过思维,人们就可了解, 液态的水、蒸汽、冰都是水的形态,水的形态是由水的温度决定的。 2、思维的间接性 事物本质是隐含在事物内部的,事物变化的规律是包含在各种复杂的变化中的,它们不 能被直接观察到,必须以已有知识和和客观事物的知觉印象为中介,才能认识到。因此,思 维具有间接性。例如,懂气象的人,看了卫星云图后,就能知道今后几天的天气变化。如果 这个人不懂气象或他没有看到卫星云图,就不能推断今后几天的天气 3、思维的问题性 思维还具有问题性。问题是引起思维活动的重要条件。当人们面临疑问时,总是倾向于 消除这种疑问。这种倾向就推动了人们的思维活动的进行。同时,思维还主要体现在解决问 题的活动中。在解决问题的各个环节,都是以思维活动为中心。 (三)思维的分类 1、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根据思维活动所凭借的工具的不同,可将思维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动作思维是以具体动作为工具解决直观而具体问题的思维。例如,儿童用小棒刺激抓到 的小虫,看看它有何反应,或是将小虫的身体支解开来,看看它的内部构造。动作思维是技 术能力的重要成份。修理工人就是通过动作思维来检修机器。 形象思维是以头脑中的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例如,在布置教室时,同学们 会在头脑中将各种装饰物的形象进行安排,形成各种方案,再选择最佳的方案。形象思维是 进行艺术创作和科学发明所必备的条件。发明家的新产品外观设计、画家对构图和色彩的构 想都是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是以语言为工具来进行的思维。例如,学生学习各种概念、原理、公式、法则 都要通过抽象思维来进行。 2、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 根据在解决问题时,思维活动的方向和思维的成果的特点,可将思维分为辐合思维与发 散思维。 辐合思维是人们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向一个方向思考,得出唯一结论的思维。辐合思维 是一种有条理的思维活动。例如,由A>B,B>C,C>D,得出唯一结论:A>D 发散思维是指人们沿着不同方向思考,得出大量不同的结论的思维。例如,教师发现 名学生缺课,就会想出这个学生缺课的各种可能性。发散思维得出的各种结论是否适当,需 要通过辐合思维进行检验
意义的材料容易遗忘;能引起个体愉快的情绪体验的材料容易保持,能引起个体不愉快的情 绪体验的材料容易遗忘。 5、遗忘与个体的学习程度和学习方式的关系 从学习程度方面来说,学习重复的次数越多,就越不容易遗忘。当学习重复的次数达到 能刚好完全背诵的 150%时,对阻止遗忘的效果最好。超过 150%的重复,其阻止遗忘的效果 便不再增长。从学习方式方面来说,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比单纯的反复阅读记忆保持 的效果好。这是因为,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能加强注意力,同时,能根据不同部分材 料的的记忆效果分配时间,充分利用时间。 六、思维 (一)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知。在日常生活中,人 们经常说到的“考虑”、“思考”、“想一想”等,都是指思维活动。认知心理学认为,思维是 以已有知识和客观事物的知觉印象为中介,形成客观事物概括表征的认知过程。 (二)思维的特征 1、思维的概括性 思维是对客观事物概括的表征,具有概括性。所谓概括的表征是指,思维活动所表征的 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或称共同特征),而不是客观事物具体的形象;是客观事物变化的 规律,而不是客观事物的具体变化。例如,人们所见的鸟有各种不同的具体形象,但人们在 思考时,把它们都称为鸟。这就舍弃了鸟的非本质特征,如:大小、形状、毛色、会不会飞 等,而抽取了共同特征:身上有羽毛、前肢成翼状、嘴上有尖利的喙。再如,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看到的水烧开了就会冒出蒸汽,冬天里屋外的水就会结成冰。通过思维,人们就可了解, 液态的水、蒸汽、冰都是水的形态,水的形态是由水的温度决定的。 2、思维的间接性 事物本质是隐含在事物内部的,事物变化的规律是包含在各种复杂的变化中的,它们不 能被直接观察到,必须以已有知识和和客观事物的知觉印象为中介,才能认识到。因此,思 维具有间接性。例如,懂气象的人,看了卫星云图后,就能知道今后几天的天气变化。如果 这个人不懂气象或他没有看到卫星云图,就不能推断今后几天的天气。 3、思维的问题性 思维还具有问题性。问题是引起思维活动的重要条件。当人们面临疑问时,总是倾向于 消除这种疑问。这种倾向就推动了人们的思维活动的进行。同时,思维还主要体现在解决问 题的活动中。在解决问题的各个环节,都是以思维活动为中心。 (三)思维的分类 1、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根据思维活动所凭借的工具的不同,可将思维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动作思维是以具体动作为工具解决直观而具体问题的思维。例如,儿童用小棒刺激抓到 的小虫,看看它有何反应,或是将小虫的身体支解开来,看看它的内部构造。动作思维是技 术能力的重要成份。修理工人就是通过动作思维来检修机器。 形象思维是以头脑中的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例如,在布置教室时,同学们 会在头脑中将各种装饰物的形象进行安排,形成各种方案,再选择最佳的方案。形象思维是 进行艺术创作和科学发明所必备的条件。发明家的新产品外观设计、画家对构图和色彩的构 想都是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是以语言为工具来进行的思维。例如,学生学习各种概念、原理、公式、法则 都要通过抽象思维来进行。 2、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 根据在解决问题时,思维活动的方向和思维的成果的特点,可将思维分为辐合思维与发 散思维。 辐合思维是人们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向一个方向思考,得出唯一结论的思维。辐合思维 是一种有条理的思维活动。例如,由 A>B,B>C,C>D,得出唯一结论:A>D。 发散思维是指人们沿着不同方向思考,得出大量不同的结论的思维。例如,教师发现一 名学生缺课,就会想出这个学生缺课的各种可能性。发散思维得出的各种结论是否适当,需 要通过辐合思维进行检验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一章 绪论.doc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前言.doc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序.doc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心理学新论).doc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ppt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学生心理测评.ppt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课堂管理心理.ppt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学校群体心理.ppt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现代心理学的基本理论.ppt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智力因素.ppt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青少年认知发展与学习.ppt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教师心理.ppt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ppt
- 《实验心理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共六章).ppt
- 哈尔滨工业大学:《分形与混沌》(刘挺).ppt
- 创业教育——21世纪职业教育的主旋律(PPT课件讲义).ppt
-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及其在课堂教学与管理中的运用》讲义(潘建华).ppt
- 《教育技术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doc
- 《教育技术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doc
- 廊坊师范学院化学系:《教育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引导自主学习、培养创新精神.doc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教师心理.doc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青少年认知发展与学习.doc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五章 智力因素.doc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六章 青少年品德发展与教育.doc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七章 学校群体心理.doc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八章 课堂管理心理.doc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九章 学生心理测评.doc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doc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各章习题)第一章 绪论.doc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各章习题)第二章 现代心理学的基本理论.doc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各章习题)第三章 教师心理.doc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各章习题)第四章 青少年认知发展与学习.doc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各章习题)第五章 智力因素.doc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各章习题)第六章 青少年品德心理.doc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各章习题)第七章 学校群体心理.doc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各章习题)第八章 课堂管理心理.doc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各章习题)第九章 学生心理测评.doc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各章习题)第十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doc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答案)第一章 绪论.doc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答案)第二章 现代心理学基本理论.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