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各章习题)第六章 青少年品德心理
第六章青少年品德心理 填空题 1.品德是 的简称,在我国又称为德性或品行、操行等等。 2.“四因素论”将品德的心理成分划分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四个成分 3.道德认识是人们对社会道德现象、道德规范及其的认识 4.道德认识包括 等方面。 5.道德情感是一种自我意志的力量,它能使人悔过自新,保持良好的行为 6.道德意志体现在实现道德目标过程中的与的力量 7.道德意志的过程一般经历 三个阶段 8.道德行为包括道德行为 和道德行为 9.在品德结构中,品德的四种心理成分是处在一个_、 统一体中。 10.在国外品德发展的研究中,皮亚杰、柯尔伯格的品德发展和班杜拉的是最 具代表的两种理论 11.皮亚杰概括出一条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从 的过程,并将这一过 程划分为 、公正阶段等四个阶段。 12.根据皮亚杰的看法,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儿童达到 使他们认识到道德规范是 相互尊重和 的基础上制定的。 13.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系统地扩展了的理论和方法,并创立了不断完善 14.柯尔伯格发现道德能力是内在于个体身上,并随着个体的成熟而发展,这就从根 本上改变了认为品德仅仅是社会进行道德结果的传统观点 15.柯尔伯格把皮亚杰的研究方法改进为 16.理论最初是由美国的心理学家班杜拉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 17.林崇德确定了六个方面品德发展的参数作为品德质变的依据。它们 是 、量变与质变及个体差异 8.道德认识的形成与发展,主要依赖于的掌握、的确立和的发展三个 维度 19.内化了的道德概念是的道德概念,并内化为自己的,成为进行道德评价和 指导自己言行的标准 20.道德信念的形成使青少年的道德行为更具有和
第六章 青少年品德心理 一、填空题 1.品德是 的简称,在我国又称为德性或品行、操行等等。 2.“四因素论”将品德的心理成分划分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 四个成分。 3.道德认识是人们对社会道德现象、道德规范及其 的认识。 4.道德认识包括: 、 、 、 等方面。 5.道德情感是一种自我意志 的力量,它能使人悔过自新,保持良好的行为。 6.道德意志体现在实现道德目标过程中的 与 的力量。 7.道德意志的过程一般经历 、 、 三个阶段。 8.道德行为包括道德行为 和道德行为 。 9.在品德结构中,品德的四种心理成分是处在一个 、 统一体中。 10.在国外品德发展的研究中,皮亚杰、柯尔伯格的品德发展 和班杜拉的 是最 具代表的两种理论。 11.皮亚杰概括出一条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从 到 的过程,并将这一过 程划分为 、 、 、公正阶段等四个阶段。 12.根据皮亚杰的看法,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儿童达到 ,使他们认识到道德规范是 相互尊重和 的基础上制定的。 13.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系统地扩展了 的理论和方法,并创立了不断完善 的 。 14.柯尔伯格发现道德 能力是内在于个体身上,并随着个体的成熟而发展,这就从根 本上改变了认为品德仅仅是社会进行道德 结果的传统观点。 15.柯尔伯格把皮亚杰的研究方法改进为 。 16. 理论最初是由美国的心理学家班杜拉在 20 世纪 60 年代提出的。 17. 林 崇 德 确 定 了 六 个 方 面 品 德 发 展 的 参 数 作 为 品 德 质 变 的 依 据 。 它 们 是 、 、 、 量变与质变及个体差异。 18.道德认识的形成与发展,主要依赖于 的掌握、 的确立和 的发展三个 维度。 19.内化了的道德概念是 的道德概念,并内化为自己的 ,成为进行道德评价和 指导自己言行的标准。 20.道德信念的形成使青少年的道德行为更具有 和
21.中学生道德理想的发展经历着 理想、 理想和 理想等三种水平。 22.道德情感从形式上分,主要有三类 的道德情感 23.伦理性的道德情感具有清晰的_和明确的_及较强的_ 24.人们在完成特定的道德任务时,通常都是在道德动机的驱使下,将某些必要的行为 和 构成一定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被称之为 是品德的表层心理结构,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 27.道德行为的发展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达到、的过程。这就需要 道德意志将道德动机与 有机的结合过程 28.不良品德学生的转化要经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转化过程大体可以划分 为 与 个阶段 29.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能加强道德行为的 概括性和 30.矫正青少年学生不良品德的心理学依据是多种多样的,但关键在教育者对青少年的 和教育机智。 单项选择题 1.道德品质的基础是 A.道德观点B.道德行为C.道德情感D.道德认识 2.社会学习理论最初是由美国的心理学家_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 A.皮亚杰B.柯尔伯格C.班杜拉D.杜威 3.小学生在回答“什么是讲道德”这一问题时,只能答“不打架不骂人”等而不能作出概括 的回答,这种道德概念称为 A.具体的道德概念 B.知识性的道德概念C.内化了的道德概念D.复杂的道德 概念 4.有学生思想品德课考试得分很高,但却不能体现在行动上,这种道德概念称为」 A.具体的道德概念B.知识性的道德概念C.内化了的道德概念D.复杂的道德概念 5.低年级的学生经常出现好心干错事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是 A.不善于调节道德情感B.道德意志薄弱C.不善于选择道德行为方式D.道德信念不坚 定 6.道德动机的高级形式是 A.道德概念B.道德信念C.道德原则D.道德价值观念 7.当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成为稳定的、经常推动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时,它们就构 成了 A.道德信念B.道德动机C.道德价值观念D.道德意志 8.品德的核心是 A.道德情念B.道德意志C.道德概念D在一定范围内流动着 三、名词解释题
21.中学生道德理想的发展经历着 理想、 理想和 理想等三种水平。 22.道德情感从形式上分,主要有三类: 、 和 的道德情感。 23.伦理性的道德情感具有清晰的 和明确的 及较强的 。 24.人们在完成特定的道德任务时,通常都是在道德动机的驱使下,将某些必要的行为 和 构成一定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被称之为 。 25. 是品德的表层心理结构,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 27.道德行为的发展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达到 、 的过程。这就需要 道德意志将道德动机与 有机的结合过程。 28.不良品德学生的转化要经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转化过程大体可以划分 为 、 与 三个阶段。 29.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能加强道德行为的 、概括性和 。 30.矫正青少年学生不良品德的心理学依据是多种多样的,但关键在教育者对青少年的 和教育机智。 二、单项选择题 1.道德品质的基础是 。 A.道德观点 B.道德行为 C.道德情感 D.道德认识 2.社会学习理论最初是由美国的心理学家 在 20 世纪 60 年代提出的。 A.皮亚杰 B.柯尔伯格 C.班杜拉 D.杜威 3.小学生在回答“什么是讲道德”这一问题时,只能答“不打架不骂人”等而不能作出概括 的回答,这种道德概念称为 。 A.具体的道德概念 B.知识性的道德概念 C.内化了的道德概念 D.复杂的道德 概念 4.有学生思想品德课考试得分很高,但却不能体现在行动上,这种道德概念称为 。 A.具体的道德概念 B.知识性的道德概念 C.内化了的道德概念 D.复杂的道德概念 5.低年级的学生经常出现好心干错事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是 。 A.不善于调节道德情感 B.道德意志薄弱 C.不善于选择道德行为方式 D.道德信念不坚 定 6.道德动机的高级形式是 。 A.道德概念 B.道德信念 C.道德原则 D.道德价值观念 7.当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成为稳定的、经常推动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时,它们就构 成了 。 A.道德信念 B.道德动机 C.道德价值观念 D.道德意志 8.品德的核心是 。 A.道德情念 B.道德意志 C.道德概念 D.在一定范围内流动着 三、名词解释题
1.品德 2.道德 3.道德认识 4.道德情感 5.道德意志 6.道德行为 7.观察学习 8.道德概念 9.道德信念 10.道德理想 11.道德评价 12.移情 13.直觉的道德情感 14.形象性的道德情感 15.伦理性的道德情感 16.道德行为习惯 四、辨析题 1.道德行为技能与一般的技能并无本质的区别,只是在完成一定的道德任务时便具有道德的 性质。 2.皮亚杰认为,儿童品德发展阶段的顺序是可以改变的 3.在具体明确的道德规范的情况下,在言行一致的环境中学生的道德概念比较容易形成 4.小团体主义思想同集体主义思想并无本质的区别 5.同情心与知觉他人情感的理解性和敏感性有关。 般的意志力能够自然而然地转化为道德意志力 7.道德意志和心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8.对他人有利的行为一定是道德行为。 9.有良好的道德动机,就会表现出适当的道德行为方式 10.道德情感能够影响行为的强度,是推动行为的动力之 11.道德情感对道德认识起着引导与深化的作用 12.在培养道德品质的过程中,都应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进行。 五、说明题 1.班杜拉在早期的一项研究中以学龄儿童为对象进行了一个实验。首先让儿童看成人榜样, 即对一个充气娃娃拳打脚踢,然后把儿童带到一个放有充气娃娃的实验室,让他们自由活动 结果发现,儿童也学着成人榜样的动作对充气娃娃拳打脚踢。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道理? 2.班杜拉在一项实验中将儿童分为3组。甲组观看的录像片是一个大孩子在打玩具娃娃, 个成人给他一些糖果作为奖励;乙组观看的录像片是一个大孩子打了玩具娃娃后,成人过来 打了他一顿,以示惩罚:第三组儿童看到录像片上大孩子的攻击行为,既不受奖也不受罚 后来,这些儿童一个个被领进游戏室,里面有大孩子攻击过的玩具娃娃。结果发现:榜样受 奖组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最多,榜样受罚组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最少,控制组居中。这个实验说
1.品德 2.道德 3.道德认识 4.道德情感 5.道德意志 6.道德行为 7.观察学习 8.道德概念 9.道德信念 10.道德理想 11.道德评价 12.移情 13.直觉的道德情感 14.形象性的道德情感 15.伦理性的道德情感 16.道德行为习惯 四、辨析题 1.道德行为技能与一般的技能并无本质的区别,只是在完成一定的道德任务时便具有道德的 性质。 2.皮亚杰认为,儿童品德发展阶段的顺序是可以改变的。 3.在具体明确的道德规范的情况下,在言行一致的环境中学生的道德概念比较容易形成。 4.小团体主义思想同集体主义思想并无本质的区别。 5.同情心与知觉他人情感的理解性和敏感性有关。 6.一般的意志力能够自然而然地转化为道德意志力。 7.道德意志和心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8.对他人有利的行为一定是道德行为。 9.有良好的道德动机,就会表现出适当的道德行为方式。 10.道德情感能够影响行为的强度,是推动行为的动力之一。 11.道德情感对道德认识起着引导与深化的作用。 12.在培养道德品质的过程中,都应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进行。 五、说明题 1.班杜拉在早期的一项研究中以学龄儿童为对象进行了一个实验。首先让儿童看成人榜样, 即对一个充气娃娃拳打脚踢,然后把儿童带到一个放有充气娃娃的实验室,让他们自由活动。 结果发现,儿童也学着成人榜样的动作对充气娃娃拳打脚踢。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道理? 2.班杜拉在一项实验中将儿童分为 3 组。甲组观看的录像片是一个大孩子在打玩具娃娃,一 个成人给他一些糖果作为奖励;乙组观看的录像片是一个大孩子打了玩具娃娃后,成人过来 打了他一顿,以示惩罚:第三组儿童看到录像片上大孩子的攻击行为,既不受奖也不受罚。 后来,这些儿童一个个被领进游戏室,里面有大孩子攻击过的玩具娃娃。结果发现:榜样受 奖组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最多,榜样受罚组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最少,控制组居中。这个实验说
明了什么道理? 3.班杜拉的品德教育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道理? 4.一个青年在学习上表现出很强的意志力,他可以克服困难、排除干扰,攀登科学高峰,可 是,他在道德行为中却不一定是强者,为什么? 5.学生常有明知故犯的现象。这是何故?如何引导 6.当人们做出“想干”而不是“应该”干的行动,这是处在什么情况下,应该采取什么行动? 7.低年级的学生常常会出现好心办错事的情况,分析其主要的原因 六、简答题 1.品德与道德的区别。 2.品德与道德的联系。 3.品德心理结构的特征有哪些 4.社会学习是通过学习者观察榜样的示范而进行的。榜样应该具备哪些条件,才能对学习者 产生有效的影响? 5.李伯黍的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儿童和青少年学生道德判断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6.林崇德将儿童与青少年品质发展归纳为哪三个方面? 7.林崇德将儿童与青少年的品德发展分为哪六个年龄阶段? 8.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几方面? 9.家庭主要通过哪些方面影响儿童品德的发展? 10.学校主要通过哪些方面影响学生品德的发展? 11.集体舆论对学生品德形成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2.简述三大因素在品德发展中的作用 13.道德概念的掌握主要依赖于哪些条件? 14.从教育者的方面来说,使学生对道德概念产生“意义障碍”常见的有哪几种情况? 15.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是逐步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趋势如何? 16.道德情感体验的获得对个人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有什么作用? 17.为什么生动的道德形象能够引起人们的道德情感体验 18.从心理学的角度谈培养道德情感的基本途径是什么? 19.道德意志在品德形成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0.造成学生不良品德的家庭方面原因主要有哪些?
明了什么道理? 3.班杜拉的品德教育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道理? 4.一个青年在学习上表现出很强的意志力,他可以克服困难、排除干扰,攀登科学高峰,可 是,他在道德行为中却不一定是强者,为什么? 5.学生常有明知故犯的现象。这是何故?如何引导? 6.当人们做出“想干”而不是“应该”干的行动,这是处在什么情况下,应该采取什么行动? 7.低年级的学生常常会出现好心办错事的情况,分析其主要的原因。 六、简答题 1.品德与道德的区别。 2.品德与道德的联系。 3.品德心理结构的特征有哪些 4.社会学习是通过学习者观察榜样的示范而进行的。榜样应该具备哪些条件,才能对学习者 产生有效的影响? 5.李伯黍的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儿童和青少年学生道德判断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6.林崇德将儿童与青少年品质发展归纳为哪三个方面? 7.林崇德将儿童与青少年的品德发展分为哪六个年龄阶段? 8.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几方面? 9.家庭主要通过哪些方面影响儿童品德的发展? 10.学校主要通过哪些方面影响学生品德的发展? 11.集体舆论对学生品德形成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2.简述三大因素在品德发展中的作用。 13.道德概念的掌握主要依赖于哪些条件? 14.从教育者的方面来说,使学生对道德概念产生“意义障碍”常见的有哪几种情况? 15.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是逐步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趋势如何? 16.道德情感体验的获得对个人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有什么作用? 17.为什么生动的道德形象能够引起人们的道德情感体验? 18.从心理学的角度谈培养道德情感的基本途径是什么? 19.道德意志在品德形成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0.造成学生不良品德的家庭方面原因主要有哪些?
21.造成学生不良品德的学校方面原因主要有哪些? 22.学生不良品德的主观原因主要有哪些? 23.矫正不良品德的心理学依据主要有哪些? 七、论述题 1.论述品德心理成分的交互作用。 2.如何引导学生把道德知识转变为道德信念 3.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4.不良品德学生的转化一般要经过什么过程?
21.造成学生不良品德的学校方面原因主要有哪些? 22.学生不良品德的主观原因主要有哪些? 23.矫正不良品德的心理学依据主要有哪些? 七、论述题 1.论述品德心理成分的交互作用。 2.如何引导学生把道德知识转变为道德信念? 3.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4.不良品德学生的转化一般要经过什么过程?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各章习题)第五章 智力因素.doc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各章习题)第四章 青少年认知发展与学习.doc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各章习题)第三章 教师心理.doc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各章习题)第二章 现代心理学的基本理论.doc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各章习题)第一章 绪论.doc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doc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九章 学生心理测评.doc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八章 课堂管理心理.doc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七章 学校群体心理.doc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六章 青少年品德发展与教育.doc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五章 智力因素.doc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青少年认知发展与学习.doc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教师心理.doc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章 现代心理学的基本理论.doc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一章 绪论.doc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前言.doc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序.doc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心理学新论).doc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ppt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学生心理测评.ppt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各章习题)第七章 学校群体心理.doc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各章习题)第八章 课堂管理心理.doc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各章习题)第九章 学生心理测评.doc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各章习题)第十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doc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答案)第一章 绪论.doc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答案)第二章 现代心理学基本理论.doc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答案)第三章 教师心理.doc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答案)第四章 青少年认知发展与学习.doc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答案)第五章 智力因素.doc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答案)第六章 青少年品德心理.doc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答案)第七章 群体心理.doc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答案)第八章 课堂管理心理.doc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答案)第九章 学生心理测评.doc
-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答案)第十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doc
- 《教师口语》第一章 声母.ppt
- 《教师口语》第三章 韵母.ppt
- 《教师口语》第四章 语流音变.ppt
- 《教师口语》第八章 教师职业口语训练.ppt
- 《教师口语》第六章 朗读训练.ppt
- 《教师口语》小学语文教学朗读指导.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