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微生物学》第二讲 棒状杆菌属( Corynebacterium)

棒状杆菌属 ( Corynebacterium)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棒状杆菌属 (Corynebacterium)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白喉棒状杆菌( C diphtheriae):致病性最强。 类白喉杆菌( diphtheriod bacill):假白喉棒状 杆菌、结膜干燥杆菌、阴道棒状杆菌、痤疮 棒状杆菌等。多为条件致病菌
白喉棒状杆菌(C.dephtheriae):致病性最强。 类白喉杆菌(diphtheriod bacilli):假白喉棒状 杆菌、结膜干燥杆菌、阴道棒状杆菌、痤疮 棒状杆菌等。 多为条件致病菌

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染色 龙 白喉棒状杆菌(奈瑟染色) 白喉棒状杆菌
➢形态与染色 生物学性状

生物学性状 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 含有凝固血清的吕氏培养基( Loeffler medium):细 小、灰白色湿润、圆形突起的菌落 含有亚碲酸钾血琼脂平板:黑色菌落 根据白喉棒状杄菌对亚碲酸钾的还原力、菌落的形态 及生化反应可将白喉棒状杆菌区分3种类型:重型 gravis)、轻型( mitis)和中间型 ( intermedius)
➢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 含有凝固血清的吕氏培养基(Loeffler medium):细 小、灰白色湿润、圆形突起的菌落。 含有亚碲酸钾血琼脂平板:黑色菌落。 根据白喉棒状杆菌对亚碲酸钾的还原力、菌落的形态 及生化反应可将白喉棒状杆菌区分3种类型:重型 ( gravis)、 轻 型 ( mitis) 和中间型 (intermedius)。 生物学性状

生物学性状 变异 白喉棒状杄菌形态、菌落和毒性均可发生变异。 噬菌体 无毒株 溶原性细菌(产生外毒素)
➢变异 白喉棒状杆菌形态、菌落和毒性均可发生变异。 噬菌体 无毒株 溶原性细菌(产生外毒素)。 生物学性状

生物学性状 抵抗力 对干燥、寒冷和日光的抵抗力较其他无芽胞细菌强。 在衣物、床单、儿童玩具等各种物品中生存数日至数 周。在千燥的假膜中能存在3个月以上 但对湿热的抵抗力不强,对一般消毒剂敏感,1%石 炭酸、3%来苏儿10min均可将其杀死。 对青霉素及多数广谱抗生素敏感,但对磺胺不敏感
➢抵抗力 对干燥、寒冷和日光的抵抗力较其他无芽胞细菌强。 在衣物、床单、儿童玩具等各种物品中生存数日至数 周。在干燥的假膜中能存在3个月以上。 但对湿热的抵抗力不强,对一般消毒剂敏感,1%石 炭酸、3%来苏儿10min均可将其杀死。 对青霉素及多数广谱抗生素敏感,但对磺胺不敏感。 生物学性状

致病性与免疫性 致病物质 1.白喉毒素( diphtheria toxin)是一种毒性强、具有高度抗 原性的蛋白质: A--5 抑制易感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协助A链进入易感细胞内。 毒素 NAD+EF ADPR-EF-2+烟酰胺+H+ (无活性复合物) 2.索状因子( cord factor)能破坏哺乳动物细胞中的线粒体, 影响细胞呼吸与磷酸化。 3.K抗原有利于细菌在粘膜表面的定植
➢致病物质 1.白喉毒素(diphtheria toxin)是一种毒性强、具有高度抗 原性的蛋白质: A--s-s--B 抑制易感细胞蛋白质的合成; 协助A链进入易感细胞内。 毒素 NAD+EF-2 ADPR-EF-2+烟酰胺+H+ (无活性复合物) 2.索状因子(cord factor)能破坏哺乳动物细胞中的线粒体, 影响细胞呼吸与磷酸化。 3.K抗原 有利于细菌在粘膜表面的定植。 致病性与免疫性

所致疾病 致病性与免疫性 传染源:患者或带菌者 传播途径:经飞沫或污染物品传播(最常侵犯的是咽喉和气管、粘 膜。偶尔也侵犯鼻、结膜、中耳、阴道等粘膜,甚至皮肤创口。) 所致疾病:白喉( diphtheria)。 细菌 在鼻、咽粘膜上繁殖 外毒素 局部炎症 灰白色假膜( pseudomembrane) 病变向 下延伸—咽、喉、气管粘膜水肿及假膜脱落一→呼吸 道阻塞—室息死 入血(毒血症)—与易感组织细胞结合(如心肌、肝、肾上 腺或支配咽、腭肌等的外周神经) 临床上表现有心肌 炎、软腭麻痹、声嘶、肾上腺功能障碍、血压下降等症状
➢所致疾病 传染源:患者或带菌者 传播途径:经飞沫或污染物品传播(最常侵犯的是咽喉和气管、粘 膜。偶尔也侵犯鼻、结膜、中耳、阴道等粘膜,甚至皮肤创口。 ) 所致疾病:白喉(diphtheria)。 细菌 在鼻、咽粘膜上繁殖 外毒素 局部炎症 灰白色假膜(pseudomembrane) 病变向 下延伸 咽、喉、气管粘膜水肿及假膜脱落 呼吸 道阻塞 窒息死亡。 入血(毒血症 ) 与易感组织细胞结合(如心肌、肝、肾上 腺或支配咽、腭肌等的外周神经) 临床上表现有心肌 炎、软腭麻痹、声嘶、肾上腺功能障碍、血压下降等症状。 致病性与免疫性

致病性与免疫性 免疫性 白喉的免疫主要依靠抗毒素。人体血清中抗毒素含量超过 0.01u/mL以上者,即有免疫力。故病后、隐性感染及预接种均可获 得免疫力 新生儿通过胎盘可由母体得到抗毒素。出生后这种被动免疫逐 渐消失,至1周岁时几乎全部易感。以往50%白喉患者是5岁内儿童 调查人群对白喉的免疫力可用锡克试验( Schick test)进彳 测定
➢免疫性 白喉的免疫主要依靠抗毒素。人体血清中抗毒素含量超过 0.01u/mL以上者,即有免疫力。故病后、隐性感染及预接种均可获 得免疫力。 新生儿通过胎盘可由母体得到抗毒素。出生后这种被动免疫逐 渐消失,至1周岁时几乎全部易感。以往50%白喉患者是5岁内儿童。 调查人群对白喉的免疫力可用锡克试验(Schick test)进行 测定。 致病性与免疫性

细菌分离和鉴定 微生物学检查法 直接涂片染色镜检:美蓝、革兰染色法或奈瑟染色法 标本 染色,有典型形态的白喉棒状杆 菌,结合临床症状可做初步诊断 分离培养(吕氏血清斜面) 典型的菌落。 直接涂片染色镜检 生化反应和毒力实验等进一步鉴定。 药敏实验
直接涂片染色镜检:美蓝、革兰染色法或奈瑟染色法 染色,有典型形态的白喉棒状杆 菌,结合临床症状可做初步诊断。 分离培养(吕氏血清斜面 ) 典型的菌落。 直接涂片染色镜检 生化反应和毒力实验等进一步鉴定。 药敏实验 微生物学检查法 标本 ➢细菌分离和鉴定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吉林大学:《微生物学》第一讲 埃希菌属(Escherichia).ppt
- 《微生物学》(英文版)Chapter 1 Microorganisms and Microbiology.ppt
- 华东理工大学:《基因工程》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九讲 外源基因表达产物的分离纯化.pdf
- 华东理工大学:《基因工程》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八讲 外源基因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pdf
- 华东理工大学:《基因工程》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七讲 外源基因在酵母菌中的表达.pdf
- 华东理工大学:《基因工程》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讲 外源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pdf
- 华东理工大学:《基因工程》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讲 目的基因的克隆与基因文库的构建.pdf
- 华东理工大学:《基因工程》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讲 组DNA技术的操作过程.pdf
- 华东理工大学:《基因工程》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讲 重组DNA技术所需的基本条件.pdf
- 华东理工大学:《基因工程》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讲 重组DNA技术与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pdf
- 华东理工大学:《基因工程》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讲 重组DNA技术与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pdf
- 《英汉细胞学、遗传学词汇》讲义.pdf
-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生物化学 Animal Biochemistry》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7章 核酸技术.ppt
-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生物化学 Animal Biochemistry》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5章 蛋白质翻译.ppt
- 四川农业大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考研辅导PPT_第一部 分蛋白质、核酸的结构性质.ppt
- 四川农业大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考研辅导PPT_生化实验技术专题.ppt
- 四川农业大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考研辅导PPT_第三部分 生物能的产生和储藏及生物大分子前体的合成和分解.ppt
- 四川农业大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考研辅导PPT_第四部分 物质代谢的联系及调节.ppt
- 四川农业大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考研辅导PPT_目录(主讲人:杨婉身).ppt
- 《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实验讲义.doc
- 吉林大学:《微生物学》第三讲 致病性肠道杆菌.ppt
- 吉林大学:《微生物学》第四讲 动物源性细菌.ppt
- 吉林大学:《微生物学》第五讲 其他细菌.ppt
- 吉林大学:《微生物学》第六讲 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ppt
- 吉林大学:《微生物学》第七讲 弧菌属(Vibrio).ppt
- 吉林大学:《微生物学》第八讲 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ppt
- 吉林大学:《微生物学》第九讲 奈瑟菌属( Neisseria).ppt
- 吉林大学:《微生物学》第十讲 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ppt
- 吉林大学:《微生物学》第十一讲 厌氧菌.ppt
- 吉林大学:《微生物学》第十二讲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ppt
- 吉林大学:《微生物学》第十三讲 噬菌体.ppt
- 吉林大学:《微生物学》第十四讲 细菌的生理学.ppt
- 吉林大学:《微生物学》第十五讲 细菌与宿主的相互关系.ppt
- 吉林大学:《微生物学》第十六讲 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ppt
- 吉林大学:《微生物学》绪论.ppt
- 吉林大学:《微生物学》第十七讲 细菌的遗传学.ppt
- 吉林大学:《微生物学》第十八讲 真菌概述.ppt
- 吉林大学:《微生物学》第十九讲 主要病原性真菌.ppt
- 吉林大学:《微生物学》第二十讲 支原体属和脲原体属.ppt
- 吉林大学:《微生物学》第二十一讲 立克次体属和巴尔通体属.ppt